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沟山药种植收获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37305发布日期:2022-03-30 09:12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山药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沟山药种植收获一体机。


背景技术:

2.山药空沟种植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山药种植方法,在挖山药时,能够不像传统的挖土开槽这么麻烦,能够快速便捷的将山药从空沟中将山药取出,极大的提高了山药收获的速度,且收获的山药不易破损,而且该方法种植山药可以增产,提高山药产量。
3.目前采用空沟种植法种植山药时,采用人工或机械的方式,先开槽,然后在槽内间隔一定距离放置砖头进行支撑,然后在槽上方用树枝竹竿搭建一下,再在上方铺设地膜,然后覆土,将山药种段放置在土壤内,将山药对准地膜下方的槽,这样山药就能够延伸到沟槽内。而在收获时,人工将地膜打开,然后将山药从沟槽内取出。
4.由于各个工序需要单独进行操作,因此采用空沟种植法时种植效率不高,且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要素:

5.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沟山药种植收获一体机,其目的在于解决空沟山药种植法工序需要单独进行,不能一次性完成,影响效率的问题。
6.其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沟山药种植收获一体机,包括机架,机架上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变速箱、支架、座椅、种植机构和施肥仓,机架前端下方设有与变速箱连接的主轴,主轴上转动设置有开沟刀,开沟刀两侧伸出有前绞龙,支架上从下到上设置有网格辊和地膜辊,机架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转过的有第一导轮,机架下方设有位于座椅下方的覆膜辊,种植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输送带,输送带上开设有输送槽,机架下方设有位于输送带下方的导向板,导向板两侧伸出有后绞龙,施肥仓下方设有打药仓,打药仓下方设有整形板。
7.优选的,所述的机架前端设有连接扣,变速箱前端设有驱动轴。
8.优选的,所述的机架上方设有固定架,固定架上转动设有液压杆,主轴上设有可伸缩的连接架,开沟刀固定在连接架外部,液压杆端部与连接架转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的前绞龙和后绞龙结构相同,方向相反。
10.优选的,两侧所述的输送带上的输送槽位置相互错开。
11.优选的,所述的机架下方设有位于导向板斜后方的施肥管,施肥管与施肥仓连通,导向板上方设有与打药仓连通的打药管。
12.优选的,所述的机架侧边设有第一走地轮,第一走地轮传动连接输送带。
13.优选的,所述的整形板位于打药仓两侧,两个整形板之间留出梯形槽且梯形槽前侧宽度大于后侧。
14.优选的,所述的网格辊上缠绕有网格,地膜辊上缠绕有地膜,网格和地膜依次穿过第一导轮和覆膜辊后被铺设在地上,网格为20mm
×
20mm网孔的钢塑网。
15.一种空沟山药种植收获一体机,包括机架,机架上方设置有变速箱和支架,机架下方设有位于与变速箱连接的主轴,主轴下方转动连接有前绞龙,支架上设有网格辊和地膜辊,机架中部倾斜设置有链轮,链轮外侧伸出有多个拨杆,网格和地膜经链轮分别送入网格辊和地膜辊,机架下方设有位于链轮底部侧边的后绞龙,机架后端下方设有滚轮。
16.优选的,所述的机架前端设有连接扣,变速箱前端设有驱动轴。
17.优选的,所述的机架上方设有固定架,固定架上转动设有液压杆,主轴上设有可伸缩的连接架,前绞龙固定在连接架上,液压杆端部与连接架转动连接。
18.优选的,所述的前绞龙和后绞龙结构相同,方向相反。
19.优选的,所述的支架上固定有第一固定板,链轮转动固定在第一固定板端部,支架上端设有离合器,第一固定板下方设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上开设有长圆孔,长圆孔内设有第二导轮,离合器的拉线固定在第二导轮上,支架上固定有第三导轮、第四导轮和第五导轮,网格穿过第二导轮和第三导轮缠绕在网格辊上,地膜穿过第四导轮和第五导轮缠绕在地膜辊上,支架上固定与位于地膜外侧的清洁刷。
20.优选的,所述的机架下方设有第二走地轮,第二走地轮传动连接链轮,链轮传动连接离合器,离合器传动连接地膜辊和网格辊。
21.本发明结构简单巧妙,将山药种植时的多个工步集合到一台设备上,加快山药种植与收获速度,减轻农民工作量,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发明种植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一。
23.图2是本发明种植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二。
24.图3是本发明种植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三。
25.图4是本发明种植状态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6.图5是本发明图4中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7.图6是本发明收获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一。
28.图7是本发明收获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二。
29.图8是本发明收获状态时的剖视示意图。
30.图9是本发明图4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31.图10是本发明图6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32.图11是本发明图8中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33.图12是本发明中网格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由图1至图12可知,本发明具有种植状态和收获状态两种不同形态,下面就两种不同的形态分别进行说明。
36.处于种植状态时,一种空沟山药种植收获一体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变速箱2、支架3、座椅4、种植机构和施肥仓5,机架1前端设有连接扣20,变速箱2前端设有驱动轴21,将机架1固定在拖拉机上,将驱动轴21与拖拉机输出轴进行连接,机架1前
端下方设有与变速箱2连接的主轴6,主轴6获得拖拉机传递过来的力处于转动状态,主轴6上转动设置有开沟刀7,将开沟刀7转动到合适的角度,使得开沟刀7下端处于地面下方一定深度,能够在地上开出合适深度的沟槽,开沟刀7宽度根据种植的山药所选择,开沟刀7两侧伸出有前绞龙8,前绞龙8与主轴6传动连接,开沟刀7开出沟槽时带出的土壤在前绞龙8作用下被移动到两侧,使得沟槽两侧形成一定宽度的空地,支架3上从下到上设置有网格辊9和地膜辊10,机架1上开设有通孔11,通孔11内转过的有第一导轮12,机架1下方设有位于座椅4下方的覆膜辊13,网格辊9上缠绕有网格,地膜辊10上缠绕地膜,网格和地膜在第一导轮12处贴合后传送到覆膜辊13处,被覆膜辊13压在沟槽上,网格处于下方,地膜覆盖在网格上方,种植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输送带14,输送带14上开设有输送槽15,机架1下方设有位于输送带14下方的导向板16,导向板16两侧伸出有后绞龙17,施肥仓5下方设有打药仓18,打药仓18下方设有整形板19,后绞龙17与主轴6传动连接,在行进过程中后绞龙17转动将前绞龙8翻起的土壤向内聚拢,使其覆盖在地膜上,工人坐在座椅4上,将山药种子放置在机架1上空处,工人将山药种子放置到输送带14的输送槽15内,输送带14转动将山药种子送到导向板16位置,导向板16位于沟槽上方,使得山药种子能够与沟槽平行,从而在山药生根后能够延伸到沟槽内,打药仓18和施肥仓5内盛装有药剂和肥料,能够对山药种子进行施肥和打药,满足山药种子生根所需的营养,整形板19从沟槽上方通过,将上方土壤整成整齐的垄形。
37.为避免开沟刀7在不使用时与地面摩擦,机架1上方设有固定架22,固定架22上转动设有液压杆23,主轴6上设有可伸缩的连接架24,开沟刀7固定在连接架24外部,液压杆23端部与连接架24转动连接,液压杆23的伸缩带动连接架24绕主轴6转动,能够将开沟刀7转动到水平和倾斜的两种位置,处于水平时,开沟刀7下端与地面不接触,能够在不使用时进行转移。
38.连接架24能够进行伸缩,能够在不使用时缩短长度,避免与其他零部件产生碰撞造成损坏。
39.为便于将沟槽上方的土壤进行分开与合垄,前绞龙8和后绞龙17结构相同,方向相反,前绞龙8和后绞龙17均与主轴6传动连接,两者转动方向方同,后绞龙17宽度大于前绞龙8,前绞龙8将沟槽上方的土壤分开到两侧后,后绞龙17能够将其重新覆盖在地膜上方并形起垄。
40.为顺利将山药种子放置到沟槽上方,两侧输送带14上的输送槽15位置相互错开,这样在每个输送槽15内放置一个山药种子,能够与另一侧的输送带14接触后形成密闭空间,转动后将其放置在沟槽上方。
41.为保证山药生根的营养所需,机架1下方设有位于导向板16斜后方的施肥管25,施肥管25与施肥仓5连通,导向板16上方设有与打药仓18连通的打药管41,施肥管25能够将肥料撒在起垄的土壤中,使得土壤变成营养土,满足山药种子生长所需,而打药管41对准山药种子位置,能够将药剂直接滴在山药种子上,从而促进山药的生长。
42.为实现种植机构的运行,机架1侧边设有第一走地轮26,第一走地轮26传动连接输送带14,第一走地轮26采用不光滑轮,与地面接触后形成摩擦力带动第一走地轮26转动,第一走地轮26与输送带14传动连接,可以带动输送带14转动,这样在机架1行走过程中输送带14能够完成对山药种子的输送,从而完成山药的种植。
43.为调整山药种子的间距,可以更换不同尺寸规格的第一走地轮26,从而改变机架1行进单位距离内山药种子的种植量。
44.为使山药的垄形美观且有利于山药的生长,整形板19位于打药仓18两侧,两个整形板19之间留出梯形槽且梯形槽前侧宽度大于后侧,梯形槽结构能够将土壤向上聚拢,形成垄形结构,且梯形槽的前侧宽度大于后侧,便于外侧土壤能够顺利进入到梯形槽内完成起垄。
45.为使网格能够支撑住地膜,网格辊9上缠绕有网格,地膜辊10上缠绕有地膜,网格和地膜依次穿过第一导轮12和覆膜辊13后被铺设在地上,网格约为20mm
×
20mm网孔的钢塑网,网格为软钢丝制成的钢丝网状结构,铺设在沟槽上方能够对地膜提供足够的支撑力,避免地膜破损后造成沟槽的坍塌。
46.当处于收获状态下时,一种空沟山药种植收获一体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方设置有变速箱2和支架3,机架1前端设有连接扣20,变速箱2前端设有驱动轴21,将机架1固定在拖拉机上,将驱动轴21与拖拉机输出轴进行连接,机架1下方设有位于与变速箱2连接的主轴6,主轴6获得拖拉机传递过来的力处于转动状态,主轴6下方转动连接有前绞龙8,支架3上设有网格辊9和地膜辊10,机架1中部倾斜设置有链轮27,链轮27外侧伸出有多个拨杆28,网格和地膜经链轮27分别送入网格辊9和地膜辊10,机架1下方设有位于链轮27底部侧边的后绞龙17,机架1后端下方设有滚轮29。
47.在山药成熟后进行收获时,将地膜和网格从一端掀起后将网格挂在链轮27的拨杆28上,此时使变速箱2与种植时的输出方向相反,在行进过程中,后绞龙17转动将地膜上覆土分开到两侧,链轮27转动,将网格和地膜向上拉起露出沟槽,网格和地膜被收集到网格辊9和地膜辊10上,实现对其的再次利用。
48.链轮27上拨杆28的距离与网格的规格相匹配,使得拨杆28能够插入到网格的网孔内,从而将网格和地膜从沟槽上去除。
49.为避免开沟刀7影响山药的收获,在切换收获状态时,将不需要使用的零部件拆除,仅保留机架1等主要零部件,开沟刀7拆除后将连接架24收缩到最短位置,避免其与地面接触。
50.为使地膜和网格能够被回收再利用,支架3上固定有第一固定板30,链轮27转动固定在第一固定板30端部,支架3上端设有离合器31,第一固定板30下方设有第二固定板32,第二固定板32上开设有长圆孔33,长圆孔33内设有第二导轮34,离合器31的拉线固定在第二导轮34上,第二导轮34与第二固定板32之间设有拉簧40,支架3上固定有第三导轮35、第四导轮36和第五导轮37,网格穿过第二导轮34和第三导轮35缠绕在网格辊9上,地膜穿过第四导轮36和第五导轮37缠绕在地膜辊10上,支架3上固定与位于地膜外侧的清洁刷38,机架1下方设有第二走地轮39,第二走地轮39传动连接链轮27,链轮27传动连接离合器31,离合器31传动连接地膜辊10和网格辊9。
51.第二走地轮39与地面接触开始转动,由于收获时机架1向后端方向行进,第二走地轮39的转动方向与链轮27相反,利用相互咬合的不同直径的齿轮改变转动方向和速比,使得链轮27转动时能够将网格和地膜向上带起,并且传动速度和机器前进的速度相同,网格和地膜到达第一固定板30后分开,第一固定板30内设有隔板,网格从隔板侧边穿过,然后经过第二导轮34、第三导轮35缠绕到网格辊9上,地膜则经过第四导轮36和第五导轮37缠绕在
地膜辊10上。
52.清洁刷38能够对地膜外侧(即地膜上表面)进行清理,将其上残留的土块进行清理,从而尽量保持地膜的整洁,使得成卷后的地膜更为紧密,便于进行保存和再次利用。
53.在收获一段时间后,网格辊9和地膜辊10上缠绕的网格和地膜都具有了一定的直径,此时网格辊9和地膜辊10的转速不变,导致需要缠绕的网格和地膜长度变长了,此时会对链轮27上的网格和地膜产生一定的拉力,该拉力作用在第二导轮34上,使得第二导轮34在长圆孔33内移动,带动拉线移动,使得离合器31断开,网格辊9和地膜辊10失去动力传输,不再转动,当继续行进使得网格上拉力减小时,拉簧40将第二导轮34复位,网格辊9和地膜辊10重新获得动力传输,再次开始转动,这样往复运行,将网格和地膜全部卷绕起来,且其上的张力均匀,避免过度拉扯造成损坏,从而提高网格和地膜的重复利用率。
54.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一机多用,能够进行形态的转换,既可以进行种植,也可以进行收获,减少设备的投入,节省作业成本;2、操作方便,能够在一次行进过程中完成山药空沟种植,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山药的种植具有极大的好处;3、使用的地膜和网格能够重复进行利用,且通过设备直接进行回收,极大的减轻了工人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