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苗木防冻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707381发布日期:2022-10-01 12:18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属于化学防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苗木防冻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温度是影响植物生长和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适宜的温度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当温度降低时植物生长缓慢;当低于植物耐受温度时,植物会出现损伤,甚至造成死亡,此种情况称为低温胁迫。每年,植物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低温胁迫,每年给全球造成农业损失达数千亿美元。低温胁迫包括冻害和冷害。温度低于0℃时对植物细胞、组织造成的伤害叫冻害;冷害指高于0℃的温度对植物造成的伤害。
3.我国青藏高原高寒地区冬季寒冷,苗木较易遭受冻害;春天风寒,苗木较易遭受冷害。为了防止苗木在冬春季节遭受霜冻和生理干旱,对一些针叶树种和抗寒力弱的阔叶树种的幼苗要采取防寒措施。
4.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植物冬季防寒技术逐渐提高,防寒抗冻的效果也越来越好。苗木防寒可采用土埋、盖草、设立风障、设立暖棚、熏烟以及灌溉等方法。这些方法属于物理抗冻方法,较新的方法包括使用化学或生物防寒抗冻方法。
5.中国专利申请公开cn101199284a公开了一种仁用杏树花果防冻剂,制得该仁用杏树的花果防冻剂由脱落酸、芸薹素内酯、硝酸铈和水混合组成,其中,脱落酸的浓度为10mg/l、芸薹素内酯的浓度为1.6mg/l、硝酸铈的浓度为0.8mg/l。本发明具有药剂配伍合理、药剂利用率高、能显著降低仁用杏冻花率,能明显提高仁用杏的座果率。使用该药剂的植株冻花率比清水降低38%~66%,座果率比清水提高103.8%,所用原料渗透强、内吸收、高效、广谱、低毒安全,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适用于各种仁用杏树,其它果树也可参考使用。
6.中国专利申请公开cn108934544a公开了一种苗木抗寒防冻的方法,包括分别使用抗寒防冻剂a与抗寒防冻剂b在不同的时间分别进行喷施;其中,抗寒防冻剂a用于在苗木生长季中后期抑制苗木高生长,缩短节间;促进根茎部位细胞分化和分裂,促进木质生根、茎干增粗和细胞壁形成,提高苗木木质化程度;抗寒防冻剂b用于在秋季促进叶脱落、芽休眠、气孔关闭,加速成熟、脱落、衰老的生理效应,从而加速苗木木质化,防治苗木疫病。该发明分别在生长季不同阶段施入,调节苗木生长和生理活动。生长季中后期,控制苗木徒长、增加径高比、促进侧根生长,秋季适时促进苗木落叶、叶芽休眠、加速苗木成熟,提高木质化程度,显著提高苗木抗寒防冻等抗逆能力。
7.但是现有技术的上述化学防冻剂仍然存在着防寒抗冻效果不佳的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苗木防冻液及其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苗木防冻液具有更低的冻害指数和冻害率。
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苗木防冻液,其中,配方包括l-羟基脯氨酸和钙盐。
10.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苗木防冻液,其中,l-羟基脯氨酸的含量为40-80mg/l。
11.优选地,l-羟基脯氨酸的含量为50-60mg/l。
12.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苗木防冻液,其中,钙盐的含量为700-900mg/l。
13.优选地,钙盐的含量为750-850mg/l。
14.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苗木防冻液,其中,配方进一步包括亚精氨。
15.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苗木防冻液,其中,亚精氨的含量为20-40mg/l。
16.优选地,亚精氨的含量为25-35mg/l。
17.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苗木防冻液,其中,配方进一步包括茉莉酸。
18.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苗木防冻液,其中,茉莉酸的含量为10-30mg/l。
19.优选地,茉莉酸的含量为15-25mg/l。
20.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苗木防冻液,其中,配方进一步包括双鼠李糖脂。
21.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苗木防冻液,其中,双鼠李糖脂的含量为80-110mg/l。
22.优选地,双鼠李糖脂的含量为90-100mg/l。
23.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苗木防冻液,其中,配方如下:
24.l-羟基脯氨酸50-60mg/l;
25.亚精氨25-35mg/l;
26.茉莉酸15-25mg/l;
27.氯化钙750-850mg/l;
28.双鼠李糖脂90-100mg/l;
29.余量为水。
30.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前述苗木防冻液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1.将配方量的l-羟基脯氨酸、亚精氨、茉莉酸、氯化钙和双鼠李糖脂加入适量水中,搅拌使其溶解并混合均匀,再加入剩余的水,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32.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前述苗木防冻液的用途,其中,用于杜仲苗木的防冻。
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苗木防冻液具有更低的冻害指数和冻害率。
具体实施方式
34.必须指出的是,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规定,否则如本说明书及所附权利要求中所用,单数形式“一”、“一个/种”和“该/所述”既可包括一个指代物,又可包括多个指代物(即两个以上,包括两个)。
35.除非另外指明,否则本发明中的数值范围为大约的,并且因此可以包括在所述范围外的值。所述数值范围可在本发明表述为从“约”一个特定值和/或至“约”另一个特定值。当表述这样的范围时,另一个方面包括从所述一个特定值和/或至另一个特定值。相似地,当通过使用先行词“约”将值表示为近似值时,应当理解,所述特定值形成另一个方面。还应当理解,数值范围中每一个的端点在与另一个端点的关系中均是重要的并独立于另一个端点。
36.在说明书和最后的权利要求书中提及组合物或制品中特定元素或组分的重量份是指组合物或制品中该元素或组分与任何其它元素或组分之间以重量份表述的重量关系。
37.在本发明中,除非具体指出有相反含义,或基于上下文的语境或所属技术领域内惯用方式的暗示,否则本发明中提及的溶液均为水溶液;当水溶液的溶质为液体时,所有分数以及百分比均按体积计,且组分的体积百分比基于包含该组分的组合物或产品的总体积;当水溶液的溶质为固体时,所有分数以及百分比均按重量计,且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基于包含该组分的组合物或产品的总重量。
38.本发明中提及的“包含”、“包括”、“具有”以及类似术语并不意欲排除任何可选组分、步骤或程序的存在,而无论是否具体公开任何可选组分、步骤或程序。为了避免任何疑问,除非存在相反陈述,否则通过使用术语“包含”要求的所有方法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额外步骤、设备零件或组成部分以及/或物质。相比之下,术语“由
……
组成”排除未具体叙述或列举的任何组分、步骤或程序。除非另外说明,否则术语“或”是指单独以及以任何组合形式列举的成员。
39.此外,本发明中任何所参考的专利文献或非专利文献的内容都以其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发明,尤其关于所属领域中公开的定义(在并未与本发明具体提供的任何定义不一致的情况下)和常识。
40.在本发明中,除非另外指明,否则份数均为重量份,温度均以℃表示或处于环境温度下,并且压力为大气压或接近大气压。室温表示20-30℃。存在反应条件(例如组分浓度、所需的溶剂、溶剂混合物、温度、压力和其它反应范围)以及可用于优化通过所述方法得到的产物纯度和收率的条件的多种变型形式和组合。将只需要合理的常规实验来优化此类方法条件。
41.在本发明中,生物表面活性剂双鼠李糖脂(rha-rha-c10-c10)购自四川三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品名为r650,纯度98%。
42.实施例1
43.苗木防冻液配方如下:
44.l-羟基脯氨酸60mg/l;
45.亚精氨25mg/l;
46.茉莉酸15mg/l;
47.氯化钙800mg/l;
48.双鼠李糖脂100mg/l;
49.余量为水。
50.苗木防冻液制备方法如下:
51.将配方量的l-羟基脯氨酸、亚精氨、茉莉酸、氯化钙和双鼠李糖脂加入适量水中,搅拌使其溶解并混合均匀,再加入剩余的水,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52.实施例2
53.苗木防冻液配方如下:
54.l-羟基脯氨酸50mg/l;
55.亚精氨35mg/l;
56.茉莉酸25mg/l;
57.氯化钙800mg/l;
58.双鼠李糖脂90mg/l;
59.余量为水。
60.苗木防冻液制备方法如下:
61.将配方量的l-羟基脯氨酸、亚精氨、茉莉酸、氯化钙和双鼠李糖脂加入适量水中,搅拌使其溶解并混合均匀,再加入剩余的水,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62.比较例1
63.苗木防冻液配方如下:
64.l-羟基脯氨酸85mg/l;
65.茉莉酸15mg/l;
66.氯化钙800mg/l;
67.双鼠李糖脂100mg/l;
68.余量为水。
69.苗木防冻液制备方法如下:
70.将配方量的l-羟基脯氨酸、茉莉酸、氯化钙和双鼠李糖脂加入适量水中,搅拌使其溶解并混合均匀,再加入剩余的水,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71.比较例2
72.苗木防冻液配方如下:
73.l-羟基脯氨酸75mg/l;
74.亚精氨25mg/l;
75.氯化钙800mg/l;
76.双鼠李糖脂100mg/l;
77.余量为水。
78.苗木防冻液制备方法如下:
79.将配方量的l-羟基脯氨酸、亚精氨、氯化钙和双鼠李糖脂加入适量水中,搅拌使其溶解并混合均匀,再加入剩余的水,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80.比较例3
81.苗木防冻液配方如下:
82.l-羟基脯氨酸60mg/l;
83.亚精氨25mg/l;
84.茉莉酸15mg/l;
85.氯化钙900mg/l;
86.余量为水。
87.苗木防冻液制备方法如下:
88.将配方量的l-羟基脯氨酸、亚精氨、茉莉酸和氯化钙加入适量水中,搅拌使其溶解并混合均匀,再加入剩余的水,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89.效果试验
90.选取本地2年生杜仲苗木1200株,进行6个处理(实施例1-2、比较例1-3和清水对照组),每个处理各200株。在头年10月份喷施,每个处理3次,每次间隔10天。次年5月统计杜仲苗木的冻害情况。苗木冻害情况分4级。测量杜仲苗木的干梢长度,干梢达到整株高度1/5的为冻害1级,达到整株高度1/3的为冻害2级,达到整株高度1/2的为冻害3级,整株死亡的为
冻害4级,按照下式计算冻害指数和冻害率。
91.冻害指数=σ(冻害株数
×
冻害级数)/(冻害总株数
×
4);
92.冻害率=σ(冻害级数≥2级的冻害株数)/调查株数
×
100%。
93.结果如表1所示。
94.表1
[0095] 冻害指数冻害率(%)实施例10.195.5实施例20.226.0比较例10.319.5比较例20.3511.5比较例30.4115.0清水对照组0.5321.5
[0096]
由表1可以看出,与比较例1-3和清水对照组相比,本发明实施例1-2的苗木防冻液具有更低的冻害指数和冻害率。
[0097]
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各种改动、替换、删减、修正或调整,这些等价技术方案同样落于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