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精梳150-340支棉纱的长绒棉品种及其选育方法

文档序号:32945568发布日期:2023-01-14 10:43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纺精梳150-340支棉纱的长绒棉品种及其选育方法

1.本发明属于棉花品种选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纺精梳150-340支棉纱的长绒棉品种及其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2.长绒棉是纺织高支纱线和特种发展工业的原料,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化纺纱技术的快速发展,国际国内对长绒棉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长绒棉(long-staple cotton)因纤维较长而得名,又称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 l.)其染色体组为aadd。长绒棉原产南美,国际主产区主要有埃及、苏丹、中亚、美国、摩洛哥等。国内主产区有新疆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的阿克苏、巴音郭楞、喀什等地。
3.埃及、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长绒棉生产大国,但中国生产的长绒棉仅占比28.1%。优质长绒棉作为纺高档纱的专用棉,其价格比国内普通陆地棉和普通长绒棉高出许多,在国际市场上一直比较紧俏,国内需求的特优长绒棉依赖进口,国外优质长绒棉价格高,且数量有限。中国企业对特优长绒棉80%以上需要进口,且我国自行培育的长绒棉品种其纤维品质偏差,大多只能纺织120支以下的纱,纺织企业认可度低,120支以上的高档纱主要依靠进口。中国长绒棉的生产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市场竞争力弱,附加值低,严重困扰着我国棉花产业和高端棉纺织服装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但国内长绒棉品种及选育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一般长绒棉品种抗枯萎病性差;二是纺高档纱的长绒棉品种短缺;三是品种选育亲本来源遗传基础狭窄、选育方法单一、创新性不够,难以选育出特优长绒棉品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纺精梳150-340支棉纱的长绒棉品种及其选育方法。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纺精梳150-340支棉纱的长绒棉品种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优质高抗黄萎病海岛棉辐变bmc0318为母本,高产高抗枯萎病陆地棉品种新陆中14变异单株bmlk052与吉扎45杂交的后代f1作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的f1代作为母本与辐射诱变bmc0318作为父本进行修饰回交,回交三代,其中回交一代混收,回交二代收单株并进行纤维检测与筛选,回交三代开展纤维检测及目标性状筛选后收单株得回交三代bc3f1,自交5代获得bmc049;(2)用海岛棉新海40作为母本,bmc049作为父本进行杂交,收单株并进行纤维检测与筛选,得到的杂交一代,封花自交6代得f7,产生分离,从分离群体中筛选出可纺150-340支纱线的长绒棉品种bmc69。
6.进一步的,所述陆地棉品种新陆中14变异单株bmlk052是由陆地棉新陆中14在温室添加有枯萎病菌的改良ms培养基上茎尖培养,成苗移栽大田种植后选育出来的。
7.进一步的,辐变bmc0318的诱变过程:2001年10月选用海岛棉新海21种子,在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分别采用150gy、200gy、250gy三个不同剂量的
60
co-γ射线辐照处
理。每一个处理样品独立包装,并注明辐射剂量,然后将拟辐照的材料放入样品托盘;降源后标定剂量场,并将样品托盘放在指定位置,配置剂量片;提升辐照源,对样品进行30min的辐照。诱变后的种子分别于2001年10月在海南三亚试验田种植,每个小区2行,单行种植,行距75cm,株距12cm,小区间100cm。从不同处理开花的海岛棉m1代中盛花期选择抗病、生长势强的单株,进行封花自交,调查农艺性状,成熟后单株收获考种、测定纤维品质,其种子m2代2002年4月种植在新疆库尔勒,进一步筛选抗病株,进行封花自交,调查农艺性状,成熟后单株收获考种、测定纤维品质,筛选出的优质抗病单株定名为辐变bmc0318。
8.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自交6代在筛选时,在f2、f4代进行低代大群体多生态选择,在f2、f4、f6代进行纤维品质的阶梯式均数平衡选择,并在纤维品质选择中阶梯式逐步提高,同时在f2、f4、f6代进行抗病性的均数平衡选择。
9.一种bmc69长绒棉,该品种的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为37.81 mm,整齐度指数89,60%,断裂比强度55.97cn/tex,马克隆值3.20,直径10.20μm。
10.本发明具有的优点是:本发明采用“海岛棉辐射诱变+国内海岛棉和国外埃及海岛棉与陆地棉进行远缘杂交+回交+海陆渐渗+阶梯式复合杂交”等技术,将四个优良亲本聚合杂交选育而成。选育中通过“辐射诱变—选择—远缘杂交—回交—自交—选择—再杂交—再选择”,使得大量优良基因重组聚合,并通过多生态抗病鉴定与筛选、纤维品质和抗枯、黄萎病均数平衡选择等,经多年南繁北育,海岛棉与陆地棉枯黄萎病与优良纤维品质基因的渐渗,使得海岛棉的细胞核与陆地棉的细胞质有效互作,成功将陆地棉品种新陆中14的高抗枯萎抗黄萎变异株bmlk052的高产高抗枯萎病基因转移到优质高抗黄萎病海岛棉bmc0318中,海岛棉的抗黄萎病与与纤维长度和比强度、细度(马克隆值)基因转移到高抗枯萎抗黄萎、纤维长、细、强强搭配合理的海岛棉bmc69中,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依据gb/t 20392-2006《hvi棉纤维物理性能试验方法》测定结果,其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7.81 mm,整齐度指数89.60%,断裂比强度55.97cn/tex,马克隆值3.20,直径10.20 ,而吉扎45,纤维长度为34.60,整齐度指数85.60%,断裂比强度42.80cn/tex,马克隆值为3.24,纤维直径为10.20,新品种bmc69在纤维的长度、断裂比强度、整齐度、马克隆值、纤维直径等主要指标方面已经全面达到或超过埃及吉扎45的指标,其纤维通过试纺,可纺150-340支纱线(公支),可在长绒棉区示范种植,以增强我国长绒棉自给能力,提高优质高档长绒棉原棉和纺织服装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发明选育方法的流程图。
12.图2是本发明bmc69品种300支棉纱制造的衬衫。
具体实施方式
13.本发明中种子的名称中bmc代表的意思分别是:b-百泉农专(原河南科技学院的前身),m-棉花,c-长绒棉。
实施例
14.如图1所示,一种纺精梳150-340支棉纱的长绒棉品种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
陆地棉新陆中14在在温室添加有枯萎病菌的改良ms培养基上茎尖培养,成苗移栽大田种植,选择高抗枯萎抗黄萎病变异单株bmlk052;以海岛棉优质单株辐变bmc0318为母本,以陆地棉与海岛棉杂交的后代(bmlk052x吉扎45)f1为父本进行杂交,杂交f1代作为母本与辐变bmc0318作父本回交三代,得bc3f1;将bc3f1自交5代,得bmc049,以新海40作母本, bmc049作父本进行杂交,得到的杂交一代,再封花自交6次,最后获得长绒棉bmc69。选育过程中,在f2、f4代进行低代大群体多生态选择,在f2、f4、f6代进行纤维品质的阶梯式均数平衡选择,即纤维的长度、强度同时大于群体平均数的单株或品系,纤维的马克隆值和纤维直径同时小于群体平均数的单株或品系,并在纤维品质选择中阶梯式逐步提高;同时在f2、f4、f6代进行抗病性的均数平衡选择,即枯萎病指数与黄萎病指数同时小于群体平均数的单株或品系;辐变bmc0318的诱变过程:2001年10月选用海岛棉新海21种子,在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分别采用150gy、200gy、250gy三个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处理。每一个处理样品独立包装,并注明辐射剂量,然后将拟辐照的材料放入样品托盘;降源后标定剂量场,并将样品托盘放在指定位置,配置剂量片;提升辐照源,对样品进行30min的辐照。诱变后的种子分别于2001年10月在海南三亚试验田种植,每个小区2行,单行种植,行距75cm,株距12cm,小区间100cm。从不同处理开花的海岛棉m1代中盛花期选择抗病、生长势强的单株,进行封花自交,调查农艺性状,成熟后单株收获考种、测定纤维品质,其种子m2代2002年4月种植在新疆库尔勒,进一步筛选抗病株,进行封花自交,调查农艺性状,成熟后单株收获考种、测定纤维品质,筛选出的优质抗病单株定名为辐变bmc0318。
15.应用例2003年冬,海南三亚,以优质高抗黄萎病长绒棉辐变bmc0318为母本,以高产高抗枯萎病陆、海杂交(bmlk052 x吉扎45)f1为父本进行杂交。
16.2004年,新疆库尔勒,以[bmc0318x(bmlk052x吉扎45)f1]f1为母本,以bmc0138为父本,回交,得到 bc1f1,混收种子。
[0017]
2004年冬,海南三亚,以[bmc0318 x(bmlk052 x吉扎45)f1] bc1f1为母本,bmc0138为父本,回交,得到 bc2f1。收集单株并检测纤维.淘汰上半部纤维长度≤35.00mm,断裂比强度≤47.00 cn/tex,马克隆值<3.03和马克隆值》3.70的单株。
[0018]
2005年,新疆库尔勒,以[bmc0318 x(bmlk052 x吉扎45)f1]bc2f1为母本,bmc0138为父本,回交。收集单株并检测纤维。比较各单株株型、纤维品质、单株成玲、单铃重、衣分、果枝节位等性状,获得综合性状较优的[bmc0138 x(bmlk052 x吉扎45)f1] bmc3f1种子。
[0019]
2005年冬,海南三亚,种植[bmc0318 x(bmlk052 x吉扎45)f1] bmc3f1种子,封花自交。收集单株并检测纤维,淘汰上半部纤维长度≤36.00mm,断裂比强度≤48.00cn/tex,马克隆值<3.30和马克隆值》3.60的单株。
[0020]
2006年,新疆库尔勒种植[bmc0318x(bmlk052 x吉扎45)f1] bmc3f1种子,淘汰不抗病单株。封花自交。收集单株并检测纤维,淘汰上半部纤维长度≤36.00mm,断裂比强度≤48.00cn/tex,马克隆值<3.30和马克隆值》3.60的单株。
[0021]
2007年,新疆新疆库尔勒种植[bmc0318 x(bmlk052 x吉扎45)f1] bmc3f3种子,淘汰不抗病单株。封花自交。收集单株并检测纤维,淘汰上半部纤维长度≤36.00mm,断裂比强度≤49.00cn/tex,马克隆值<3.30和马克隆值》3.60的单株。
[0022]
2008年,在新疆阿克苏种植[bmc0318 x(bmlk052 x吉扎45)f1] bmc3f4种子,淘汰
不抗病单株。封花自交。收集单株并检测纤维,淘汰上半部纤维长度≤36mm,断裂比强度≤49.00cn/tex,马克隆值<3.30和马克隆值》3.60的单株。
[0023]
2009年,在新疆阿克苏种植[bmc0318x(bmlk052 x吉扎45)f1] bmc3f5种子,淘汰不抗病单株。封花自交。收集单株并检测纤维,淘汰上半部纤维长度≤36.00mm,断裂比强度≤49.00cn/tex,马克隆值<3.30和马克隆值》3.50的单株,选出抗枯黄萎病纤维品质优异单株定名为bmc049。
[0024]
2010年,在新疆阿克苏,以优质抗黄萎病长绒棉新海40为母本,以抗枯黄萎病纤维品质的长绒棉bmc049为父本,进行杂交。
[0025]
2010年冬,海南三亚,(新海40xbmc049)f1,封花自交。混收种子。
[0026]
2011年新疆阿克苏、阿拉尔、库尔勒等地种植(新海40xbmc049)f2, 封花自交,进行低代大群体多生态选择,收集单株并检测纤维,进行纤维品质均数平衡选择,淘汰上半部纤维长度≤37.00mm,断裂比强度≤51.00cn/tex,马克隆值<3.20和马克隆值》3.40的单株。
[0027]
2011年冬,海南三亚,种植(新海40xbmc049)f3。封花自交。收集单株并检测纤维,淘汰上半部纤维长度≤37.00mm,断裂比强度≤51.00 cn/tex,马克隆值<3.20和马克隆值》3.40的单株。
[0028]
2012年新疆阿克苏,阿拉尔、库尔勒等地等地种植(新海40xbmc049)f4,封花自交。进行低代大群多生态选择,纤维品质均数平衡选择,收集单株并检测纤维。淘汰上半部纤维长度≤37.00mm,断裂比强度≤52.00 cn/tex,马克隆值<3.10和马克隆值》3.30的单株。
[0029]
2013年新疆阿克苏种植(新海40xbmc049)f5,种植于枯黄萎病混生病圃中进行抗病株系鉴定,淘汰不抗病株系,每个株系随机取20个单株检测纤维,淘汰上半部纤维长度≤37.00mm,断裂比强度≤54.00cn/tex,马克隆值<3.10和马克隆值》3.30的株系。
[0030]
2014年新疆阿克苏种植((新海40xbmc049)f6种植于枯黄萎病混生病圃中进行抗病株系鉴定,淘汰不抗病株系,每个株系随机取20个单株检测纤维,淘汰上半部纤维长度≤37.50mm,断裂比强度≤54.00cn/tex,马克隆值<3.10和马克隆值》3.30的株系,获得优系。
[0031]
2015年新疆阿克苏种植(新海40xbmc049)f7,对优系多重复和品系比较试验。淘汰不抗病株系,封花自交。每个株系随机取20个单株检测纤维。
[0032]
2016年新疆阿克苏种植决选系,对决选系进行多重复和品系比较试验。比较各株系株型、纤维品质、单株成铃、衣分、单铃重、抗病性等性状,获得新海40 x{ [辐变bmc0318优质高抗黄萎 x(bmlk052高抗枯萎抗黄萎病 x 吉扎45)f
1 ]bc3f7}遗传稳定且综合性状较突出的优良株系2,并命名为bmc69。检测bmc69品种纤维品质,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依据gb/t 20392-2006《hvi棉纤维物理性能试验方法》测定,结果如下(表1):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7.81 mm,整齐度指数89,60%,断裂比强度55.97cn/tex,马克隆值3.20,直径10.20。其纤维经华润纺织有限公司检测试纺可纺150-340支特高支纱线,且生产的comne240支强力比埃及长绒棉吉扎87(g87)高出21.0%,比美国的长绒棉pima棉高产13.0%。
[0033]
表1 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棉花纤维检测结果报告检测时间:2018年1月
注:1.检测依据:gb/t20392-2006《hvi棉纤维物理性能试验方法》 2.所用主要仪器:大容量纤维检测仪(zxyq 09-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