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槟榔芋一体化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77254发布日期:2022-09-10 00:46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槟榔芋一体化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槟榔芋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槟榔芋一体化种植装置。


背景技术:

2.槟榔芋形似椭圆,该品种外皮粗糙,剖而观之,内呈槟榔纹,故又名“槟榔芋”,每年惊蛰、春分时节开始种植,霜降时即可收获,每株有唯一的母芋及大小不等的小芋,槟榔芋是淀粉含量颇高的优质蔬菜,肉质细腻,具有特殊的风味,且营养丰富,含有粗蛋白、淀粉、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等多种成分,具有补气养肾、健脾胃之功效,既是制作饮食点心、佳肴的上乘原料,又是滋补身体的营养佳品,清朝年间列为大清贡品,因而享有“皇室贡品”之称;
3.整个槟榔芋在种植时,水的控制较为重要,榔槟榔芋早期怕水,中期需水,后期排水,灌溉时水进半沟,潮湿上垄,壤含水量达到80%-90%,采收前20天可以将水排干便于采收,人工种植时,需要先对农田进行起垄操作,此步操作是为了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提高地温,促进根系下扎,提高槟榔芋吸水吸肥能力,同时起垄操作后需要手工将预先人工挑选的饱满槟榔芋种插入到土壤中,由于人工手动种植时,槟榔芋种子栽培深度无法控制,栽培效率较低,最后还需要人工手对栽好的槟榔芋种进行覆膜操作,从而提高整个槟榔芋的成活率;整个槟榔芋机械化种植时,需要多类农机配合操作,同时部分机械结构造成槟榔芋表面损坏,影响整个槟榔芋存活的同时造成整个槟榔芋种植成本提高,为此,亟需一种槟榔芋一体化种植装置;
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槟榔芋一体化种植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槟榔芋一体化种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
6.1、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二齿轮转动,带动整个抬高架对第二转盘和斜型轨道板抬高作用,避免了从进料通道进入的槟榔芋种子免受第一转盘转动时与进料通道底部剐蹭造成的伤害问题;
7.2、通过第一固定架上的安装的开沟块对土壤起垄操作,再通过第二固定架上的箱体和放料机构对槟榔芋种子定深度种植,最后通过第三固定架上的转轴、覆土板、滚轮与斜向轮之间的配合操作,避免了不同农机配合操作,槟榔芋种植效率低的同时,槟榔芋种植成本提高的问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9.一种槟榔芋一体化种植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第三固定架和连接筋,所述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通过连接筋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三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的相对面通过点焊对称固定有箱体,且位于箱体的顶部开设有圆形孔;
10.所述箱体的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电机,且位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点焊固定有半圆盘,所述半圆盘的顶部一侧通过点焊固定有半圆齿盘,所述箱体的底部内壁安装有转动给料机构,所述转动给料机构包括转柱、第一转盘、下料孔、第一滑套、第二转盘、第二滑套、斜型轨道板、密封板和滚珠,所述箱体的底部内壁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柱,且位于转柱的一端通过点焊固定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的顶部对称开设有下料孔,且位于下料孔内通过粘连固定有第一滑套,所述转柱上套设有第二转盘,且第二转盘与转柱为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转盘的顶部对称开设有第二滑套,且位于第一滑套的一端贯穿第二转盘的一侧并与第二滑套滑动连接,所述转柱上且位于第二转盘的底部套设有斜型轨道板,且位于斜型轨道板的一侧与第二转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斜型轨道板与转柱为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套的一侧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密封板,且位于密封板的顶部一侧滚动嵌设有滚珠,所述滚珠的顶部与斜型轨道板的底部相抵接;
11.所述转柱上套设有半圆板与第一齿轮,且半圆板、第一齿轮与转柱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半圆齿盘啮合连接,所述半圆板与半圆盘相抵接。
12.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一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电机,且位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点焊固定有第二齿轮,所述转柱的外壁滑动连接有抬高架,且位于抬高架的一端与斜型轨道板的底部相抵接,所述抬高架的底部一侧通过点焊固定有齿柱,且齿柱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顶部通过点焊固定有固定杆,且位于固定杆的顶部安装有进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的一侧贯穿固定杆的顶部并与下料孔的顶部相抵接,所述箱体的底部内壁安装有出料通道,且位于出料通道的一侧贯穿箱体底部。
14.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底部通过点焊固定对称固定有固定板,且位于固定板的一侧安装有放料机构,所述放料机构包括扇形板、连接杆、转动块、压板和排料通道,所述固定板的一侧通过轴承对称转动连接有扇形板,且位于扇形板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压板的顶部通过螺栓对称固定有转动块,且位于转动块的一侧通过轴承与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压板的一侧安装有排料通道。
15.进一步的,所述排料通道的一侧贯穿压板并通过轴承对称转动连接有半方形卡壳,所述压板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推杆,所述半方形卡壳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且位于转动杆的一端与电动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固定架的两侧通过点焊对称固定有卡板,且位于卡板内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套设有保护膜,所述第三固定架一侧通过点焊固定有连接板,且位于连接板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切膜板,所述连接板的两侧通过轴承对称活动连接有滚轮,且位于连接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轮,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安装有覆土板,且位于连接板顶部的转轮贯穿连接板并与覆土板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架的两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斜向轮和滚轮,所述第三固定架的两侧对称安装有转轮,且位于第三固定架顶部的转轮贯穿第三固定架并与斜向轮的两侧活动连接。
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两侧通过点焊对称固定有孔板,且位于孔板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开沟块,所述开沟块的数量为三块,所述第一固定架的顶部通过轴承对称转动连接有牵引轴,所述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的顶部安装有稳定轴。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9.1、本发明中,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二齿轮转动,带动整个抬高架对第二转盘和斜型轨道板抬高作用,从而实现第一滑套与第二滑套之间距离的控制,使得整个槟榔芋种子进入到土壤中的数量可控,同时也可以调节整个第一滑套与第二滑套之间的距离来避免从进料通道进入的槟榔芋种子免受第一转盘转动时与进料通道底部剐蹭造成的伤害,从而提高整个槟榔芋种子的存活率;
20.2、本发明中,通过第一固定架上的安装的开沟块对土壤起垄操作,再通过第二固定架上的箱体和放料机构对槟榔芋种子定深度种植,最后通过第三固定架上的转轴、覆土板、滚轮与斜向轮之间的配合操作,完成对土壤内槟榔芋种子的覆膜操作,整个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与第三固定架连接较为简单,同时各自实现不同功能,配合紧密,相比较不同农机配合操作,槟榔芋种植效率低的同时,槟榔芋种植成本提高。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的槟榔芋一体化种植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的箱体与放料机构连接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固定架俯视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发明的半圆齿盘与第一齿轮连接俯视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发明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6.图6为本发明的放料机构接料时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本发明的放料机构放料时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第一固定架;2、第二固定架;3、连接筋;4、第三固定架;5、孔板;6、开沟块;7、牵引轴;8、稳定轴;9、箱体;10、固定杆;11、进料通道;12、圆形孔;13、第一电机;14、半圆盘;15、半圆齿盘;16、转动给料机构;161、转柱;162、第一转盘;163、下料孔;164、第一滑套;165、第二转盘;166、第二滑套;167、斜型轨道板;168、密封板;169、滚珠;17、半圆板;18、第一齿轮;19、第二电机;20、第二齿轮;21、齿柱;22、抬高架;23、出料通道;24、固定板;25、放料机构;251、扇形板;252、连接杆;253、转动块;254、压板;255、排料通道;26、半方形卡壳;27、电动推杆;28、转动杆;29、卡板;30、转轴;31、保护膜;32、连接板;33、切膜板;34、覆土板;35、滚轮;36、转轮;37、斜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0.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31.实施例1:
32.槟榔芋机械一体化种植时先对种植土壤进行起垄操作,再通过机械部件将选好槟榔芋饱满种子插入到起垄的土壤中,最后在对整个种植成功的起垄土壤覆膜操作即可;
33.种植过程中,为了控制单位距离的土壤中槟榔芋种子的数量和种植槟榔芋种子的深度,预先对整个槟榔芋一体化种植装置进行调节,同时还需要防止机械零部件不损伤整
个种子表面;
34.具体操作时,整个槟榔芋一体化种植装置对土壤起垄高度的调节,如图1所示,整个第一固定架1的两侧安装有孔板5,整个孔板5上开设有多组对称孔洞,整个开沟块6通过螺栓固定在孔板5上,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调节开沟块6与孔板5上的固定螺栓,来实现整个开沟块6进入到土壤中的深度,从而实现调节整个起垄土壤的高度,整个孔板5底部的开沟块6数量为三块,其中,中间的开沟块6为固定设置,两侧的开沟块6可以调节与中间开沟块6的距离,从而达到调控整个起垄土壤宽度的作用;
35.整个槟榔芋一体化种植装置通过牵引轴7固定在农机尾部,通过农机带动整个装置移动,整个第一固定架1与第二固定架2之间通过连接筋3和稳定轴8相连接,提高第一固定架1与第二固定架2之间的稳固型,整个箱体9的顶部通过固定杆10固定有进料通道11;
36.为了防止槟榔芋一体化种植装置将多个种子种入到同一土壤中,此时,先调节整个槟榔芋种子进入到箱体9中的数量,如图2所示,整个第一固定架1与第二固定架2之间安装有箱体9,整个箱体9的顶部开设有圆形孔12,同时整个箱体9的底部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给料机构16,整个机构的主体为转柱161,整个转柱16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盘162,整个第一转盘162从图1中可以观察到对称开设有下料孔163,其中的一个下料孔163与箱体9顶部安装的进料通道11相抵接;
37.整个下料孔163中通过粘连固定有第一滑套164,整个第一滑套164是用材质较软的橡胶制成,防止槟榔芋种子在进入到第一滑套164中外壁受损,影响种子后期的发育与成活,整个转柱161上套设有第二转盘165,整个第二转盘165上对应开设有第二滑套166,整个第一滑套164与第二滑套166相抵接,同时,当整个第一转盘162转动后,通过第一滑套164可以带动整个第二转盘165在转柱161上转动;
38.整个第二滑套166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密封板168,整个密封板168的一侧顶部嵌设有滚珠169,位于第二转盘165底部的转柱161上套设有斜型轨道板167,整个斜型轨道板167与第二转盘165底部相固定,第二转盘165转动后,整个斜型轨道板167也会转动,又由于整个斜型轨道板167一侧高一侧低的形状设置,导致斜型轨道板167一侧抵接的密封板168在运动到斜型轨道板167高度较低的位置时展开,位于第二滑套166中的槟榔芋种子顺着密封板168进入到出料通道23中,整个滚珠169的设置,减小密封板168与斜型轨道板167之间的摩擦;
39.整个转柱161的底部自上而下安装有第一齿轮18和半圆板17,如图4所示,整个第一齿轮18和半圆板17固定在转柱161上,同时,整个箱体9的底部内壁通过螺栓有第一电机13,整个第一电机13的输出端自上而下分别固定有半圆齿盘15和半圆盘14,整个半圆盘14与半圆板17相抵接,半圆齿盘15与第一齿轮18啮合连接,整个半圆齿盘15与第一齿轮18的设置,使得整个转柱161带动第一转盘162以180度角为单位的转动,整个半圆盘14与半圆板17的设置,为了提供足够时间,让整个第二滑套166中的槟榔芋种子进入到出料通道23内;
40.由于整个第一滑套164和第二滑套166之间为滑动连接,通过控制整个第一滑套164与第二护套之间的高度,从而达到控制进入到土壤中槟榔芋种子的数量,具体操作时,整个箱体9的一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电机19,整个第二电机19的输出端通过点焊固定有第二齿轮20,整个转柱161上滑动连接有抬高架22,整个抬高架22与斜型轨道板167的底部相抵接,抬高架22的底部安装有齿柱21,整个齿柱21与第二齿轮20啮合连接,当整个第
二齿轮20转动后,可以带动整个抬高架22在转柱161表面上升和下降,当整个抬高架22上升后,整个斜型轨道板167和第二转盘165也会上升,从而使得整个第一滑套164进入到第二滑套166中,整个槟榔芋进入到第一滑套164与第二滑套166中的高度降低,第一滑套164与第二滑套166只允许单个槟榔芋进入,当整个抬高架22下降后,整个第二滑套166与第一滑套164之间的高度距离增加,可以满足两个或者多个槟榔芋进入,通过第二电机19带动第二齿轮20转动,从而调节整个槟榔芋种子进入到土壤中的数量,同时也可以调节整个第一滑套164与第二滑套166之间的距离来避免从进料通道11进入的槟榔芋种子免受第一转盘162转动时与进料通道11底部剐蹭造成的伤害,从而提高整个槟榔芋种子的存活率。
41.实施例2:
42.整个进入到出料通道23内的槟榔芋种子会通过箱体9底部安装的放料机构25进入到起垄的土壤之中,完成整个槟榔芋种子的种植工作;
43.具体操作时,如图6-7所示,整个箱体9的底部对称安装有固定板24,整个固定板24的一侧中心对称安装有扇形板251,整个扇形板25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252,整个连接杆252的形状为l型,同时位于连接杆25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块253,整个转动块253一侧固定有压板254,位于压板254的一侧安装有排料通道255,初始状态下,整个位于固定板24一侧的动力机构带动两个扇形板251转动,如图2所示,整个排料通道255的一侧与箱体9底部的出料通道23相抵接,位于出料通道23内的槟榔芋种子直接进入到排料通道255内储存;
44.当整个扇形板251转动180度后,此时如图7所示,整个排料通道255底部的两块可以转动的半方形卡壳26进入到土壤中,同时整个压板254底部的电动推杆27推动整个半方形卡壳26上的转动杆28,两个转动杆28展开后带动两块半方形卡壳26展开,并将整个土壤剥开,此时位于排料通道255内的槟榔芋种子顺着半方形卡壳26进入到土壤中,当扇形板251再次转动后,此时压板254将半方形卡壳26从土壤中取出。同时关闭两个半方形卡壳26,由于土壤的松动性,当整个半方形卡壳26取出后,土壤会自行对槟榔芋种子掩埋,随后进行土壤覆膜操作。
45.实施例3:
46.如图3所示,整个第三固定架4上对称安装有卡板29,整个卡板29上活动连接有转轴30,整个转轴30是用于安装保护膜31的,工作人员可以提前将保护膜31安装到转轴30上,开始种植槟榔芋时,工作人员需要将一侧的保护膜31提前用土壤盖住,当整个装置运动一端距离后,即可自行覆膜操作;
47.具体工作时,整个保护膜31的宽度大于两个起垄土壤之间的宽度,防止土壤覆膜失败,或者造成部分保护膜31裸露在土壤外,起风时容易造成土壤上的保护膜31扬起破损的问题出现;
48.整个保护膜31覆盖好后,此时将沟槽一侧的泥土压盖到保护膜31上,完成整个土壤覆膜操作,位于第三固定架4上斜向轮37在农机的牵引下开始转动,并将一侧的泥土卷到保护膜31上,同时第三固定架4上对称安装有滚轮35,通过滚轮35的压动,使得整个保护膜31与土壤接触,避免保护膜31浮空,不利于整个土壤的掩埋,整个斜向轮37上安装有转轮36,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转动转轮36调节整个斜向轮37与土壤的接触深度;
49.位于第三固定架4上安装有连接板32,整个连接板32的一侧安装有切膜板33,通过切膜板33将完整的保护膜31一分为二,同时也是通过滚轮35压平,最后通过连接板32上的
覆土板34将土壤移动到切开的保护膜31两侧,完成两个起垄土壤的覆膜操作。
50.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做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51.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52.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