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酵床生态猪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601516发布日期:2022-09-21 09:02阅读:58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猪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发酵床生态猪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2.发酵床养殖是从韩国地球村研究院引进的技术,经本土化反复试验研究,再利用全新的自然农业理念,结合现代微生物发酵处理,形成的一种环保、安全、有效的生态养殖法。
3.这种养殖技术实现养殖过程无排放、无污染、无臭气,彻底解决了规模化养殖场的环境污染问题,它是集养殖学、营养学、环境卫生学、生物学、土壤肥料学于一体,是遵循低成本、高产出、无污染的原则建立起的一套良性循环的生态体系。
4.它是工厂规模化养殖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形成的又一亮点,是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酵床生态猪养殖方法,以解决发酵床生态养殖家猪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酵床生态猪养殖方法,所述刚入圈生猪水菌和汉方的使用方法:
7.s1:水菌的饮用。
8.s2:汉方营养液的使用。
9.所述生猪养殖方法如下:
10.第一步:饲喂方法及次数:
11.生态猪一般采用湿喂法;
12.仔猪每天饲喂四至六次,随着饲养日龄的增加,逐步减少到每天饲喂一次,同时添加整捆玉米秸秆1—2次为宜。
13.第二步:饲喂量计算方法:
14.仔猪每日采食量为全群平均体重的5%*30%,到中猪时为4%*30%,大猪为3%*30%。
15.第三步:饲养密度:
16.饲养密度育肥猪占1.5

/头,种猪占5

/头为宜。
17.第四步:舍内温湿度:
18.根据体重合理分配猪的生活群体,满足合适的问题需求,湿度可统一调整。
19.第五步:合理组群,细心调整:
20.仔猪要按性别、日龄、体重大小、体质强弱和采食习惯相似的原则组群,最好同一圈饲养的仔猪来自同一窝,以利形成良好的群居秩序,对新进圈仔猪,要细心调教,以便养成拱翻垫料和不定位排便的习惯。
21.第六步:生态猪适合采用吊架子方式饲养:
22.是指中猪阶段限制精饲料饲喂量逐步加大粗饲料,便于生长过程中骨骼的发育,增加骨质密度,锻炼胃肠消化功能,从而降低饲养成本。
23.第七步:出栏时间:
24.生态猪是从不同品种中选育出体驱长耐粗饲为主要特点品系。
25.优选的,所述s1中的水菌饮用为从猪入圈后开始头三天饮用水菌按1:500倍稀释,后三天按1:1000倍稀释,之后总是1:2000千倍兑水给猪饮用
26.优选的,所述s2中的汉方营养液使用为猪入圈头三天按1:500倍稀释拌料,之后每半个月喂一次。
27.优选的,所述第一步中的生态猪饲喂过程为喂前先用一定量的水把饲料拌湿,以手抓成团,松开后呈疏松为宜,适用于现喂现拌。
28.优选的,所述第四步中的60kg体重以下猪的饲养温度为16-22℃。
29.优选的,所述第四步中的60-90kg体重之间猪的饲养温度为14-20℃
30.优选的,所述第四步中的90kg体重以上包括即将出栏猪的饲养温度为12-16℃
31.优选的,所述第四步中的养殖猪的湿度为45%-70%。
32.优选的,所述第五步中的日龄误差不超过7天。
33.优选的,所述第七步中的出栏时间为猪体重达到150kg,最少不低于145kg。
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35.1、环保:生态养猪可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不需要对猪粪采用清扫,也不会排放大量的冲圈污水,极大地减轻了养猪业对环境的污染。
36.2、省工:由于不需要清粪,按常规饲养,能增大每个饲养员的养殖量,一个人可饲养400头育肥猪,省工50%。
37.3、省药:猪拱吃有益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如有机酸、菌体蛋白、抗菌肽等以后,能助消化,提高猪的免疫力与抵抗力。
38.4、节水:常规养猪,需大量水来冲刷水泥地面,用生态床养猪,只要满足猪的饮用水就行了,能节水80%。
39.5、省料:由于饲料的可消化性有限,再加上动物的消化能力有限,饲料经过动物肠胃后,并没有完全利用,以营养丰富的粪便形式排出来,粪便被动能微生物分解后形成粗蛋白质、菌体蛋白、微量元素等,再转化为饲料,可提高20—30%饲料。
40.6、节能:在冬天,发酵床能产生足够的热量,给圈舍升温,只要圈舍有合适的保温措施,就能省去取暖设施。
41.7、保质:猪应激减少,不产生体内毒素;猪游动量大,肌间脂肪增多,口感好;饲料不加抗生素和激素,肉中没有药残存留;延长饲养时间,肉质能达到体内成熟,舒适可口。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3.实施例ⅰ44.一种发酵床生态猪养殖方法,刚入圈生猪水菌和汉方的使用方法:
45.s1:水菌的饮用。
46.s2:汉方营养液的使用。
47.生猪养殖方法如下:
48.第一步:饲喂方法及次数:
49.生态猪一般采用湿喂法;
50.仔猪每天饲喂四至六次,随着饲养日龄的增加,逐步减少到每天饲喂一次,同时添加整捆玉米秸秆1—2次为宜。
51.第二步:饲喂量计算方法:
52.仔猪每日采食量为全群平均体重的5%*30%,到中猪时为4%*30%,大猪为3%*30%。
53.第三步:饲养密度:
54.饲养密度育肥猪占1.5

/头,种猪占5

/头为宜。
55.第四步:舍内温湿度:
56.根据体重合理分配猪的生活群体,满足合适的问题需求,湿度可统一调整。
57.第五步:合理组群,细心调整:
58.仔猪要按性别、日龄、体重大小、体质强弱和采食习惯相似的原则组群,最好同一圈饲养的仔猪来自同一窝,以利形成良好的群居秩序,对新进圈仔猪,要细心调教,以便养成拱翻垫料和不定位排便的习惯。
59.第六步:生态猪适合采用吊架子方式饲养:
60.是指中猪阶段限制精饲料饲喂量逐步加大粗饲料,便于生长过程中骨骼的发育,增加骨质密度,锻炼胃肠消化功能,从而降低饲养成本。
61.第七步:出栏时间:
62.生态猪是从不同品种中选育出体驱长耐粗饲为主要特点品系。
63.s1中的水菌饮用为从猪入圈后开始头三天饮用水菌按1:500倍稀释,后三天按1:1000倍稀释,之后总是1:2000千倍兑水给猪饮用
64.s2中的汉方营养液使用为猪入圈头三天按1:500倍稀释拌料,之后每半个月喂一次。
65.第一步中的生态猪饲喂过程为喂前先用一定量的水把饲料拌湿,以手抓成团,松开后呈疏松为宜,适用于现喂现拌。
66.第四步中的60kg体重以下猪的饲养温度为16-22℃。
67.第四步中的60-90kg体重之间猪的饲养温度为14-20℃
68.第四步中的90kg体重以上包括即将出栏猪的饲养温度为12-16℃
69.第四步中的养殖猪的湿度为45%-70%。
70.第五步中的日龄误差不超过7天。
71.第七步中的出栏时间为猪体重达到150kg,最少不低于145kg。
72.本实施例在使用时:生态循环的内涵是养殖与种植的循环,养殖为种植提供有机肥,种植为养殖提供农副产品,发酵床提供了充分发酵的有机肥,有机肥施入土地中,经过
微生物无机化为植物提供养分。
73.实施例ⅱ74.本实施方式对于实施例1进一步说明,一种发酵床生态猪养殖方法,刚入圈生猪水菌和汉方的使用方法:
75.s1:水菌的饮用。
76.s2:汉方营养液的使用。
77.生猪养殖方法如下:
78.第一步:饲喂方法及次数:
79.生态猪一般采用湿喂法;
80.仔猪每天饲喂四至六次,随着饲养日龄的增加,逐步减少到每天饲喂一次,同时添加整捆玉米秸秆1—2次为宜。
81.第二步:饲喂量计算方法:
82.仔猪每日采食量为全群平均体重的5%*30%,到中猪时为4%*30%,大猪为3%*30%。
83.第三步:饲养密度:
84.饲养密度育肥猪占1.5

/头,种猪占5

/头为宜。
85.第四步:舍内温湿度:
86.根据体重合理分配猪的生活群体,满足合适的问题需求,湿度可统一调整。
87.第五步:合理组群,细心调整:
88.仔猪要按性别、日龄、体重大小、体质强弱和采食习惯相似的原则组群,最好同一圈饲养的仔猪来自同一窝,以利形成良好的群居秩序,对新进圈仔猪,要细心调教,以便养成拱翻垫料和不定位排便的习惯。
89.第六步:生态猪适合采用吊架子方式饲养:
90.是指中猪阶段限制精饲料饲喂量逐步加大粗饲料,便于生长过程中骨骼的发育,增加骨质密度,锻炼胃肠消化功能,从而降低饲养成本。
91.第七步:出栏时间:
92.生态猪是从不同品种中选育出体驱长耐粗饲为主要特点品系。
93.s1中的水菌饮用为从猪入圈后开始头三天饮用水菌按1:500倍稀释,后三天按1:1000倍稀释,之后总是1:2000千倍兑水给猪饮用
94.s2中的汉方营养液使用为猪入圈头三天按1:500倍稀释拌料,之后每半个月喂一次。
95.第一步中的生态猪饲喂过程为喂前先用一定量的水把饲料拌湿,以手抓成团,松开后呈疏松为宜,适用于现喂现拌。
96.第四步中的60kg体重以下猪的饲养温度为16-22℃。
97.第四步中的60-90kg体重之间猪的饲养温度为14-20℃
98.第四步中的90kg体重以上包括即将出栏猪的饲养温度为12-16℃
99.第四步中的养殖猪的湿度为45%-70%。
100.第五步中的日龄误差不超过7天。
101.第七步中的出栏时间为猪体重达到150kg,最少不低于145kg
102.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饲料主粮是长春基地自产的玉米、黄豆或豆饼,为了补充能量和蛋白,同时添加天然矿物质及天然盐,并饲喂青绿多汁绿色植物补充多种维生素,也适当添加地瓜、南瓜、杂豆,其中千日红、鸡冠花等中药性质的植物也添加进饲料中,能完全满足的猪的营养需求。玉米秸秆、多种果蔬植物、野草、树叶等作为零食饲喂。此外,依据猪生长的营养周期,乳猪、小猪、中猪、大猪、妊娠母猪、哺乳母猪都有不同的饲料套餐。
103.实施例ⅲ104.本实施方式对于其它实施例进一步说明,一种发酵床生态猪养殖方法,刚入圈生猪水菌和汉方的使用方法:
105.s1:水菌的饮用。
106.s2:汉方营养液的使用。
107.生猪养殖方法如下:
108.第一步:饲喂方法及次数:
109.生态猪一般采用湿喂法;
110.仔猪每天饲喂四至六次,随着饲养日龄的增加,逐步减少到每天饲喂一次,同时添加整捆玉米秸秆1—2次为宜。
111.第二步:饲喂量计算方法:
112.仔猪每日采食量为全群平均体重的5%*30%,到中猪时为4%*30%,大猪为3%*30%。
113.第三步:饲养密度:
114.饲养密度育肥猪占1.5

/头,种猪占5

/头为宜。
115.第四步:舍内温湿度:
116.根据体重合理分配猪的生活群体,满足合适的问题需求,湿度可统一调整。
117.第五步:合理组群,细心调整:
118.仔猪要按性别、日龄、体重大小、体质强弱和采食习惯相似的原则组群,最好同一圈饲养的仔猪来自同一窝,以利形成良好的群居秩序,对新进圈仔猪,要细心调教,以便养成拱翻垫料和不定位排便的习惯。
119.第六步:生态猪适合采用吊架子方式饲养:
120.是指中猪阶段限制精饲料饲喂量逐步加大粗饲料,便于生长过程中骨骼的发育,增加骨质密度,锻炼胃肠消化功能,从而降低饲养成本。
121.第七步:出栏时间:
122.生态猪是从不同品种中选育出体驱长耐粗饲为主要特点品系。
123.s1中的水菌饮用为从猪入圈后开始头三天饮用水菌按1:500倍稀释,后三天按1:1000倍稀释,之后总是1:2000千倍兑水给猪饮用
124.s2中的汉方营养液使用为猪入圈头三天按1:500倍稀释拌料,之后每半个月喂一次。
125.第一步中的生态猪饲喂过程为喂前先用一定量的水把饲料拌湿,以手抓成团,松开后呈疏松为宜,适用于现喂现拌。
126.第四步中的60kg体重以下猪的饲养温度为16-22℃。
127.第四步中的60-90kg体重之间猪的饲养温度为14-20℃
128.第四步中的90kg体重以上包括即将出栏猪的饲养温度为12-16℃
129.第四步中的养殖猪的湿度为45%-70%。
130.第五步中的日龄误差不超过7天。
131.第七步中的出栏时间为猪体重达到150kg,最少不低于145kg
132.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发酵床养殖技术饲养生猪不需要人工大量清理粪便,猪免疫力高减少疾病省去了人工养护环节,1个人养500头左右育肥猪,减少三分之二的人工生猪正常的生长周期就是8到12个月,要保证体成熟,同时也确保性成熟,肉质才会香,所以发酵床养殖技术饲养生猪是8月出栏。
133.为了保证饲养猪不会受到疾病影响,需要进行消毒防疫:
134.消毒方法:一般分为常规消毒、即时消毒、终末大消毒。
135.常规消毒:一般每星期一次或两次。
136.即时消毒:指一般猪只发生死亡时,对死尸及其所在猪的局部消毒。
137.终末大消毒:在猪舍全进全出时使用,是猪场防止传染病时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138.消毒剂使用方法:
139.汉方营养剂:一般消毒1:500倍稀释喷雾;疾病流行时按1:200倍稀释。抗菌营养剂使。
140.做好灭鼠工作:
141.鼠害是威胁养猪生产隐性杀手,他携带大量的细菌病毒,一旦污染饲料,会使传染病迅速蔓延,给养猪生产造成很大损失。在使用鼠药时一定要注意、不能让猪误食。
142.如何确定是否打疫苗:
143.使用疫(菌)苗接种等各种生物制剂,在平时对猪群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凡是有可能发生的疫病需在早期对猪实行紧急免疫接种,以提高猪群对相应疫病的抵抗力。
14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14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