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虾-螺共生调控养殖水环境的亚系统及应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347696发布日期:2022-11-26 11:54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草-虾-螺共生调控养殖水环境的亚系统及应用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草-虾-螺共生调控养殖水环境的亚系统及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2.现阶段我国南方鲈鱼、鳜鱼、乌鳢等高经济效益肉食性水产经济动物养殖过程一般为高密度池塘养殖或工厂化养殖,需要长期开增氧机,耗电量高,不低碳;饵料系数高,产生多余的营养物质存在底泥环境中,仅靠微生物调控难以有效降低在沉积物底泥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的情况下,提出一种草-虾-螺共生调控养殖水环境的亚系统及应用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草-虾-螺共生调控养殖水环境的亚系统及应用方法,达到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的目的。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草-虾-螺共生调控养殖水环境的亚系统,包括鱼塘,所述鱼塘中包括有以沉水植物为主的水草、虾-螺等小型水生动物、增氧组件、养殖鱼类;
5.所述水草用于吸收并转化利用氮、磷营养元素,增加碳、氮、磷等物质的循环;
6.所述小型水生动物用于助力水草进行光合作用。
7.优选的,所述增氧组件用于增加鱼塘中的氧气,所述小型水生动物还作为养殖鱼类的食物。
8.优选的,所述水草还用于给鱼塘中提供氧气,所述水草还用于给小型水生动物提供生存和栖息环境。
9.优选的,所述小型水生动物还用于增加鱼塘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途径。
10.优选的,应用上述一种草-虾-螺共生调控养殖水环境亚系统的应用方法,所述鱼塘中设置有布局区,所述布局区中种植有水草,所述水草包括轮叶黑藻、苦草,所述轮叶黑藻与苦草间隔种植。
11.优选的,所述鱼塘中的小型水生动物包括沼虾、萝卜螺、环棱螺等,所述鱼塘中的养殖鱼类包括鲈鱼、鳜鱼、乌鳢等高经济效益肉食性水产经济动物。
12.优选的,所述鱼塘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增氧组件,所述增氧组件包括拨动板、固定环、支撑杆、转动轴、支撑座,所述拨动板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拨动板的一侧外壁安装在固定环的一侧外壁上,所述固定环的内壁与支撑杆的一端连接。
13.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安装在转动轴的一侧外壁上,所述转动轴的外壁与支撑座的内壁连接,所述支撑座的一侧外壁安装在鱼塘中,所述支撑座的内部设置有驱动元件,所述驱动元件用于驱动转动轴转动。
1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草-虾-螺共生调控养殖水环境的亚系统及应用方法。具备以下
有益效果:
15.(1)、本发明中的亚系统能提高养殖环境中营养物质循环利用效率的同时对养殖环境指标调控具有稳定作用,可充分吸收并转化利用氮、磷营养元素,增加碳、氮、磷等物质的循环,调控并维持池塘营养盐环境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同时可以丰富养殖动物饵料组成,达到营养均衡,并且增加物质和能量流动途径。
16.(2)、本发明的亚系统中,共生的小型水生动物刮食水草枝叶上的微生物、藻类等附着物,清洁水草表面,利于水草光合作用生长,从而与水草形成互惠互利的共生系统,在水草的生长过程可以向不同水层输出大量氧气,可供养殖经济动物利用,可以减少人工增氧的耗能。
17.(3)、本发明搭配人工增氧设备的草-虾-螺共生亚系统的自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可减少使用人工增氧的时间,节约用电成本,同时草-虾-螺共生亚系统可提高养殖环境中碳、氮、磷营养元素循环,降低养殖环境压力,减少用药成本,在调控水产养殖环境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亚系统的俯视布局图;
19.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结构图;
20.图3为本发明拨动板的结构图。
21.图中:1鱼塘、2布局区、3轮叶黑藻、4苦草、5拨动板、6固定环、7支撑杆、8转动轴、9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5.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6.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草-虾-螺共生调控养殖水环境的亚系统,鱼塘1中包括有以沉水植物为主的水草、以虾、螺等为主的小型水生动物、增氧组
件、养殖鱼类;
27.水草用于吸收并转化利用氮、磷营养元素,增加碳、氮、磷等物质的循环;
28.小型水生动物用于助力水草进行光合作用,增氧组件用于增加鱼塘1中的氧气,小型水生动物还作为养殖鱼类的食物,水草还用于给鱼塘1中提供氧气,水草还用于给小型水生动物提供生存环境,小型水生动物还用于增加鱼塘1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途径。
29.应用上述一种草-虾-螺共生调控养殖水环境亚系统的应用方法,鱼塘1中设置有布局区2,布局区2中种植有以沉水植物为主的水草,水草包括轮叶黑藻、苦草,轮叶黑藻与苦草间隔种植,鱼塘1中的小型水生动物包括沼虾、萝卜螺、环棱螺等,鱼塘1中的养殖鱼类包括鲈鱼、鳜鱼、乌鳢等高经济效益肉食性水产经济动物,鱼塘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增氧组件,增氧组件包括拨动板5、固定环6、支撑杆7、转动轴8、支撑座9,拨动板5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通孔,拨动板5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在固定环6的一侧外壁上,固定环6的内壁与支撑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杆7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转动轴8的一侧外壁上,转动轴8的外壁与支撑座9的内壁通过轴承一活动连接,支撑座9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在鱼塘1中,支撑座9的内部设置有驱动元件,驱动元件用于驱动转动轴8转动,驱动元件为电机,转动轴8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在电机的输出端上。
30.草-虾-螺共生亚系统的构建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31.第一步:系统布局。草-虾-螺共生亚系统布局主要原则是与水产养殖系统中的增氧设备配置功能互补。因此该亚系统一方面应分散设置于增氧设备周围,形成与人工增氧设备相搭配的布局,另一方面该亚系统以若干适宜的长方形面积格局纵横分布于池塘中,便于后期管护。从作用效果与后期管护效果两方面共同考虑,每个养殖池塘或系统中草-虾-螺共生亚系统占据养殖环境的面积比率以1/4~2/5为宜。
32.第二步:水草群落构建。可在布局好的养殖池塘底部以1∶2间种的方式搭配种植四季常绿沉水水草轮叶黑藻和苦草,轮叶黑藻是冠层型水草,而苦草属于莲座型水草,两者对光的需求和利用不同,恰可在水中不同层次搭配以形成稳定的水草群落结构。
33.第三步:草-虾-螺共生亚系统搭建。水草群落构建后按水草与水生动物生物量湿重比例为20∶1左右引入虾、螺(按1∶3比例搭配)等攀附水草生长的小型水生动物,1周后可形成功能稳定的草-虾-螺共生亚系统。
34.第四步:草-虾-螺共生亚系统自运行管护。当加入养殖对象进行正式养殖后,可根据养殖时期观察水草和虾、螺等生长和分布状况,适当轮收、移出过于茂盛的水草,若虾、螺等生物量过多,可通过生物操纵法适当引入少量捕食虾、螺的鱼类以生物调控的方式维持草-虾-螺亚系统的可持续自运行。草-虾-螺共生亚系统一次构建可反复应用于多造水产经济动物的养殖中。
35.第五步:草-虾-螺共生亚系统在水产养殖环境调控中的应用目标。搭配人工增氧设备的草-虾-螺共生亚系统的自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可减少使用人工增氧的时间,节约用电成本,同时草-虾-螺共生亚系统可提高养殖环境中碳、氮、磷营养元素循环,降低养殖环境压力,减少用药成本,在调控水产养殖环境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6.实验例:
37.以在80m*50m=4000m2的加州鲈养殖池塘进行草-虾-螺共生亚系统为例,简要概述亚系统构建及其应用方法。
38.(1)系统的布局设置。根据池塘格局布局6个长方形(25m*7m)的沉水水草种植区域作为草-虾-螺亚系统布局区,其分布位置如图1所示;
39.(2)轮叶黑藻和苦草间种于系统布局区域,构建水草群落,水草群落占据面积约1050m2,根据间种分布布局,如图1所示;
40.(3)根据间种距离为10cm的设计,共种约1.2万株轮叶黑藻,4.5万株苦草,按轮叶黑藻每株鲜重生物量3g,苦草2g,种植轮叶黑藻36kg,苦草90kg,待稳定后,在水草群落中均匀加入健康活力好的沼虾、环棱螺,两类小型水生动物分别为1.5kg和4.5kg,即可完成草-虾-螺共生亚系统搭建;
41.(4)草-虾-螺共生亚系统自运行管护。当加入养殖对象加州鲈进行正式养殖后,可根据养殖时期观察水草和虾、螺等生长和分布状况,适当轮收、移出过于茂盛的水草,而虾、螺亦可被养殖对象加州鲈捕食,维持草-虾-螺亚系统的可持续自运行。草-虾-螺共生亚系统一次构建可反复应用于多造水产经济动物的养殖中,是可持续循环的、低碳且环境友好型的养殖环境调控模。
42.综上可得,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