一种奈安助剂与种衣剂组合对油菜以及土壤环境影响的评估方法

文档序号:29694345发布日期:2022-04-16 12:36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奈安助剂与种衣剂组合对油菜以及土壤环境影响的评估方法

1.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奈安助剂与种衣剂组合对油菜以及土壤环境影响的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2.吡虫啉,英文通用名:imidacloprid,化学名称:1-(6-氯吡啶-3-吡啶基甲基)-n-硝基亚咪唑烷-2-基胺,纯品为无色晶体,有微弱气味。吡虫啉属于硝基亚甲基类内吸性杀虫剂,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通过抑制昆虫神经系统中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与其极高的竞争性结合从而破坏昆虫的中枢神经的正常传导,使之神经麻痹后死亡。吡虫啉具有极好的内吸活性,对刺吸式口器害虫有特效,如蚜虫、飞虱、粉虱、叶蝉、蓟马等,对鞘翅目、双翅目和鳞翅目害虫也有效,如稻象甲、稻负泥虫、稻螟虫、潜叶蛾等,可用于水稻、小麦、玉米、棉花、马铃薯、蔬菜、甜菜、果树等作物。然而,现有的高浓度吡虫啉在使用中,容易对油菜以及土壤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如何缓解药害的影响,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奈安助剂与种衣剂组合对油菜以及土壤环境影响的评估方法。
4.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奈安助剂与种衣剂组合对油菜以及土壤环境影响的评估方法,包括如下评估步骤:
5.s1评估奈安助剂与种衣剂组合应用对植株萌发和子叶期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6.利用高浓度吡虫啉(1200mg ai/l)包衣,再以奈安助剂处理i型和iii型两个品种油菜种子,分别为浙平4和中核杂488,依此总共为4组处理:吡虫啉(i)、吡虫啉+助剂(i+a)、助剂(a)、无处理对照(ck),包衣处理后24h进行播种,田间管理合理严格,测定种子萌发率以及子叶期幼苗的生长发育状况;
7.s2评估奈安助剂与种衣剂组合应用对油菜角果期的影响;
8.利用高浓度吡虫啉(1200mg ai/l)包衣,再以奈安助剂处理油菜种子,依此总共为4组处理:吡虫啉、吡虫啉+助剂、助剂、无处理对照,包衣处理后24h进行播种,田间管理合理严格,在油菜角果期,测定每株角果数;
9.s3评估奈安助剂与种衣剂组合应用对油菜苗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0.利用高浓度吡虫啉(1200mg ai/l)包衣,再以奈安助剂处理油菜种子,依此总共为4组处理:吡虫啉、吡虫啉+助剂、助剂、无处理对照,包衣处理后24h进行播种,田间管理合理严格,在油菜苗期,分别测定土壤的铵态氮、硝态氮、土壤水分、速效磷、速效钾、ph值;
11.s4评估奈安助剂的加入对壮苗期土壤环境的影响;
12.利用高浓度吡虫啉(1200mg ai/l)包衣,再以奈安助剂处理油菜种子,依此总共为4组处理:吡虫啉、吡虫啉+助剂、助剂、无处理对照,包衣处理后24h进行播种,田间管理合理
严格,在油菜苗期(6叶期),分别测定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速效钾含量、全氮含量、速效磷含量、水溶性盐含量、阳离子交换量;
13.s5评估奈安助剂与种衣剂组合对花期土壤环境的影响;
14.利用高浓度吡虫啉(1200mg ai/l)包衣,再以奈安助剂处理油菜种子,依此总共为4组处理:吡虫啉、吡虫啉+助剂、助剂、无处理对照,包衣处理后24h进行播种,田间管理合理严格,在油菜薹蕾期,分别测定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速效钾含量、全氮含量、速效磷含量、水溶性盐含量、阳离子交换量。
15.优选的,所述步骤s1和s3助剂使用方法:250ml均匀拌种30~40公斤种子。
16.优选的,所述步骤s1和s3播种天气为阴天,种子未暴晒于阳光,同时不存在大量水从而导致种皮外药剂被雨水冲刷。
17.本发明中,所述一种奈安助剂与种衣剂组合对油菜以及土壤环境影响的评估方法,奈安助剂与种衣剂组合的使用可能对药害发生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或许是通过改善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以及环境等指标,补偿吡虫啉对油菜的药害,达到缓解药害的作用。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奈安助剂与种衣剂组合对油菜以及土壤环境影响的评估方法的流程图;
19.图2为本发明奈安助剂的加入对壮苗期土壤环境的影响示意图;
20.图3为本发明奈安助剂与种衣剂组合对花期土壤环境的影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参照图1-3,一种奈安助剂与种衣剂组合对油菜以及土壤环境影响的评估方法,包括如下评估步骤:
23.s1评估奈安助剂与种衣剂组合应用对植株萌发和子叶期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24.利用高浓度吡虫啉(1200mg ai/l)包衣,再以奈安助剂处理i型和iii型两个品种油菜种子,分别为浙平4和中核杂488,依此总共为4组处理:吡虫啉(i)、吡虫啉+助剂(i+a)、助剂(a)、无处理对照(ck),包衣处理后24h进行播种,田间管理合理严格,测定种子萌发率以及子叶期幼苗的生长发育状况;
25.结果显示(表1),单一使用奈安助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幼苗的萌发和子叶期幼苗生长发育,但无论是i型还是iii型植株品种,添加奈安助剂并不会明显改善高浓度种衣剂对植株萌发和幼苗生长发育的药害。
26.表格1添加奈安助剂对植株萌发和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0027][0028]
s2评估奈安助剂与种衣剂组合应用对油菜角果期的影响;
[0029]
利用高浓度吡虫啉(1200mg ai/l)包衣,再以奈安助剂处理油菜种子,依此总共为4组处理:吡虫啉、吡虫啉+助剂、助剂、无处理对照,包衣处理后24h进行播种,田间管理合理严格,在油菜角果期,测定每株角果数;
[0030]
结果显示(表2),iii类品种中的中核杂488在吡虫啉包衣后会导致平均每株角果数的显著减少,奈安助剂单独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平均每株的角果数,如果和吡虫啉一起使用,可以有效地恢复因吡虫啉包衣导致的角果数减少。但奈安助剂在i类品种浙平4上没有明显的作用。
[0031]
吡虫啉种子包衣会减少每角果粒数,但在两类品种上奈安助剂的使用没有明显的恢复作用。
[0032]
吡虫啉种子包衣会显著减少两个品种上的角果中籽粒数,奈安助剂单独使用与对照没有明显的作用,但与吡虫啉种衣剂混合使用后,对角果中缺失的籽粒数具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作用,两个品种上因吡虫啉包衣导致的籽粒数缺失在加入奈安助剂后明显减少。
[0033]
角果的长度在两个品种均没有受到吡虫啉包衣的显著影响,奈安助剂的加入也没有明显的作用。
[0034]
吡虫啉种子包衣会显著降低角果重量,可能与籽粒数的缺失有关,奈安助剂单独加入不会显著增加角果重量,但是与吡虫啉混合后可以增加角果的重量,恢复到对照的水平。
[0035]
此外,籽粒蛋白质含量以及碳水化合物含量在各处理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
[0036]
可见,奈安助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偿吡虫啉包衣给油菜角果带来的产量上的损失,特别是对于iii类品种。
[0037]
表格2添加奈安助剂对油菜角果期的影响
[0038][0039]
s3评估奈安助剂与种衣剂组合应用对油菜苗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0040]
利用高浓度吡虫啉(1200mg ai/l)包衣,再以奈安助剂处理油菜种子,依此总共为4组处理:吡虫啉、吡虫啉+助剂、助剂、无处理对照,包衣处理后24h进行播种,田间管理合理严格,在油菜苗期,分别测定土壤的铵态氮、硝态氮、土壤水分、速效磷、速效钾、ph值;
[0041]
对苗期的土壤进行取样,结果如下表(表3)所示。
[0042]
土壤的ph为5.5呈弱酸性,为适宜油菜生长的条件,不同处理不对土壤的酸碱性产生显著影响。
[0043]
有机质含量受处理的显著影响,不同处理对油菜苗根周边土壤的有机质产生不同的影响,总的来说,种子处理均提高根际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这处理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奈安》吡虫啉》奈安+吡虫啉》对照。
[0044]
速效钾含量受吡虫啉种子包衣的显著影响,奈安的施加不产生任何显著影响,然而显著降低了吡虫啉处理的富集量,即土壤中速效钾的含量为:吡虫啉》奈安+吡虫啉》奈安、对照。
[0045]
土壤中的全氮含量在种子处理后显著提高,含量由高到低为:吡虫啉》奈安》奈安+吡虫啉》对照。
[0046]
土壤中的有效磷在经过处理后发生的变化与速效钾类似,但受影响的幅度更大,含量由高到低分别为:吡虫啉》奈安+吡虫啉》奈安、对照,吡虫啉种子包衣后,油菜苗根际土壤中有效钾的含量是对照的5~6倍,奈安单独处理的结果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但奈安的施加使得吡虫啉处理的影响大打折扣,从结果可以看出,奈安和吡虫啉混合施用是单独吡
虫啉处理的50%。
[0047]
土壤中水溶性盐的含量在单独吡虫啉处理后显著提高,而奈安和吡虫啉混合施用后则显著降低,而单独施用奈安不对土壤的水溶性盐含量产生显著影响。
[0048]
土壤中的阳离子交换量在种子处理后显著提高,含量由高到低为:吡虫啉》奈安+吡虫啉》奈安》对照。
[0049]
表格3种衣剂添加助剂后对苗期土壤养分的影响
[0050][0051]
s4评估奈安助剂的加入对壮苗期土壤环境的影响;
[0052]
利用高浓度吡虫啉(1200mg ai/l)包衣,再以奈安助剂处理油菜种子,依此总共为4组处理:吡虫啉、吡虫啉+助剂、助剂、无处理对照,包衣处理后24h进行播种,田间管理合理严格,在油菜苗期(6叶期),分别测定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速效钾含量、全氮含量、速效磷含量、水溶性盐含量、阳离子交换量;
[0053]
不同处理后土壤的ph值发生显著的变化,对照的土壤的ph为5.5左右,呈弱酸性;种衣剂处理后的ph值相对于对照未发现显著变化,奈安处理后的ph值下降至4.9左右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和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后的土壤。
[0054]
有机质含量受处理的显著影响,不同处理对油菜苗根周边土壤的有机质产生不同的影响,总的来说,种子处理均提高根际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这处理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奈安》奈安+吡虫啉》吡虫啉》对照。这与幼苗期的结果有部分差异,幼苗期中吡虫啉处理的土壤中有机质高于混剂处理,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为混剂中的奈安开始逐渐发挥药效。
[0055]
速效钾含量受不同处理的显著影响,吡虫啉包衣处理有效富集了根际土壤中的速效钾,奈安的施加产生显著的增效,单独施用奈安的富集作用最为显著,从而导致土壤中速效钾的含量为:奈安》奈安+吡虫啉》吡虫啉》对照。
[0056]
土壤中的全氮含量变化的类似于有机质及速效钾含量的变化。在种子处理后显著提高,含量由高到低为:奈安》奈安+吡虫啉》吡虫啉》对照。究其原因,可能是种衣剂处理后
在短期内对有机质、速效钾、全氮的发挥富集作用,但随着时间发展,效果逐渐降低,但奈安的添加有效延长了这种效果。
[0057]
土壤中的有效磷在经过处理后发生的变化与速效钾类似,但受影响的幅度更大,含量在统计学意义上不呈现显著差异,数据存在较大的变异。处理后油菜苗根际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均有所提高。
[0058]
土壤中水溶性盐的含量在单独吡虫啉处理后显著降低,而奈安和吡虫啉混合施用后则更低,而单独施用奈安不对土壤的水溶性盐含量产生显著影响。
[0059]
土壤中的阳离子交换量在各处理后在统计学意义上不发生显著差异。从数值上看,奈安的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吡虫啉处理产生影响。
[0060]
s5评估奈安助剂与种衣剂组合对花期土壤环境的影响;
[0061]
利用高浓度吡虫啉(1200mg ai/l)包衣,再以奈安助剂处理油菜种子,依此总共为4组处理:吡虫啉、吡虫啉+助剂、助剂、无处理对照,包衣处理后24h进行播种,田间管理合理严格,在油菜薹蕾期,分别测定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速效钾含量、全氮含量、速效磷含量、水溶性盐含量、阳离子交换量。
[0062]
不同处理后土壤的ph值发生显著的变化。对照的土壤的ph为5.5左右,呈弱酸性;处理后的土壤的ph值降至5以下,显著低于对照和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后的土壤。
[0063]
有机质含量受处理的显著影响,不同处理对油菜苗根周边土壤的有机质产生不同的影响,总的来说,种子处理均提高根际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处理间不存在差异。
[0064]
土壤中的速效钾含量在花期后,处理和对照不产生显著差异。
[0065]
土壤中的全氮含量变化的类似于有机质及速效钾含量的变化。在种子处理后显著提高,含量由高到低为:吡虫啉》奈安、奈安+吡虫啉》对照。
[0066]
土壤中的有效磷在处理后油菜苗根际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均有所提高。
[0067]
土壤中水溶性盐的含量在单独吡虫啉处理后显著降低,单独施用奈安不对土壤的水溶性盐含量产生显著影响。
[0068]
土壤中的阳离子交换量在各处理后显著高于对照,含量由高到低为:吡虫啉》奈安、奈安+吡虫啉》对照。
[0069]
本发明中,所述步骤s1和s3助剂使用方法:250ml均匀拌种30~40公斤种子。
[0070]
本发明中,所述步骤s1和s3播种天气为阴天,种子未暴晒于阳光,同时不存在大量水从而导致种皮外药剂被雨水冲刷。
[0071]
综上,结果发现奈安助剂与种衣剂组合的使用可能对药害发生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或许是通过改善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以及环境等指标,补偿吡虫啉对油菜的药害,达到缓解药害的作用。
[007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