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线莲种植用幼苗培育装置

文档序号:31070874发布日期:2022-08-09 21:03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线莲种植用幼苗培育装置

1.本发明主要涉及金线莲种植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金线莲种植用幼苗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2.金线莲是兰科、开唇兰属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由于金线莲的种子很少,所以一般采用组培的方式对金线莲进行繁殖,组培前期需频繁的对组培幼苗进行监测,以便于及时剔除组培失败的幼苗。
3.根据申请号为cn201811395415.8的专利文献所提供的一种金线莲种植用幼苗培育装置可知,该产品包括主体和培育箱,所述主体的右侧侧壁设置有排风口,且主体的内部顶部安装有电热板,所述电热板与主体之间为嵌合连接,所述电热板的右侧安置有风筒,且风筒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风机,所述风筒与风机之间嵌合连接,所述培育箱的左右两侧侧壁均设置有电热丝,且培育箱位于主体的内部,所述培育箱的内部安置有托板,且托板的底部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托板之间为焊接,所述培育箱的内部中间固定有支杆,且支杆的内部放置有水管。该装置能够有保证主体内部的通风,避免幼苗在主体内部会缺氧,影响幼苗的存活。
4.上述专利中的产品能够避免幼苗缺氧,但不便于幼苗系统化自动化培育,不便于及时清理问题幼苗,不便于幼苗的无菌化培养。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主要提供了一种金线莲种植用幼苗培育装置,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6.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金线莲种植用幼苗培育装置,包括工作平台,以及设于所述工作平台上且用于传输组培罐的第一传输带,所述工作平台上且沿第一传输带传输方向依序设有组培放料装置、多个组培罐清洁装置以及幼苗生长装置;所述组培放料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平台上且横跨所述第一传输带的第一n形架,设于所述第一n形架底部的第一直线导轨,设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执行端的水平板,以及设于所述水平板一端的植物组织加料部件、另一端的营养液加料部件;所述组培罐清洁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平台上且横跨所述第一传输带的第二n形架,设于所述工作平台上且位于所述第二n形架正下方的清洁杀菌部件,以及设于所述第二n形架底部且用于将组培罐夹持移动至清洁杀菌部件的夹持移动部件;所述幼苗生长装置包括远离所述第一传输带的一端通过l形架连接工作平台上表面的培养箱,设于所述培养箱内的多个培养腔,设于所述培养箱顶部的生长变量调节部件,穿设于所述培养腔底部的升降板,设于所述升降板上且用于卡接所述培养腔内壁的定位卡接部件,对称设于所述工作平台上且位于所述培养箱底部的两个第二直线导轨,两端分别
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直线导轨执行端的移动板,设于所述移动板顶部的第二传输带、底部的第三直线导轨,设于所述移动板一端且用于将第一传输带上组培罐导入第二传输带的自转动导板,设于所述第三直线导轨底部的基板,设于所述基板一端且用于夹持升降板下移的夹板移动部件、另一端且用于将第二传输带上组培罐移动至升降板上的转运部件,以及设于所述基板上且套设于所述夹板移动部件外部的幼苗拍摄部件。
7.优选的,所述植物组织加料部件包括底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n形架上表面的斜底储料箱,侧壁连通所述斜底储料箱侧壁底部的输送盒,设于所述输送盒一端的称量盒,另一端且执行端延伸至输送盒内的第一推料缸,嵌设于所述称量盒内壁底部的重量传感器,设于所述称量盒靠近所述重量传感器一端且执行端延伸至所述称量盒内的第二推料缸,设于所述水平板底部且顶部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称量盒底部的圆形罐,位于所述第一传输带正上方且顶端连通所述圆形罐底部的下料管,设于所述圆形罐底部的驱动电机,以及设于所述驱动电机执行端且位于所述圆形罐内的输送转盘。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植物组织加料部件便于将定量的金线莲植物组织添加至第一传输带上运输的组培罐内。
8.优选的,所述营养液加料部件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平台上的储液罐,设于所述水平板底部的动力缸,以及设于所述动力缸执行端且进液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储液罐相连接的注液喷头。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营养液加料部件便于将定量的组培营养液添加至第一传输带上运输的组培罐内。
9.优选的,所述清洁杀菌部件包括沿远离所述第一传输带方向依序设于所述工作平台上的清洗箱以及加热箱,所述清洗箱顶部对称设有移动封盖,所述清洗箱内且沿远离所述第一传输带方向依序设有通过连接板连接清洗箱内壁的第一水源管、传动电机以及第二水源管,所述传动电机执行端连接刷辊,所述加热箱顶部连通多个喷气管,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执行端连通所述喷气管的气泵。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清洁杀菌部件便于对内存问题幼苗的组培罐进行清洗以及杀菌。
10.优选的,所述夹持移动部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n形架底部的第四直线导轨,设于所述第四直线导轨执行端的驱动缸,设于所述驱动缸执行端的l形板,设于所述l形板一侧的动力电机,另一侧且与所述动力电机执行端相连接的第一手指气缸。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夹持移动部件便于将组培罐夹持运输至清洁杀菌部件。
11.优选的,所述生长变量调节部件包括设于所述培养箱上的罩盖,穿设于所述罩盖顶部的多个水雾喷头,出液端连通多个所述水雾喷头的输水管,以及设于所述罩盖上的多个灯管。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生长变量调节部件便于培养箱内保持适合幼苗生长的环境。
12.优选的,所述定位卡接部件包括位于所述升降板四顶角处且顶部延伸至所述培养腔内的四个卡接杆,以及设于所述培养腔内壁且用于卡接所述卡接杆顶部的卡槽块。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定位卡接部件便于将升降板固定在培养腔底部。
13.优选的,所述夹板移动部件包括穿设于所述基板的伸缩缸,以及设于所述伸缩缸执行端的第二手指气缸。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夹板移动部件便于带动升降板上升或下降。
14.优选的,所述转运部件包括滑动连接基板的移动块,设于所述基板底部且用于驱动移动块水平移动的第一气缸,竖直设于所述移动块上的第二气缸,水平设于所述第二气
缸执行端的第三气缸,以及设于所述第三气缸执行端的第三手指气缸。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转运部件便于将组培罐移入或移出升降板。
15.优选的,所述幼苗拍摄部件包括底端连接所述基板上表面的罩板,转动连接所述基板上表面且套设于所述夹板移动部件外部的齿壁环,竖直设于所述齿壁环上表面的竖直杆,设于所述竖直杆侧壁的摄像头,设于所述罩板外壁的步进电机,以及设于所述步进电机执行端且啮合所述齿壁环的驱动齿轮。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幼苗拍摄部件便于对幼苗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测。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中的装置便于幼苗的系统化自动化培育,便于及时清理问题幼苗,便于幼苗的无菌化培养;组培放料装置中通过植物组织加料部件便于将定量的金线莲植物组织添加至第一传输带上运输的组培罐内,通过营养液加料部件便于将定量的组培营养液添加至第一传输带上运输的组培罐内;幼苗生长装置中通过定位卡接部件便于将升降板固定在培养腔底部,通过夹板移动部件便于带动升降板上升或下降,通过转运部件便于将组培罐移入或移出升降板,通过生长变量调节部件便于培养箱内保持适合幼苗生长的环境,通过幼苗拍摄部件便于对幼苗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测,以便于问题幼苗及时移出培养箱;通过清洁杀菌部件便于对内存问题幼苗的组培罐进行清洗以及杀菌,通过夹持移动部件便于将组培罐夹持运输至清洁杀菌部件。
17.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轴测图;图2为本发明的组培放料装置结构爆炸图;图3为本发明的组培罐清洁装置结构爆炸图;图4为本发明的幼苗生长装置结构爆炸图;图5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俯视图;图6为本发明的幼苗生长装置结构剖视图;图7为本发明的组培放料装置结构剖视图;图8为本发明的组培罐清洁装置结构剖视图;图9为本发明的a处结构放大图。
19.附图说明:10、工作平台;11、第一传输带;20、组培放料装置;21、第一n形架;22、第一直线导轨;23、水平板;24、植物组织加料部件;241、斜底储料箱;242、输送盒;243、称量盒;2431、重量传感器;244、第一推料缸;245、第二推料缸;246、圆形罐;247、下料管;248、驱动电机;249、输送转盘;25、营养液加料部件;251、储液罐;252、动力缸;253、注液喷头;30、组培罐清洁装置;31、第二n形架;32、清洁杀菌部件;321、清洗箱;3211、移动封盖;3212、第一水源管;3213、传动电机;3214、第二水源管;3215、刷辊;322、加热箱;3221、喷气管;3222、气泵;33、夹持移动部件;331、第四直线导轨;332、驱动缸;333、l形板;334、动力电机;335、第一手指气缸;40、幼苗生长装置;41、培养箱;411、l形架;412、培养腔;42、生长变量调节部
件;421、罩盖;422、水雾喷头;423、输水管;424、灯管;43、升降板;44、定位卡接部件;441、卡接杆;442、卡槽块;45、第二直线导轨;451、移动板;452、第二传输带;453、第三直线导轨;454、自转动导板;455、基板;46、夹板移动部件;461、伸缩缸;462、第二手指气缸;47、转运部件;471、移动块;472、第一气缸;473、第二气缸;474、第三气缸;475、第三手指气缸;48、幼苗拍摄部件;481、罩板;482、齿壁环;483、竖直杆;484、摄像头;485、步进电机;486、驱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发明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3.请着重参照附图1、2、5、7所示,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一种金线莲种植用幼苗培育装置,包括工作平台10,以及设于所述工作平台10上且用于传输组培罐的第一传输带11,所述工作平台10上且沿第一传输带11传输方向依序设有组培放料装置20、多个组培罐清洁装置30以及幼苗生长装置40;所述组培放料装置20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平台10上且横跨所述第一传输带11的第一n形架21,设于所述第一n形架21底部的第一直线导轨22,设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22执行端的水平板23,以及设于所述水平板23一端的植物组织加料部件24、另一端的营养液加料部件25;所述植物组织加料部件24包括底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n形架21上表面的斜底储料箱241,侧壁连通所述斜底储料箱241侧壁底部的输送盒242,设于所述输送盒242一端的称量盒243,另一端且执行端延伸至输送盒242内的第一推料缸244,嵌设于所述称量盒243内壁底部的重量传感器2431,设于所述称量盒243靠近所述重量传感器2431一端且执行端延伸至所述称量盒243内的第二推料缸245,设于所述水平板23底部且顶部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称量盒243底部的圆形罐246,位于所述第一传输带11正上方且顶端连通所述圆形罐246底部的下料管247,设于所述圆形罐246底部的驱动电机248,以及设于所述驱动电机248执行端且位于所述圆形罐246内的输送转盘249,所述营养液加料部件25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平台10上的储液罐251,设于所述水平板23底部的动力缸252,以及设于所述动力缸252执行端且进液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储液罐251相连接的注液喷头253。
2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金线莲幼苗培育时,将组培罐放置在第一传输带11上,第一传输带11带动组培罐经过组培放料装置20,组培放料装置20向组培罐内置入金线莲植物组织以及营养液,放置完成后第一传输带11继续带动组培罐移动至幼苗生长装置40所在位置时,自转动导板454在电机的带动下绕其铰接处转动,组培罐经自转动导板454的导向后进入第二传输带452;
进一步的,组培放料装置20工作时,第一直线导轨22执行端带动水平板23移动,以将植物组织加料部件24移动至组培罐正上方,植物组织加料部件24向组培罐内加入金线莲植物组织,完成后第一直线导轨22执行端带动水平板23反向移动,以将营养液加料部件25移动至组培罐正上方,营养液加料部件25将营养液注入组培罐;进一步的,植物组织加料部件24工作时,位于斜底储料箱241内的植物组织由于重力作用滑入输送盒242,第一推料缸244执行端推动输送盒242内的植物组织进入称量盒243,控制器接收重量传感器2431的重量数据并在重量数据达到设定值时关闭第一推料缸244,此时第二推料缸245推动称量完成的植物组织,植物组织经管道进入圆形罐246内并掉落至输送转盘249的其中一个通孔内,此时驱动电机248执行端带动输送转盘249转动,当通孔与下料管247重合后,植物组织经下料管247进入组培罐;进一步的,营养液加料部件25工作时,动力缸252执行端带动注液喷头253移动至靠近组培罐顶部,储液罐251内营养液经管道进入注液喷头253,并经注液喷头253注入组培罐。
25.请着重参照附图1、3、5、8所示,在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组培罐清洁装置30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平台10上且横跨所述第一传输带11的第二n形架31,设于所述工作平台10上且位于所述第二n形架31正下方的清洁杀菌部件32,以及设于所述第二n形架31底部且用于将组培罐夹持移动至清洁杀菌部件32的夹持移动部件33;所述清洁杀菌部件32包括沿远离所述第一传输带11方向依序设于所述工作平台10上的清洗箱321以及加热箱322,所述清洗箱321顶部对称设有移动封盖3211,所述清洗箱321内且沿远离所述第一传输带11方向依序设有通过连接板连接清洗箱321内壁的第一水源管3212、传动电机3213以及第二水源管3214,所述传动电机3213执行端连接刷辊3215,所述加热箱322顶部连通多个喷气管3221,所述工作平台10上设有执行端连通所述喷气管3221的气泵3222,所述夹持移动部件33包括设于所述第二n形架31底部的第四直线导轨331,设于所述第四直线导轨331执行端的驱动缸332,设于所述驱动缸332执行端的l形板333,设于所述l形板333一侧的动力电机334,另一侧且与所述动力电机334执行端相连接的第一手指气缸335。
2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内含问题的幼苗到达组培罐清洁装置30时,夹持移动部件33对组培罐进行夹持以及翻转,并带动组培罐依次经过清洗箱321以及加热箱322,组培罐经过清洗箱321时,问题幼苗以及营养液直接倒入清洗箱321,第一水源管3212对组培罐进行冲洗,传动电机3213执行端带动刷辊3215转动,以对组培罐内进行刷洗,第二水源管3214对组培罐进行复冲,当组培罐经过加热箱322时,气泵3222向加热箱322内通入气体,热空气经喷气管3221喷出,以对组培罐进行干燥以及杀菌;进一步的,夹持移动部件33工作时,第一手指气缸335对组培罐进行夹持,动力电机334执行端带动第一手指气缸335转动,以带动组培罐翻转,驱动缸332执行端带动组培罐升降,第四直线导轨331执行端带动组培罐水平移动。
27.请着重参照附图1、4、5、6、9所示,在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幼苗生长装置40包括远离所述第一传输带11的一端通过l形架411连接工作平台10上表面的培养箱41,设于所述培养箱41内的多个培养腔412,设于所述培养箱41顶部的生长变量调节部件42,穿设于所述培养腔412底部的升降板43,设于所述升降板43上且用于卡接所述培养腔412内壁的定位卡接部件44,对称设于所述工作平台10上且位于所述培养箱41底部的两个第二直线导
轨45,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直线导轨45执行端的移动板451,设于所述移动板451顶部的第二传输带452、底部的第三直线导轨453,设于所述移动板451一端且用于将第一传输带11上组培罐导入第二传输带452的自转动导板454,设于所述第三直线导轨453底部的基板455,设于所述基板455一端且用于夹持升降板43下移的夹板移动部件46、另一端且用于将第二传输带452上组培罐移动至升降板43上的转运部件47,以及设于所述基板455上且套设于所述夹板移动部件46外部的幼苗拍摄部件48,所述生长变量调节部件42包括设于所述培养箱41上的罩盖421,穿设于所述罩盖421顶部的多个水雾喷头422,出液端连通多个所述水雾喷头422的输水管423,以及设于所述罩盖421上的多个灯管424,所述定位卡接部件44包括位于所述升降板43四顶角处且顶部延伸至所述培养腔412内的四个卡接杆441,以及设于所述培养腔412内壁且用于卡接所述卡接杆441顶部的卡槽块442,所述夹板移动部件46包括穿设于所述基板455的伸缩缸461,以及设于所述伸缩缸461执行端的第二手指气缸462,所述转运部件47包括滑动连接基板455的移动块471,设于所述基板455底部且用于驱动移动块471水平移动的第一气缸472,竖直设于所述移动块471上的第二气缸473,水平设于所述第二气缸473执行端的第三气缸474,以及设于所述第三气缸474执行端的第三手指气缸475,所述幼苗拍摄部件48包括底端连接所述基板455上表面的罩板481,转动连接所述基板455上表面且套设于所述夹板移动部件46外部的齿壁环482,竖直设于所述齿壁环482上表面的竖直杆483,设于所述竖直杆483侧壁的摄像头484,设于所述罩板481外壁的步进电机485,以及设于所述步进电机485执行端且啮合所述齿壁环482的驱动齿轮486。
2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当组培罐到达第二传输带452后,第二直线导轨45带动移动板451以及基板455沿x轴方向运动,第三直线导轨453带动基板455沿y轴方向运动,以便于将夹板移动部件46移动至其中一个升降板43下部,组培罐放置时,夹板移动部件46带动升降板43下降,转运部件47将第二传输带452上的组培罐转运至升降板43上,夹板移动部件46带动升降板43复位,以将组培罐置于培养腔412内,即可完成组培罐的放置,在第二直线导轨45以及第三直线导轨453的定位下逐个完成各个培养腔412的组培罐放置,生长变量调节部件42对培养箱41内的生长环境进行调节,以便于金线莲幼苗的生长;生长间隔单位时间后,可对每个培养腔412内的组培罐进行检测,检测时夹板移动部件46带动升降板43下降,幼苗拍摄部件48对组培罐进行检测,检测合格时检测时夹板移动部件46带动升降板43复位,反之转运部件47将含有问题幼苗的组培罐移入第二传输带452,并经第二传输带452以及第一传输带11运输至组培罐清洁装置30进行清洁消毒,以便于重新组培放料;进一步的,夹板移动部件46工作时,第二手指气缸462对升降板43进行夹持,伸缩缸461带动升降板43进行升降;进一步的,升降板43下移时,多个卡接杆441起导向作用,升降板43复位后卡接杆441顶部与卡槽块442卡接,以完成升降板43的固定;进一步的,转运部件47工作时,第三手指气缸475可对组培罐进行夹持,第一气缸472执行端带动移动块471移动,以带动组培罐水平移动,第二气缸473执行端可带动组培罐升降,第三气缸474执行端可带动组培罐水平移动;进一步的,生长变量调节部件42工作时,输水管423连通水源向水雾喷头422内供水,水雾喷头422向培养箱41内喷雾,以完成湿度要求,灯管424产生光源,以满足光照需求,
还可安装加热器以及蒸发器,以满足温度要求;进一步的,幼苗拍摄部件48工作时,步进电机485执行端通过驱动齿轮486带动齿壁环482转动,齿壁环482带动竖直杆483以及摄像头484环绕组培罐一周,摄像头484将图像信息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图像信息并在分析后判定幼苗生长是否合格。
29.本发明的具体流程如下:控制器型号为“6es7315-2eh14-0ab0”,重量传感器2431型号为“tjh-4m”。
30.金线莲幼苗培育时,将组培罐放置在第一传输带11上,第一传输带11带动组培罐经过组培放料装置20,组培放料装置20向组培罐内置入金线莲植物组织以及营养液,放置完成后第一传输带11继续带动组培罐移动至幼苗生长装置40所在位置时,自转动导板454在电机的带动下绕其铰接处转动,组培罐经自转动导板454的导向后进入第二传输带452;组培放料装置20工作时,第一直线导轨22执行端带动水平板23移动,以将植物组织加料部件24移动至组培罐正上方,植物组织加料部件24向组培罐内加入金线莲植物组织,完成后第一直线导轨22执行端带动水平板23反向移动,以将营养液加料部件25移动至组培罐正上方,营养液加料部件25将营养液注入组培罐;植物组织加料部件24工作时,位于斜底储料箱241内的植物组织由于重力作用滑入输送盒242,第一推料缸244执行端推动输送盒242内的植物组织进入称量盒243,控制器接收重量传感器2431的重量数据并在重量数据达到设定值时关闭第一推料缸244,此时第二推料缸245推动称量完成的植物组织,植物组织经管道进入圆形罐246内并掉落至输送转盘249的其中一个通孔内,此时驱动电机248执行端带动输送转盘249转动,当通孔与下料管247重合后,植物组织经下料管247进入组培罐;营养液加料部件25工作时,动力缸252执行端带动注液喷头253移动至靠近组培罐顶部,储液罐251内营养液经管道进入注液喷头253,并经注液喷头253注入组培罐;当组培罐到达第二传输带452后,第二直线导轨45带动移动板451以及基板455沿x轴方向运动,第三直线导轨453带动基板455沿y轴方向运动,以便于将夹板移动部件46移动至其中一个升降板43下部,组培罐放置时,夹板移动部件46带动升降板43下降,转运部件47将第二传输带452上的组培罐转运至升降板43上,夹板移动部件46带动升降板43复位,以将组培罐置于培养腔412内,即可完成组培罐的放置,在第二直线导轨45以及第三直线导轨453的定位下逐个完成各个培养腔412的组培罐放置,生长变量调节部件42对培养箱41内的生长环境进行调节,以便于金线莲幼苗的生长;生长间隔单位时间后,可对每个培养腔412内的组培罐进行检测,检测时夹板移动部件46带动升降板43下降,幼苗拍摄部件48对组培罐进行检测,检测合格时检测时夹板移动部件46带动升降板43复位,反之转运部件47将含有问题幼苗的组培罐移入第二传输带452,并经第二传输带452以及第一传输带11运输至组培罐清洁装置30进行清洁消毒,以便于重新组培放料;夹板移动部件46工作时,第二手指气缸462对升降板43进行夹持,伸缩缸461带动升降板43进行升降;升降板43下移时,多个卡接杆441起导向作用,升降板43复位后卡接杆441顶部与卡槽块442卡接,以完成升降板43的固定;转运部件47工作时,第三手指气缸475可对组培罐进行夹持,第一气缸472执行端
带动移动块471移动,以带动组培罐水平移动,第二气缸473执行端可带动组培罐升降,第三气缸474执行端可带动组培罐水平移动;生长变量调节部件42工作时,输水管423连通水源向水雾喷头422内供水,水雾喷头422向培养箱41内喷雾,以完成湿度要求,灯管424产生光源,以满足光照需求,还可安装加热器以及蒸发器,以满足温度要求;幼苗拍摄部件48工作时,步进电机485执行端通过驱动齿轮486带动齿壁环482转动,齿壁环482带动竖直杆483以及摄像头484环绕组培罐一周,摄像头484将图像信息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图像信息并在分析后判定幼苗生长是否合格;内含问题的幼苗到达组培罐清洁装置30时,夹持移动部件33对组培罐进行夹持以及翻转,并带动组培罐依次经过清洗箱321以及加热箱322,组培罐经过清洗箱321时,问题幼苗以及营养液直接倒入清洗箱321,第一水源管3212对组培罐进行冲洗,传动电机3213执行端带动刷辊3215转动,以对组培罐内进行刷洗,第二水源管3214对组培罐进行复冲,当组培罐经过加热箱322时,气泵3222向加热箱322内通入气体,热空气经喷气管3221喷出,以对组培罐进行干燥以及杀菌;夹持移动部件33工作时,第一手指气缸335对组培罐进行夹持,动力电机334执行端带动第一手指气缸335转动,以带动组培罐翻转,驱动缸332执行端带动组培罐升降,第四直线导轨331执行端带动组培罐水平移动。
31.上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