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山修复后矮砧密植苹果园病虫害防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254993发布日期:2022-11-19 06:50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山修复后矮砧密植苹果园病虫害防控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苹果病虫害防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山修复后矮砧密植苹果园病虫害防控方法。


背景技术:

2.在对矿山修复并种植苹果,有效实现矿山修复与高原特色农业齐发展,但是在苹果种植过程中,病虫害是制约苹果优质生产的重要因素。目前,苹果病虫害的防治仍然以化学防治为主,每年需要使用大量化学农药,容易导致多种(类)害虫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下降、苹果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的同时,还严重杀伤了果园内的自然天敌,降低了自然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长此以往会造成环境污染及土壤污染,不利于苹果的绿色种植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矿山修复后矮砧密植苹果园病虫害防控方法。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采用生态防治和药物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其中
5.1)生态防治:在果园区建立若干物理杀虫装置,物理杀虫装置设置在果树或空地上,物理杀虫装置每300~500m2设置1~2个,在果园区的果树行间种植绿叶蔬菜,每100m2种植10~20g绿叶蔬菜种子,每两个月补种一次绿叶蔬菜,且春、夏、秋季均种植;在果园区中划分出若干果树作为诱虫树,每500m2设置1棵诱虫树,春、夏、秋季均使用;在果园区中放置害虫天敌;利用绿叶蔬菜、诱虫树在不同的生长期吸引和繁育害虫,防止使苹果园内害虫分散难以控制,便于控制害虫范围和集中灭杀,达到持续控制苹果害虫危害的目的。其中,害虫天敌的具体防治方式为
6.1.1)、在果树生长期,即果树移栽到开花结果的这一段生长期,每90天释放1次害虫天敌,释放量为6~10头每30~40棵;
7.1.2)、在果树结果期
8.1.21)、开花期不释放害虫天敌,避免害虫天敌被微生物杀虫剂和植物性杀虫剂误杀;
9.1.22)、果实发育期,释放2次害虫天敌,释放量为瓢虫6~10头每30~40棵;
10.1.23)、果实成熟期,释放1次害虫天敌,释放量为瓢虫3~6头每30~40棵。
11.2)药物防治:定期对果园区各棵果树使用土壤杀菌剂按常规方式兑水灌根,进行土壤杀菌,对果园区各棵果树定期喷施微生物杀虫剂和植物性杀虫剂,微生物杀虫剂与植物性杀虫剂交替使用,二者使用的间隔期为10~15天。其中,药物防治的具体方式为
12.2.1)、在果树生长发育期,果树移栽后7~20天使用土壤杀菌剂按常规方式兑水灌根1~2次,每次灌根量为100~150g每棵;其后每90天用土壤杀菌剂按常规方式兑水灌根1~2次,每次灌根量为200~300g每棵;每90天分别喷施微生物杀虫剂和植物性杀虫剂各1
次,每次喷施至叶正面覆盖一层水雾;
13.2.2)、在果树结果期
14.2.21)、在果树开花期,使用土壤杀菌剂按常规方式兑水灌根1次,每次灌根量为300g每棵;分别喷施微生物杀虫剂和植物性杀虫剂各1次,每次喷施至叶正面覆盖一层水雾;
15.2.22)、在果实发育期,每60天用土壤杀菌剂按常规方式兑水灌根1次,每次灌根量为300-400g每棵;每60天分别喷施微生物杀虫剂和植物性杀虫剂各1次,二者使用的间隔期为10~15天,每次喷施至叶正面覆盖一层水雾;
16.2.23)、在果实成熟期,分别喷施微生物杀虫剂和植物性杀虫剂各1次,每次喷施至叶正面覆盖一层水雾;在果树开花期~成熟期至少分别喷施微生物杀虫剂和植物性杀虫剂各2次;
17.2.24)、在果树结果期中的冬季,喷施微生物杀虫剂1次,每次喷施至枝条覆盖一层水雾。
18.进一步的,所述的喷施微生物杀虫剂和植物性杀虫剂的时间与害虫天敌释放时间至少相距20天。
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0.1)、本发明采用生物、物理和低毒性药剂结合防治苹果病虫害;全程使用生物农药以及天昆虫,实现苹果种植的“零残留、零污染”,大大降低了苹果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侵害,且当年防治,持续有效,对环境友好,彻底消除了人工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及苹果的农残,提高苹果品质;
21.2)、本发明可以通过全面的生物防治结合生物农药有效防治害虫,例如,本发明通过先使用害虫天敌进行害虫防治,再使用微生物杀虫剂和植物性杀虫剂解决了现有生物防治的不足,也从根本上消除了农残;
22.3)、本发明可以实现当年防治立即见效,且可以持续有效防治,连续多年采取此发明的生物防治方法,即可基本控制当地主要病虫害,苹果产质量受病虫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可以显著降低苹果病虫害的发生率,最大程度降低苹果中农药等投入品残留量,并提高苹果的产量和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
24.一种矿山修复后矮砧密植苹果园病虫害防控方法,采用生态防治和药物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其中
25.1)生态防治:在果园区建立若干物理杀虫装置,物理杀虫装置设置在果树或空地上,物理杀虫装置每300~500m2设置1~2个,在果园区的果树行间种植绿叶蔬菜,每100m2种植10~20g绿叶蔬菜种子,每两个月补种一次绿叶蔬菜,且春、夏、秋季均种植;在果园区中划分出若干果树作为诱虫树,每500m2设置1棵诱虫树,春、夏、秋季均使用;在果园区中放置害虫天敌;利用绿叶蔬菜、诱虫树在不同的生长期吸引和繁育害虫,防止使苹果园内害虫分散难以控制,便于控制害虫范围和集中灭杀,达到持续控制苹果害虫危害的目的;
26.2)药物防治:定期对果园区各棵果树使用土壤杀菌剂按常规方式兑水灌根,进行
土壤杀菌,对果园区各棵果树定期喷施微生物杀虫剂和植物性杀虫剂,微生物杀虫剂与植物性杀虫剂交替使用,二者使用的间隔期为10~15天,通过错开施用时间,能保障微生物杀虫剂与植物性杀虫剂各自的药效,避免相互干扰。
27.步骤1中所述的害虫天敌的防治方式为
28.1.1)、在果树生长期,即果树移栽到开花结果的这一段生长期,每90天释放1次害虫天敌,释放量为6~10头每30~40棵;
29.1.2)、在果树结果期
30.1.21)、开花期不释放害虫天敌,避免害虫天敌被微生物杀虫剂和植物性杀虫剂误杀;
31.1.22)、果实发育期,释放2次害虫天敌,释放量为瓢虫6~10头每30~40棵;
32.1.23)、果实成熟期,释放1次害虫天敌,释放量为瓢虫3~6头每30~40棵。
33.步骤1中所述的药物防治方式为
34.2.1)、在果树生长发育期,果树移栽后7~20天使用土壤杀菌剂按常规方式兑水灌根1~2次,每次灌根量为100~150g每棵;其后每90天用土壤杀菌剂按常规方式兑水灌根1~2次,每次灌根量为200~300g每棵;每90天分别喷施微生物杀虫剂和植物性杀虫剂各1次,每次喷施至叶正面覆盖一层水雾;
35.2.2)、在果树结果期
36.2.21)、在果树开花期,使用土壤杀菌剂按常规方式兑水灌根1次,每次灌根量为300g每棵;分别喷施微生物杀虫剂和植物性杀虫剂各1次,每次喷施至叶正面覆盖一层水雾;
37.2.22)、在果实发育期,每60天用土壤杀菌剂按常规方式兑水灌根1次,每次灌根量为300-400g每棵;每60天分别喷施微生物杀虫剂和植物性杀虫剂各1次,二者使用的间隔期为10~15天,每次喷施至叶正面覆盖一层水雾;
38.2.23)、在果实成熟期,分别喷施微生物杀虫剂和植物性杀虫剂各1次,每次喷施至叶正面覆盖一层水雾;在果树开花期~成熟期至少分别喷施微生物杀虫剂和植物性杀虫剂各2次;
39.2.24)、在果树结果期中的冬季,喷施微生物杀虫剂1次,每次喷施至枝条覆盖一层水雾。
40.所述的害虫天敌包括瓢虫、捕食螨、蚜茧蜂、草蛉,每次释放至少两种害虫天敌,采用多种害虫天敌同时释放配合防治,提升虫害治理效果。
41.所述的微生物杀虫剂包括苏云金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白僵菌、绿僵菌、木霉菌中的至少一种微生物菌,所述苏云金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白僵菌、绿僵菌或木霉菌中有效活菌数≥100亿孢子每g,在防治害虫的同时,还防治病害。
42.所述的植物性杀虫剂包括烟碱类杀虫剂、菊酯类杀虫剂中的至少一种。
43.所述的物理杀虫装置包括诱虫灯、捕虫网、物理粘虫板、超声驱虫鼠中的至少一种,物理杀虫装置距地设置高度为0.1~1.5m。
44.所述的喷施微生物杀虫剂和植物性杀虫剂的时间与害虫天敌释放时间至少相距10天,留给害虫天敌充分的存留时间,能保障微生物杀虫剂、植物性杀虫剂与害虫天敌各自的功效,避免相互干扰,利用害虫天敌的迁移移动性,能降低害虫天敌被误杀的损失;微生
物杀虫剂和植物性杀虫剂具有人工化学药剂所不具有的优异性,有害生物难以对其产生抗药性,能自然分解,不易造成药害,易与环境中其他生物相协调,利于保护生态平衡,特别是在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和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45.实施例1
46.一种矿山修复后矮砧密植苹果园病虫害防控方法,该方法采用生态防治和药物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具体方式为:
47.1)生态防治:在果园区建立若干物理杀虫装置,物理杀虫装置包括诱虫灯、捕虫网、物理粘虫板、超声驱虫鼠中的至少一种,物理杀虫装置设置在果树或空地上,距地设置高度为0.1~1.5m,物理杀虫装置每300~500m2设置1~2个,在果园区的果树行间种植绿叶蔬菜,每100m2种植10~20g绿叶蔬菜种子,每两个月补种一次绿叶蔬菜,且春、夏、秋季均种植;在果园区中划分出若干果树作为诱虫树,每500m2设置1棵诱虫树,春、夏、秋季均使用。其中,害虫天敌的具体防治方式为
48.1.1)、在果树生长期,即果树移栽到开花结果的这一段生长期,每90天释放1次害虫天敌,释放量为6头每30~40棵;
49.1.2)、在果树结果期
50.1.21)、开花期不释放害虫天敌,避免害虫天敌被微生物杀虫剂和植物性杀虫剂误杀;
51.1.22)、果实发育期,释放2次害虫天敌,释放量为瓢虫6头每30~40棵;
52.1.23)、果实成熟期,释放1次害虫天敌,释放量为瓢虫3头每30~40棵。
53.在上述1.1~1.23中提及的害虫天敌包括瓢虫、捕食螨、蚜茧蜂、草蛉,每次释放至少两种害虫天敌。
54.2)药物防治:定期对果园区各棵果树使用土壤杀菌剂按常规方式兑水灌根,进行土壤杀菌,对果园区各棵果树定期喷施微生物杀虫剂和植物性杀虫剂,微生物杀虫剂与植物性杀虫剂交替使用,二者使用的间隔期为10~15天。其中,
55.药物防治的具体方式为
56.2.1)、在果树生长发育期,果树移栽后7~20天使用土壤杀菌剂按常规方式兑水灌根1次,每次灌根量为100~150g每棵;其后每90天用土壤杀菌剂按常规方式兑水灌根1次,每次灌根量为200~300g每棵;每90天分别喷施微生物杀虫剂和植物性杀虫剂各1次,每次喷施至叶正面覆盖一层水雾;
57.2.2)、在果树结果期
58.2.21)、在果树开花期,使用土壤杀菌剂按常规方式兑水灌根1次,每次灌根量为300g每棵;分别喷施微生物杀虫剂和植物性杀虫剂各1次,每次喷施至叶正面覆盖一层水雾;
59.2.22)、在果实发育期,每60天用土壤杀菌剂按常规方式兑水灌根1次,每次灌根量为300g每棵;每60天分别喷施微生物杀虫剂和植物性杀虫剂各1次,二者使用的间隔期为10~15天,每次喷施至叶正面覆盖一层水雾;
60.2.23)、在果实成熟期,分别喷施微生物杀虫剂和植物性杀虫剂各1次,每次喷施至叶正面覆盖一层水雾;在果树开花期~成熟期至少分别喷施微生物杀虫剂和植物性杀虫剂各2次;
61.2.24)、在果树结果期中的冬季,喷施微生物杀虫剂1次,每次喷施至枝条覆盖一层水雾。
62.在上述2.1~2.24中提及的微生物杀虫剂包括苏云金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白僵菌、绿僵菌、木霉菌中的至少一种微生物菌,所述苏云金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白僵菌、绿僵菌或木霉菌中有效活菌数≥100亿孢子每g;植物性杀虫剂包括烟碱类杀虫剂、菊酯类杀虫剂中的至少一种;喷施微生物杀虫剂和植物性杀虫剂的时间分别与害虫天敌释放时间至少相距20天。
63.采用上述苹果园病虫害防控方法防治后的苹果树,枝干生长发育健壮,发病率低,能有效避免大面积病虫灾害,消除了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及苹果的农残,苹果产量和质量显著提升。
64.实施例2
65.一种矿山修复后矮砧密植苹果园病虫害防控方法,该方法采用生态防治和药物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具体方式为:
66.1)生态防治:在果园区建立若干物理杀虫装置,物理杀虫装置包括诱虫灯、捕虫网、物理粘虫板、超声驱虫鼠中的至少一种,物理杀虫装置设置在果树或空地上,距地设置高度为0.1~1.5m,物理杀虫装置每300~500m2设置1~2个,在果园区的果树行间种植绿叶蔬菜,每100m2种植10~20g绿叶蔬菜种子,每两个月补种一次绿叶蔬菜,且春、夏、秋季均种植;在果园区中划分出若干果树作为诱虫树,每500m2设置1棵诱虫树,春、夏、秋季均使用。其中,害虫天敌的具体防治方式为
67.1.1)、在果树生长期,即果树移栽到开花结果的这一段生长期,每90天释放1次害虫天敌,释放量为8头每30~40棵;
68.1.2)、在果树结果期
69.1.21)、开花期不释放害虫天敌,避免害虫天敌被微生物杀虫剂和植物性杀虫剂误杀;
70.1.22)、果实发育期,释放2次害虫天敌,释放量为瓢虫8头每30~40棵;
71.1.23)、果实成熟期,释放1次害虫天敌,释放量为瓢虫4头每30~40棵。
72.在上述1.1~1.23中提及的害虫天敌包括瓢虫、捕食螨、蚜茧蜂、草蛉,每次释放至少两种害虫天敌。
73.2)药物防治:定期对果园区各棵果树使用土壤杀菌剂按常规方式兑水灌根,进行土壤杀菌,对果园区各棵果树定期喷施微生物杀虫剂和植物性杀虫剂,微生物杀虫剂与植物性杀虫剂交替使用,二者使用的间隔期为10~15天。其中,
74.药物防治的具体方式为
75.2.1)、在果树生长发育期,果树移栽后7~20天使用土壤杀菌剂按常规方式兑水灌根1次,每次灌根量为100~150g每棵;其后每90天用土壤杀菌剂按常规方式兑水灌根1次,每次灌根量为200~300g每棵;每90天分别喷施微生物杀虫剂和植物性杀虫剂各1次,每次喷施至叶正面覆盖一层水雾;
76.2.2)、在果树结果期
77.2.21)、在果树开花期,使用土壤杀菌剂按常规方式兑水灌根1次,每次灌根量为300g每棵;分别喷施微生物杀虫剂和植物性杀虫剂各1次,每次喷施至叶正面覆盖一层水
雾;
78.2.22)、在果实发育期,每60天用土壤杀菌剂按常规方式兑水灌根1次,每次灌根量为350g每棵;每60天分别喷施微生物杀虫剂和植物性杀虫剂各1次,二者使用的间隔期为10~15天,每次喷施至叶正面覆盖一层水雾;
79.2.23)、在果实成熟期,分别喷施微生物杀虫剂和植物性杀虫剂各1次,每次喷施至叶正面覆盖一层水雾;在果树开花期~成熟期至少分别喷施微生物杀虫剂和植物性杀虫剂各2次;
80.2.24)、在果树结果期中的冬季,喷施微生物杀虫剂1次,每次喷施至枝条覆盖一层水雾。
81.在上述2.1~2.24中提及的微生物杀虫剂包括苏云金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白僵菌、绿僵菌、木霉菌中的至少一种微生物菌微生物菌,所述苏云金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白僵菌、绿僵菌或木霉菌中有效活菌数≥100亿孢子每g;植物性杀虫剂包括烟碱类杀虫剂、菊酯类杀虫剂中的至少一种;喷施微生物杀虫剂和植物性杀虫剂的时间分别与害虫天敌释放时间至少相距20天。
82.采用上述苹果园病虫害防控方法防治后的苹果树,枝干生长发育健壮,发病率低,能有效避免大面积病虫灾害,消除了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及苹果的农残,苹果产量和质量显著提升。
83.种植同一品种苹果(品种为:红富士、红宝石、红王将、龙威、红玫瑰或华硕中的一种),在苹果树移栽种植过程中水肥管理均一致的情况下,采用实施例2的病虫害防控方法与传统方法得到的结果见表1。
84.表1苹果树病虫害防控结果
[0085][0086]
由表1可知本实施例2对病虫害的全程防控全面,对单种病虫害的防治彻底,有效期长,同时有效改善当地种植环境,避免苹果树大面积病虫灾害,而且彻底消除了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及苹果树的农残,有效保障苹果树健康生长发育。
[0087]
实施例3
[0088]
一种矿山修复后矮砧密植苹果园病虫害防控方法,该方法采用生态防治和药物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具体方式为:
[0089]
1)生态防治:在果园区建立若干物理杀虫装置,物理杀虫装置包括诱虫灯、捕虫网、物理粘虫板、超声驱虫鼠中的至少一种,物理杀虫装置设置在果树或空地上,距地设置高度为0.1~1.5m,物理杀虫装置每300~500m2设置1~2个,在果园区的果树行间种植绿叶蔬菜,每100m2种植10~20g绿叶蔬菜种子,每两个月补种一次绿叶蔬菜,且春、夏、秋季均种植;在果园区中划分出若干果树作为诱虫树,每500m2设置1棵诱虫树,春、夏、秋季均使用。其中,害虫天敌的具体防治方式为
[0090]
1.1)、在果树生长期,即果树移栽到开花结果的这一段生长期,每90天释放1次害虫天敌,释放量为10头每30~40棵;
[0091]
1.2)、在果树结果期
[0092]
1.21)、开花期不释放害虫天敌,避免害虫天敌被微生物杀虫剂和植物性杀虫剂误杀;
[0093]
1.22)、果实发育期,释放2次害虫天敌,释放量为瓢虫10头每30~40棵;
[0094]
1.23)、果实成熟期,释放1次害虫天敌,释放量为瓢虫6头每30~40棵。
[0095]
在上述1.1~1.23中提及的害虫天敌包括瓢虫、捕食螨、蚜茧蜂、草蛉,每次释放至少两种害虫天敌。
[0096]
2)药物防治:定期对果园区各棵果树使用土壤杀菌剂按常规方式兑水灌根,进行土壤杀菌,对果园区各棵果树定期喷施微生物杀虫剂和植物性杀虫剂,微生物杀虫剂与植物性杀虫剂交替使用,二者使用的间隔期为10~15天。其中,
[0097]
药物防治的具体方式为
[0098]
2.1)、在果树生长发育期,果树移栽后7~20天使用土壤杀菌剂按常规方式兑水灌根2次,每次灌根量为100~150g每棵;其后每90天用土壤杀菌剂按常规方式兑水灌根2次,每次灌根量为200~300g每棵;每90天分别喷施微生物杀虫剂和植物性杀虫剂各1次,每次喷施至叶正面覆盖一层水雾;
[0099]
2.2)、在果树结果期
[0100]
2.21)、在果树开花期,使用土壤杀菌剂按常规方式兑水灌根1次,每次灌根量为300g每棵;分别喷施微生物杀虫剂和植物性杀虫剂各1次,每次喷施至叶正面覆盖一层水雾;
[0101]
2.22)、在果实发育期,每60天用土壤杀菌剂按常规方式兑水灌根1次,每次灌根量为400g每棵;每60天分别喷施微生物杀虫剂和植物性杀虫剂各1次,二者使用的间隔期为10~15天,每次喷施至叶正面覆盖一层水雾;
[0102]
2.23)、在果实成熟期,分别喷施微生物杀虫剂和植物性杀虫剂各1次,每次喷施至叶正面覆盖一层水雾;在果树开花期~成熟期至少分别喷施微生物杀虫剂和植物性杀虫剂各2次;
[0103]
2.24)、在果树结果期中的冬季,喷施微生物杀虫剂1次,每次喷施至枝条覆盖一层水雾。
[0104]
在上述2.1~2.24中提及的微生物杀虫剂包括苏云金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白僵菌、绿僵菌、木霉菌中的至少一种微生物菌,所述苏云金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白僵菌、绿僵菌或木霉菌中有效活菌数≥100亿孢子每g;植物性杀虫剂包括烟碱类杀虫剂、菊酯类杀虫剂中的至少一种;喷施微生物杀虫剂和植物性杀虫剂的时间分别与害虫天敌释放时间至少相距20天。
[0105]
采用上述苹果园病虫害防控方法防治后的苹果树,枝干生长发育健壮,发病率低,能有效避免大面积病虫灾害,消除了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及苹果的农残,苹果产量和质量显著提升。
[0106]
种植同一品种苹果(品种为:红富士、红宝石、红王将、龙威、红玫瑰或华硕中的一种),在苹果开花结果过程中水肥管理均一致的情况下,采用实施例3的病虫害防控方法与
传统方法得到的结果见表2。
[0107]
表2苹果果实和果树病虫害防控结果
[0108][0109]
由表2可知本实施例3对病虫害的全程防控全面,对单种病虫害的防治彻底,有效期长,同时有效改善当地种植环境,避免苹果树和苹果果实大面积病虫灾害,而且彻底消除了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及苹果果实的农残,苹果树生长发育良好,苹果果实产量和质量受病虫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