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桑蚕饲喂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209783发布日期:2022-05-31 11:10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桑蚕饲喂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桑蚕饲喂方法。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喂养蚕的过程多采用人工撒桑叶的方式将桑叶撒在蚕养殖位置,而稍大一些的饲养厂多采用至少两个人站在悬空小车上,将悬空小车上的桑叶同样通过人工铺洒的方式撒在蚕养殖位置处,通过人工撒桑叶的方式不仅耗费人工,而且在撒桑叶的过程中桑叶的单位面积铺撒量并不均匀影响蚕的生长均匀性,同时桑叶容易叠摞挤压造成局部温度升高,影响蚕的进食。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桑蚕饲喂方法。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桑蚕饲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将桑叶布置装置放置于蚕养殖圈内,其中储存箱位于布置槽内,轨道位于养殖台上部;往储存箱内填充桑叶;向前移动储存箱至合适的位置;该位置的右侧养殖台为需要布置桑叶的区域;启动横向推杆使得纵向移位部和扎刺部以及分离组件位于箱体的正上部,然后关闭横向推杆;启动气缸带动刮板移动从而预设定d值;然后启动推杆带动推板向上移动进而带动箱体内的桑叶向上移动;同时启动纵向推杆一、纵向推杆二伸长进而带动吊板向下移动,而吊板带动扎刺部整体向下移动,最终桑叶被扎刺部的刺针刺入;当刺针内不能继续扎入桑叶时,启动纵向推杆一、纵向推杆二收缩进而带动吊板向上移动,重力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判断扎刺部上的桑叶重力是否达到要求,若扎刺部上桑叶的重量偏小则启动气缸带动刮板向上移动,d值减小,启动纵向推杆一、纵向推杆二伸长进而带动吊板向下移动,吊板带动扎刺部整体向下移动,桑叶被扎刺部的刺针刺入进而增大扎刺部的重量;若扎刺部上桑叶的重量偏大则启动气缸带动刮板向下移动,d值增大,刮板将刺针上的桑叶与刺针相分离,当扎刺部上桑叶的重量达到要求时关闭气缸;再次启动横向推杆使得纵向移位部和扎刺部以及分离组件位于风道的正上部;再次启动气缸带动刮板向下移动,d值增大,刮板将刺针上的桑叶与刺针相分离,桑叶掉落至风道内;将移动台沿着轨道移动至需要铺撒桑叶的养殖台的上部;往蓄气壳内通入气体喷嘴喷出气体,从喷嘴内喷出的气体吹动风道内的桑叶,桑叶在风力a的作用下从风道向前移动被挡板阻挡,然后从挡板掉落并经过间隙落入至养殖
台上,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养殖台上均布满桑叶。
5.较好的启动振动马达,斜板在振动马达的作用下产生震动,加速桑叶沿着斜板向前移动的速度。
6.较好的通过调节杆控制挡板相对移动平台的倾斜角度,从而控制桑叶单次铺撒的面积和厚度。
7.较好的蚕养殖圈内部一侧设置桑叶布置装置,桑叶布置装置可在蚕养殖圈内进行移动,桑叶布置装置在移动中将其内部的桑叶布置于蚕养殖圈内;蚕养殖圈包括圈挡、养殖台和布置槽,圈挡固定于养殖台和布置槽外围,圈挡突出于养殖台和布置槽上端面,养殖台一侧设置布置槽,布置槽横截面呈“凵”状,布置槽从养殖台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布置槽靠近卷挡边缘。
8.较好的桑叶布置装置包括储存箱、桑叶转运组件和桑叶播撒组件,储存箱上部设置桑叶转运组件,储存箱底部一侧设置桑叶播撒组件,桑叶播撒组件相对储存箱可移动。
9.较好的储存箱包括箱体和顶出机构,箱体为中空长方体结构且其上部呈开口状,箱体内设置顶出机构,顶出机构将箱体内的桑叶往上顶出;顶出机构包括推杆和推板,推杆的固定端固定于箱体底部,推杆的活塞杆可深入至箱体内,推板为长方体板状结构,推板匹配设置于箱体内,推板可在箱体内进行上下移动。推杆控制推板在箱体内进行上下移动,从而改变桑叶在箱体内的位置,控制箱体内桑叶的上下移动,即控制箱体内桑叶距离桑叶转运组件的垂直距离;桑叶转运组件包括横向移位部、纵向移位部、扎刺部以及分离组件,横向移位部与箱体固定连接,横向移位部可以相对箱体进行横向移动,横向移位部与纵向移位部连接,纵向移位部与扎刺部连接,纵向移位部可以相对箱体进行纵向移动,扎刺部上设置分离组件。
10.横向移位部包括横向推杆和支架,横向推杆固定端与箱体侧壁上部固定连接,横向推杆的活塞杆端与支架固定连接,支架呈“γ”状,支架与纵向移位部固定连接;纵向移位部包括纵向推杆一、纵向推杆二和吊板,支架下部与纵向推杆一、纵向推杆二的固定端相固定连接,纵向推杆一、纵向推杆二的活塞杆与吊板上部固定连接,吊板为矩形板状结构;扎刺部包括重力传感器、弹簧、扎刺板和刺针,重力传感器固定于吊板底部,扎刺板底部均匀固定刺针,刺针为尖棱状结构。
11.较好的分离组件包括刮板、气缸和穿孔,气缸的缸筒固定于吊板一侧,气缸的活塞杆端垂直向下且与刮板一侧固定连接,刮板与扎刺板尺寸一致,刮板上在与刺针的对应处匹配开设穿孔,该穿孔的直径略大于刺针的最大直径,在气缸的带动下刮板可以在刺针之间进行上下移动。
12.较好的桑叶播撒组件包括轨道、移动台、吹叶组件和挡板,轨道位于箱体底部的前端且轨道一侧与箱体侧壁固定连接,轨道水平设置,轨道向右侧延伸至养殖台上部,轨道可跟随箱体进行移动,移动台可滑动设置于轨道上;吹叶组件包括侧壁一、侧壁二和吹风部,侧壁一、侧壁二之间形成风道,吹风部的出气端朝向挡板;移动台上固定平台弹簧,平台弹簧上部与斜板底部固定连接,斜板底部固定振动马达,斜板倾斜向下设置,斜板朝向移动台的投影覆盖侧壁一、侧壁二和吹风部之间
形成的区域。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于“吹气”带动桑叶铺撒的方式,使得落入在蚕养殖区区的桑叶“蓬松”均匀,桑叶因为蓬松内部之间空气流通顺畅,利于蚕进食生长,同时通过桑叶转运组件和桑叶播撒组件相互配合可以“定量”的将桑叶铺撒至一定面积的蚕养殖台区内,这样可以控制桑叶铺撒的均匀性和定量性,提高了桑蚕的喂养效率,采用“针刺”的方式获取桑叶提高了桑叶喂蚕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15.图2是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16.图3是本发明中桑叶布置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17.图4是本发明中储存箱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5是本发明中顶出机构结构示意图。
19.图6是本发明中桑叶播撒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7是本发明中分离组件结构示意图。
21.图8是本发明中桑叶播撒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9是本发明中吹叶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10是本发明中吹叶组件俯视结构示意图。
24.图11是图10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25.图12是图8中a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一种自动化桑蚕饲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将桑叶布置装置2放置于蚕养殖圈1内,其中储存箱21位于布置槽13内,轨道231位于养殖台12上部;往储存箱21内填充桑叶;向前移动储存箱21至合适的位置;该位置的右侧养殖台12为需要布置桑叶的区域;启动横向推杆2211使得纵向移位部222和扎刺部223以及分离组件224位于箱体21的正上部,然后关闭横向推杆2211;启动气缸2242带动刮板2241移动从而预设定d值;d值可以决定单次扎刺部223能获得的桑叶的最大重量;然后启动推杆221带动推板222向上移动进而带动箱体21内的桑叶向上移动;同时启动纵向推杆一2221、纵向推杆二2222伸长进而带动吊板2223向下移动,而吊板2223带动扎刺部223整体向下移动,最终桑叶被扎刺部223的刺针2234刺入;当刺针2234内不能继续扎入桑叶时,启动纵向推杆一2221、纵向推杆二2222收缩进而带动吊板2223向上移动,重力传感器2231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判断扎刺部223上的桑叶重力是否达到要求,若扎刺部223上桑叶的重量偏小则启动气缸2242带动刮板2241向上移动,d值减小,启动纵向推杆一2221、纵向推杆二2222伸长进而带动吊板2223向下移动,吊板2223带动扎刺部223整体向下移动,桑叶被扎刺部223的刺针2234刺入进而增
大扎刺部223的重量;若扎刺部223上桑叶的重量偏大则启动气缸2242带动刮板2241向下移动,d值增大,刮板2241将刺针2234上的桑叶与刺针2234相分离,当扎刺部223上桑叶的重量达到要求时关闭气缸2242;再次启动横向推杆2211使得纵向移位部222和扎刺部223以及分离组件224位于风道2334的正上部;再次启动气缸2242带动刮板2241向下移动,d值增大,刮板2241将刺针2234上的桑叶与刺针2234相分离,桑叶掉落至风道2334内;将移动台232沿着轨道231移动至需要铺撒桑叶的养殖台12的上部;往蓄气壳23331内通入气体喷嘴2332喷出气体,从喷嘴2332内喷出的气体吹动风道2334内的桑叶,桑叶在风力a的作用下从风道2334向前移动被挡板234阻挡,然后从挡板234掉落并经过间隙230落入至养殖台12上,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养殖台12上均布满桑叶。优选的启动振动马达237,斜板236在振动马达237的作用下产生震动,加速桑叶沿着斜板236向前移动的速度;优选的通过调节杆237控制挡板234相对移动平台232的倾斜角度,从而控制桑叶单次铺撒的面积和厚度。
27.其中蚕养殖圈1内部一侧设置桑叶布置装置2,桑叶布置装置2可在蚕养殖圈1内进行移动,桑叶布置装置2在移动中将其内部的桑叶布置于蚕养殖圈1内。
28.蚕养殖圈1包括圈挡11、养殖台12和布置槽13,圈挡11固定于养殖台12和布置槽13外围,圈挡11突出于养殖台12和布置槽13上端面,养殖台12一侧设置布置槽13,布置槽13横截面呈“凵”状,布置槽13从养殖台12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布置槽13靠近卷挡11边缘,养殖台12上放养蚕并作为蚕进食蜕皮的生活场所,而布置槽13作为桑叶布置装置2的安放位置使得桑叶布置组件2可以在布置槽13内移动,在移动中桑叶布置装置2将桑叶均匀布置与养殖台2上供蚕进食。
29.请参阅图3,桑叶布置装置2包括储存箱21、桑叶转运组件22和桑叶播撒组件23,储存箱21上部设置桑叶转运组件22,储存箱21底部一侧设置桑叶播撒组件23,桑叶播撒组件23相对储存箱21可移动,其中储存箱21、桑叶转运组件22位于布置槽13内,桑叶转运组件22将储存箱21内的桑叶转运至桑叶播撒组件23内,然后桑叶播撒组件23从布置槽13上部移动至养殖台12上部,当桑叶播撒组件23移动至养殖台12上部某处后,桑叶播撒组件23将其内部的桑叶投放至养殖台12上表面供养殖台12上的蚕进食。
30.储存箱21包括箱体21和顶出机构22,箱体21为中空长方体结构且其上部呈开口状,箱体21内设置顶出机构22,顶出机构22将箱体21内的桑叶往上顶出,使得箱体21内的桑叶朝着存储箱21上部移动,使用时箱体21内的桑叶向上移动,而同时桑叶转运组件22向下移动,这样便于桑叶转运组件22获取箱体21内的桑叶,而当箱体21内的桑叶消耗完毕后则可以将顶出机构22复位至箱体21的底部,这样不额外占用箱体21内的空间,利于箱体21储存足量的桑叶。
31.箱体21的长度略小于布置槽13的宽度,箱体21底部设置滚轮211,滚轮211带动箱体21在布置槽13内进行前后移动。
32.请参阅图5,顶出机构22包括推杆221和推板222,推杆221的固定端固定于箱体21底部,推杆221的活塞杆可深入至箱体21内,推板222为长方体板状结构,推板222匹配设置于箱体21内,推板222可在箱体21内进行上下移动。推杆221控制推板222在箱体21内进行上
下移动,从而改变桑叶在箱体21内的位置,控制箱体21内桑叶的上下移动,即控制箱体21内桑叶距离桑叶转运组件22的垂直距离。
33.请重点参阅图3、6,桑叶转运组件22包括横向移位部221、纵向移位部222、扎刺部223以及分离组件224,横向移位部221与箱体21固定连接,横向移位部221可以相对箱体21进行横向移动,横向移位部221与纵向移位部222连接,纵向移位部222与扎刺部223连接,纵向移位部222可以相对箱体21进行纵向移动,扎刺部223上设置分离组件224。纵向移位部222可以控制扎刺部223和分离组件224进行纵向的上下移动从而使得扎刺部23与箱体21在纵向进行接近或远离,当扎刺部223与箱体21在纵向向下进行接近时伴随着箱体21内的桑叶在推板222的作用下纵向向上移动,扎刺部223最终扎取箱体21内的桑叶,横向移位部221控制纵向移位部222、扎刺部223以及分离组件224相对箱体21进行横向的移动,当扎刺部223以及分离组件224位于桑叶播撒组件23上部时,此时启动分离组件224将扎刺部223上的桑叶与扎刺部223进行分离,扎刺部223上的桑叶从箱体21掉落至桑叶播撒组件23内,横向移位部221包括横向推杆2211和支架2212,横向推杆2211固定端与箱体21侧壁上部固定连接,横向推杆2211的活塞杆端与支架2212固定连接,支架2212呈“γ”状,支架2212与纵向移位部222固定连接;纵向移位部222包括纵向推杆一2221、纵向推杆二2222和吊板2223,支架2212下部与纵向推杆一2221、纵向推杆二2222的固定端相固定连接,纵向推杆一2221、纵向推杆二2222的活塞杆与吊板2223上部固定连接,吊板2223为矩形板状结构。
34.扎刺部223包括重力传感器2231、弹簧2232、扎刺板2233和刺针2234,重力传感器2231固定于吊板2223底部,重力传感器2231选用市场上购买的拉力型传感器,重力传感器2231底部与弹簧2232上部固定连接,弹簧2232底部与扎刺板2233上部固定连接,弹簧2232一方面起到传递扎刺板2233所受到的力的作用,另一方面弹簧2232起到对扎刺板2233的移动缓冲的作用,扎刺板2233为长方体板状结构,扎刺板2233与箱体21匹配设置,扎刺板2233底部均匀固定刺针2234,刺针2234为尖棱状结构。刺针2234向下刺向箱体21内的桑叶,箱体21内的桑叶被刺针2234刺穿后向着靠近扎刺板2233的方向移动堆积,随着扎刺板2233内桑叶的数量的增加,扎刺板2233整体的重量随之增大,而重力传感器2231可以实时监测扎刺板2233重量的变化。
35.请重点参阅图3、7,分离组件224包括刮板2241、气缸2242和穿孔2243,气缸2242的缸筒固定于吊板2223一侧,气缸2242的活塞杆端垂直向下且与刮板2241一侧固定连接,刮板2241与扎刺板2233尺寸一致,刮板2241上在与刺针2234的对应处匹配开设穿孔2243,该穿孔2243的直径略大于刺针2234的最大直径,在气缸2242的带动下刮板2241可以在刺针2234之间进行上下移动。控制刮板2241相对于刮板2241的位置即可以控制刺针2234的露出长度,刺针2234越长则后期刺针2234穿扎桑叶的量越大即扎刺板2233到刮板2241的距离为d,当d越大时则刺针2234露出的长度越小则后期扎刺板2233上可刺入的桑叶越少则扎刺板2233的整体重量越小,反之扎刺板2233的整体重量越大,而扎刺板2233的整体重量可以通过重力传感器2231进行感知,重力传感器2231可以将获取的扎刺板2233的重力信号传递给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气缸2242的伸缩进而控制刮板2241的上下移动,进而控制d的值从而控制扎刺板2233获取桑叶的量。
36.请重点参阅图8、9,桑叶播撒组件23包括轨道231、移动台232、吹叶组件233和挡板
234,轨道231位于箱体21底部的前端且轨道231一侧与箱体21侧壁固定连接,轨道231水平设置,轨道231向右侧延伸至养殖台12上部,轨道231可跟随箱体21进行移动,移动台232可滑动设置于轨道231上,具体的通过移动台232底部和丝杆连接,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从而带动移动台232在轨道231上移动,箱体21带动轨道231移动,而移动台232则可以在轨道231上进行左右滑动,移动台232上设置吹叶组件233,吹叶组件233前侧设置挡板234;挡板234与移动台232之间设有间隙230,间隙230用于后期在吹叶组件233的作用下移动台232内的桑叶从间隙230落入至养殖台12上。
37.吹叶组件233包括侧壁一2331、侧壁二2332和吹风部2333,侧壁一2331、侧壁二2332垂直固定于移动台232两侧,吹风部2333垂直固定于移动台232边缘且吹风部2333位于远离挡板234的一侧,吹风部2333数量为若干个且从上至下叠放固定在一起,侧壁一2331、侧壁二2332之间形成风道2334,吹风部2333的出气端朝向挡板234。当桑叶落入至风道2334内后启动吹风部2333向着风道2334鼓风,在风力a的作用下落入风道22334的桑叶向前移动,然后桑叶从从间隙230落入至养殖台12上,挡板234起到阻挡桑叶向前运动的作用使得大量吹起的桑叶直接从间隙230落入至养殖台12上。
38.请重点参阅图10、11、12,吹风部2333包括蓄气壳23331和喷嘴2332,蓄气壳23331为中空密封壳结构,喷嘴2332并排设置于蓄气壳23331外且喷嘴2332与蓄气壳23331相连通,喷嘴2332朝向风道2334且挡板234朝向蓄气壳23331方向的投影覆盖喷嘴2332。
39.优选的移动台232上固定平台弹簧235,平台弹簧235上部与斜板236底部固定连接,斜板236底部固定振动马达237,斜板236倾斜向下设置,斜板236朝向移动台232的投影覆盖侧壁一2331、侧壁二2332和吹风部2333之间形成的区域;斜板236一方面便于落入其上部的桑叶在风力的作用下向前移动,另一方面斜板236在振动马达237的作用下产生震动可以加速桑叶沿着斜板236向前移动的速度。
40.请重点参阅图12,挡板234为矩形板状结构,挡板234上固定设置凸起块2340,凸起块2340横截面呈“⌒”状,凸起块2340从挡板234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凸起块2340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于挡板234上,凸起块2340一方面增大了挡板234的表面积另一方面当桑叶在“吹风部2333”的作用下贴近挡板234时凸起块2340避免桑叶贴合过密影响后期桑叶与挡板234的分离。
41.挡板234一侧通过调节杆237与移动平台232连接,挡板234和移动平台232侧壁均固定凸起238,调节杆237两侧穿过凸起238,凸起238外侧壁上设置螺纹,螺栓239与凸起238匹配设置,螺栓239将调节杆237固定于挡板234与移动平台232之间;调节杆237起到连接挡板234与移动平台232的作用。通过调节杆237的调节作用可以控制挡板234相对于移动平台234的倾斜角度和距离,从而控制间隙230的大小,桑叶在风力a的作用下从风道2334向前移动被挡板234阻挡,然后从挡板234掉落并经过间隙230落入至养殖台12上,总的来说本发明通过刺针桑叶的方式实现桑叶位置的转移然后通过分离组件224则可控制落入至移动平台232的桑叶的量,而在风力a和控制挡板234的倾斜程度的作用下可以间接控制桑叶落入至养殖台12的厚度,从而获得定量和一定厚度的桑叶的铺撒效果,且采用风吹桑叶的方式布置桑叶,使得在养殖台12上叠摞的桑叶具有蓬松性,通风透气好利于蚕进食桑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