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型组合体智能白蚁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01201发布日期:2022-11-23 08:25阅读:95来源:国知局
地上型组合体智能白蚁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白蚁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是地上型组合体智能白蚁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2.白蚁是自然环境中存在的能够高效降解木质纤维素的昆虫之一,其对农作物、树木、房屋建筑以及江河堤坝等都具有蛀蚀的危害。日常白蚁监测是降低白蚁危害的有效措施,地上型白蚁监测装置是一种安装在树木、房屋建筑及构筑物地面以上已经发生蚁害的部位进行白蚁监测而达到灭治效果的设备。目前现有的传统地上型白蚁监测装置均是普通型,没有自动报警系统,发现白蚁的入侵只能依靠人工巡查。而白蚁的种类不同,在白蚁监测装置内取食及驻留的时间也不同,如黑翅土白蚁在白蚁监测装置内取食驻留的时间短的只有一到二天,如果依靠人工巡查则不能做到灭治及时性,有效性并且效率低、费人工、效果差。木质建筑的构件(如柱、梁、椽等)及树木的树干等发生蚁害的部位很多是近似圆柱体或者其他不规则的形状,目前现有的传统地上型白蚁监测装置的进蚁孔都的平面的。而大部分白蚁有畏光的习性,白蚁活动隐蔽性强。创造隐蔽的白蚁取食路径是白蚁监测装置的技术关键。传统地上型白蚁监测装置的进蚁孔不能贴合发生蚁害的部位,达不到理想的白蚁监测效果。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5012866u,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4853790u ,因此,急需一种可以应用在各种蚁害的部位的地上型智能白蚁监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在各种蚁害的部位,以弧面进蚁孔和平面进蚁孔相结合有多面进蚁孔的地上型组合体智能白蚁监测装置的技术方案。
4.所述的地上型组合体智能白蚁监测装置,包括组合外壳,所述组合外壳包括前板、侧板以及背板,所述前板和背板呈弧形,所述侧板设置有两块,通过侧板将所述前板和背板连接,形成所述组合外壳,所述组合外壳的内腔中填充设置饵料和信息条,所述背板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向外突出的凹槽,所述凹槽中设置有报警系统,所述前板和侧板及底板上设置有进蚁孔。蚁害的部位均设有遮光板,当地上型组合体全智能白蚁监测装置根据蚁害的部位使用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进蚁孔时,其余进蚁孔均用遮光板覆盖,以诱引白蚁进入本装置内取食驻留。有进蚁孔的外壳前板和侧板及底板上设置有连接孔,用螺钉固定白蚁监测装置进蚁孔与蚁害的木质结构部位(如果是属于文物的构件则使用其他不破坏文物的方法进行固定,如用绳子绑定等)。其余不被使用的进蚁孔此表面的连接孔均被遮光板覆盖,使外壳的内腔保持没有亮光的黑暗环境,创造出隐蔽的白蚁取食路径。同时自动报警系统根据不同种类白蚁在白蚁监测装置内取食及驻留的时间,设定监测装置的检测报警时间,如一天一次或者三天一次,做到灭治及时性,有效性,节约大量人工。
5.进一步的,所述组合外壳还包括底板以及顶盖,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进蚁孔,所述顶盖固定安装在所述组合外壳的上端。
6.进一步的,所述背板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连接柱,所述顶盖上设置有装配孔,安装
后所述装配孔设置在所述连接柱的上方,并通过螺钉配合形成固定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上设置有螺孔,所述装配孔为沉孔。
8.进一步的,所述前板和侧板的内壁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进蚁孔的两侧。
9.进一步的,所述卡槽中卡接设置有遮光板。
10.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遮光板,所述遮光板覆盖所述进蚁孔。
11.进一步的,所述进蚁孔呈网格状。
12.进一步的,所述报警系统包括电路板、电池以及监控组件,所述电池、电路板以及所述监控组件和信息条之间电连接。监控组件上设置有信号灯,信号灯与电路板连接,当监测到白蚁进入时,信号灯亮起,提示白蚁进入。或者电路板中设置有数据传输模块,例如蓝牙模块或者2g/3g/4g/5g模块,当监测到白蚁进入时,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发出信号至移动终端中,提示白蚁信息。
13.进一步的,所述组合外壳由硅胶材质制成。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优点:本装置为地上型监测装置,前板、背板呈弧形,且组合体外壳外立面侧壁及底部的进蚁孔能够贴合树木、房屋建筑及构筑物各种蚁害的部位放置,贴合性较好。另外,组合外壳的背部设置有电子设备腔体,内置报警系统,当白蚁被饵料吸引,通过进蚁孔进入到检测装置中时,能够发出信号灯提醒或直接发出白蚁进入信息至终端,方便监测。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分解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底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侧视图;图5为卡接槽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组合外壳;101前板;102侧板;103背板;104凹槽;105进蚁孔;106底板;107顶盖;108连接柱;109装配孔;1010卡槽;1011内腔;2信息条;3报警系统;301电路板;302电池;4遮光板。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8.如图1-5所示,地上型组合体智能白蚁监测装置,包括组合外壳1,组合外壳1包括前板101、侧板102、背板103、底板106以及顶盖107,前板101和背板103呈弧形,侧板102设置有两块,通过侧板102将前板101和背板103连接,形成组合外壳1。组合外壳1的内腔1011中填充设置饵料及信息条2,背板103上设置有开口,开口上设置向外突出的凹槽104,凹槽104中设置有报警系统3,前板101、侧板102和底板106上设置有进蚁孔105。顶盖107固定安装在组合外壳1的上端。组合外壳1由硅胶材质制成。硅胶材质质地柔软,且耐腐性好,当使用该监测装置时,前板101贴合木头柱子设置,也可以直接将该装置放置在古建筑中。在本实施例中,凹槽104的底部设置在背板103上,没有延伸至底板106,当报警系统3安装所需体积较
大时,可以向下延伸。
19.组合外壳1的上部设置有连接台阶,顶盖107嵌入安装在连接台阶上,安装组合外壳1的上表面平整,没有凸块。组合外壳1的前板101、侧板102、背板103、底板106通过一体成型工艺制成。
20.背板103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连接柱108,连接柱108上设置有螺孔,装配孔109为沉孔。顶盖107上设置有装配孔109,安装后装配孔109设置在连接柱108的上方,并通过螺钉配合形成固定连接。具体来说,螺钉穿过装配孔109后与连接柱108上的螺孔螺接。装配孔为沉孔,当螺钉完成连接后,其尾端隐藏在沉孔中,外观简洁,并且可以采用端盖插接在沉孔中,将螺钉进行保护,提高美观的同时保护螺钉触水生锈。
21.前板101和侧板102的内壁上设置有卡槽1010,卡槽1010设置在进蚁孔105的两侧。卡槽1010中卡接设置有遮光板4。底板106上同样设置有遮光板4,遮光板放置在进蚁孔上方,通过遮光板4覆盖进蚁孔105。为了防止遮光板4移动,前板101、侧板102以及底板106上还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均布在进蚁孔的侧边,螺钉穿过该连接孔后,固定白蚁监测装置进蚁孔与蚁害的木质结构部位。
22.报警系统3包括电路板301、电池302以及监控组件,电池301、电路板302以及监控组件和信息条之间电连接。监控组件上设置有信号灯,信号灯与电路板连接,当监测到白蚁进入时,信号灯亮起,提示白蚁进入。或者电路板中设置有数据传输模块,例如蓝牙模块或者2g/3g/4g/5g模块,当监测到白蚁进入时,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发出信号至移动终端中,提示白蚁信息。
23.本装置为地上型监测装置,前板、背板呈弧形,且组合体外壳外立面侧壁及底部的进蚁孔能够贴合树木、房屋建筑及构筑物各种蚁害的部位放置,贴合性较好。另外,组合外壳的背部设置有电子设备腔体,内置报警系统,当白蚁被饵料吸引,通过进蚁孔进入到检测装置中时,能够发出信号灯提醒或直接发出白蚁进入信息至终端,方便监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