鳡仔鱼室内快速驯食人工配合饲料的方法

文档序号:32501837发布日期:2022-12-10 05:36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鳡仔鱼室内快速驯食人工配合饲料的方法

1.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中的鱼类驯食饲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鳡仔鱼室内快速驯食人工配合饲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2.鳡(elopichthys bambusa)属鲤科,雅罗鱼亚科,是凶猛肉食性鱼类,有“水老虎”之称,是湖北特色名贵养殖鱼类,“香煎鳡鱼”是湖北名菜,“丹江口鳡鱼”2011年被国家质检总局纳入“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价格一般超过40元/kg,10kg以上个体价格超过80元/kg。鳡生长速度较快,且能够在水体当中捕食各类鱼,在生态系统中属顶级消费者,对维持水体生态系统平衡有重要作用。为了保护丹江口水体环境和生态资源,丹江口市开始全面拆除网箱。由于主要养殖模式的消失和亲本数量锐减等原因,鳡养殖规模和市场消费急剧缩减。当前,为了保护长江及丹江口水库鳡自然资源,满足人们对长江优质特色鱼类的消费需求,推动我省特色鱼类养殖产业绿色发展,亟需对鳡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和成鱼养殖技术开展深入研究,建立繁殖-育苗-养殖推广技术体系和产业链。鳡驯食人工配合饲料是苗种培育中最重要环节,是后期成鱼健康养殖的基础。
3.鳡是淡水水体中最凶猛的肉食性鱼类,自然水体中以浮游动物开口,在全长15-20mm时,大规格个体便开始残食小个体,甚至饵料不充足的情况下,相似规格的便存在咬尾现象,残食现象非常严重,苗种培育存活率一直较低。已往的鳡驯食是将池塘培育的幼鱼苗转入水泥池或室内培育池进行转食人工配合饲料,通常在40-60mm时,首先投喂鱼浆、水蚯蚓、冰鲜幼杂鱼等,再逐步过渡到饲料,达到驯食目的。该方法存在四个突出问题:
4.一是驯食时间晚,从池塘起捕驯食前,池塘中便已经存在较严重的残食现象;
5.二是驯食期间因为存在吃食不均一现象,个体差异容易拉大,导致残食现象严重,显著影响成活率;
6.三是环境不可控,外界因素干扰大,在受到天气变化干扰时,已驯食吃饲料的幼鱼会停食,驯食效果不稳定;
7.四是环境污染和病原传播问题,用鱼浆、水蚯蚓、冰鲜幼杂鱼等投喂存在传播病原风险,对水环境污染也较严重,不适合当下水产养殖绿色健康发展的大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鳡仔鱼室内快速驯食人工配合饲料的方法,该方法在规格差异出现之前,在室内对鳡仔鱼进行的快速驯食,减少残食;本发明建立了一种绿色健康的驯食方法,能够及时让鳡鱼吃食人工配合饲料,提高驯食存活率,从而为恢复鳡绿色健康养殖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一种鳡仔鱼室内快速驯食人工配合饲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1)养殖与驯食环境构建:对养殖缸进行刷洗、消毒,将水提前曝气备用,待放入鳡
水花后,利用光照遮蔽物构建黑暗环境(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位置放置驯食框、驯食灯及曝气头);
11.(2)集群摄食习性建立:鱼苗平游后,4至7日龄投喂适口饵料进行开口,然后对鱼苗开始进行集群驯养,通过关掉气泵、打开灯光吸引鳡仔鱼集群后再投喂的方式建立鳡仔鱼集群摄食,并建立条件反射,7至10日龄从投喂适口饵料过渡到投喂丰年虫;
12.(3)驯食人工配合饲料:待鳡仔鱼建立了集群习性并建立了良好的条件反射,同时鱼苗体长达到15mm时,开始进行人工配合饲料驯食,逐渐减少丰年虫的投喂比例,增加饲料投喂比例,5至10天后完全投喂饲料;
13.(4)及时筛分:当鱼苗体长15mm以上,群体出现规格差异阶段时,及时挑出大规格或明显残食其它鱼的个体,继续对大小规格个体进行驯食,直至所有个体完全吃食饲料。
1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养殖缸的直径不超过10m,水深大于0.4m,养殖缸内水温为22-30℃;鳡苗种在未开口摄食时便放入养殖缸中。
15.再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驯食灯贴近养殖缸缸壁设置;灯光颜色为黄色或白色;当黑暗环境光照强度低于20lx时,打开驯食灯且驯食灯的光照强度为40-100lx(鳡仔鱼能明显感受到灯光刺激);驯食灯下,养殖缸内由近及远形成明暗区域,即为灯下光线明亮(光照强度》40lx),远离灯的缸内位置光线昏暗(光照强度《30lx)。
16.再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适口饵料为蛋黄匀浆液、豆浆、小型浮游动物和轮虫中任意一种。
17.再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饲料的颜色为棕红色或棕黄色;驯食初期最长粒径为300-600μm,并随鳡规格增长而增加(饲料的颜色和规格与丰年虫相近)。
18.再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至(4)中,养殖密度为1000-5000尾/m3,并需要随鳡鱼生长进行稀分。
19.通过上述技术措施,能够实现鳡仔鱼快速驯食人工配合饲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及效果如下:
20.1、本发明首次在鳡仔鱼15mm(残食起始规格)起驯食人工配合饲料,快速使鳡仔鱼转食饲料,避免驯食前规格差异导致的严重残食,驯食成功率可达80%以上。
21.2、本发明通过自鳡开口起至仔鱼早期发育阶段建立强烈的条件反射和集群摄食习性,直接从丰年虫过渡至人工配合饲料,杜绝了之前技术所必须用的鱼浆、水蚯蚓或冰鲜幼杂鱼,从而极大减少病原传播、疾病发生和水环境污染问题,并且室内养殖环境稳定,不易受到天气变化、水质变化等干扰,能有效提高驯食成功率和生长速度。
22.3、本发明通过建立适合鳡驯食的室内养殖环境,通过及时挑出大个体或残食其他小鱼的个体,操作方便可行,减少了工作量,明显提高驯食存活率。
附图说明
23.图1为一种鳡仔鱼室内快速驯食人工配合饲料的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25.实施例1
26.如图1所示的鳡仔鱼室内快速驯食人工配合饲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7.(1)构建养殖与驯食环境:清洗直径2m、深0.6m、锥形底的养殖缸,对其进行刷洗、消毒,放入自来水,曝气24小时后,放入5000尾鳡鱼水花,用遮阳网盖住养殖缸,留1/20的面积作为设备驯食灯的架设地点,调整曝气头至较小曝气量,减少水体扰动,同时保证水体溶氧水平在5mg/kg以上。利用变频加热棒将水温调整至26-28℃,此温度下鳡仔鱼生长良好,接受饲料快速;
28.驯食灯贴近养殖缸缸壁设置;灯光颜色为白色或黄色;当黑暗环境光照强度低于20lx时,打开驯食灯且驯食灯的光照强度为40-100lx,即驯食灯开灯时明显比养殖环境明亮,鳡仔鱼能明显感受到灯光刺激;灯光角度可调整,并且能照射在缸壁上,驯食灯下,养殖缸内由近及远形成明暗区域,即为灯下光线明亮(光照强度》40lx),远离灯的缸内位置光线昏暗(光照强度《30lx)。
29.架设的驯食灯在养殖缸内形成了一片扇形区域,在扇形区域内架设驯食框,驯食框为浮性,可随水位上下波动。所用驯食灯为黄色和白色,驯食过程中发现黄色弱光时,集群效果明显,后期全部调整为黄色灯。
30.(2)建立集群摄食习性:鳡鱼苗平游后,5日龄时投喂蛋黄匀浆液进行开口,每天投喂6次,观察到鱼苗肠道有蛋黄颗粒充满时停止投喂。通过关掉气泵、打开驯食灯吸引鳡仔鱼集群后再投喂的方式建立鳡仔鱼集群摄食,即停气、有光时投喂,有气、无光时不投喂,建立条件反射。7日龄时从投喂蛋黄过渡到投喂丰年虫,10日龄时起完全投喂丰年虫,每天投喂5次,观察到棕红色丰年虫充满鱼苗肠道,肠道有明显隆起时停止投喂。在这期间,每天晚间投喂1小时后虹吸缸底粪便和残饵,换掉1/4水体,保持水质良好。
31.(3)驯食人工配合饲料:18日龄时,鳡体长达到15mm,开始在丰年虫中加入山东东升索微粒饲料s1号,每天投喂4次,观察到鱼苗腹部明显隆起时停止投喂,然后逐渐减少丰年虫的投喂比例,增加饲料投喂比例,6天后完全投喂饲料,此时观察到超过99%仔鱼肠道内有饲料存在,表明驯食较成功。所用微粒饲料为棕红色,鳡仔鱼长至20mm以上时将s1饲料中加入s2号饲料,并在后期进行及时调整。
32.(4)及时筛分:鱼苗体长15mm以上,群体出现规格差异阶段,能观察到大鱼追逐小鱼,甚至相近规格仔鱼追逐情况,有死鱼发生。将大规格或明显残食其它鱼的个体挑出单独驯养,继续对原养殖缸和挑出的个体进行驯食,直至所有个体完全吃食饲料,此时记录驯食存活率达86.3%。
33.(5)驯食后期管理:在驯食后期,每3天将养殖缸中的大个体挑出单独饲养,能有效提高后期存活率。每10天左右将密度降低,在40日龄左右时,将鳡鱼转入更大养殖缸、池塘、网箱或水泥池饲养。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每天对养殖缸底进行虹吸,每3天换水1/4,保持养殖缸溶氧大于5mg/kg以上。
34.由表1可知,鳡幼鱼18日龄、体长15mm开始驯食,存活率为86.3%;鳡幼鱼28日龄、体长24mm开始驯食,存活率为80.2%;鳡幼鱼38日龄、体长35mm开始驯食,存活率为74.9%。
35.表1不同驯食起始时间对存活率的影响
[0036][0037]
如图1所示:在驯食前和驯食过程中,为建立鳡仔鱼集群摄食习性和条件反射,同时将停气、开灯、放驯食框作为喂食信号,这个信号在鱼苗开口时是以停气和开灯形式存在的。为了防止饲料在水面散开,在投喂饲料前,将浮性的驯食框放入养殖缸内,以限制饲料。从开口至投喂饲料的整个养殖过程中,投喂点不发生变化。
[0038]
其它未详细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尽管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出了详尽的描述,但它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人们还可以根据本实施例在不经创造性前提下获得其他实施例,这些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