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钓用诱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27952发布日期:2022-07-13 02:06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垂钓用诱饵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用于鱼或乌贼等的垂钓的诱饵。


背景技术:

2.以往,作为这种诱饵,例如,提出了专利文献所示的诱饵。
3.该技术采用如下结构:将诱饵主体在长度方向上分成两部分而构成的一对主体结构体连结,这两部分通过枢轴可以自由转动。
4.然后,在如下状态下使用:将一部分主体结构体与钓线连结,并将钓钩安装在另一部分主体结构体上。
5.此外,该垂钓用诱饵通过将诱饵主体投入到海中并用钓线拉动该诱饵,利用水的阻力,使所述分割成两部分的主体结构体上下相对转动,利用其运动来引诱鱼或乌贼。
6.现有技术文献
7.专利文献
8.专利文献1:日本授权实用新型第304669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9.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10.对于前述的现有诱饵,通过一对主体结构体的相对转动而使诱饵主体进行折弯的运动,但仍然存在如下应该改进的问题。
11.即,该问题在于,在受到水的阻力时,该阻力作用于一对主体结构体整体,因而诱饵主体容易作为一个整体移动,导致所述的主体结构体的相对转动受到抑制。
12.因此,可以设想,所述一对主体结构体的折弯运动受到抑制,导致由该折弯运动引起的对乌贼的引诱效果降低。
13.本发明是鉴于在上述的现有技术遗留的问题而作出的,其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实现构成诱饵的头部和主干部的折弯运动的垂钓用诱饵。
14.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15.本发明的垂钓用诱饵,具有:安装有钓线的头部;主干部,在所述头部处向所述头部的后方延伸设置并安装有钓钩;以及枢轴,将所述头部和所述主干部连结,并允许所述头部和所述主干部沿上下方向自由地相对转动,其中,所述头部由质量大的材料形成,所述主干部由质量小的材料形成。
16.本发明的钓用假饵将所述头部连结到钓线,并且在利用该钓线拉动所述头部的同时在水中游动。
17.在进行这种水中游动时,水的阻力完全作用于诱饵。
18.这里,在本发明中,由于所述头部由质量大的材料形成,所述主干部由质量小的材料形成,因而在作用于这些头部和主干部的水的阻力一定的情况下,所述主干部的运动比所述头部的运动大。
19.结果,顺利进行所述主干部相对于所述头部的折弯运动,从而可以有效地发挥对鱼或乌贼的引诱效果。
20.还可以使所述主干部由在其长度方向上分成多个的多个主干部结构体构成,并且在这些主干部结构体之间通过多个枢轴而将这些主干部结构体连结并允许沿上下方向自由地相对转动。
21.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可以使所述主干部的折弯运动多样化,从而提高所述的引诱效果。
22.此外,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枢轴由在其轴线方向上分割成两部分的一对枢轴结构体构成,并且将这些枢轴结构体沿其轴线方向进行螺纹接合而可拆装地连结。
23.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通过取下所述枢轴,可以将所述主干部与所述头部分离或重新安装。
24.在钓起鱼或乌贼的情况下,将咬住所述主干部的鱼或乌贼钩在安装于该主干部上的钓钩上。
25.因此,由于所述主干部容易损坏,因而通过使所述枢轴采用所述结构,可以实现所述主干部的更换。
26.然后,在将所述垂钓用诱饵用作钓乌贼用诱饵的情况下,使所述钓钩采用多钩钓钩,并且将该钓钩沿所述主干部的前后方向安装在所述主干部的后端部。
27.此外,在将所述垂钓用诱饵用作钓鱼用诱饵的情况下,使所述钓钩采用j字状的钓钩或三钩钓钩,使用安装在所述主干部上的孔眼将该钓钩安装在所述主干部上。
28.发明效果
29.根据本发明,可以使构成诱饵的头部和主干部的运动不同,从而可以可靠地实现它们的折弯运动。
附图说明
30.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31.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32.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将主干部剖开后的状态的分解俯视图。
33.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34.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35.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参照图1至图4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37.在这些图中,附图标记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垂钓用诱饵(以下,简称为诱饵)。
38.所述诱饵1是模仿鱼、虾等的诱饵,其具有:安装有钓线l(参照图4)的头部2,在该头部2处向其后方延伸设置并安装有钓钩a的主干部3,以及用于将这些头部和主干部连结并允许它们沿上下方向自由地相对转动的枢轴4,所述头部2或主干部3由这样的材料形成,即,其中的一个的质量比另一个的质量大。
39.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头部2由质量大的材料形成,作为该质量大的材料,例如,使
用铅等,作为质量小的材料,例如,使用硅树脂或泡沫树脂等。
40.在所述头部2的后部,向后方连接设置有与头部2形成整体的连结片2a,在该连结片2a的大致中央部处,沿其厚度方向形成有贯通孔5。
41.在所述主干部3的前部,形成有朝前方开口的卡合槽3a,并且在夹着该卡合槽3a定位的两侧壁处,分别呈同轴状形成有沿着所述主干部3的宽度方向的贯通孔6,该贯通孔6与所述卡合槽3a连通。
42.所述各贯通孔6形成有大径部6a和小径部6b,该大径部6a在所述主干部3的侧表面开口,该小径部6b与该大径部6a连续并在所述卡合槽3a内开口。
43.然后,设置在所述头部2处的所述连结片2a构成为以松弛嵌合状态插入到形成在所述主干部3处的所述卡合槽3a中,而且,形成在所述连结片2a处的所述贯通孔5位于与形成在所述主干部3处的贯通孔6相同的轴线上。
44.枢轴4由在其长度方向上分成两部分的一对枢轴结构体7、8构成。
45.这些枢轴结构体7、8形成有凸缘部7a、8a和轴部7b、8b,该凸缘部7a、8a具有与形成在主干部3处的贯通孔6的大径部6a大致相等的外径,该轴部7b、8b设置在与各凸缘部7a、8a相同的轴线上,并且与形成在主干部3处的贯通孔6的小径部6b嵌合。
46.此外,在一个轴结构体7(8)的轴部7b(8b)的前端部延伸设置有阳螺纹9,在另一个所述轴结构体8(7)的所述轴部8b(7b)处的前端部形成有阴螺纹10,该阴螺纹10开口且旋入阳螺纹9。
47.而且,在所述头部2的前端上部设置有与头部2形成整体的、安装有所述钓线l的孔眼11,并且在所述主干部3的后端部处安装有由钓乌贼用的多个钩构成的钓钩a。
48.如图3中箭头(x)所示,在上述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诱饵1中,将头部2的连结片2a插入到主干部3的所述卡合槽3a内,将分别形成的所述贯通孔5、6重叠使得所述贯通孔5、6同轴。
49.接下来,如图3中箭头(y)所示,从所述主干部3的两侧部分别将枢轴结构体7、8插入到重叠的所述贯通孔5、6中,将这些枢轴结构体7、8旋紧。
50.由此,头部2和主干部3通过枢轴4连结并允许沿上下方向自由转动,构成本实施方式的诱饵1。
51.该诱饵1通过将钓线l连结到形成在头部2处的孔眼11并投入到水中以用于垂钓。
52.然后,投入到水中的所述诱饵1通过拉动钓线l而在水中漂浮。
53.当诱饵1在水中游动时,水的阻力作用于诱饵1。
54.这里,由于将诱饵1的头部2设定为与主干部3相比质量较大,因而头部2的运动慢,而主干部3的运动快。
55.结果,如图4中虚线所示,诱饵1以在头部2和主干部3的连结部折弯的方式可靠地相对转动。
56.这样,通过可靠地获得所述诱饵1的折弯运动,可以有效地确保对鱼或乌贼的引诱效果。
57.另一方面,有时,在钓起鱼或乌贼的情况下,主干部3由于鱼或乌贼的咬住而损伤。
58.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取下枢轴4来取下受损的所述主干部3,并通过相反的操作更换成新的主干部3。
59.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所示的各结构部件的各种形状和尺寸等仅为示例,并且能够根据设计要求等进行各种变更。
60.例如,如图5所示,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主干部3由在其长度方向上分割成多个的多个主干部结构体12、13构成,并且将这些主干部结构体12、13通过与所述枢轴4相同的枢轴4连结并允许沿上下方向自由地相对转动。
61.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如图5中虚线所示,可以对所述主干部3的折弯形态赋予变化。
62.此外,在将所述诱饵1用作钓鱼用诱饵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在所述主干部3的腹部或尾部安装环状的孔眼14,并在该孔眼14处安装j字状的钓钩或三钩钓钩。
63.附图标记说明
[0064]1ꢀꢀ
(垂钓用)诱饵
[0065]2ꢀꢀ
头部
ꢀꢀꢀꢀꢀꢀꢀꢀ
2a 连结片
[0066]3ꢀꢀ
主干部
ꢀꢀꢀꢀꢀꢀ
3a 卡合槽
[0067]4ꢀꢀ
枢轴
[0068]5ꢀꢀ
贯通孔
[0069]6ꢀꢀ
贯通孔
ꢀꢀꢀꢀꢀꢀꢀ
6a 大径部
ꢀꢀꢀꢀ
6b 小径部
[0070]7ꢀꢀ
枢轴结构体
ꢀꢀꢀ
7a 凸缘部
ꢀꢀꢀꢀ
7b 轴部
[0071]8ꢀꢀ
枢轴结构体
ꢀꢀꢀ
8a 凸缘部
ꢀꢀꢀꢀ
8b 轴部
[0072]9ꢀꢀ
阳螺纹
[0073]
10 阴螺纹
[0074]
11 孔眼
[0075]
12 主干部结构体
[0076]
13 主干部结构体
[0077]
14 孔眼
[0078]aꢀꢀ
钓钩
[0079]
l
ꢀꢀ
钓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