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基因平菇Pofst3+的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30882667发布日期:2022-07-26 21:27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基因平菇Pofst3+的栽培方法
一种转基因平菇pofst3
+
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菌种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基因平菇pofst3
+
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2.平菇是我国栽培分布最广泛的一种食用菌之一。目前我国平菇工厂化生产方法较少。平菇生产周期短,适于工厂化栽培,可以保证平菇市场日供应,产品质量和安全也比较有保障,是今后平菇栽培发展的主要方向。工厂化栽培,大部分关键技术参数处于保密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平菇工厂化生产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生产模式、菌丝培养与催蕾环境条件、出菇环境条件等参数,与目前实验室及自然季节生产相差较大。菌种方面,也与工厂化金针菇、杏鲍菇、蟹味菇等主流工厂化生产品种差异很大。具有优良农艺性状的平菇品种是保证工厂化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平菇pofst3
+
是将平菇转录因子编码基因pofst3转化平菇后得到的转基因品系,实验室内研究显示比非转基因平菇具有现原基数量适中,出菇整齐度高的特点。
3.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平菇工厂化栽培起步晚,适合于工厂化栽培的平菇品种函待选育,实验室及常规农法栽培技术中有关的培养料配方、配制工艺、菌袋制作、菌丝培养、催蕾工艺、出菇管理等均不适合平菇工厂化栽培,且生物学效率低,出菇整齐度差。
4.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转基因平菇pofst3
+
的栽培方法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转基因平菇pofst3
+
的栽培方法,该制备方法能够实现转基因平菇pofst3
+
原基数量适宜,出菇整齐度高,可以满足平菇的工厂化生产中对平菇品种的要求。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基因平菇pofst3
+
的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s1、配制菌种培养基,得到栽培种;
8.s2、配制培养料;
9.s3、装瓶:将s2中配制的培养料装进培养瓶中,所述培养瓶为1000ml~1200ml的聚乙烯塑料瓶,每瓶装培养料0.25kg~0.30kg;
10.s4、灭菌:装瓶后用高温高压灭菌器进行灭菌;
11.s5、菌丝培养:将s1中得到的栽培种装进灭菌后的培养瓶中,得到菌瓶;将所述菌瓶放到培养室中进行菌丝培养,培养室内的温度为20℃~22℃,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黑暗条件下避光培养25天~28天;
12.s6、出菇期管理:去掉瓶盖,给予100lx~300lx的散射光照,保持空气新鲜,二氧化碳浓度低于0.06%,温度控制在16℃~2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持续8~10天后采收。
13.优选地,s1中所述配制菌种培养基:母种培养基为蛋白胨2.0g、酵母膏2.0g、mgso4·
7h2o 0.5g、kh2po40.46g、k2hpo41g、葡萄糖20g和琼脂粉20g,加去离子水1000ml,在温度为115℃的条件下灭菌30min;原种和栽培种均采用麦粒培养基,所述麦粒培养基为优质小麦98kg,蔗糖1kg和碳酸钙1kg。
14.优选地,s2中所述配制培养料以棉籽壳和玉米芯为主料,所述培养料组分重量为棉籽壳42%、玉米芯42%、麸皮10%、石灰2%和豆粕4%,所述培养料的含水量为60%~65%。
15.优选地,s6中所述采收是在一茬菇子实体菌盖长至3.5~4.5厘米时,及时采收,只采一茬菇。
16.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的一种转基因平菇pofst3
+
的栽培方法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方法用于工厂化栽培。
17.转基因平菇pofst3
+
在基因库的登录号为kj716894。
18.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9.本发明方法可用于工厂化栽培的转基因平菇pofst3
+
,可以作为一种平菇种质资源战略储备;同时使用本发明的平菇的栽培方法,可以实现平菇的工厂化天天生产,且保证产品的安全。同时使得生物学效率大大提高,第一茬菇生物学效率达42%~66%。出菇整齐度好。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发明栽培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实施例1
23.本实施例转基因平菇pofst3
+
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4.s1、配制菌种培养基,得到栽培种;所述配制菌种培养基:母种培养基为蛋白胨2.0g、酵母膏2.0g、mgso4·
7h2o 0.5g、kh2po40.46g、k2hpo41g、葡萄糖20g和琼脂粉20g,加去离子水1000ml,在温度为115℃的条件下灭菌30min;原种和栽培种均采用麦粒培养基为:优质小麦98kg,蔗糖1kg,碳酸钙1kg;
25.母种制作过程:将制备好的母种培养基分装试管斜面,母种培养基凝固后,取出低温冰箱里保存的转基因平菇pofst3
+
菌株,接种试管后置于培养箱内,在黑暗、温度为22℃~24℃的条件下培养两周;
26.原种和栽培种制作过程:将麦粒用水浸泡4小时后,煮沸20~30分钟,煮的过程加入蔗糖,麦粒熟而不开花时,滤去水分,在通风处摊开晾30分钟,以麦粒表皮不湿为宜,然后加石膏石灰搅拌均匀装瓶;用高压灭菌锅在0.14~0.5兆帕压力下灭菌1.5~2小时,制备好麦粒培养基;取下母种试管塞,用接种钩将母种斜面培养基横割成5~6块,然后钩取1块,然后取下原种瓶棉塞,将小块母种接入原种瓶,每瓶1块,要紧贴接种穴;将接种后的原种移入培养室,在温度为22~24℃的条件下避光进行培养30天;用原种扩接栽培种和用母种扩接原种的方法相同,只是取原种时挖取十几粒麦粒种;
27.s2、配制培养料:以棉籽壳和玉米芯为主料,所述培养料组分重量为棉籽壳42%、玉米芯42%、麸皮10%、石灰2%和豆粕4%,各种原料混合均匀后添加水至含水量为60%;
28.s3、装瓶:将s2中得到的培养料装进培养瓶中,所述培养瓶为1000ml的聚乙烯塑料瓶,每瓶装培养料0.25kg;
29.s4、灭菌:用高温高压灭菌器进行灭菌;灭菌为压力升至103.4kpa(1.05kg/cm2),温度达121.3℃,维持时间为20分钟;
30.s5、菌丝培养:将s1中得到的栽培种装进灭菌后的培养瓶中,得到菌瓶;将所述菌瓶放到培养室中进行菌丝培养,培养室内的温度为2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黑暗条件下避光培养25天;
31.s6、出菇期管理:去掉瓶盖,给予100lx的散射光照,保持空气新鲜,二氧化碳浓度低于0.06%,温度控制在16℃,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0%,持续8天后采收,采收是在一茬菇子实体菌盖长至3.5~4.5厘米时,及时采收,只采一茬菇。
32.实施例2
33.本实施例转基因平菇pofst3
+
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4.s1、配制菌种培养基,得到栽培种;所述配制菌种培养基:母种培养基为蛋白胨2.0g、酵母膏2.0g、mgso4·
7h2o 0.5g、kh2po40.46g、k2hpo41g、葡萄糖20g和琼脂粉20g,加去离子水1000ml,在温度为115℃的条件下灭菌30min;原种和栽培种均采用麦粒培养基为:优质小麦98kg,蔗糖1kg,碳酸钙1kg;
35.母种制作过程:将制备好的母种培养基分装试管斜面,母种培养基凝固后,取出低温冰箱里保存的转基因平菇pofst3
+
菌株,接种试管后置于培养箱内,在黑暗、温度为22℃的条件下培养两周;
36.原种和栽培种制作过程:将麦粒用水浸泡4小时后,煮沸20分钟,煮的过程加入蔗糖,麦粒熟而不开花时,滤去水分,在通风处摊开晾30分钟,以麦粒表皮不湿为宜,然后加石膏石灰搅拌均匀装瓶;用高压灭菌锅在0.14兆帕压力下灭菌2小时,制备好麦粒培养基;取下母种试管塞,用接种钩将母种斜面培养基横割成5块,然后钩取1块,然后取下原种瓶棉塞,将小块母种接入原种瓶,每瓶1块,要紧贴接种穴;将接种后的原种移入培养室,在温度为22℃的条件下避光进行培养30天;用原种扩接栽培种和用母种扩接原种的方法相同,只是取原种时挖取十几粒麦粒种;
37.s2、配制培养料:以棉籽壳和玉米芯为主料,所述培养料组分重量为棉籽壳42%、玉米芯42%、麸皮10%、石灰2%和豆粕4%,各种原料混合均匀后添加水至含水量为60%~65%;
38.s3、装瓶:将s2中得到的培养料装进培养瓶中,所述培养瓶为1200ml的聚乙烯塑料瓶,每瓶装培养料0.30kg;
39.s4、灭菌:用高温高压灭菌器进行灭菌;灭菌为压力升至103.4kpa(1.05kg/cm2),温度达121.3℃,维持时间为20分钟;
40.s5、菌丝培养:将s1中得到的栽培种装进灭菌后的培养瓶中,得到菌瓶;将所述菌瓶放到培养室中进行菌丝培养,培养室内的温度为22℃,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黑暗条件下避光培养28天;
41.s6、出菇期管理:去掉瓶盖,给予100lx~300lx的散射光照,保持空气新鲜,二氧化
碳浓度低于0.06%,温度控制在2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持续10天后采收,采收是在一茬菇子实体菌盖长至3.5~4.5厘米时,及时采收,只采一茬菇。
42.实施例3
43.本实施例转基因平菇pofst3
+
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4.s1、配制菌种培养基,得到栽培种;所述配制菌种培养基:母种培养基为蛋白胨2.0g、酵母膏2.0g、mgso4·
7h2o 0.5g、kh2po40.46g、k2hpo41g、葡萄糖20g和琼脂粉20g,加去离子水1000ml,在温度为115℃的条件下灭菌30min;原种和栽培种均采用麦粒培养基为:优质小麦98kg,蔗糖1kg,碳酸钙1kg;
45.母种制作过程:将制备好的母种培养基分装试管斜面,母种培养基凝固后,取出低温冰箱里保存的转基因平菇pofst3
+
菌株,接种试管后置于培养箱内,在黑暗、温度为24℃的条件下培养两周;
46.原种和栽培种制作过程:将麦粒用水浸泡4小时后,煮沸30分钟,煮的过程加入蔗糖,麦粒熟而不开花时,滤去水分,在通风处摊开晾30分钟,以麦粒表皮不湿为宜,然后加石膏石灰搅拌均匀装瓶;用高压灭菌锅在0.5兆帕压力下灭菌1.5小时,制备好麦粒培养基;取下母种试管塞,用接种钩将母种斜面培养基横割成6块,然后钩取1块,然后取下原种瓶棉塞,将小块母种接入原种瓶,每瓶1块,要紧贴接种穴;将接种后的原种移入培养室,在温度为24℃的条件下避光进行培养30天;用原种扩接栽培种和用母种扩接原种的方法相同,只是取原种时挖取十几粒麦粒种;
47.s2、配制培养料:以棉籽壳和玉米芯为主料,所述培养料组分重量为棉籽壳42%、玉米芯42%、麸皮10%、石灰2%和豆粕4%,各种原料混合均匀后添加水至含水量为60%~65%;
48.s3、装瓶:将s2中得到的培养料装进培养瓶中,所述培养瓶为1100ml的聚乙烯塑料瓶,每瓶装培养料0.27kg;
49.s4、灭菌:用高温高压灭菌器进行灭菌;灭菌为压力升至103.4kpa(1.05kg/cm2),温度达121.3℃,维持时间为20分钟;
50.s5、菌丝培养:将s1中得到的栽培种装进灭菌后的培养瓶中,得到菌瓶;将所述菌瓶放到培养室中进行菌丝培养,培养室内的温度为21℃,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5%,黑暗条件下避光培养26天;
51.s6、出菇期管理:去掉瓶盖,给予200lx的散射光照,保持空气新鲜,二氧化碳浓度低于0.06%,温度控制在18℃,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7%,持续9天后采收,采收是在一茬菇子实体菌盖长至3.5~4.5厘米时,及时采收,只采一茬菇。
52.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