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总状蕨藻的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191346发布日期:2023-02-04 08:36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总状蕨藻的养殖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藻类生物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总状蕨藻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2.总状蕨藻(caulerpa racemesa),分类地位为绿藻门(chlorophyta),绿藻纲(chlorophyceae),管藻目(siphoneae),蕨藻科(caulerpaceae),蕨藻属 (caulerpa)。它是世界性的热带种,其藻体分枝众多,鲜绿色,高3~5cm,有直立茎和匍匐茎的分化。总状蕨藻富含膳食纤维,蛋白质含量高,且必需氨基酸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矿物质成分与维生素含量十分丰富,且具有行气止痛的功效,可以治疗气滞血瘀所致的各种疼痛,是天然优质保健食品原料。总状蕨藻在水产养殖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饲料添加剂添加在水产饲料中,促进水产动物的生长。
3.然而目前人工养殖总状蕨藻存在产量不足,占地面积大的缺陷,因此,研究开发出产量高、成本低、操作简捷的规模化养殖总状蕨藻是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的理想途径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目前规模化养殖总状蕨藻技术方面的欠缺,而提供一种总状蕨藻的方法,此方法具有产量高、成本低、操作简捷且可调控性强的优点,极大程度简化了养殖场人工大规模养殖海藻的技术及成本,更大满足了市场需求。
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总状蕨藻的栽培方法,包括在养殖水区域中对总状蕨藻进行分区域栽培,在养殖水区域中,以距水面0.2~0.4米的区域为第一区域,除了第一区域以外,在养殖水区域中的其他区域作为第二区域;在第一区域中,通过悬挂吊养的方式固定该区域内的总状蕨藻:在横跨养殖水区域上方的支撑物上固定多个悬挂基底,使悬挂基底沉入第一区域,将总状蕨藻均匀悬挂于所述悬挂基底,在悬挂基底之间固定第一气石;在第二区域中,通过支架网框栽培的方式固定该区域内的总状蕨藻:将支架网框置于养殖水区域的底部,在支架上满铺网框,将总状蕨藻均匀固定在网框上,在网框上固定第二气石。
6.本发明区分不同的养殖水区域来养殖总状蕨藻,有效达到空间综合利用,创造适宜养殖总状蕨藻的生长环境。固定生长在第一区域的总状蕨藻能够获得充足的光照,利于总状蕨藻的生长繁衍。以悬挂吊养的方式固定总状蕨藻,可以确保养殖全程总状蕨藻生长在第一区域内,其次可以良好固定总状蕨藻,避免在日常养殖中受水流影响走位,从而导致总状蕨藻被外界环境影响而改变分布密度。保证气石与悬挂基底之间均匀分布,可以确保每束总状蕨藻都在气石的影响范围内,保证碳源充足。以支架网框栽培方式来固定总状蕨藻,一是管理便捷,在后续的日常收割中可以一次性将支架移出并收割,保证总状蕨藻的生长不会相互掩盖、遮挡光照。二是固定作用良好,支架具有一定的重量,可以保证总状蕨藻在第二区域生长,不易走位。
7.优选地,养殖水区域水深1.0~15m、水体温度为22~30℃、水体盐度为 28.0~32.0

、水体ph值为7.9~8.3。
8.当养殖水体满足上述养殖条件时,总状蕨藻的产量更高、养殖效果更佳,可以有效提高总状蕨藻全年总产量,得到优质总状蕨藻产品。在养殖全程,维持养殖池塘中的水温不低于22℃,不高于30℃,这是由于温度对总状蕨藻的生长影响较为重要,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会限制总状蕨藻的生长,这可能是要在适宜的温度下才能保证总状蕨藻体内酶的活性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进而确保总状蕨藻体内的生化反应,从而避免总状蕨藻出现生长缓慢,甚至腐烂死亡的问题。盐度会影响水中光线的折射情况,还会影响藻体细胞渗透压平衡、水中所受浮力等,将盐度控制在28~32%,能提高总状蕨藻的生长速率。此外总状蕨藻的生长特性也会随着水体ph值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9.优选地,在第一区域中,以每立方米水体4~5束的分布密度栽植总状蕨藻;在第二区域中,以每立方米水体8~10束的分布密度栽植总状蕨藻。
10.在第一区域以每立方米水体4~5束的分布密度栽植总状蕨藻,总状蕨藻在第一区域的初始生长密度使总状蕨藻在生长期不会互相遮挡阳光,且不会遮挡第二区域中的总状蕨藻的阳光,利于总状蕨藻的养殖总量的增加。同理,为了使第二区域中养殖的总状蕨藻即能受到足够的光照和营养,在第二区域以每立方米水体 8~10束的分布密度栽植总状蕨藻,避免总状蕨藻之间互相抢夺光照与营养物质导致产量不佳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地提高总体总状蕨藻的养殖产量。
11.优选地,初始栽种的总状厥藻为主茎10~12cm的藻株,每2条藻株固定为 1束。
12.优选地,第一区域中第一气石的平均孔径为0.5~1μm;第二区域中第二气石的平均孔径为2~3μm。
13.第一气石作为第一区域的曝气装置,补充了养殖水体中的二氧化碳作为总状蕨藻的碳源,还可以作为重物使悬挂基底在微流水中大致保持初始间距,避免被流水冲击而聚集,从而使总状蕨藻在养殖全程维持养殖初期设置的生产密度。第一气石与第二气石可使二氧化碳气体被转化成更小的气泡,促进二氧化碳溶于养殖水体中,为总状蕨藻的生长提供充足的碳源。在第二区域设置的第二气石不仅作为补充二氧化碳的曝气装置,还通过形成的气泡扰动养殖水体,形成了一定的水流,促进养殖水体营养物质的扩散,利于藻类生长。第二气石能带动水体流动,不仅可以使藻类摆动,均匀的接受光照,流动的水体也可以使池底的杂质、污泥、死藻等污物堆积在一起,便于清理。
14.优选地,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制备第二气石的原料包含:50~60%赤泥、 20~30%膨润土、10~20%粉煤灰、5~10%煤粉、1~5%稳泡剂。
15.使用上述原料制得的第二气石,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且形成的气孔分布均匀并相互连通,可以使二氧化碳更快地进入养殖水区域,从而更有效地扰动第二区域中的水流,对总状蕨藻的生长提供营养。
16.优选地,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制备第二气石的原料包含57%赤泥、22%膨润土、11.5%粉煤灰、6%煤粉、3.5%稳泡剂。
17.当第二气石的原料符合上述配比时,制得的第二气石气孔绵密且互相三维贯通,有利于分散二氧化碳曝气的同时,能使气流的动量没有过多损失,进一步地扰动水流,在养殖水区域中形成微流水,促进养殖水区域的营养物质流通。
18.优选地,第二气石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用于制备第二气石的原料混合,对由此形成的混合物进行加热,以8~12℃/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第一保温温度,第一保温温度为780~850℃,并在第一保温温度下保温20~40分钟;s2.在s1完成后,继续对混合物进行加热,以3~5℃的升温速度升温至第二保温温度,第二保温温度为1000~1150℃,并在第二保温温度下保温45~90分钟,由此制得的产物中含有第二气石。
19.除了原料,第二气石的制备方法同样对第二气石形成的结构形态有影响,本发明制备第二气石时使用了分段温度保温,在第一保温温度和第二保温温度分别保温,促进原料反应并分解出气体,气体排出过程的通道也保留下来形成气孔,从而使气孔绵密且互相三维贯通,达到扰动水流的效果。
20.优选地,第二气石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用于制备第二气石的原料混合,对由此形成的混合物进行加热,以1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第一保温温度,第一保温温度为800℃,并在第一保温温度下保温30分钟;s2.在s1 完成后,继续对混合物进行加热,以5℃的升温速度升温至第二保温温度,第二保温温度为1100℃,并在第二保温温度下保温60分钟,由此制得的产物中含有第二气石。
21.在上述制备方法中,确定了具体的保温时间与升温速度,由此方法制得的第二气石具有气孔均匀、强度高的特性,可以有效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较小的气泡的同时确保气泡仍具有动量,进一步扰动水流。
22.优选地,在养殖水区域中,采用微水流养殖,每天进水量为1~3立方米水。
23.在养殖中采用微水养殖,可以补充总状蕨藻所需的微量元素,从而达到良好的生长状态,且藻类吸收了水体的营养成分后再排除,也能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对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另外每天少量的进水量,节约了抽水消耗的电能。
24.优选地,在池塘中设置养殖水区域,池塘的底部为倾斜面,在池塘的侧面设置进水口和排水口,进水口设置在倾斜面的顶端的上方,排水口设置在倾斜面的底端的上方,并且,在养殖水区域中,进水口距水面的距离小于排水口距水面的距离。
25.优选地,在养殖水区域中,投放纯肉食性鱼类。
26.在水体中投放纯肉食性鱼类,是为了使用鱼类粪便为藻类提供营养。营养级较高的纯肉食性鱼类的粪便中富含藻类生长所需的有机肥,从而使本发明中的总状蕨藻养殖方法不需要额外添加藻类营养盐,且纯肉食性鱼类不会食用总状蕨藻,导致不必要的损失。其次,养殖纯肉食性鱼类可以增加经济效益,推进多样化养殖的进程。
27.优选地,纯肉食性鱼类选自石斑鱼类、笛鲷科鱼类中的至少一种。
28.石斑鱼类与笛鲷科鱼类都是极具经济价值的底栖性食用鱼,生活在水底,与总状蕨藻互不干扰所需的生长空间,可以维持生态平衡,实现生物调控。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0.实施例1
31.实验组1-1
32.1、准备养殖池塘:
33.准备长5m,宽4m,深1.5m,面积20m2的方形室外水泥池作为养殖池塘为。养殖前清洗水池,并用漂白粉消毒,再加入沙滤海水,使池塘中水位达1.2 m,由此构建养殖水区域,沿远离养殖水区域的水面方向,将养殖水区域分为两个区域,分别标记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具体地,以距水面0.2~0.4米的区域为第一区域,除了第一区域以外,在所述养殖水区域中的其他区域作为第二区域。水深过浅养殖水温会变化较大,水深过深养殖中下层水光照弱,都不利于藻类生长。
34.池塘的底部为倾斜面,在池塘的侧面设置进水口和排水口,进水口设置在倾斜面的顶端的上方,排水口设置在倾斜面的底端的上方,排水口插入一个排水管,在池塘1.2m处的排水管上打多个直径为1cm的小孔,保持养殖池水位1.2 m。并且,在养殖水区域中,进水口距水面的距离小于排水口距水面的距离。
35.养殖前5天,每日于9:00、12:00和18:00检测水质指标,主要监测指标为温度、ph、溶解氧和盐度。其中养殖池塘温度不低于22℃,不高于30℃,ph 为7.9~8.3,溶解氧大于5mg/l,盐度为28~32

,养殖水体氨氮小于0.2mg/l。
36.2、栽培总状蕨藻:
37.4月初开始藻类养殖试验,此时水温23.5℃左右,此时不需要做保温措施,在试验开始时,所采用的总状蕨藻的初始平均长度为10cm,每2条藻株用绳子固定为1束。
38.悬挂吊养:在养殖池塘顶部均匀放置4根4.3m长的竹竿,每条竹竿上均匀固定10个悬挂基座,使悬挂基底浸入水中并距离水面25cm,每个悬挂基座之间固定1个第一气石,第一气石平均孔径为0.7μm。每个悬挂基座上通过扎带固定1束总状蕨藻,使在第一区域中,总状蕨藻的栽植密度满足4束每立方米水体。
39.②
支架网框养殖:支架网框高为0.6m,长宽均为0.8m,支架上满铺设孔径为3cm的网框,网框上通过扎带均匀分布固定总状蕨藻,使每个网框固定10 束总状蕨藻,使在第二区域中,总状蕨藻的栽植密度满足10束每立方米水体。将支架网框置于养殖池塘底部,则支架网框上的总状蕨藻位于中层水。支架网框之间相隔10cm左右,每个支架网框上放置2个第二气石,第二气石平均孔径为2.5μm,通过第二气石曝气补充二氧化碳,并形成一定的水流,利于藻类生长。
40.其中,本实验组所采用的第一气石和第二气石均为市售产品,并且,在进行总状蕨藻栽培试验的过程中,第一气石与第二气石都连接着二氧化碳供给系统,通过第一气石和第二气石向养殖水区域释放的二氧化碳能够作为总状蕨藻的碳源。
41.3、日常管理:
42.若最高水温高于28℃,在池塘上方加盖遮阳网,避免光照过强,养殖水温过高;若最低水温低于22℃,在池塘上方和周围加盖1.5米高的塑料棚,保证最低水温不低于22℃,创造较适宜养殖藻体生长环境温度。
43.每立方水体放入3条纯肉食性鱼类,一共放入72条,具体为投放规格为20~30 g/条的紫红笛鲷。每天早上9点投喂浮性饲料1次,饲料量为纯肉食性鱼类于 5~10分钟内能吃完为宜。在养殖池塘中投入适量刮藻螺类,荔枝螺、塔螺等,用于刮食养殖池壁、池底、支架网框等上面的底栖微藻和杂质等。每天观察藻类生长情况,当池底有大量鱼类粪便、死藻等污物时,要及时吸污换水。养殖过程使用微流水养殖,全程不添加藻类营养盐,光照为自
然光照。
44.养殖中后期,养殖水体稳定后,每五天检测一次水质指标,维持温度为 22~30℃,ph为7.9~8.3,溶解氧大于5mg/l,盐度为28~32

,水体氨氮小于0.2mg/l,特别地,春、夏季养殖水区域的水体温度维持在26~30℃,秋、冬季养殖水区域的水体温度维持在22~26℃。
45.4、收获:
46.定期收获总状蕨藻,当总状蕨藻长到一定密度时,因总状蕨藻茎叶相互遮挡,影响生长速度,需要对其进行收获,计算总状蕨藻收获量。水温为26℃~29℃时,一般3周左右时间收获一次总状蕨藻,以使总状蕨藻在第一区域中的分布密度保持在4~5束每立方米水体的范围内,总状蕨藻在第二区域中的分布密度保持在8~10束每立方米水体的范围内;水温为22~26℃时,4~5周收获一次总状蕨藻,以使总状蕨藻在第一区域中的分布密度保持在4~5束每立方米水体的范围内,总状蕨藻在第二区域中的分布密度保持在8~10束每立方米水体的范围内。
47.通过1年时间养殖,总共收获总状蕨藻12次。
48.对比组1
49.本对比组参照实验组1-1提供的总状蕨藻的养殖方法,养殖总状蕨藻,本对比组与实验组1-1的区别在于第一区域不进行养殖,仅在第二区域使用支架网框养殖。其余物料和养殖方法与实验组1-1严格保持一致。
50.对比组2
51.本对比组参照实验组1-1提供的总状蕨藻的养殖方法,养殖总状蕨藻,本对比组与实验组1-1的区别在于第一区域中的养殖方法为支架网框养殖:使支架网框浸入水中并使网框距离水面25cm,支架上满铺设孔径为3cm的网框,网框上通过扎带均匀分布固定总状蕨藻,使在第一区域中,总状蕨藻的分布密度满足实验组1-1中第一区域的栽植。其余物料和养殖方法与实验组1-1严格保持一致。
52.对比组3
53.本对比组参照实验组1-1提供的总状蕨藻的养殖方法,养殖总状蕨藻,本对比组与实验组1-1的区别在于整个养殖水区域都不使用气石。其余物料和养殖方法与实验组1-1严格保持一致。
54.实施例2
55.实验组2-1
56.本实验组参照实验组1-1提供的总状蕨藻的养殖方法,养殖总状蕨藻,本实验组与实验组1-1的区别在于养殖水区域的平均温度在22~35℃之间,其余物料和养殖方法与实验组1-1严格保持一致。
57.实验组2-2
58.本实验组参照实验组1-1提供的总状蕨藻的养殖方法,养殖总状蕨藻,本实验组与实验组1-1的区别在于养殖水区域的平均温度在17~30℃之间,其余物料和养殖方法与实验组1-1严格保持一致。
59.实施例3
60.实验组3-1
61.本实验组参照实验组1-1提供的总状蕨藻的养殖方法,养殖总状蕨藻,本实验组与实验组1-1的区别在于不投放纯肉食性鱼类。其余物料和养殖方法与实验组1-1严格保持一致。
62.实验组3-2
63.本实验组参照实验组1-1提供的总状蕨藻的养殖方法,养殖总状蕨藻,本实验组与实验组1-1的区别在于投放的纯肉食性鱼类种类不同,具体为东星斑。其余物料和养殖方法与实验组1-1严格保持一致。
64.实施例4
65.实验组4-1
66.本实验组参照实验组1-1提供的总状蕨藻的养殖方法,养殖总状蕨藻,本实验组与实验组1-1的区别在于第一气石的平均孔径为2.5μm。其余物料和养殖方法与实验组1-1严格保持一致。
67.实验组4-2
68.本实验组参照实验组1-1提供的总状蕨藻的养殖方法,养殖总状蕨藻,本实验组与实验组1-1的区别在于第二气石的平均孔径为0.7μm。其余物料和养殖方法与实验组1-1严格保持一致。
69.实验组4-3
70.本实验组参照实验组1-1提供的总状蕨藻的养殖方法,养殖总状蕨藻,本实验组与实验组1-1的区别在于所采用的第二气石为自制的气石,在本实验组中,第二气石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71.s1.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用于制备第二气石的原料包括57%赤泥、22%膨润土、11.5%粉煤灰、6%煤粉、3.5%稳泡剂,将上述原料混合,对由此形成的混合物进行加热,以1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100℃,并在此温度下保温60 分钟,保温结束后,自然降温,以由此制得的产物作为本实验组所采用的第二气石。
72.除以上区别以外,本实验组所采用的其余物料和养殖方法与实验组1-1严格保持一致。
73.实验组4-4
74.本实验组参照实验组1-1提供的总状蕨藻的养殖方法,养殖总状蕨藻,本实验组与实验组1的区别在于所采用的第二气石为自制的气石,在本实验组中,第二气石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75.s1.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用于制备第二气石的原料包括57%赤泥、22%膨润土、11.5%粉煤灰、6%煤粉、3.5%稳泡剂,将上述原料混合,对由此形成的混合物进行加热,以1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第一保温温度,第一保温温度为 800℃,并在第一保温温度下保温30分钟;
76.s2.在s1完成后,继续对混合物进行加热,以10℃的升温速度升温至第二保温温度,第二保温温度为1100℃,并在第二保温温度下保温60分钟,保温结束后,自然降温,以由此制得的产物作为本实验组所采用的第二气石。
77.除以上区别以外,本实验组所采用的其余物料和养殖方法与实验组1-1严格保持一致。
78.实验组4-5
79.本实验组参照实验组1-1提供的总状蕨藻的养殖方法,养殖总状蕨藻,本实验组与实验组1-1的区别在于所采用的第二气石为自制的气石,在本实验组中,第二气石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80.s1.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用于制备第二气石的原料包括57%赤泥、22%膨润土、11.5%粉煤灰、6%煤粉、3.5%稳泡剂,将上述原料混合,对由此形成的混合物进行加热,以1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第一保温温度,第一保温温度为 800℃,并在第一保温温度下保温30分钟;
81.s2.在s1完成后,继续对混合物进行加热,以5℃的升温速度升温至第二保温温度,第二保温温度为1100℃,并在第二保温温度下保温60分钟,保温结束后,自然降温,以由此制得的产物作为本实验组所采用的第二气石。
82.除以上区别以外,本实验组所采用的其余物料和养殖方法与实验组1-1严格保持一致。
83.测试例1
84.参试对象:实施例1~3中养殖前与养殖后的总状蕨藻
85.测试方法:在总状蕨藻的养殖前进行称重,收获得到的总状蕨藻也进行称重,算得养殖生长量,具体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86.表1.各实验组总状蕨藻的养殖生长表(kg)
87.[0088][0089]
测试结果:
[0090]
根据表1所示的总状蕨藻生长量,养殖水区域的第一区域通过悬挂吊养的方式固定该区域内的总状蕨藻,在第二区域通过支架网框栽培的方式固定该区域内的总状蕨藻,此时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养殖的总状蕨藻生长状态良好。对比实验组1-1、对比组1、对比组2的总状蕨藻养殖生长量,在对比组1中仅在第二区域使用支架网框养殖,第一区域不进行养殖,则养殖水区域中的空间利用不佳,总状蕨藻的总体养殖生长量整体偏低。在对比组2中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都使用支架网框养殖,对比组2中第一区域的种植密度与气石设置均与实验组1-1中第一区域严格保持一致,但对比组2中的的总养殖生长量比实验组1-1低。原因推测是在第一区域中使用支架网框养殖总状蕨藻,支架网框遮挡了较多的阳光,使第二区域中总状蕨藻的光照不足,生长较缓慢。对比实验组1-1,对比组3整个养殖水区域都不适用气石,仅靠空气中二氧化碳对养殖水区域的溶解补充碳源,则整个养殖水区域都陷入了碳源不足的问题之中,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中的总状蕨藻生长都较为缓慢,生长率较低。
[0091]
根据表1所示的总状蕨藻生长量,在养殖水区域满足水体温度为22~30℃时,第一
区域和第二区域养殖的总状蕨藻生长状态良好。对比实验组1-1与实验组 2-1、实验组2-2的养殖生长量,可以得出,对比组1在夏季的白天时温度容易达到30~35℃,此时不作降温措施,则总状蕨藻在高温状态下,藻体内酶容易失活,导致总状蕨藻腐烂死亡。对比组2在冬季夜晚时温度容易达到17~22℃,此时不作保温措施,则总状蕨藻在低温状态下,藻内酶的活性降低,总状蕨藻生长缓慢。因此需要将养殖水区域的水体温度维持在22~30℃时,总状蕨藻的生化反应正常且生长状态良好。
[0092]
从表1中实验组1-1、实验组3-1、实验组3-2的测试结果中分析,可以得知,投放紫红笛鲷对总状蕨藻的养殖生长帮助最大。对比实验组3-1与实验组1-1、实验组3-2,实验组3-1中不投放纯肉食性鱼类,则养殖水区域中的营养物质不充足,总状蕨藻生长量均不如实验组1-1、实验组3-2,故投放纯肉食性鱼类可以增加养殖中总状蕨藻的生长量。
[0093]
对比实验组1-1和实验组4-1~4-5在表1中的总状蕨藻生长量,可以得知对比实验组1-1,实验组4-1中的第一气石的平均孔径在2.5μm,生成的气泡较大,则养殖水区域中的二氧化碳溶解较慢,推测是第一区域的总状蕨藻碳源不足,则生长缓慢。当第一气石的平均孔径在0.5~1μm的区域范围内时,可以使二氧化碳气体被转化成更小的气泡,促进二氧化碳溶于养殖水体中,为总状蕨藻的生长提供充足的碳源。实验组4-2的第二气石平均孔径在0.7μm,生成的气泡对比实验组1-1较小,则扰动水流的能力更小,甚至到了养殖中后期,第二气石的气孔被杂物堵塞。当第二气石的平均孔径在2~3μm时,能带动水体流动,不仅可以使藻类摆动,均匀地接受光照,流动的水体也可以使池底的杂质、污泥、死藻等污物堆积在一起,便于清理。
[0094]
对比实验组1-1与实验组4-3~4-5在表1中的测试结果,可以得出,实验组 1-1中使用市售第二气石,可以将总状蕨藻产量提高,而实验组4-3~4-5中使用自制的第二气石,可以再进一步提高总状蕨藻的生长量。自制的第二气石中形成的气孔绵密且互相三维贯通,可以有效地保留二氧化碳进入养殖水区域时的动量,进一步扰动第二区域中的水流,为总状蕨藻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其中,实验组4-5中制得的第二气石扰动水流效果最佳,对总状蕨藻的养殖生长量提升最大,养殖效果最佳。
[0095]
测试例2
[0096]
参试对象:实验组1-1养殖前与养殖后的纯肉食性鱼类
[0097]
测试方法:对养殖前后的纯肉食性鱼类进行称重,算得养殖生长量,具体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0098]
表2.各实验组纯肉食性鱼类的养殖生长表(kg)
[0099]
组别鱼种类初始重量结束重量生长量实验组1-1紫红笛鲷1.78630.929.114
[0100]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