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驱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01082发布日期:2023-03-31 19:04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激光驱鸟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驱鸟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激光驱鸟装置。


背景技术:

2.我国变电站数目众多,不容易及时受到人力的监控,因此受鸟类活动的影响比较大。鸟害事故的频繁发生,使电网的安全运行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为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避免由于鸟类筑巢而导致发生线路对地放电事故,有必要采取措施驱赶鸟类而又不伤害鸟类。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为了施驱赶鸟类而又不伤害鸟类,提供一种激光驱鸟装置,通过激光驱鸟装置对变电站架构进行巡回线扫一次,达到驱鸟效果。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激光驱鸟装置,包括固定架、角度调节机构、激光发射装置、蓄电池和太阳能板,所述角度调节机构与固定架固定,所述激光发射装置安装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上,角度调节机构带动激光发射装置转动以改变激光发射装置的激光发射角度,所述角度调节机构、激光发射装置和太阳能板分别与蓄电池电连接。
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角度调节机构通过转动,带动激光发射装置进行扫描,可以在各个角度上进行驱鸟。激光驱鸟装置每隔一段时间开启激光器,对变电站架构进行巡回线扫一次,线扫完毕后再关闭激光器,从而达到驱鸟效果。太阳能板可以对蓄电池进行充电,蓄电池可以为角度调节机构和激光发射装置提供电能。
6.作为优选,所述太阳能板与固定架分体式设置。所述太阳能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从而使太阳能板更好的吸收太阳能。
7.作为优选,还包括无线遥控器和用于控制激光发射装置启闭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上设有可与无线遥控器通讯连接的无线通讯模块。上述无线遥控器、控制器和无线通讯模块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产品。所述方案可以实现对激光驱鸟装置的远程无线控制,可通过无线遥控器控制开启、关闭及即时扫描功能。
8.作为优选,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使激光发射装置在水平面内转动的水平转动机构和使激光发射装置在竖直面内转动的竖直转动机构。水平转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平台,竖直转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平台,第一平台与固定架转动连接,第一电机驱动第一平台在水平内转动,第二平台与第一平台转动连接,第二电机驱动第二平台在竖直面内转动。
9.作为优选,所述激光发射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激光发生器以及设置在激光发生器发射端的焦距调节机构,激光发生器发出的激光通过焦距调节机构后穿出壳体。所述焦距调节机构可以调节激光发射装置发出激光的光斑大小,光斑越小,激光的能量密度越大,对某个特定位置的驱鸟效果越好,光斑越大,某一角度下,激光覆盖的范围越大。
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焦距调节,如在夜晚对激光的能量密度要求低,可以适当增加光斑面积,提高巡回线扫效率,在白天由于环境光线亮度大,对激光的能量密度要求高,可以适当较小光斑面积,增加激光的能量密度,增加激光驱鸟效果,或者在某个固定角度上,调节光斑大小,达到激光强度的变化效果,起到更好的激光驱鸟效果。
10.作为优选,所述焦距调节机构包括支架、第一镜片组、第二镜片组和直线驱动机构,第一镜片组与支架固定,第二镜片组与支架滑动连接,直线驱动机构驱动第二镜片组相对支架滑动以调节焦距调节机构的焦距。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可以是电机驱动的丝杆螺母机构、电机驱动的齿轮齿条机构、推杆电机等常用的直线驱动机构。所述方案通过调节第一镜片组、第二镜片组之间的间距实现对焦距调节机构焦距的调节。
11.作为优选,所述激光发射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激光发生器,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通风散热的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上设有风扇。
1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风扇可以带动壳体内的空气与外部空气进行交换,对壳体内的激光发生器进行散热。
1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通风口上设有干燥盒,干燥盒内装有干燥剂,干燥盒上设有若干个透气孔,第一通风口通过干燥盒与壳体外部连通,壳体外部的空气依次通过干燥盒和第一通风口后进入壳体内。所述干燥盒和干燥剂可以对进入壳体的空气进行除湿,避免潮湿的空气对设备产生腐蚀,增加设备使用寿命,也可以避免潮湿的空气中的水汽在激光发生器的镜片上凝结,影响激光的对焦。
1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通风口上设有第一干燥盒,所述第二通风口上设有第二干燥盒,第一干燥盒和第二干燥盒内均装有干燥剂,第一干燥盒和第二干燥盒上均设有若干个透气孔,所述风扇正反转交替运行以使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交替进风和出风,第一通风口进风且第二通风口出风时,所述第一干燥盒内的干燥剂吸收空气中的水汽,经过壳体内的高温空气通过第二干燥盒对第二干燥盒内干燥剂进行烘干;第二通风口进风且第一通风口出风时,所述第二干燥盒内的干燥剂吸收空气中的水汽,经过壳体内的高温空气通过第一干燥盒对第一干燥盒内干燥剂进行烘干。
1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干燥剂由可以重复使用的材料制造,如硅胶干燥剂,可以在热风作用下将水份脱去,达到重复使用的目的。通过风扇正反转交替运行以使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交替进风和出风,第一通风口作为进风口时,第一干燥盒可以吸收外部空气的水汽,减少进入壳体内的水汽,当壳体内的空气对激光发生器进行冷却后,空气本身的温度上升,高温的气体吹过第二通风口和第二干燥盒,可以对第二干燥盒上的干燥剂进行干燥脱水,充分利用了激光发生器产生的热量,运行一段时间后,风扇反转,第二通风口作为进风口,第二干燥盒可以吸收外部空气的水汽,减少进入壳体内的水汽,当壳体内的空气对激光发生器进行冷却后,空气本身的温度上升,高温的气体吹过第一通风口和第一干燥盒,可以对第一干燥盒上的干燥剂进行干燥脱水,重复利用第一干燥盒内的干燥剂。
1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通风口上设有第一风扇,所述第二通风口上设有第二风扇,第一通风口进风且第二通风口出风时,第一风扇运行向壳体内吹气,第二风扇关闭,以使壳体内气压大于大气压;或者,第一风扇运行向壳体内吹气,第二风扇向壳体外吹气,以使增加壳体内的通风量;或者,第一风扇运行向壳体内吹气,第二风扇向壳体外吹气,且第一风扇的运行功率大于第二风扇的运行功率,以使壳体内气压大于大气压,同时增加壳体内的通
风量。
17.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壳体内气压大于大气压,防止外部空气通过壳体的缝隙进入,使进入壳体内的空气均经过干燥剂进行干燥,保证壳体内空气的干燥度。当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一起运行时,可以增加气体流体量提高散热效果,同时,第一风扇的运行功率大于第二风扇的运行功率,以使壳体内气压大于大气压,防止外部空气通过壳体的缝隙进入,使进入壳体内的空气均经过干燥剂进行干燥,保证壳体内空气的干燥度。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图3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图4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三。
19.图中:固定架1、角度调节机构2、激光发射装置3、壳体3.1、激光发生器3.2、焦距调节机构3.3、支架3.3.1、第一镜片组3.3.2、第二镜片组3.3.3、直线驱动机构3.3.4、第一通风口3.4、第二通风口3.5、风扇3.6、第一风扇3.6.1、第二风扇3.6.2、干燥盒3.7、第一干燥盒3.7.1、第二干燥盒3.7.2、蓄电池4、太阳能板5。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21.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激光驱鸟装置,包括固定架1、角度调节机构2、激光发射装置3、蓄电池4和太阳能板5,所述角度调节机构2与固定架1固定,所述激光发射装置3安装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2上,角度调节机构2带动激光发射装置3转动以改变激光发射装置3的激光发射角度,所述角度调节机构2、激光发射装置3和太阳能板5分别与蓄电池4电连接。
2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角度调节机构2通过转动,带动激光发射装置3进行扫描,可以在各个角度上进行驱鸟。激光驱鸟装置每隔一段时间开启激光器,对变电站架构进行巡回线扫一次,线扫完毕后再关闭激光器,从而达到驱鸟效果。所激光发射装置3上设有光线强度传感器,由于激光器在长时间满功率运行下会缩短使用寿命,可增设自动调节激光功率的功能,通过感应外界环境亮度自动调整合适的激光功率进行驱鸟工作。太阳能板5可以对蓄电池4进行充电,蓄电池4可以为角度调节机构2和激光发射装置3提供电能,也可以通过接入220v市电进行供能。
23.所述激光发射装置3用于发射520nm激光,经研究表明,鸟类视觉系统对波长为532nm的光源最为敏感,依照鸟类此种生物特性,采用波长为520nm的绿色激光束能够对鸟类产生较强的视觉反射,激光束照射在鸟类视线范围内能够形成干扰,驱赶鸟类远离激光束。同时520nm的绿色激光为安全激光,不会对人眼或鸟类产生任何伤害,可以有效应对电力行业鸟害的预防和治理。
2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板5与固定架1分体式设置。所述太阳能板5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从而使太阳能板5更好的吸收太阳能。
25.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板5固定在固定架1上。
26.优选的,激光驱鸟装置还包括无线遥控器和用于控制激光发射装置3启闭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上设有可与无线遥控器通讯连接的无线通讯模块。上述无线遥控器、控制器和无线通讯模块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产品。所述方案可以实现对激光驱鸟装置的远程无线控制,可通过无线遥控器控制开启、关闭及即时扫描功能。
27.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2包括使激光发射装置3在水平面内转动的水平转动机构和使激光发射装置3在竖直面内转动的竖直转动机构。水平转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平台,竖直转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平台,第一平台与固定架1转动连接,第一电机驱动第一平台在水平内转动,第二平台与第一平台转动连接,第二电机驱动第二平台在竖直面内转动。所述角度调节机构2可以采用现有的云台。
28.实施例2: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激光发射装置3包括壳体3.1、设置在壳体3.1内的激光发生器3.2以及设置在激光发生器3.2发射端的焦距调节机构3.3,激光发生器3.2发出的激光通过焦距调节机构3.3后穿出壳体3.1。所述焦距调节机构3.3可以调节激光发射装置3发出激光的光斑大小,光斑越小,激光的能量密度越大,对某个特定位置的驱鸟效果越好,光斑越大,某一角度下,激光覆盖的范围越大。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焦距调节,如在夜晚对激光的能量密度要求低,可以适当增加光斑面积,提高巡回线扫效率,在白天由于环境光线亮度大,对激光的能量密度要求高,可以适当较小光斑面积,增加激光的能量密度,增加激光驱鸟效果,或者在某个固定角度上,调节光斑大小,达到激光强度的变化效果,起到更好的激光驱鸟效果。
29.所述焦距调节机构3.3包括支架3.3.1、第一镜片组3.3.2、第二镜片组3.3.3和直线驱动机构3.3.4,第一镜片组3.3.2包括至少一个凹透镜或凸透镜,第二镜片组3.3.3包括至少一个凹透镜或凸透镜,第一镜片组3.3.2与支架3.3.1固定,第二镜片组3.3.3与支架3.3.1滑动连接,直线驱动机构3.3.4驱动第二镜片组3.3.3相对支架3.3.1滑动以调节焦距调节机构3.3的焦距。所述直线驱动机构3.3.4可以是电机驱动的丝杆螺母机构、电机驱动的齿轮齿条机构、推杆电机等常用的直线驱动机构3.3.4。所述方案通过调节第一镜片组3.3.2、第二镜片组3.3.3之间的间距实现对焦距调节机构3.3焦距的调节。
30.实施例3: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激光发射装置3包括壳体3.1和设置在壳体3.1内的激光发生器3.2,所述壳体3.1上设有用于通风散热的第一通风口3.4和第二通风口3.5,第一通风口3.4和/第二通风口3.5上设有风扇3.6。
3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风扇3.6可以带动壳体3.1内的空气与外部空气进行交换,对壳体3.1内的激光发生器3.2进行散热。
32.所述第一通风口3.4上设有干燥盒3.7,干燥盒3.7内装有干燥剂,干燥盒3.7上设有若干个透气孔,第一通风口3.4通过干燥盒3.7与壳体3.1外部连通,壳体3.1外部的空气依次通过干燥盒3.7和第一通风口3.4后进入壳体3.1内。所述干燥盒3.7和干燥剂可以对进入壳体3.1的空气进行除湿,避免潮湿的空气对设备产生腐蚀,增加设备使用寿命,也可以避免潮湿的空气中的水汽在激光发生器3.2的镜片上凝结,影响激光的对焦。
33.实施例4: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激光发射装置3包括壳体3.1和设置在壳体
3.1内的激光发生器3.2,所述壳体3.1上设有用于通风散热的第一通风口3.4和第二通风口3.5,所述第一通风口3.4上设有第一干燥盒3.7.1,所述第二通风口3.5上设有第二干燥盒3.7.2,第一干燥盒3.7.1和第二干燥盒3.7.2内均装有干燥剂,第一干燥盒3.7.1和第二干燥盒3.7.2上均设有若干个透气孔,所述风扇3.6正反转交替运行以使第一通风口3.4和第二通风口3.5交替进风和出风,第一通风口3.4进风且第二通风口3.5出风时,所述第一干燥盒3.7.1内的干燥剂吸收空气中的水汽,经过壳体3.1内的高温空气通过第二干燥盒3.7.2对第二干燥盒3.7.2内干燥剂进行烘干;第二通风口3.5进风且第一通风口3.4出风时,所述第二干燥盒3.7.2内的干燥剂吸收空气中的水汽,经过壳体3.1内的高温空气通过第一干燥盒3.7.1对第一干燥盒3.7.1内干燥剂进行烘干。
3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干燥剂由可以重复使用的材料制造,如硅胶干燥剂,可以在热风作用下将水份脱去,达到重复使用的目的。通过风扇3.6正反转交替运行以使第一通风口3.4和第二通风口3.5交替进风和出风,第一通风口3.4作为进风口时,第一干燥盒3.7.1可以吸收外部空气的水汽,减少进入壳体3.1内的水汽,当壳体3.1内的空气对激光发生器3.2进行冷却后,空气本身的温度上升,高温的气体吹过第二通风口3.5和第二干燥盒3.7.2,可以对第二干燥盒3.7.2上的干燥剂进行干燥脱水,充分利用了激光发生器3.2产生的热量,运行一段时间后,风扇3.6反转,第二通风口3.5作为进风口,第二干燥盒3.7.2可以吸收外部空气的水汽,减少进入壳体3.1内的水汽,当壳体3.1内的空气对激光发生器3.2进行冷却后,空气本身的温度上升,高温的气体吹过第一通风口3.4和第一干燥盒3.7.1,可以对第一干燥盒3.7.1上的干燥剂进行干燥脱水,重复利用第一干燥盒3.7.1内的干燥剂。
35.优选的,所述第一通风口3.4上设有第一风扇3.6.1,所述第二通风口3.5上设有第二风扇3.6.2,第一通风口3.4进风且第二通风口3.5出风时,第一风扇3.6.1运行向壳体3.1内吹气,第二风扇3.6.2关闭,以使壳体3.1内气压大于大气压;或者,第一风扇3.6.1运行向壳体3.1内吹气,第二风扇3.6.2向壳体3.1外吹气,以使增加壳体3.1内的通风量;或者,第一风扇3.6.1运行向壳体3.1内吹气,第二风扇3.6.2向壳体3.1外吹气,且第一风扇3.6.1的运行功率大于第二风扇3.6.2的运行功率,以使壳体3.1内气压大于大气压,同时增加壳体3.1内的通风量。
36.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壳体3.1内气压大于大气压,防止外部空气通过壳体3.1的缝隙进入,使进入壳体3.1内的空气均经过干燥剂进行干燥,保证壳体3.1内空气的干燥度。当第一风扇3.6.1和第二风扇3.6.2一起运行时,可以增加气体流体量提高散热效果,同时,第一风扇3.6.1的运行功率大于第二风扇3.6.2的运行功率,以使壳体3.1内气压大于大气压,防止外部空气通过壳体3.1的缝隙进入,使进入壳体3.1内的空气均经过干燥剂进行干燥,保证壳体3.1内空气的干燥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