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在灰茶尺蠖防治中的应用、灰茶尺蠖的防治方法

文档序号:31673724发布日期:2022-09-28 01:32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温度在灰茶尺蠖防治中的应用、灰茶尺蠖的防治方法

1.本发明属于灰茶尺蠖的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温度在灰茶尺蠖防治中的应用、灰茶尺蠖的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2.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属于鳞翅目尺蛾科,又称吊丝虫,是我国茶园分布最广、最具破坏性的咀嚼性害虫之一。灰茶尺蠖繁殖速度快,一年内发生世代多,其幼虫取食后茶园枝干上光秃像火焰焚烧过,导致茶树耐寒、抗冻能力减弱,易对茶园造成大规模减产和不可逆的危害。
3.目前防治灰茶尺蠖的措施主要有六种,第一:灭蛹,在越冬期间清除田间枯叶和表土层下的虫蛹,加强田间管理保证茶园干净卫生;第二:增加田间天敌数量,灰茶尺蠖的天敌主要有蜘蛛、螳螂、寄生蜂等,灰茶尺蠖的幼虫感觉受到威胁,就会吐丝下坠,这样反而引起鸡取食,也可以在田间放鸡消灭幼虫;第三:采用人工的方法进行捕杀,清晨成虫会停留在叶片上,这时候可以捕杀成虫,这种方法效率低,爆发大规模虫害时无济于事;第四:灯光诱杀,成虫具有趋光性使用诱虫灯可以诱杀成虫;第五:生物防控;第六:选择高抗茶树品种,研究已经证明咖啡碱、儿茶素、活性越高对灰茶尺蠖的抗性越强,在茶园内灰茶尺蠖容易发生地方种植。然而多年来大量使用的化学农药带来了天敌数量减少、害虫抗药性增强、环境污染及茶叶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等后果,并且其他防治方式较为繁琐,不能有效防治灰茶尺蠖。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温度在灰茶尺蠖防治中的应用、灰茶尺蠖的防治方法,降低灰茶尺蠖产卵量、卵的孵化率和雌雄成虫的寿命,提高灰茶尺蠖的防治效果。
5.本发明提供了温度在灰茶尺蠖防治中的应用,所述温度为低温-10~-8℃或高温38~44℃。
6.本发明还提供了温度在降低灰茶尺蠖产卵量中的应用,所述温度为低温-10~-8℃或高温38~44℃。
7.本发明还提供了温度在降低灰茶尺蠖卵的孵化率中的应用,所述温度为低温-10~-8℃或高温38~44℃。
8.本发明还提供了温度在降低灰茶尺蠖雌雄成虫的寿命中的应用,所述温度为低温-10~-8℃或高温38~44℃。
9.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灰茶尺蠖的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对待防治灰茶尺蠖的区域给予38~44℃高温处理3~60min或-10~-8℃低温处理6~53min。
11.优选的,对所述待防治灰茶尺蠖的区域给予44℃高温处理3min。
12.优选的,对所述待防治灰茶尺蠖的区域给予-10℃低温处理6min。
13.优选的,对所述待防治灰茶尺蠖的区域给予-8℃低温处理53min。
14.本发明提供了温度在灰茶尺蠖防治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温度为-10~-8℃或38~44℃。本发明所述高温或低温能够降低灰茶尺蠖产卵量、卵的孵化率和雌雄成虫的寿命,预判温度变化对灰茶尺蠖的生殖和发育影响,为提高灰茶尺蠖的田间防治效果奠定了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15.本发明提供了温度在灰茶尺蠖防治中的应用,所述温度为低温-10~-8℃或高温38~44℃。
16.在本发明中,所述低温为-10~-8℃,优选为-9℃。本发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优选可在-10~-8℃的范围内任意选值,具体的:-10℃、-9.5℃、-9℃、-8.5℃或-8℃。本发明所述低温能够降低灰茶尺蠖的寿命、产卵量以及灰茶尺蠖卵的卵孵化率,有效防治灰茶尺蠖。
17.在本发明中,所述高温为38~44℃,优选为40~41℃。本发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优选可在38~44℃的范围内任意选值,具体的:38℃、38.5℃、39℃、39.5℃、40℃、40.5℃、41℃、41.5℃、42℃、42.5℃、43℃、43.5℃或44℃。本发明所述高温能够降低灰茶尺蠖的寿命、产卵量以及灰茶尺蠖卵的卵孵化率,有效防治灰茶尺蠖。
1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灰茶尺蠖的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9.对待防治灰茶尺蠖的区域给予38~44℃高温处理3~60min或-10~-8℃低温处理6~53min。
20.在本发明中,所述高温处理的时间为3~60min,优选为10~50min,进一步优选为15~45min,更优选为20~40min,最优选为25~35min。所述高温处理的温度具体取值优选与前文高温范围一致,在此不作赘述。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优选对待防治灰茶尺蠖的区域给予44℃高温处理3min。本发明所述高温处理的时期优选为白天,进一步优选为在恒温槽内进行所述高温处理。本发明所述高温处理的温度和时间能够降低灰茶尺蠖的寿命、产卵量以及灰茶尺蠖卵的卵孵化率,有效防治灰茶尺蠖。
21.在本发明中,所述低温处理的时间为6~53min,优选为10~45min,进一步优选为15~40min,更优选为20~35min,最优选为30min。所述低温处理的温度具体取值优选与前文低温范围一致,在此不作赘述。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优选对待防治灰茶尺蠖的区域给予-10℃低温处理6min或-8℃低温处理53min。本发明所述低温处理的时期优选为白天;本发明优选在低温恒温槽内进行所述低温处理。本发明所述低温处理的温度和时间能够降低灰茶尺蠖的寿命、产卵量以及灰茶尺蠖卵的卵孵化率,有效防治灰茶尺蠖。
22.本发明对待防治灰茶尺蠖的区域进行高温或低温处理的方案能够预判温度变化对灰茶尺蠖的生殖和发育影响,为提高灰茶尺蠖的田间防治效果奠定了基础。
23.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温度在灰茶尺蠖防治中的应用和灰茶尺蠖的防治方法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24.实施例1
25.1.供试虫源及种群饲养
26.从信阳周边地区采集灰茶尺蠖幼虫,在室内光照培养箱中用透明塑料盒饲养至成
虫羽化,每天更换养虫盒内滤纸,清理食物残渣及粪便并添加新鲜茶叶,配对放在养虫罩中自然繁殖后代,每天用棉球蘸取蜂蜜水为成虫提供食物,把灰茶尺蠖卵收集到透明塑料盒中孵化。光照培养箱温度设置在25
±
1℃,相对湿度为60%-80%,光周期12h,从野外采取新鲜茶叶,采回茶叶用清水冲洗插入三角瓶中,每天更换三角瓶中的水保证茶叶新鲜。
27.2.设备及相关仪器
28.pgx-330a-12h(l)光照培养箱,皎洁定型滤纸(9cm,快速),低温恒温槽,试管架(6孔,长13cm,宽11cm,高14cm),无菌棉球,蜂蜜,培养皿。
29.3.试验方法
30.(1)开始前,观察低温恒温槽内试验所需水是否充足,然后把低温恒温槽打开,38℃预热,把试管架放在低温恒温槽内,雌、雄成虫各选取35头分别放在离心管里把棉球放在瓶口保持通气性,38℃处理1h;
31.(2)处理完后,取出20头雌、20头雄成虫分别用离心管装好。液氮冷冻及保存,立即把装好雌雄成虫的离心管,放到保温桶里用液氮冷冻,然后装进自封袋,放到-80℃超低温冰箱中保存;
32.剩余15头雌、15头雄成虫进行如下处理:观察雌雄成虫有无死亡情况后分别进行饲养并对雌、雄成虫分别编号1~15,在25℃光照培养箱中培养。每天用塑料滴管吸取蜂蜜水滴入无菌棉球为处理后的成虫提供食物,每天观察雌、雄成虫有无死亡情况并记录下来;
33.(3)步骤(2)培养24h后,每天按照编号顺序记录并观察其产卵的情况,准备15个培养皿进行编号与饲养的编号相对应,并依次收集好对应编号的卵,直到所有成虫死亡;
34.(4)把15个培养皿放入光照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是否有幼虫孵化,如果培养皿内我孵化的幼虫,用纤细的狼尾笔把幼虫挑到新的透明塑料盒中并准确数出所孵化的幼虫数量和整理数据;
35.(5)重复步骤(2)~(4)14次,共计进行15次重复试验。
36.实施例2
37.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步骤3中(1)41℃预热,41℃处理1h。
38.实施例3
39.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步骤3中(1)44℃预热,44℃处理3min。
40.对比例1
41.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步骤3中(1)25℃预热,25℃处理1h。
42.对比例2
43.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步骤3中(1)30℃预热,30℃处理1h。
44.对比例3
45.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步骤3中(1)35℃预热,35℃处理1h。
46.测试例1
47.(1)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不同处理条件下雌、雄灰茶尺蠖雌成虫寿命测定情况如下表1。
48.表1不同处理方式雌、雄灰茶尺蠖雌成虫寿命
[0049][0050][0051]
注:表中数据为平均值
±
标准误,同列数据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下同。
[0052]
根据表1可以看出,经实施例不同温度胁迫雌成虫寿命与对比例1的25℃处理条件均差异显著(雌成虫寿命f=5.118,p《0.05),在30、35℃下平均寿命(依次为6.66d、5.93d)与25℃处理平均寿命7.13d相比,对灰茶尺蠖雌成虫寿命无显著差异,但是38℃、41℃、44℃经过高温胁迫平均寿命为(依次为5.40d、4.80d、3.93d),与25℃处理相比,对雌成虫寿命有显著差异。通过方差分析,对比例125℃处理与30℃、35℃对雌成虫的寿命差异不显著,而且30℃、35℃、38℃之间差异不显著,其他高温处理差异都显著,特别是与38℃、41℃、44℃处理差异极显著。温度升高对灰茶尺蠖雌成虫寿命非常不利。其中44℃雌成虫寿命平均天数最低,25~35℃处理雌成虫寿命平均天数均高于实施例1~3,说明本发明高温处理方式能够降低雌寿命;
[0053]
30℃、35℃下经过高温胁迫雄成虫平均寿命为(6.40d、5.86d)和对比例125℃处理平均寿命7.60d相比差异不显著,38℃、41℃、44℃雄成虫平均寿命为(4.73d、4.20d、4.00d)和25℃相比差异显著(f=5.503,p《0.05),除30℃、35℃外其他温度都差异显著,说明本发明高温处理方式能够降低雄成虫寿命。
[0054]
(2)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不同处理条件下雌、雄灰茶尺蠖产卵量测定情况如下表2。
[0055]
表2不同处理方式雌、雄灰茶尺蠖产卵量
[0056]
[0057][0058]
根据表2可以看出,在25℃、30℃、35℃、38℃、41℃、44℃温度范围内,25℃处理的成虫产卵量达到最大值(平均值为539.87粒),30℃处理的成虫产卵量排在第二位(平均值为292.07粒),35℃处理的成虫产卵量排在第三位(平均值为249.27粒),其中30℃产卵量比35℃、38℃产卵量分别增加了42.8粒、87.6粒,三者没有显著差异,极端高温41℃和44℃产卵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是跟30℃、35℃、38℃相比有显著差异。25℃产卵量与其余温度均有显著差异(f=30.197,p《0.05),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灰茶尺蠖的产卵量呈现下降的趋势,本发明高温处理方式不利于灰茶尺蠖产卵。
[0059]
(3)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不同处理条件下雌、雄灰茶尺蠖孵化率测定情况如下表3。
[0060]
表3不同处理方式雌、雄灰茶尺蠖孵化率
[0061][0062]
根据表3可以看出,雌、雄灰茶尺蠖经过不同高温处理后,在25℃
±
1℃光照培养箱中分别配对饲养,不同高温处理条件下对灰茶尺蠖卵的孵化率有显著差异。在高温胁迫中随着温度的逐渐增加孵化率均明显下降,35℃、38℃、41℃、44℃与25℃差异显著,说明本发明高温处理方式不利于灰茶尺蠖卵的孵化率。
[0063]
实施例4
[0064]
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步骤3中(1)向低温恒温槽内添加酒精,-10℃预冷,-10℃处理6min。
[0065]
实施例5
[0066]
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步骤3中(1)向低温恒温槽内添加酒精,-8℃预冷,-8℃处理53min。
[0067]
对比例4
[0068]
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步骤3中(1)向低温恒温槽内添加酒精,-5℃预冷,-5℃处理1h。
[0069]
对比例5
[0070]
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步骤3中(1)向低温恒温槽内添加酒精,0℃预冷,0℃处理1h。
[0071]
对比例6
[0072]
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步骤3中(1)向低温恒温槽内添加酒精,5℃预冷,5℃处理1h。
[0073]
对比例7
[0074]
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步骤3中(1)向低温恒温槽内添加酒精,10℃预冷,10℃处理1h。
[0075]
对比例8
[0076]
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步骤3中(1)向低温恒温槽内添加酒精,15℃预冷,15℃处理1h。
[0077]
对比例9
[0078]
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步骤3中(1)向低温恒温槽内添加酒精,20℃预冷,20℃处理1h。
[0079]
对比例10
[0080]
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步骤3中(1)向低温恒温槽内添加酒精,25℃预热,25℃处理1h。
[0081]
测试例2
[0082]
(1)实施例4~5和对比例4~10不同处理条件下雌、雄灰茶尺蠖雌成虫寿命测定情况如下表4。
[0083]
表4不同处理方式雌、雄灰茶尺蠖雌成虫寿命
[0084][0085][0086]
根据表4(雄:f=3.132;df=8;p=0.003;雌:f=2.574;df=8;p=0.012)可以看出,在不同温度胁迫后灰茶尺蠖雄成虫寿命均低于对照且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而缩短,处理温度为-10℃、-8℃时的雄成虫寿命与对照之间有显著差异,其余各温度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10℃温度处理下雄成虫平均寿命最短,仅为2.87d,与对照相比缩短了2.8d,与-8℃之间无显著差异,寿命与对照相比缩短了1.67d。处理温度为-5℃、0℃、5℃、10℃、15℃、20℃时雄成虫的平均寿命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本发明低温处理方式能够降低雄成虫寿命;
[0087]
不同温度胁迫后对灰茶尺蠖雌成虫寿命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温度的降低各处理组
雌成虫寿命低于对照,各温度处理后雌成虫寿命均出现了随着温度的降低而缩短的趋势。处理温度为-10℃时,雌成虫的平均寿命最短,为3.47d,与对照之间有显著差异,比对照缩短了3.66d,且与15℃、20℃之间有显著差异,但与-8℃、-5℃、0℃、5℃、10℃的雌成虫平均寿命无显著差异。雌成虫寿命除-10℃以外,其它各处理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本发明低温处理方式能够降低雌成虫寿命。
[0088]
(2)实施例4~5和对比例4~10不同处理条件下雌、雄灰茶尺蠖产卵量测定情况如下表5。
[0089]
表5不同处理方式雌、雄灰茶尺蠖产卵量
[0090][0091][0092]
根据表5可以看出,灰茶尺蠖的产卵量随着处理温度降低而相应降低。在不同温度胁迫后灰茶尺蠖的平均产卵量均低于对照,胁迫温度为-10℃时的平均产卵量最低(约119粒),与对照之间差异显著。处理温度为15℃、20℃时的产卵量与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且与-5℃、0℃、5℃、10℃时的产卵量无显著差异,但与-10℃、-8℃时的产卵量差异显著。处理温度为-10℃、-8℃、-5℃、0℃、5℃、10℃时的产卵量与对照之间有显著差异,本发明低温处理方式不利于灰茶尺蠖产卵。
[0093]
(3)实施例4~5和对比例4~10不同处理条件下雌、雄灰茶尺蠖孵化率测定情况如下表6。
[0094]
表6不同处理方式雌、雄灰茶尺蠖孵化率
[0095][0096]
根据表6可以看出,不同温度胁迫后对灰茶尺蠖卵孵化率有一定的影响,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灰茶尺蠖的孵化率均表现了下降的趋势,卵孵化率均低于对照。处理温度为-10℃、-8℃、-5℃、0℃、5℃时与对照之间差异显著,且-10℃时的卵孵化率为0%。处理温度为10℃、15℃、20℃时卵孵化率与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与-10℃、-8℃、-5℃、0℃之间有显著差异,-8℃处理53min,灰茶尺蠖卵的孵化率为0,本发明低温处理方式不利于灰茶尺蠖卵的孵化。
[0097]
尽管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出了详尽的描述,但它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人们还可以根据本实施例在不经创造性前提下获得其他实施例,这些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