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杀菌除霉剂及其制备方法、清洁用品与流程

文档序号:33038171发布日期:2023-01-24 20:37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杀菌除霉剂及其制备方法、清洁用品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日用化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物杀菌除霉剂及其制备方法、清洁用品。


背景技术:

2.霉菌的滋生是我们居家生活常见的现象,特别是在南方地区,每年的梅雨季节潮湿的环境更是霉菌滋生的温床。墙体出现霉变、家具长出明显的霉菌、浴室卫生间里出现黑斑等等都是令人困扰的问题。霉菌的滋生不单单是对家居用品的损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更是不能忽视的。
3.细菌和霉菌的快速繁殖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诸多危害,因此抗菌防霉技术和抗菌材料的使用一直备受重视。目前已有的抗菌剂主要分为两大类,无机抗菌剂和有机抗菌剂,其中,无机抗菌剂具有很好的抗菌或者防霉效果,但难以做到抗菌和防霉同时兼顾;有机抗菌剂的抗菌防霉见效快,但抗菌防霉效果较差。此外,这些化学抗菌剂往往易造成环境污染或是对人体的健康有一定的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生物杀菌除霉剂及其制备方法、清洁用品,旨在提供一种杀菌效果和除霉效果优异、且绿色环保的生物杀菌除霉剂。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生物杀菌除霉剂,所述生物杀菌除霉剂包括以下组分:
6.生物复合酶制剂、稳定剂、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和水;
7.其中,所述生物复合酶制剂包括甲壳素脱乙酰酶、壳聚糖酶、葡萄糖氧化酶、β-葡聚糖酶和碱性蛋白酶。
8.可选地,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生物杀菌除霉剂,所述生物复合酶制剂的含量为1~10重量份,所述稳定剂的含量为1~30重量份,所述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1~10重量份,所述有机溶剂的含量为1~10重量份,余量为水。
9.可选地,所述碱性蛋白酶的活力为1900~2500u/ml,在37℃恒温三个月保存酶活达90%以上。
10.可选地,所述生物复合酶制剂还包括溶菌酶和/或抗菌肽。
11.可选地,所述稳定剂包括混合液a或混合液b,其中,所述混合液a包括硼砂和硼酸缓冲液,所述混合液b包括丙二醇和丙三醇。
12.可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糖苷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13.可选地,所述有机溶剂为二丙二醇丙醚或二丙二醇丁醚。
14.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如上所述的生物杀菌除霉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5.将生物复合酶制剂与水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液;
16.将稳定剂、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混合,得到第二混合液;
17.将所述第一混合液和所述第二混合液混合,然后调节ph至8~10,得到生物杀菌除霉剂。
18.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清洁用品,所述清洁用品包括如上所述的生物杀菌除霉剂。
19.可选地,所述清洁用品包括洗衣剂或厕所清洁剂。
20.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生物杀菌除霉剂中的生物复合酶制剂包括甲壳素脱乙酰酶、壳聚糖酶、葡萄糖氧化酶、β-葡聚糖酶和碱性蛋白酶。其中,甲壳素脱乙酰酶能把真菌甲壳素脱乙酰化,从而改变真菌细胞壁结构,且甲壳素脱乙酰化后变成壳聚糖,更利于壳聚糖酶对真菌细胞壁的水解,如此,通过甲壳素脱乙酰酶和壳聚糖酶的协同作用,能够更好的对真菌细胞壁进行水解;β-葡聚糖酶能有效分解真菌细胞壁上的葡聚糖,破坏细胞壁的完整性,同时产物葡萄糖被葡萄糖氧化酶催化生成葡萄糖酸及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具有杀菌及漂白作用,可有效去除霉斑;碱性蛋白酶可有效分解细菌及真菌细胞膜、细胞壁及细胞溶出物里的蛋白质成份,增强产品的清洁、去污效果。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生物复合酶制剂,并配合使用稳定剂、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和水,使得到的生物杀菌防霉剂的杀菌和防霉效果优异,同时清洁和漂白效果好,且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2.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生物杀菌除霉剂的制备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23.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25.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此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6.目前已有的抗菌剂主要分为两大类,无机抗菌剂和有机抗菌剂,其中,无机抗菌剂具有很好的抗菌或者防霉效果,但难以做到抗菌和防霉同时兼顾;有机抗菌剂的抗菌防霉见效快,但抗菌防霉效果较差。此外,这些化学抗菌剂往往易造成环境污染或是对人体的健
康有一定的危害。
27.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杀菌除霉剂,旨在提供一种杀菌效果和除霉效果优异、且绿色环保的生物杀菌除霉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生物杀菌除霉剂包括以下组分:
28.生物复合酶制剂、稳定剂、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和水;
29.其中,所述生物复合酶制剂包括甲壳素脱乙酰酶、壳聚糖酶、葡萄糖氧化酶、β-葡聚糖酶和碱性蛋白酶。
30.在本发明中,甲壳素脱乙酰酶能把真菌甲壳素脱乙酰化,从而改变真菌细胞壁结构,且甲壳素脱乙酰化后变成壳聚糖,更利于壳聚糖酶对真菌细胞壁的水解,如此,通过甲壳素脱乙酰酶和壳聚糖酶的协同作用,能够更好的对真菌细胞壁进行水解。
31.在本发明中,β-葡聚糖酶能有效分解真菌细胞壁上的葡聚糖,破坏细胞壁的完整性,同时产物葡萄糖被葡萄糖氧化酶催化生成葡萄糖酸及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具有杀菌及漂白作用,可有效去除霉斑。
32.在本发明中,碱性蛋白酶可有效分解细菌及真菌细胞膜、细胞壁及细胞溶出物里的蛋白质成份,增强产品的清洁、去污效果。
33.本发明通过甲壳素脱乙酰酶、壳聚糖酶、葡萄糖氧化酶、β-葡聚糖酶和碱性蛋白酶进行复配,并配合使用稳定剂、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和水,使得到的生物杀菌防霉剂的杀菌和防霉效果优异,同时清洁和漂白效果好,且绿色环保。
34.对于所述生物杀菌除霉剂中的各组分的添加量,本发明不做限制,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生物杀菌除霉剂,所述生物复合酶制剂的含量为1~10重量份,所述稳定剂的含量为1~30重量份,所述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1~10重量份,所述有机溶剂的含量为1~10重量份,余量为水。
35.进一步优选地,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生物杀菌除霉剂,所述生物复合酶制剂的含量为6~10重量份,所述稳定剂的含量为10~30重量份,所述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5~10重量份,所述有机溶剂的含量为5~10重量份,余量为水。
36.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碱性蛋白酶的活力为1900~2500u/ml,在37℃恒温三个月保存酶活达90%以上。具体地,所述碱性蛋白酶的酶活是采用gbt 23527-2009中的福林法检测的。
37.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生物复合酶制剂还包括溶菌酶和/或抗菌肽。其中,溶菌酶主要通过破坏细胞壁中的肽聚糖成分,使细胞壁不溶性黏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导致细胞壁破裂内容物逸出而使细菌溶解。同时,溶菌酶还可与带负电荷的病毒蛋白直接结合,与dna、rna、脱辅基蛋白形成复合体,使病毒失活。抗菌肽能借助静电力能快速与革兰氏阴性菌外膜的脂多糖带结合,引起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外膜结构发生改变,会直接而迅速地破坏细胞与细胞器赖以生存的物质,破坏细胞内外能差平衡,抑制蛋白质、多糖等的生物合成,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38.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所述溶菌酶的活力为25~35万u/ml,在37℃恒温三个月保存酶活达95%以上。其中,所述溶菌酶的酶活是用ws/647-2019中附录b方法进行检测的。
39.本发明不限制所述生物复合酶制剂中的各种酶的具体来源,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溶菌酶、壳聚糖酶来源于白色链霉菌,所述抗菌肽来源于枯草芽孢杆菌,所述甲壳素脱乙酰酶来源于黑曲霉,所述葡萄糖氧化酶来源于特异青霉,所述β-葡聚糖酶来源于李氏木
霉,所述碱性蛋白酶来源于地衣芽孢杆菌。
40.为了使所述生物杀菌除霉剂的稳定性好、有效期长,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稳定剂为混合液a所述混合液a包括硼砂和硼酸缓冲液。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稳定剂为混合液b,所述混合液b包括丙二醇和丙三醇。
41.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糖苷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通过采用上述复配表面活性剂,使生物杀菌除霉剂的去污性好,乳化能力强,分散性好。
42.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二丙二醇丙醚或二丙二醇丁醚。
43.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如上所述的生物杀菌除霉剂的制备方法,请结合参阅图1,在一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4.s10、将生物复合酶制剂与水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液;
45.s20、将稳定剂、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混合,得到第二混合液;
46.s30、将所述第一混合液和所述第二混合液混合,然后调节ph至8~10,得到生物杀菌除霉剂。
4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步骤s20也可以在步骤s10之前进行,或者是步骤s20和步骤s10同步进行,只需要在步骤s30之前,分别完成所述混合液a和混合液b的制备即可。
48.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清洁用品,所述清洁用品包括如上所述的生物杀菌除霉剂,所述生物杀菌除霉剂的具体内容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发明清洁产品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49.本发明不限制所述清洁用品的具体种类,只要含有上述生物杀菌除霉剂即可,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清洁用品包括洗衣剂或厕所清洁剂。进一步地,所述洗衣剂可以为洗衣粉、洗衣液或洗衣凝珠。
50.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51.实施例1
52.所述生物杀菌除霉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生物复合酶制剂8份、稳定剂10份、表面活性剂8份、有机溶剂8份和水66份;其中,所述生物复合酶制剂包括甲壳素脱乙酰酶、壳聚糖酶、葡萄糖氧化酶、β-葡聚糖酶、碱性蛋白酶(酶活为2000u/ml)、溶菌酶(30万u/ml)和抗菌肽;所述稳定剂包括硼砂和硼酸缓冲液,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糖苷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所述有机溶剂为二丙二醇丙醚;
53.制备方法:
54.将生物复合酶制剂与水混匀,得到第一混合液;
55.将稳定剂、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混匀,得到第二混合液;
56.将所述第一混合液和所述第二混合液混匀,然后调节ph至8.5得到生物杀菌除霉剂。
57.实施例2
58.所述生物杀菌除霉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生物复合酶制剂6份、稳定剂15
份、表面活性剂10份、有机溶剂5份和水64份;其中,所述生物复合酶制剂包括甲壳素脱乙酰酶、壳聚糖酶、葡萄糖氧化酶、β-葡聚糖酶、碱性蛋白酶(酶活为2000u/ml)、溶菌酶(30万u/ml)和抗菌肽;所述稳定剂包括丙二醇和丙三醇,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糖苷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所述有机溶剂为二丙二醇丁醚;
59.制备方法:
60.将生物复合酶制剂与水混匀,得到第一混合液;
61.将稳定剂、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混匀,得到第二混合液;
62.将所述第一混合液和所述第二混合液混匀,然后调节ph至9,得到生物杀菌除霉剂。
63.实施例3
64.所述生物杀菌除霉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生物复合酶制剂10份、稳定剂25份、表面活性剂10份、有机溶剂7份和水48份;其中,所述生物复合酶制剂包括甲壳素脱乙酰酶、壳聚糖酶、葡萄糖氧化酶、β-葡聚糖酶、碱性蛋白酶(酶活为2000u/ml)、溶菌酶(30万u/ml)和抗菌肽;所述稳定剂包括丙二醇和丙三醇,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糖苷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所述有机溶剂为二丙二醇丁醚;
65.制备方法:
66.将生物复合酶制剂与水混匀,得到第一混合液;
67.将稳定剂、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混匀,得到第二混合液;
68.将所述第一混合液和所述第二混合液混匀,然后调节ph至10,得到生物杀菌除霉剂。
69.实施例4
70.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进行实施,与之不同的是,不添加抗菌肽,即:所述生物复合酶制剂包括甲壳素脱乙酰酶、壳聚糖酶、葡萄糖氧化酶、β-葡聚糖酶、碱性蛋白酶(酶活为2000u/ml)和溶菌酶(30万u/ml)
71.对比例1
72.按照实施例4所述的方法进行实施,与之不同的是,将甲壳素脱乙酰酶使用等量的壳聚糖酶替代,即:所述生物复合酶制剂包括壳聚糖酶、葡萄糖氧化酶、β-葡聚糖酶、碱性蛋白酶(酶活为2000u/ml)和溶菌酶(30万u/ml)。
73.对比例2
74.按照实施例4所述的方法进行实施,与之不同的是,将壳聚糖酶使用等量的甲壳素脱乙酰酶替代,即:所述生物复合酶制剂包括甲壳素脱乙酰酶、葡萄糖氧化酶、β-葡聚糖酶、碱性蛋白酶(酶活为2000u/ml)和溶菌酶(30万u/ml)。
75.对比例3
76.按照实施例4所述的方法进行实施,与之不同的是,不添加葡萄糖氧化酶和β-葡聚糖酶,即:所述生物复合酶制剂包括甲壳素脱乙酰酶、壳聚糖酶、碱性蛋白酶(酶活为2000u/ml)和溶菌酶(30万u/ml)。
77.将实施例1-4及对比例1-3制得的生物杀菌除霉剂采用ws_t650-2019(5.2.1)所述的方法进行杀菌效果测试,试验菌株分别为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8099,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atcc6538,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atcc 16404,
其中,作用时间为20分钟,稀释浓度为1:5,重复测试3次,取平均值,测试结果如下表1所示。
78.表1
[0079][0080]
由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4制得的生物杀菌除霉剂对大肠杆菌的杀菌率为91%以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率为98%以上,对黑曲霉菌的杀菌率为92%以上,说明本发明提供的生物杀菌除霉剂的杀菌除霉效果均优异。
[0081]
同时,将实施例1和实施例4进行对比可以看出,通过添加抗菌肽,使生物除霉杀菌剂的杀菌除霉效果更好。
[0082]
将实施例4和对比例1-2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将甲壳素脱乙酰酶和壳聚糖酶复配时,两者能起到协同作用,使杀菌除霉效果更好。
[0083]
将实施例4和对比例3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当生物杀菌除霉剂中不含有葡萄糖氧化酶和β-葡聚糖酶时,杀菌防霉效果大幅下降。
[0084]
将实施例1-4制得的生物杀菌除霉剂采用ws_t650-2019(5.2.1)所述的方法进行杀菌效果稳定性测试,存放条件:37℃恒温保存三个月,试验菌株分别为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8099,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atcc6538,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atcc 16404,其中,作用时间为20分钟,稀释浓度为1:5,重复测试3次,取平均值,测试结果如下表2所示。
[0085]
表2
[0086][0087]
由表2可以看出,将实施例1-4制得的生物杀菌除霉剂置于37℃恒温存放3个月后,对大肠杆菌的杀菌率为90%以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率为93%以上,对黄曲霉菌的
杀菌率为90%以上,说明本发明提供的生物杀菌除霉剂的杀菌效果稳定性好。
[0088]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