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地区苹果及红枣园间作油菜适水增碳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666502发布日期:2022-12-24 01:06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黄土高原地区苹果及红枣园间作油菜适水增碳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林(果)园生态系统林下复合经营果草间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黄土高原地区苹果及红枣园间作油菜适水增碳的种植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2.黄土高原最大的矛盾是水资源短缺,最大的问题是生态脆弱,最大的弱项是民生发展不足。苹果、红枣等经济林(果)发展迅猛,然而干旱缺水且水分供求矛盾突出是制约该区域经济林(果) 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针对陕北山地果园立地条件差、冬春干旱、土壤瘠薄、有机肥源短缺和传统的清耕制土地管理模式,导致非生产性耗水增加、土壤蓄水保墒抗蚀效果差的现状,如何最大限度的保蓄雨水,提高雨水资源利用率,如何就地利用果树行间裸露的土地生产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碳?如何二者融合,达到适水增碳和产能提升?作为一种有效的果园土壤管理模式,果园生草在黄土高原地区被广泛实施。研究发现,果园生草能够调节根系分布,促进形成许多复杂细微的通道,改变土壤孔隙结构和孔隙数量,降低土壤容重,对土壤物理性质产生积极影响,进而增加了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有效改善了土壤入渗性能及持水能力,提高土壤储水能力、土壤水有效性和降水资源利用效率。此外,果园生草通过增加地表覆盖、改善田间小气候等方式降低土壤蒸发强度,降低了非生产性耗水损失。然而,果园生草对土壤水分的改善效果受果园立地环境、生草方式、生草时期和生草种类的影响。适宜的果园生草配置能够有效地改善果园土壤水分环境,而不适宜的果园生草配置可能会导致生草与果树产生水分竞争作用,特别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更易产生水分竞争,导致水资源匮乏。现有的生草模式主要为“果树行间间作生草+树盘园艺地布覆盖”二元覆盖模式。而油菜作为间作作物,不仅具有上述的各项优缺点,同时可作为绿肥使用。
3.目前,黄土高原地区果园生草常用强冬性油菜,在雨热同期的8月份,整地后撒播强冬性油菜15kg/hm2~30kg/hm2,第二年5月油菜花后刈割覆盖地面,这种方式普遍存在着果树的发芽、长叶、开花、坐果与油菜返青、长叶、抽薹、开花的生育期基本重合的现象,势必会增加土壤水分竞争发生几率,导致水分过度消耗,在春季普遍干旱的黄土高原不利于苹果的生长发育。
4.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现有的黄土高原苹果及红枣园间作油菜种植模式普遍存在着果树与油菜生育期基本重合的现象,增加土壤水分竞争发生几率,导致水分过度消耗,在春季普遍干旱的黄土高原不利于苹果树的生长发育,无法适用于陕北山地果园的资源环境,也不能实现适水增碳和产能提升;且间作的油菜生长状况不佳。
5.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适宜于黄土高原资源禀赋的间作油菜品种选择及还田方法,且还要有利于适水增碳、产能提升和苹果树的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土高原地区苹果及红枣园间作油菜的种植方法及应用。
7.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黄土高原地区苹果园间作油菜的种植方法,利用春性油菜做绿肥在雨热同期的时候于苹果树行间裸露的土地间作或利用春性菜用和肥用两用型油菜品种做绿肥;
8.选择机械直播或人工溜行直播的方式间作;
9.趁降雨追施化肥;
10.越冬前将终花后的油菜碾压覆盖地面。
11.进一步,所述黄土高原地区苹果园间作油菜的种植方法具体包括:
12.s101,雨热同期的8月中旬,对黄土高原苹果及红枣园行间土壤进行整地、施肥处理;
13.s102,选择油菜品种,将选择的春性菜用和肥用两用型油菜品种在黄土高原苹果及红枣园行间间作;
14.s103,油菜5~6叶期趁降雨进行追肥;
15.s104,油菜薹高50cm左右的时候,采摘菜薹销售;
16.s105,11月下旬将终花后的油菜碾压覆盖地面。
17.进一步,所述黄土高原地区苹果园间作油菜的种植方法还可以利用春性油菜做绿肥在雨热同期的时候于苹果树行间裸露的土地间作。
18.进一步,所述整地、施肥处理包括:在用拖拉机或微耕机整地前施氮磷复合肥150kg/hm2~ 225kg/hm2;氮磷复合肥中n-p2o5:18-46。
19.进一步,选择油菜品种,将选择的油菜品种在黄土高原苹果及红枣园行间间作,间作带距离苹果树干大于等于100cm。
20.进一步,间作还包括:行距25cm~30cm,播量3.0kg/hm2~4.5kg/hm2,播深1.0cm~ 2.0cm。
21.进一步,油菜5~6叶期趁趁降雨追施尿素75kg/hm2~120kg/hm2。
22.进一步,油菜薹高50cm时,采摘菜薹。
23.进一步,11月下旬将终花后的油菜碾压覆盖地面。
24.进一步,用碾压滚将油菜碾压覆盖地面。
25.进一步,苹果园的选择:一般选择矮化密植型幼果园,品种为烟富8品种等(砧木为矮化自根砧9t337),行距为4m,株距约为1m,树盘(两侧各1m)覆盖黑色园艺地布,可使用厚度10um、宽1m-1.2m、透光率在35%-50%的黑色地布。
26.进一步,用敌百虫粉剂处理土壤。用一份敌百虫粉与细土五十份拌匀,直接撒布苗畦,然后翻入土中或开条沟撒入;也可以将敌百虫粉与肥料混合,作基肥或追肥施入土中
27.进一步,行间(2m)间套油菜,品种可选择春性油菜如青杂7号。
28.进一步,每年8月份进行播种。播种油菜一周前,采用微型旋耕机对所有处理进行土地整理,翻地深度为15cm。同时在翻地前,施入磷酸二铵(n 18%,p2o56%)150kg/hm2。
29.进一步,采用人工方式顺开沟行播种,沟深2cm,播种量为3.75kg/hm2。均匀播种后,覆土整平土地。
30.进一步,油菜种植边缘距苹果树100cm,油菜种植宽度为200cm,行距为30cm,根据土壤具体情况选择合适行数。
31.进一步,油菜5~6叶期趁趁降雨追施尿素75kg/hm2~120kg/hm2。
32.进一步,因春性油菜无法正常越冬,故在越冬前碾压覆盖。
33.进一步,油菜虫害的防治,幼虫2龄~3龄时,用2.5%的溴氰菊酯乳油450kg/hm234.~600kg/hm2兑水600kg/hm2~750kg/hm2喷雾防治。
35.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土高原地区红枣园间作油菜的种植方法,所述黄土高原地区红枣园间作油菜的种植方法包括:
36.利用春性油菜做绿肥在雨热同期的时候于红枣树行间裸露的土地间作或利用春性菜用和肥用两用型油菜品种做绿肥;
37.选择机械直播或人工溜行直播的方式间作;
38.趁降雨追施化肥;
39.越冬前将终花后的油菜碾压覆盖地面。
40.进一步,所述黄土高原地区红枣园间作油菜的种植方法具体包括:
41.s101,雨热同期的8月中旬,对黄土高原苹果及红枣园行间土壤进行整地、施肥处理;
42.s102,选择油菜品种,将选择的春性菜用和肥用两用型油菜品种在黄土高原苹果及红枣园行间间作;
43.s103,油菜5~6叶期趁降雨进行追肥;
44.s104,油菜薹高50cm左右的时候,采摘菜薹销售;
45.s105,11月下旬将终花后的油菜碾压覆盖地面。
46.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发明利用苹果树行间裸露的土地在雨热同期的8月中旬间作春性油菜做绿肥,主要根据黄土高原的气候特征,考虑到雨热同期的时候,趁降雨量大于苹果的需水量,在不影响苹果生长发育的同时,土壤中还有多余水分供给油菜生长发育,而且可以克服其他时间段因干旱而导致的油菜出苗率低的问题,从而可以解决山地果园有机肥源短缺和运输成本大的问题,实现以地养地和节本增效的目的。
47.本发明利用春性“菜用+肥用”两用型油菜品种做绿肥,主要考虑到油菜种子比其他绿肥种子便宜、繁殖系数快、覆盖度大的特征,而且在秋季随着气温的降低,春性“菜用+肥用”两用型油菜品种能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生物量比其他绿肥大且能菜用的优点,可以实现低成本高效地生产出有机肥,从而通过有机肥替代化肥减少了果园化肥施用量和通过采摘菜薹增加果农收入,提高产能的目的;间作前整地的时候,整地基施150 kg/hm2~225kg/hm2的氮磷复合肥,主要考虑到氮肥能促进油菜地上部分生长发育,油菜喜磷且磷肥能促进油菜地下部分根系的生长发育,黄土高原土壤富含钾元素,所以不施钾肥,目的在于促进绿肥油菜生长发育和以少量的无机化肥置换大量的生物有机肥;间作的时候,间作带距离苹果树干大于等于100cm,主要考虑到在水平方向上避免苹果树和油菜根系的重叠而导致的水分竞争加剧和作业不受苹果树枝的影响;根据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特征,选择机械直播或人工溜行直播的方式间作,克服原有模式的撒播方式,播量3.0kg/hm2~4.5kg/hm2,比原有模式减少了种子使用量80%~85%,节省成本;播深1.0cm~2.0cm,主要考虑油菜是小粒作物,出苗顶土能力弱,有利于一播全苗;行距25cm~30cm,有利于油菜个体和群体的协调生长发育而且短时间内封行覆盖地面;在油菜生长期间趁趁降雨追施75kg/hm2~120 kg/hm2的尿素,能够促进油菜生长发育,实现油菜生物量和地表覆盖
度最大化,解决了黄土高原苹果及红枣园有机肥源短缺的问题,降低了土壤蒸发强度和非生产性耗水损失,有效改善了土壤入渗性能及持水能力,提高土壤储水能力、土壤水有效性和雨水资源利用效率,达到以无机肥换有机肥,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雨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水土流失的目的;油菜薹高50cm时,采摘菜薹,增加收入、提高产能;同时越冬前11月中旬将终花后的油菜碾压覆盖地面,避免冬春季黄土高原西北风的风蚀,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砂尘源,防风固土,地表覆盖物慢慢地腐解变成有机物质,最终成为土壤有机碳,这样不仅增加了土壤水分,而且还提高了土壤有机碳,最终实现了以地养地、秋雨春用、适水增碳和产能提升,有助于黄土高原苹果产业绿色持续发展,有利于经济、生态和社会协同提升。
48.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模式的弊端和行业技术偏见,不仅有助于黄土高原果园土壤适水增碳和产能提升,而且集成了以油菜为纽带的“草-旅-畜-沼-果”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延伸了产业链,提高了果园生产效益,实现了多产业融合。
附图说明
49.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黄土高原地区苹果及红枣园间作油菜适水增碳的种植方法流程图。
50.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试验布设与土壤水分监测点分布图。
51.图3-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试验结果示意图。
52.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青杂7号油菜菜薹检测报告。
53.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娃娃菜检测报告。
具体实施方式
54.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5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黄土高原地区苹果及红枣园间作油菜的种植方法,黄土高原苹果及红枣园立地条件差、冬春干旱、土壤瘠薄、有机肥源短缺和传统的清耕制土地管理模式,导致非生产性耗水增加、土壤蓄水保墒抗蚀效果差的现状,如何最大限度的保蓄雨水,提高雨水资源利用率,如何就地利用果树行间裸露的土地生产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碳?如何二者融合,达到适水增碳和产能提升?这是需要破解的科学问题。果园生草作为一种有效的果园土壤管理模式在黄土高原地区开始实施,现有模式所采用的草种例如鼠茅草、三叶草、黑麦草因在土壤中形成密集的根系层,且耗水高峰和苹果需水需肥的关键时期相吻合,与果树争水矛盾十分突出且难以越冬生存;强冬性油菜虽能越冬生存,但普遍存在着果树的发芽、长叶、开花、坐果与油菜返青、长叶、抽薹、开花的生育期基本重合的现象,导致水分过度消耗,在春季普遍干旱的黄土高原不利于苹果树的生长发育。所述黄土高原地区苹果及红枣园间作油菜的种植方法利用春性油菜做绿肥在雨热同期的时候于苹果树行间裸露的土地间作, 可以能在越冬前三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实现绿肥生物量和覆盖度最大化,从而解决了黄土高原苹果及红枣园有机肥源短缺的问题,降低土壤蒸发强度,有效改善土壤入渗性能及持水能力,提高雨水资源利用效率,达到以无机肥
换有机肥,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雨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水土流失的目的,规避了现有草种的弊端;利用春性菜用和肥用两用型油菜品种做绿肥,在保水培肥土壤的同时,通过采摘菜薹销售,增加果农收入,提高产能,这也是其他草种没有的功能;选择机械直播或人工溜行直播的方式间作,比原有绿肥撒播模式减少了种子使用量,节本增效;趁降雨追施化肥,能够促进油菜生长发育,实现绿肥油菜生物量和地表覆盖度最大化;越冬前将终花后的油菜碾压覆盖地面,干枯的油菜秸秆一直从冬季覆盖到第二年夏季。这样避免冬春季黄土高原西北风的风蚀,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砂尘源,防风固土,规避了原有模式春季绿肥和苹果树生育期基本重合和争水的矛盾,有利于苹果树的生长发育。
5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土高原地区苹果及红枣园间作油菜适水增碳的种植方法及应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
57.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黄土高原地区苹果及红枣园间作油菜适水增碳的种植方法包括:
58.s101,雨热同期的8月中旬,对黄土高原苹果及红枣园行间土壤进行整地、施肥处理;
59.s102,选择油菜品种,将选择的油菜品种在黄土高原苹果及红枣园行间间作;
60.s103,油菜5~6叶期趁降雨进行追肥;
61.s104,油菜薹高50cm左右的时候,采摘菜薹销售;
62.s105,11月下旬将终花后的油菜碾压覆盖地面。
63.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氮磷复合肥中n-p2o5:18-46。
64.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春性油菜例如青油21、春性菜用和肥用油菜例如青杂7号。
65.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间作包括:间作油菜位于在苹果树冠投影以外,间作油菜距离苹果树干大于等于100cm。
66.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间作还包括:行距25cm~30cm,播量3.0kg/hm2~4.5kg/hm2,播深1.0cm~2.0cm。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6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68.本发明考虑用常用的绿肥作物来覆盖,还要考虑到绿肥作物繁殖快、生物量大,很快能够覆盖地面,另外种子要便宜,便于技术推广。
69.本发明通过1951-2016年延安多年趁降雨量、气温逐月变化特征、宝塔区山地苹果多年平均耗水规律和油菜各生育阶段水分散失情况来分析
70.表1延安多年趁降雨量、气温逐月变化特征
[0071][0072][0073]
表2宝塔区山地苹果多年平均耗水规律(单位:毫米)
[0074]
[0075]
表3油菜各生育阶段水分散失情况(单位:毫米)
[0076][0077]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延安属于半干旱地区(年平均趁降雨量580.1mm,干旱年平均 4.61次),冬春干旱、冬季寒冷(极端最低气温-25.4℃)。常见的草种例如鼠茅草、三叶草、黑麦草因在土壤中形成密集的根系层,且耗水高峰和苹果需水需肥的关键时期相吻合,与果树争水矛盾十分突出且难以越冬生存。进入7月后趁降雨量大于苹果树的需水量且雨水充足(占全年趁降雨量的63%),这样就为播种油菜提供了水分来源,从10月份至第二年3 月底,果树生理代谢缓慢,水肥需求量小,这样播种的覆盖油菜有可能与果树争水争肥矛盾小。
[0078]
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在山地苹果与覆盖油菜共生的8-4月,苹果生长发育平均需要消耗水分为346mm,油菜平均需消耗水分为210.28mm,此阶段的降水量平均为321.6mm,这就为在果树行间套种油菜提供了可行性。
[0079]
本发明实施例试验区位于某省某市某河流域(109
°
18

50

e,36
°
35

42

n)。该地区为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平均海拔1100m,多年平均趁降雨量为535mm,属干旱半干旱地区,7月、8月和9月的趁降雨量通常占年降水总量的60%~70%,且多为高强度趁降雨形式,易产生径流。当地土壤为黄绵土,土壤容重为1.28g/cm3,田间持水量为20%。该地区植被主要以苹果树和生态林为主。苹果树种植无灌溉条件,以雨养为主。而早期的清耕制度易导致水土流失和表层土壤养分流失,不利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0080]
本发明实施例试验区苹果树为矮化密植型果树,品种为烟富8品种(砧木为矮化自根砧 m9t337),树龄为4年(2015年种植),行距为4m,株距约为1m,树盘(两侧各1m)覆盖黑色园艺地布,行间(2m)间套油菜。本实施例试验区选取3个油菜供试品种,分别为甘蓝型油菜陕油2013、春性油菜浩油21和强冬性油菜延油2号。试验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行间清耕、行间种植甘蓝型油菜、行间种植春性油菜和行间种植强冬性油菜。其中,清耕制度为黄土高原果园土壤管理最普遍的模式。而近些年来,行间种植强冬性油菜是当地新兴的果园生草模式。播种油菜一周前,采用微型旋耕机对所有处理进行土地整理,翻地深度为15 cm。同时在
翻地前,施入磷酸二铵(n 18%,p2o
5 46%)150kg/hm2。然后划分小区,油菜种植边缘距苹果树100cm,油菜种植宽度为200cm,行距为30cm,共8行(图1)。各处理施肥种类、次数、用量一致,同一行苹果树两侧行间处理一致。所有处理无灌溉,采用雨养。
[0081]
行间油菜种植方向与果树行向一致,3种油菜2018年8月11日和2019年8月6日播种。采用人工方式顺开沟行播种,沟深2cm,播种量为3.75kg/hm2。均匀播种后,覆土整平土地。其中甘蓝型油菜和春性油菜在试验区无法正常越冬,故在越冬前11月初碾压覆盖地面,强冬性油菜生长至次年4月中旬刈割覆盖。试验区苹果树与油菜土壤水分监测点见图 2,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个小区长20m、宽12m,包含3行苹果树。每个小区随机选取3 棵长势相似的果树作为重复,在行间距果树分别为30、60、100、200cm处设土壤水分监测点(图1),试验共设置48个土壤水分监测点。
[0082]
通过田间定位监测,分析、比较间作不同类型的油菜果园土壤含水量、土壤含水量的相对差异(rdsw)、苹果新梢生长状况及品质等参数,本发明实施例试验区发现在黄土高原苹果及红枣园间作春性油菜和强冬性白菜型油菜处理行间20-100cm土层两年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较ck提升12.1%和6.4%,利用3d hi-safe model模拟了苹果及红枣园间作油菜水分利用策略的时空动态,在雨热同期期,油菜吸收的土壤水分90%以上来自0-60cm土层。在趁降雨量较少时,间作促进了苹果树对60-100cm土层水分的吸收,增加了14.79%,降低了苹果树休眠期土壤储水量损失,土壤有机碳增加了26%,苹果树百叶厚提升了8.48%和9.04%、新梢长度增加了11.60%和13.20%,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vc含量分别提升了1个百分点、1.57个百分点和47.58%。
[0083]
在黄土高原苹果及红枣园间作春性油菜可以保蓄天然降水,达到适水增碳的目的,有利于苹果树的生长发育和果品品质的提升。
[0084]
本发明首先做播期试验:设置了5个播期,8月5日、10日、15日、20日、25日,通过冬前苗情调查和地上部、地下部生物量比较来看,8月10-20日是种植覆盖油菜的最佳播期。
[0085]
其次,本发明有根据山地果园的地形、地貌特征,研发出坡地水平沟种人工种植方式、平地机械化播种方式。
[0086]
最后,本发明选择三种选择3种不同耗水油菜品种间作,开展秋季果园间作油菜田间试验研究,以期为旱作山地苹果及红枣园土壤水分管理和果园生草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0087]
种植方法:在雨热同期的8月10日-8月20日,选择春性强的“菜用+肥用”两用型油菜品种例如青杂7号,在黄土高原苹果及红枣园间作,间作油菜应在树冠投影以外,且距离苹果树干≥100cm,间作前结合整地基施氮磷复合肥(n-p2o5:18-46)、150kg/hm2~225kg/hm2,采用机械直播或人工溜行直播,行距25cm~30cm,播量3.0kg/hm2~4.5kg/hm2,播深1.0 cm~2.0cm,油菜5~6叶期遇雨追施尿素75kg/hm2~120kg/hm2;在油菜薹高50cm左右的时候,用水果刀平口采摘油菜主茎顶端从上往下20cm左右的薹茎,扎成小捆,放在保鲜箱运输、销售;若要长距离异地运输销售,在保鲜箱内菜薹和冰袋相隔放置;11月下旬用碾压滚将终花后的油菜碾压覆盖地面,直到第二年的8月再次采用本发明间作。
[0088]
本发明利用苹果树行间裸露的土地间作油菜,在油菜生长期间趁趁降雨追施少量的化肥,目的在于促进油菜生长发育,实现油菜生物量和地表覆盖度最大化,解决了黄土高原苹果及红枣园有机肥源短缺的问题,降低了土壤蒸发强度和非生产性耗水损失,有效改
善了土壤入渗性能及持水能力,提高土壤储水能力、土壤水有效性和雨水资源利用效率,达到以无机肥换有机肥,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雨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水土流失的目的;油菜薹高50cm 左右的时候,采摘菜薹销售,增加果农收入,提高产能;11月下旬碾压覆盖地面,避免冬春季黄土高原西北风的风蚀,地面覆盖后,土壤的蒸发量减少,地表覆盖物慢慢地腐解变成有机物质,最终成为土壤有机碳,这样不仅增加了土壤水分,而且还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实现了以地养地、秋雨春用和适水增碳产能提升,有助于黄土高原苹果产业绿色持续发展,有利于经济、生态和社会协同提升。
[0089]
某年某月某日,某省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在延安组织召开了“山地果园覆盖油菜栽培技术及多功能开发利用”科技成果评价会。以某省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和某水土保持研究所的评价委员会,实地考察了有关试验示范区,听取了现场汇报,审阅了相关材料,经质询讨论,一致认定:针对陕北山地果园长期而普遍存在的立地条件差、干旱缺水、土壤养分不足、水肥管理技术落后、效益不高等问题,以及传统的清耕制土地管理模式,导致土壤蓄水保墒抗蚀效果差、非生产性耗水比重高的现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山地果园覆盖油菜栽培技术及多功能开发利用模式,总体成果达国内先进水平。
[0090]
下面结合试验的结果对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作详细的描述。
[0091]
表4间作不同类型油菜不同时间0-20cm土层水分测定值(%)
[0092][0093]
从测定值和图3来看,两年的试验结果表示,0-20cm土层的水分在11月18日以前,间作三种类型的油菜土层含水率均小于清耕,因为油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消耗水分;11月 18日以后,间作白菜型春性油菜的土层含水率大于清耕,其余的小于清耕。究其原因是白菜型春性油菜已经被碾压覆盖地面。
[0094]
表5间作不同类型油菜不同时间20-40cm土层水分测定值(%)
[0095][0096][0097]
从测定值和图4来看,两年的试验结果表示,20-40cm土层的水分在9月15日以前,间作白菜型春性油菜土层含水率均大于清耕,因为油菜根系主要分布在0-20cm,还处于营养生长阶段;9月15日-10月12日,土层含水率下降到最低值,说明春性油菜已经处于生殖生长,表现为从蕾薹期到盛花期;11月18日以后,间作白菜型春性油菜的土层含水率大于清耕。究其原因是白菜型春性油菜已经被碾压覆盖地面。
[0098]
表6间作不同类型油菜不同时间40-60cm土层水分测定值(%)
[0099]
测定时间清耕(对照)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春性油菜白菜型冬性油菜2018/8/1824.3523.9528.3024.422018/9/1523.2223.1927.9925.892018/10/1222.4122.5625.5724.872018/11/1821.8320.6524.8023.752018/12/421.6820.5924.7023.892019/3/1721.7819.5823.8322.902019/4/1520.8919.5523.2022.542019/5/920.9219.7324.4722.98
[0100]
从测定值和图5来看,两年的试验结果表示,40-60cm土层含水率在整个测定时间段均表现为间作白菜型春性油菜的土层含水率大于清耕,充分说明了间作白菜型春性油菜有利于降低了土壤蒸发强度,降低了非生产性耗水损失,有效改善了土壤入渗性能及持水能力,提高土壤储水能力、土壤水有效性和雨水资源利用效率,而苹果树的吸收根也大部分集聚在该土层,从而有利于苹果树的生长发育。
[0101]
表7间作不同类型油菜不同时间60-80cm土层水分测定值(%)
[0102][0103][0104]
从测定值和图6来看,两年的试验结果表示,60-80cm土层含水率在整个测定时间段均表现为间作白菜型春性油菜的土层含水率大于清耕,充分说明了间作白菜型春性油菜有利于保水。
[0105]
表8间作春性油菜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0106][0107]
从表8可以看出,间作春性油菜后,相同土层的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都有所提升,特别是0-60cm土壤有机质平均提升47.1%,增碳效果非常显著。
[0108]
表9油菜薹的营养成分含量
[0109]
类别:蔬菜类(指100克可食部食品中的含量)
[0110][0111][0112]
从表9可以看出,油菜薹营养成分丰富,另外甘蓝型油菜是菜心与芥兰天然杂交的产物,菜心染色体n=10,芥兰染色体n=9,甘蓝型油菜染色体n=19(包心菜、西蓝花),所以甘蓝型油菜薹口感介于菜心与芥蓝之间,非常适宜菜用;从图7青杂7号油菜菜薹检测报告和图8娃娃菜检测报告来看,油菜菜薹中微量元素锌、钙、维生素b1、维生素c、α-维生素 e、β-胡罗卜素含量大于常用的青菜娃娃菜,所以油菜菜薹营养丰富、品种优良、食用可口。
[011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有效抑制果园恶性杂草生长,降低果园除草成本,减少除草剂的使用;为培肥黄土高原果园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机碳和水分含量、改善果园生态、调节水-肥平衡、促使果园良性生态循环的建立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也为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促进黄土高原苹果产业的发展和增加果农收入提供新的途径;其次增加黄土高原冬、春季节地面覆盖,有效减少砂尘源,防风固土,减少水土流失和风蚀,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011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