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草间小黑蛛灭杀枣园中枣瘿蚊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308982发布日期:2022-06-05 09:22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利用草间小黑蛛灭杀枣园中枣瘿蚊的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去除枣瘿蚊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利用草间小黑蛛灭杀枣园中枣瘿蚊的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养殖小黑蛛的时候,往往是直接养殖直接培养的方式,这种方式使得小黑蛛的蛛卵、幼蛛以及发育完全的小黑蛛在同一区域内进行养殖,使得成年小黑蛛对幼年的小黑蛛以及蛛卵造成损害,使得养殖效率大大降低,同时人为的进行分拣不仅过多的浪费人力物力,且容易对小黑蛛造成不可弥补的损伤,使得小黑蛛的生命力下降,影响小黑蛛的成活率,在去除枣瘿蚊时,常用的方式为喷洒农药,使得枣树的受到较大的损伤,不利于枣树的发育,因此亟需一种去除效率高效且不影响枣树的一种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3.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分选大小不同小黑蛛且枣瘿蚊去除效率高且不影响枣树发育的利用草间小黑蛛灭杀枣园中枣瘿蚊的方法。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利用草间小黑蛛灭杀枣园中枣瘿蚊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步骤a:通过养殖装置对小黑蛛进行孵化,得到幼年的小黑蛛:
7.步骤b:通过所述养殖装置对孵化后的小黑蛛进行投料喂养:
8.步骤c:通过所述养殖装置对孵化后的小黑蛛进行分选大小,成年小黑蛛爬出装置,幼年小黑蛛返回养殖装置继续进行投料喂养;
9.步骤d:通过在枣叶上喷洒诱导剂使得小黑蛛爬出养殖装置灭杀枣瘿蚊;通过使用小黑蛛进行灭杀枣瘿蚊,不再对枣树进行喷洒农药等,防止枣树受到损伤,同时通过小黑蛛灭杀枣瘿蚊能够保护环境,且灭杀效率更加高效,成本更低,且每只成年的小黑蛛可捕食平均300只左右枣瘿蚊。
10.上述利用草间小黑蛛灭杀枣园中枣瘿蚊的方法,所述养殖装置包括分选机构、投料机构和孵化机构;所述投料机构位于所述分选机构的内部,所述孵化机构位于所述分选机构的底部,所述孵化机构顶部的一端与所述分选机构底部的一端连接且流体导通。
11.上述利用草间小黑蛛灭杀枣园中枣瘿蚊的方法,所述分选机构包括养殖箱、第一诱导板、爬行条、上箱盖、限位弹簧、挡板、第二诱导板、分选板、分选孔、止回板、第三诱导板、第四诱导板、分类箱和回收孔;所述第一诱导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养殖箱内部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诱导板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第一诱导板的底部与所述养殖箱的内底壁之间留有一定距离,所述爬行条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诱导板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诱导板的顶部穿过所述上箱盖且与所述挡板的一端面接触,所述上箱盖固定连接在所述养殖箱的内部,所述挡板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上箱盖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诱导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分类箱内侧壁的两端,所述第二诱
导板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第二诱导板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诱导板的宽度,所述第二诱导板的底部与所述上箱盖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第二诱导板的顶部与所述分类箱的顶部之间留有一定距离,且所述第二诱导板的侧壁与所述分选板的一侧接触,所述分选孔位于所述分选板的内壁,所述止回板转动连接在所述分选孔的内部,所述止回板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止回板只能向远离第二诱导板的一端转动,所述回收孔位于所述上箱盖两端的内壁上,所述回收孔与养殖箱流体导通;所述第三诱导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孵化机构内壁的两侧,所述第四诱导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分类箱的内壁上,所述第二诱导板、第三诱导板和第四诱导板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所述爬行条,所述第四诱导板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孵化的小黑蛛将会通过第三诱导板进入至养殖箱的内部,而后因第一诱导板的高度较高使得较大的小黑蛛通过第一诱导板进入至分类箱的内部,同时为了避免混入幼小的小黑蛛,通过分选孔使得幼小的小黑蛛爬回至养殖箱的内部,通过止回板的设置,能够防止较大的小黑蛛返回至养殖箱的内部,同时能够防止小黑蛛通过分选孔后返回至分类箱的内部,而较大的小黑蛛通过第四诱导板爬出装置进行灭杀枣瘿蚊,实现本装置大小不同的小黑蛛自动进行分类,防止幼年小黑蛛爬出装置。
12.上述利用草间小黑蛛灭杀枣园中枣瘿蚊的方法,所述投料机构包括投料箱、螺纹送料辊、进料孔、分料箱、分料辊、出料孔、震动板、分撒孔、料箱、出料辊、转板、第一下料孔、固定板和第二下料孔;所述投料箱位于所述养殖箱的内部,所述螺纹送料辊转动连接在所述投料箱的内部,所述投料箱的底部通过所述进料孔与所述分料箱的顶部连接且流体导通,所述分料辊转动连接在所述分料箱的内部,所述分料箱的底部为斜面设置,所述出料孔位于所述分料箱的底部,所述震动板位于所述分料箱的内底壁,所述分撒孔位于所述震动板的内壁;所述料箱固定安装在所述分类箱的侧壁上,所述出料辊转动连接在所述料箱的内部,所述出料辊的一端与所述转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下料孔位于所述转板的内壁,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料箱的内部,所述第二下料孔位于所述固定板的内壁,所述第一下料孔与所述第二下料孔可相互平行且流体导通;通过投料机构的设置,能够使得对小黑蛛进行投料时控制精准,通过螺纹送料辊的设置,能够将饲料送至养殖箱的内部,而后通过分料箱将饲料均匀的撒至养殖箱的内部,同时通过料箱能够控制饲料的用量,防止饲料使用过多或者过少,使得小黑蛛处于正常喂养的状态,提高幼虫成活率,且缩短幼虫的发育历期。
13.上述利用草间小黑蛛灭杀枣园中枣瘿蚊的方法,所述孵化机构包括孵化箱、加热器、孵化板、孵化槽、顶板、加湿器、丝杠、滑块、滑板、补偿弹簧、海绵板、通风孔、螺纹杆、螺纹筒、滑动块、调节杆和密封盖;所述孵化箱固定安装在所述养殖箱的底部,所述加热器固定安装在所述孵化箱的内底壁,所述孵化板位于所述孵化箱的内部且位于所述加热器的顶部,所述孵化槽位于所述孵化板的外表面,所述孵化槽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孵化槽的半径为蛛卵宽度的三分之一,所述顶板也位于所述孵化箱的内部,且与所述孵化板相对,所述加湿器位于所述顶板的内部;所述丝杠转动连接在所述孵化板与所述顶板相对的空隙处,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丝杠的外壁上,所述滑块的底部与所述滑板的一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补偿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滑板的另一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海绵板的一端面与所述补偿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海绵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孵化板相对;所述通风孔位于所述孵化箱的外表面,所述通风孔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螺纹杆转动连接在所述
螺纹筒的内部,所述螺纹筒位于所述孵化箱的外表面,所述滑动块滑动连接在所述螺纹杆的外壁上,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块的一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盖固定安装在所述调节杆的外壁上,所述密封盖与所述通风孔密封滑动连接;通过孵化机构的设置,能够大大增加小黑蛛的孵化效率,通过加热器和加湿器的设置,能准确的控制孵化箱内部的温湿度,保证蛛卵孵化时处于正常的温度,提高小黑蛛的孵化的成活率,使得蛛卵孵化率大大提升,同时通过海绵板的设置,能够使得蛛卵的各个面受热均匀,且防止对蛛卵翻滚时的破烂,且能够实现自然通风,使得蛛卵的孵化处于最佳的环境。
14.上述利用草间小黑蛛灭杀枣园中枣瘿蚊的方法,在步骤a中:通过调节所述养殖装置中的所述孵化机构内部的温度,使得其内部的温度达到25℃~32℃,保证蛛卵孵化时处于正常的温度,提高小黑蛛的孵化的成活率。
15.上述利用草间小黑蛛灭杀枣园中枣瘿蚊的方法,在步骤b中:通过所述分选机构对不同大小的小黑蛛进行分选,使得成年的小黑蛛爬出装置,而幼年的小黑蛛则是继续培养,防止幼年小黑蛛提前爬出装置而导致意外的发生。
16.上述利用草间小黑蛛灭杀枣园中枣瘿蚊的方法,在步骤c中:通过所述投料机构对养殖区域中的小黑蛛进行投料喂养,其中投放的饲料配方为:鸡蛋10ml、啤酒酵母2g、蜂蜜2g、、蔗糖2g、复合维生素b1适量、维生素c1适量、水10ml、大青叶蝉5g,提高幼虫成活率,且缩短幼虫的发育历期。
17.上述利用草间小黑蛛灭杀枣园中枣瘿蚊的方法,在步骤d中:在枣叶上喷洒诱导剂,同时禁止在枣叶上喷洒农药等,防止对小黑蛛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在诱导剂的作用下使得小黑蛛爬出装置,对枣瘿蚊进行灭杀,其中所述诱导剂为水杨酸甲酯,每只成年的小黑蛛可捕食平均300只枣瘿蚊。
18.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取得了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9.1、本方法中通过使用小黑蛛进行灭杀枣瘿蚊,不再对枣树进行喷洒农药等,防止枣树受到损伤,同时通过小黑蛛灭杀枣瘿蚊能够保护环境,且灭杀效率更加高效,成本更低,且每只成年的小黑蛛可捕食平均300只左右枣瘿蚊。
20.2、本方法中孵化的小黑蛛将会通过第三诱导板进入至养殖箱的内部,而后因第一诱导板的高度较高使得较大的小黑蛛通过第一诱导板进入至分类箱的内部,同时为了避免混入幼小的小黑蛛,通过分选孔使得幼小的小黑蛛爬回至养殖箱的内部,通过止回板的设置,能够防止较大的小黑蛛返回至养殖箱的内部,同时能够防止小黑蛛通过分选孔后返回至分类箱的内部,而较大的小黑蛛通过第四诱导板爬出装置进行灭杀枣瘿蚊,实现本装置大小不同的小黑蛛自动进行分类,防止幼年小黑蛛爬出装置。
21.3、本方法中通过投料机构的设置,能够使得对小黑蛛进行投料时控制精准,通过螺纹送料辊的设置,能够将饲料送至养殖箱的内部,而后通过分料箱将饲料均匀的撒至养殖箱的内部,同时通过料箱能够控制饲料的用量,防止饲料使用过多或者过少,使得小黑蛛处于正常喂养的状态,提高幼虫成活率,且缩短幼虫的发育历期。
22.4、本方法中通过孵化机构的设置,能够大大增加小黑蛛的孵化效率,通过加热器和加湿器的设置,能准确的控制孵化箱内部的温湿度,保证蛛卵孵化时处于正常的温度,提高小黑蛛的孵化的成活率,使得蛛卵孵化率大大提升,同时通过海绵板的设置,能够使得蛛卵的各个面受热均匀,且防止对蛛卵翻滚时的破烂,且能够实现自然通风,使得蛛卵的孵化
处于最佳的环境。
附图说明
23.图1本发明养殖装置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本发明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本发明图1中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本发明图1中c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本发明分料箱内部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本发明分料箱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29.图7本发明图1中d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30.图8本发明孵化箱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31.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00-分选机构;200-投料机构;300-孵化机构;101-养殖箱;102-第一诱导板;103-爬行条;104-上箱盖;105-限位弹簧;106-挡板;107-第二诱导板;108-分选板;109-分选孔;110-止回板;111-第三诱导板;112-第四诱导板;113-分类箱;114-回收孔;201-投料箱;202-螺纹送料辊;203-进料孔;204-分料箱;205-分料辊;206-出料孔;207-震动板;208-分撒孔;209-料箱;210-出料辊;211-转板;212-第一下料孔;213-固定板;214-第二下料孔;301-孵化箱;302-加热器;303-孵化板;304-孵化槽;305-顶板;306-加湿器;307-丝杠;308-滑块;309-滑板;310-补偿弹簧;311-海绵板;312-通风孔;313-螺纹杆;314-螺纹筒;315-滑动块;316-调节杆;317-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32.本实施例利用草间小黑蛛灭杀枣园中枣瘿蚊的方法,步骤a:通过养殖装置对小黑蛛进行孵化,得到幼年的小黑蛛:
33.步骤b:通过养殖装置对孵化后的小黑蛛进行投料喂养:
34.步骤c:通过养殖装置对孵化后的小黑蛛进行分选大小,成年小黑蛛爬出装置,幼年小黑蛛返回养殖装置继续进行投料喂养;
35.步骤d:通过在枣叶上喷洒诱导剂使得小黑蛛爬出养殖装置灭杀枣瘿蚊;通过使用小黑蛛进行灭杀枣瘿蚊,不再对枣树进行喷洒农药等,防止枣树受到损伤,同时通过小黑蛛灭杀枣瘿蚊能够保护环境,且灭杀效率更加高效,成本更低,且每只成年的小黑蛛可捕食平均300只左右枣瘿蚊。
36.养殖装置包括分选机构100、投料机构200和孵化机构300;投料机构200位于分选机构100的内部,孵化机构300位于分选机构100的底部,孵化机构300顶部的一端与分选机构100底部的一端连接且流体导通
37.如图1-2所示,分选机构100包括养殖箱101、第一诱导板102、爬行条103、上箱盖104、限位弹簧105、挡板106、第二诱导板107、分选板108、分选孔109、止回板110、第三诱导板111、第四诱导板112、分类箱113和回收孔114;第一诱导板102固定安装在养殖箱101内部的侧壁上,第一诱导板102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诱导板102的底部与养殖箱101的内底壁之间留有一定距离,爬行条103固定安装在第一诱导板102的外表面上,第一诱导板102的顶部穿过上箱盖104且与挡板106的一端面接触,上箱盖104固定连接在养殖箱101的
内部,挡板106的一端与限位弹簧105的一端固定连接,限位弹簧105的另一端与上箱盖104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二诱导板107固定安装在分类箱113内侧壁的两端,第二诱导板107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二诱导板107的宽度小于第一诱导板102的宽度,第二诱导板107的底部与上箱盖104的上表面接触,第二诱导板107的顶部与分类箱113的顶部之间留有一定距离,且第二诱导板107的侧壁与分选板108的一侧接触,分选孔109位于分选板108的内壁,止回板110转动连接在分选孔109的内部,止回板110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止回板110只能向远离第二诱导板107的一端转动,回收孔114位于上箱盖104两端的内壁上,回收孔114与养殖箱101流体导通;第三诱导板111固定安装在孵化机构300内壁的两侧,第四诱导板112固定安装在分类箱113的内壁上,第二诱导板107、第三诱导板111和第四诱导板112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爬行条103,第四诱导板112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孵化的小黑蛛将会通过第三诱导板111进入至养殖箱101的内部,而后因第一诱导板102的高度较高使得较大的小黑蛛通过第一诱导板102进入至分类箱113的内部,同时为了避免混入幼小的小黑蛛,通过分选孔109使得幼小的小黑蛛爬回至养殖箱101的内部,通过止回板110的设置,能够防止较大的小黑蛛返回至养殖箱101的内部,同时能够防止小黑蛛通过分选孔109后返回至分类箱113的内部,而较大的小黑蛛通过第四诱导板113爬出装置进行灭杀枣瘿蚊,实现本装置大小不同的小黑蛛自动进行分类,防止幼年小黑蛛爬出装置。
38.如图3-6所示,投料机构200包括投料箱201、螺纹送料辊202、进料孔203、分料箱204、分料辊205、出料孔206、震动板207、分撒孔208、料箱209、出料辊210、转板211、第一下料孔212、固定板213和第二下料孔214;投料箱201位于养殖箱101的内部,螺纹送料辊202转动连接在投料箱201的内部,投料箱201的底部通过进料孔203与分料箱204的顶部连接且流体导通,分料辊205转动连接在分料箱204的内部,分料箱204的底部为斜面设置,出料孔206位于分料箱204的底部,震动板207位于分料箱204的内底壁,分撒孔208位于震动板207的内壁;料箱209固定安装在分类箱113的侧壁上,出料辊210转动连接在料箱209的内部,出料辊210的一端与转板2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下料孔212位于转板211的内壁,固定板213位于料箱209的内部,第二下料孔214位于固定板213的内壁,第一下料孔212与第二下料孔214可相互平行且流体导通;通过投料机构200的设置,能够使得对小黑蛛进行投料时控制精准,通过螺纹送料辊202的设置,能够将饲料送至养殖箱101的内部,而后通过分料箱204将饲料均匀的撒至养殖箱101的内部,同时通过料箱209能够控制饲料的用量,防止饲料使用过多或者过少,使得小黑蛛处于正常喂养的状态,提高幼虫成活率,且缩短幼虫的发育历期。
39.如图7-8所示,孵化机构300包括孵化箱301、加热器302、孵化板303、孵化槽304、顶板305、加湿器306、丝杠307、滑块308、滑板309、补偿弹簧310、海绵板311、通风孔312、螺纹杆313、螺纹筒314、滑动块315、调节杆316和密封盖317;孵化箱301固定安装在养殖箱101的底部,加热器302固定安装在孵化箱301的内底壁,孵化板303位于孵化箱301的内部且位于加热器302的顶部,孵化槽304位于孵化板303的外表面,孵化槽304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孵化槽304的半径为蛛卵宽度的三分之一,顶板305也位于孵化箱301的内部,且与孵化板303相对,加湿器306位于顶板305的内部;丝杠307转动连接在孵化板303与顶板305相对的空隙处,滑块308滑动连接在丝杠307的外壁上,滑块308的底部与滑板309的一端面固定连接,补偿弹簧310的一端与滑板309的另一端面固定连接,海绵板311的一端面与补偿弹簧
3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海绵板311的另一端与孵化板303相对;通风孔312位于孵化箱301的外表面,通风孔312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螺纹杆313转动连接在螺纹筒314的内部,螺纹筒314位于孵化箱301的外表面,滑动块315滑动连接在螺纹杆313的外壁上,调节杆316的一端与滑动块315的一端面固定连接,密封盖317固定安装在调节杆316的外壁上,密封盖317与通风孔312密封滑动连接;通过孵化机构300的设置,能够大大增加小黑蛛的孵化效率,通过加热器302和加湿器306的设置,能准确的控制孵化箱301内部的温湿度,保证蛛卵孵化时处于正常的温度,提高小黑蛛的孵化的成活率,使得蛛卵孵化率大大提升,同时通过海绵板311的设置,能够使得蛛卵的各个面受热均匀,且防止对蛛卵翻滚时的破烂,且能够实现自然通风,使得蛛卵的孵化处于最佳的环境。
40.在步骤a中:通过调节养殖装置中的孵化机构300内部的温度,使得其内部的温度达到25℃~32℃,保证蛛卵孵化时处于正常的温度,提高小黑蛛的孵化的成活率。
41.在步骤b中:通过分选机构100对不同大小的小黑蛛进行分选,使得成年的小黑蛛爬出装置,而幼年的小黑蛛则是继续培养,防止幼年小黑蛛提前爬出装置而导致意外的发生。
42.在步骤c中:通过投料机构200对养殖区域中的小黑蛛进行投料喂养,其中投放的饲料配方为:鸡蛋10ml、啤酒酵母2g、蜂蜜2g、、蔗糖2g、复合维生素b1适量、维生素c1适量、水10ml、大青叶蝉5g,提高幼虫成活率,且缩短幼虫的发育历期。
43.在步骤d中:在枣叶上喷洒诱导剂,同时禁止在枣叶上喷洒农药等,防止对小黑蛛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在诱导剂的作用下使得小黑蛛爬出装置,对枣瘿蚊进行灭杀,其中诱导剂为水杨酸甲酯,每只成年的小黑蛛可捕食平均300只枣瘿蚊。
44.工作原理:将蛛卵放置到孵化箱301的内部,此时通过调节加热器302和加湿器306调节孵化箱301内部的温湿度,使得孵化箱的内部处于最佳的孵化环境,在孵化过程中,通过启动丝杠307带动滑块308进行位移进而带动海绵板311进行位移,此时将位于孵化槽304内部的蛛卵进行翻滚,使得蛛卵的各面均匀受热,同时为了避免对蛛卵造成损坏,通过补偿弹簧310的设置,能够使得海绵板311与蛛卵之间的压力较小,同时可以通过调节密封盖317使得通风孔312对孵化箱301的内部进行通风,此时孵化的小黑蛛通过第三诱导板111爬至养殖箱101的内部,此时通过转动出料辊310使得饲料向下位移,同时带动转板311进行转动,使得第一下料孔212与第二下料孔214处于导通的状态,通过控制出料辊210的转动,进而控制饲料的用量,此时饲料通过送料箱201内部的螺纹送料辊202进行运送,而后通过进料孔203进入至分料箱204的内部,通过分料辊205的设置,使得饲料均匀的分撒至养殖箱101的内部,在震动板207的作用下以及震动板207斜面设置的作用下,使得饲料能够更加均匀的分撒至养殖箱101内部的各个角落,此时成年后的小黑蛛通过第一诱导板102爬至分类箱113的内部,且第一诱导板102的与养殖箱101的内底部之间留有间隙,进而使得幼年的小黑蛛难以攀爬至第一诱导板102,同时为了避免个别幼年小黑蛛爬至分类箱113的内部,幼年小黑蛛通过第二诱导板107爬至分选孔109的内部,进而返回至养殖箱101的内部,为了避免成年小黑蛛返回,分选孔109的直径较小,难以满足成年小黑蛛返回,同时在止回板110的作用下,防止幼年小黑蛛返回至分类箱113的内部,进而实现对小黑蛛的分类,此时在枣叶上喷洒诱导剂,在诱导剂的作用下,成年的小黑蛛通过第四诱导板112爬出装置,实现对枣瘿蚊进行灭杀。
45.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