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阳光一号橘柚高产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524101发布日期:2022-06-25 06:07阅读:7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阳光一号橘柚高产栽培方法与流程
110cm,ph值在6.1-6.7的将地块进行翻挖,并按照900-1000g/亩的密度在地块上喷洒土壤杀菌剂;土壤改良,对s1中的土壤进行ph值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土壤内喷洒中和剂和废料,并对土壤进一步翻挖,并埋入绿肥,以上步骤的设置可对土壤充分消杀,有效提高幼苗的成活率;通过所述步骤s5施撒的基肥,每穴投45%生物有机肥10-15斤,或腐熟农家肥30-50斤,将基肥与底部泥土拌匀,覆盖15-20公分土层,然后定植,并在土垄剩余部分表面种植豆科植株,可有效增加土壤中的氮含量,且豆科植物还具有固氮作用,进一步促进固氮防止植株缺氮症状,且可保护土壤免受废料施撒过多导致土壤结块的问题发生。
附图说明
16.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7.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19.本发明提供一种阳光一号橘柚高产栽培方法,能够黄美人品种的产量。图1展示出的是本发明一种阳光一号橘柚高产栽培方法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请参阅图1,本实施方式的一种阳光一号橘柚高产栽培方法,一种阳光一号橘柚高产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0.s1:土壤消毒,选择土层深度为70-110cm,ph值在6.1-6.7的将地块进行翻挖,并按照900-1000g/亩的密度在地块上喷洒土壤杀菌剂,所述步骤s1中翻挖土壤次数为2-3次,其每次翻挖之后需进行暴晒后再次翻挖,以彻底对土壤进行消杀,防止菌类滋生侵蚀苗木,造成苗木幼苗病虫害的发生;
21.s2:土壤改良,对s1中的土壤进行ph值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土壤内喷洒中和剂和废料,并对土壤进一步翻挖,并埋入绿肥,所述步骤s2中埋入绿肥同时,要在绿肥施撒层顶部和周围施撒石灰,深翻改土,埋压绿肥时在绿肥中加入适量石灰,可避免绿肥腐烂过程中“夺氮”;
22.s3:取土起垄,当将挖取该良好的土壤建垄,所述土垄尺寸为3m*20m,高度为35cm,且相邻的土垄之间设置有排水沟;
23.s4:选苗培植,选择30-40cm根系发达、枝壮叶绿嫁接繁殖的苗木将其种植在土垄上;
24.s5:挖坑栽种,s3所起的土垄上开挖80cm
×
80cm
×
80cm,施足基肥,并进行定植,所述步骤s5施撒的基肥,每穴投45%生物有机肥10-15斤,或腐熟农家肥30-50斤,将基肥与底部泥土拌匀,覆盖15-20公分土层,然后定植,并在土垄剩余部分表面种植豆科植株,所述步骤s5中苗木种植间距选择3m
×
4m、3m
×
3m行株距,即每亩55-75棵,足够的间距可方便采摘的同时,有利于使得苗木在种植的时候保证稳定。
25.实施例1:
26.s1:土壤消毒,选择土层深度为70cm,ph值在6.1的将地块进行翻挖,并按照900g/亩的密度在地块上喷洒土壤杀菌剂,所述步骤s1中翻挖土壤次数为2次,其每次翻挖之后需
进行暴晒后再次翻挖,以彻底对土壤进行消杀,防止菌类滋生侵蚀苗木,造成苗木幼苗病虫害的发生;
27.s2:土壤改良,对s1中的土壤进行ph值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土壤内喷洒中和剂和废料,并对土壤进一步翻挖,并埋入绿肥,所述步骤s2中埋入绿肥同时,要在绿肥施撒层顶部和周围施撒石灰,深翻改土,埋压绿肥时在绿肥中加入适量石灰,可避免绿肥腐烂过程中“夺氮”;
28.s3:取土起垄,当将挖取该良好的土壤建垄,所述土垄尺寸为3m*20m,高度为35cm,且相邻的土垄之间设置有排水沟;
29.s4:选苗培植,选择30cm根系发达、枝壮叶绿嫁接繁殖的苗木将其种植在土垄上;
30.s5:挖坑栽种,s3所起的土垄上开挖80cm
×
80cm
×
80cm,施足基肥,并进行定植,所述步骤s5施撒的基肥,每穴投45%生物有机肥10斤,或腐熟农家肥30斤,将基肥与底部泥土拌匀,覆盖15公分土层,然后定植,并在土垄剩余部分表面种植豆科植株,所述步骤s5中苗木种植间距选择3m
×
4m株距。
31.实施例2:
32.s1:土壤消毒,选择土层深度为90cm,ph值在6.5的将地块进行翻挖,并按照950g/亩的密度在地块上喷洒土壤杀菌剂,所述步骤s1中翻挖土壤次数为2次,其每次翻挖之后需进行暴晒后再次翻挖,以彻底对土壤进行消杀,防止菌类滋生侵蚀苗木,造成苗木幼苗病虫害的发生;
33.s2:土壤改良,对s1中的土壤进行ph值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土壤内喷洒中和剂和废料,并对土壤进一步翻挖,并埋入绿肥;
34.s3:取土起垄,当将挖取该良好的土壤建垄,所述土垄尺寸为3m*20m,高度为35cm,且相邻的土垄之间设置有排水沟;
35.s4:选苗培植,选择35cm根系发达、枝壮叶绿嫁接繁殖的苗木将其种植在土垄上;
36.s5:挖坑栽种,s3所起的土垄上开挖80cm
×
80cm
×
80cm,施足基肥,并进行定植,所述步骤s5施撒的基肥,每穴投45%生物有机肥15斤,或腐熟农家肥40斤,将基肥与底部泥土拌匀,覆盖17公分土层,然后定植,并在土垄剩余部分表面种植豆科植株,所述步骤s5中苗木种植间距选择3m
×
4m、3m
×
3m行株距。
37.实施例3:
38.s1:土壤消毒,选择土层深度为110cm,ph值在6.7的将地块进行翻挖,并按照1000g/亩的密度在地块上喷洒土壤杀菌剂,所述步骤s1中翻挖土壤次数为3次,其每次翻挖之后需进行暴晒后再次翻挖,以彻底对土壤进行消杀,防止菌类滋生侵蚀苗木,造成苗木幼苗病虫害的发生;
39.s2:土壤改良,对s1中的土壤进行ph值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土壤内喷洒中和剂和废料,并对土壤进一步翻挖,并埋入绿肥,所述步骤s2中埋入绿肥同时,要在绿肥施撒层顶部和周围施撒石灰,深翻改土,埋压绿肥时在绿肥中加入适量石灰,可避免绿肥腐烂过程中“夺氮”;
40.s3:取土起垄,当将挖取该良好的土壤建垄,所述土垄尺寸为3m*20m,高度为35cm,且相邻的土垄之间设置有排水沟;
41.s4:选苗培植,选择30-40cm根系发达、枝壮叶绿嫁接繁殖的苗木将其种植在土垄
上;
42.s5:挖坑栽种,s3所起的土垄上开挖80cm
×
80cm
×
80cm,施足基肥,并进行定植,所述步骤s5施撒的基肥,每穴投45%生物有机肥15斤,或腐熟农家肥50斤,将基肥与底部泥土拌匀,覆盖20公分土层,然后定植,并在土垄剩余部分表面种植豆科植株,所述步骤s5中苗木种植间距选择3m
×
4m、3m
×
3m行株距。
4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44.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