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95506发布日期:2023-01-13 00:16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农业杀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2.式i化合物,是拜耳公司开发的螺环季酮酸类杀虫、杀螨剂,其具有独特的螺环季酮酸结构、新颖的作用机制和优异的杀虫杀螨活性,螺甲螨酯能够干扰害虫脂质体的生物合成,影响害虫的生长和发育。其结构式如下:
[0003][0004]
式ii化合物,是杜邦公司开发的新型嘧啶酮类化合物,作用于烟碱乙酰胆碱受体,但是其作用机理不同于现有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对受体的活化作用。式ii化合物通过竞争性结合烟碱乙酰胆碱受体上的正构位结合位点抑制受体,从而减少昆虫的神经冲动或阻断神经传递,最终影响昆虫取食、生殖等正常生理行为导致昆虫死亡。式ii化合物杀虫谱广,且对天敌安全。其结构式如下:
[0005][0006]
烟粉虱属于半翅目粉虱科,是世界范围发生的重大农业害虫,有“超级害虫之称”。除危害棉花、蔬菜、花卉等600多种寄主植物外,还可以在多种杂草上寄生。烟粉虱以成虫和若虫刺吸式作物汁液为害,导致作物长势衰弱,同时其分泌的蜜露可会诱发煤污病和传播多种植物病毒,该虫食性杂、寄主广、适应性强、繁殖速度快。在农业生产上对烟粉虱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防治。但是因频繁、大量地使用化学农药,烟粉虱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常规药剂对其防治效果逐年下降。为有效控制烟粉虱的发生和危害,提升对烟粉虱的防控技术水平,发明人经过室内联合作用试验和田间药效防治试验,发现将式i化合物和式ii化合物进
行复配能够明显提高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且对作物及其他非靶标生物安全,能够有效降低农产品的药剂残留。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基于以上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杀虫组合物,该杀虫组合物主要用于防治半翅目害虫,尤其是烟粉虱,该杀虫组合物及其制剂能够明显增强药效,对作物及非靶标生物安全,能够有效降低农产品的药剂残留。
[0008]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杀虫组合物,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包含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所述的活性成分a为式i所示的化合物:所述的活性成分b为式ii所示的化合物:
[0009]
进一步地,所述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和式ii所示的化合物的质量比为50:1~1:50;
[0010]
进一步地,所述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和式ii所示的化合物的质量比为50:1~1:35;
[0011]
进一步地,所述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和式ii所示的化合物的质量比为50:1、35:1、15:1、5:1、2:1、1:1、1:2、1:5、1:15、1:35;
[0012]
进一步地,所述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和式ii所示的化合物的质量比为35:1~1:5;
[0013]
进一步地,所述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和式ii所示的化合物的质量比为35:1、15:1、5:1、2:1、1:1、1:2、1:5;
[0014]
进一步地,以所述杀虫组合物的总重量为100wt%计,所述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和式ii所示在杀虫组合物中的含量之和为1~95wt%。
[0015]
进一步地,所述杀虫组合物除活性成分外还包括辅助剂,所述辅助剂选自润湿剂、分散剂、乳化剂、增稠剂、崩解剂、防冻剂、消泡剂、溶剂、防腐剂、稳定剂、增效剂和载体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6]
进一步地,所述的润湿剂选自烷基苯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木质素磺酸盐、十二烷基硫酸钠、琥珀酸二辛脂磺酸钠、α-烯烃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烷基酚乙氧基化物、脂肪醇乙氧基化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蚕沙、皂角粉、无患子粉、sopa、净洗剂、乳化剂2000系列和湿润渗透剂f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0017]
所述的分散剂选自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萘磺酸盐、三苯乙烯
基苯酚乙氧基化物磷酸酯、脂肪醇乙氧基化物、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醚缩合物硫酸盐、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聚羧酸盐类、聚丙烯酸类、磷酸盐类、eo-po嵌段共聚物和eo-po接枝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0018]
所述的增稠剂选自黄原胶、聚乙烯醇、有机膨润土、硅酸镁铝、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0019]
所述的崩解剂选自硫酸钠、硫酸铵、氯化铝、氯化钠、氯化铵、膨润土、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尿素、碳酸钠、碳酸氢钠、柠檬酸和酒石酸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0020]
所述的乳化剂选自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醇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烷基苯磺酸盐、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0021]
所述的消泡剂选自硅油、c
10
~c
20
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c8~c
10
脂肪醇类化合物或硅酮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0022]
所述的防腐剂选自山梨酸、山梨酸钠盐、山梨酸钾盐、苯甲酸、苯甲酸钠盐、对羟基苯甲酸钠盐、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0023]
所述的稳定剂选自磷酸氢二钠、草酸、丁二酸、己二酸、硼砂、2,6-二叔丁基对甲酚、环氧化植物油、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0024]
所述的增效剂选自增效磷、增效醚;和/或
[0025]
所述的载体选自高岭土、膨润土、凹凸棒土、轻质碳酸钙、硅藻土、白炭黑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0026]
所述溶剂选自苯、甲苯、二甲苯、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柴油、n,n-二甲基甲酰胺、环己酮、乙酸乙酯、n-甲基吡咯烷酮、丙醇、丁醇、乙二醇、二乙二醇、乙二醇甲醚、丁醚、溶剂油、植物油、植物油衍生物和去离子水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0027]
进一步地,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可以制备成农业上允许的任意一种制剂剂型;
[0028]
进一步地,所述的制剂剂型为固体制剂、液体制剂或种子处理制剂中的任一种;
[0029]
进一步地,所述的固体制剂为直接使用固体制剂、可分散固体制剂或可溶固体制剂;
[0030]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直接使用固体制剂为粉剂、颗粒剂、球剂、片剂或条剂;
[0031]
所述的可分散固体制剂为可湿性粉剂、油分散粉剂、乳粉剂、水分散粒剂、乳粒剂或水分散片剂;
[0032]
所述的可溶固体制剂为可溶粉剂、可溶片剂或可溶粒剂;
[0033]
进一步地,所述的液体制剂为溶液制剂、分散液体制剂、乳液制剂、悬浮制剂或多相制剂;
[0034]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溶液制剂为可溶液剂、可溶胶剂、油剂或展膜油剂;
[0035]
所述的分散液体制剂为乳油、乳胶、可分散液剂或膏剂;
[0036]
所述的乳液制剂为水乳剂、油乳剂、微乳剂或脂剂;
[0037]
所述的悬浮制剂为悬浮剂、微囊悬浮剂、油悬浮剂或可分散油悬浮剂;
[0038]
所述的多相制剂为悬乳剂、微囊悬浮-悬浮剂、微囊悬浮-水乳剂或微囊悬浮-悬乳剂;
[0039]
进一步地,所述的种子处理制剂包括种子处理固体制剂或种子处理液体制剂;
[0040]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种子处理固体制剂为种子处理干粉剂或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
[0041]
所述的种子处理液体制剂为种子处理液剂、种子处理乳剂或种子处理悬浮剂;
[0042]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制剂剂型为固体制剂或固体制剂,所述的液体制剂为乳油或悬浮剂,所述的固体制剂为水分散粒剂或可湿性粉剂。
[0043]
本发明还公开了如上所述的杀虫组合物用于预防和控制害虫的用途。
[0044]
进一步地,所述的害虫为鞘翅目(coleoptera)、缨翅目(thysanoptera)、鳞翅目(lepidoptera)、半翅目(hemiptera)、双翅目(diptera)害虫;
[0045]
进一步地,所述的害虫为半翅目(hemiptera)害虫;
[0046]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半翅目害虫(hemiptera)包括但不限于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tum(westwood))、烟粉虱(bemisa tabaci(gennadius))、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quaintance))、橘绿粉虱(dialeurodes citri(ashmead));
[0047]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半翅目(hemiptera)害虫为烟粉虱(bemisa tabaci(gennadius))。
[0048]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预防和控制害虫的方法,将所述杀虫组合物和/或制剂以有效剂量施用于需要控制的害虫或其生长的介质上。
[004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50]
1)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是由两种作用机理不同的化合物进行复配,其针对靶标害虫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
[0051]
2)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对作物及其他非靶标生物安全,在减少用药量的同时降低农产品的药剂残留;
[0052]
3)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能够延缓靶标害虫抗药性的发展,对环境友好。
具体实施方式
[0053]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54]
制剂制备例:
[0055]
制备例1:36%式i化合物
·
式ii化合物水分散粒剂(5:1)
[0056]
按重量百分比计,式i化合物30%、式ii化合物6%、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8%、木质素磺酸盐5%、十二烷基硫酸钠3%、硫酸铵10%、淀粉补足余量。
[0057]
制备方法:按实施例配方比例,将活性成分加入载体中,并在其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其他功能性助剂,混合,经气流粉碎后加10~25%的水,然后经捏合、造粒、干燥、筛分制得水分散粒剂产品;或将粉碎过的粉体在沸腾造粒机中喷水、造粒、干燥,之后筛分制得产品。
[0058]
制备例2:30%式i化合物
·
式ii化合物水分散粒剂(2:1)
[0059]
按重量百分比计,式i化合物20%、式ii化合物10%、木质素磺酸钠9%、聚羧酸钠盐3%、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十二烷基硫酸钠3%、白糖5%、高岭土补足余量。
[0060]
制备方法:同制备例1。
[0061]
制备例3:24%式i化合物
·
式ii化合物可湿性粉剂(5:1)
[0062]
按重量百分比计,式i化合物20%、式ii化合物4%、聚羧酸钠盐5%、分散剂nno 5%、十二烷基硫酸钠1%、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8%、硫酸铵5%、高岭土补足余量。
[0063]
制备方法:按配方比例将活性成分以及分散剂、润湿剂和填料混合,在混合机中均匀搅拌,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再次混合均匀,即可制成本发明组合物的可湿性粉剂。
[0064]
制备例4:32%式i化合物
·
式ii化合物可湿性粉剂(15:1)
[0065]
按重量百分比计,式i化合物30%、式ii化合物2%、十二烷基苯磺酸钙6%、木质素磺酸钠8%、拉开粉bx 3%、十二烷基硫酸钠1%、白炭黑4%、高岭土补足余量。
[0066]
制备方法:同制备例3。
[0067]
制备例5:18%式i化合物
·
式ii化合物乳油(1:2)
[0068]
按重量百分比计,式i化合物6%、式ii化合物12%、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13%、十二烷基苯磺酸钙3%、苯乙酮20%、三甲苯补足余量。
[0069]
制备方法:将计量后的活性成分、溶剂、助溶剂加入到调配釜中搅拌使其溶解,再加入乳化剂,用剩余溶剂补足余量,在搅拌釜中搅拌均匀,过滤后即的本发明所需乳油。
[0070]
制备例6:21%式i化合物
·
式ii化合物乳油(2:1)
[0071]
按重量百分比计,式i化合物14%、式ii化合物7%、丙二醇甲醚20%、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13%、十二烷基苯磺酸钙3%、dmf 12%、油酸甲酯余量。
[0072]
制备方法:同制备例5。
[0073]
制备例7:30%式i化合物
·
式ii化合物悬浮剂(5:1)
[0074]
按重量百分比计,式i化合物25%、式ii化合物5%、十二烷基硫酸钠1%、嵌段聚醚1%、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木质素磺酸钠1%、黄原胶0.2%、乙二醇5%、卡松1%、硅油0.5%、去离子水补足余量。
[0075]
制备方法:按配方比例,将活性成分、表面活性剂和其他功能性助剂依次置于反应釜中,加水混合均匀,经高速剪切,湿法砂磨,最后匀质过滤即得悬浮剂产品。
[0076]
制备例8:20%式i化合物
·
式ii化合物悬浮剂(1:1)
[0077]
按重量百分比计,式i化合物10%、式ii化合物10%、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1%、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2%、芳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4%、聚羧酸钠盐1%、黄原胶0.25、丙三醇5%、苯甲酸钠0.1%、二甲基硅油0.5%、去离子水补足余量。
[0078]
制备方法:同制备例7。
[0079]
室内联合作用试验:
[0080]
实施例1:式i化合物和式ii化合物混配对烟粉虱室内联合作用试验
[0081]
试验依据试验参照ny/t 1154.9-2008《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虫剂第9部分:喷雾法》、ny/t1154.7-2006《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虫剂第7部分:混配的联合作用测定》。
[0082]
试验药剂:98%式i化合物原药、96%式ii化合物原药,以上药剂均由海利尔药业集团研发中心提供试验靶标: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选择室内饲养,生理状态一致的二龄若虫。
[0083]
药剂配制:分别配制单剂母液,并根据混配目的、药剂活性设计合理的配比,各单剂及每组配比混剂按照等比的方法配置所需的系列质量浓度。
[0084]
potter喷雾塔准备:将potter喷雾塔的喷雾压力稳定在1.47
×
105pa,喷雾头先用丙酮清洗2次,再用蒸馏水清洗2次。
[0085]
药剂处理:先用毛笔选取生理状态一致的试虫20~25头放入培养皿中,再将培养皿置于potter喷雾塔底盘进行定量喷雾,喷药量为1ml,药剂沉降1min后取出试虫,进行饲养。每个处理重复4次,并设不含药剂(含所有有机溶剂和乳化剂)的处理作为空白对照。
[0086]
饲养与观察:将处理后的试虫置于温度为(25
±
1)℃、相对湿度为(70
±
5)%、光周期为l:d=(16:8)h条件下饲养和观察。
[0087]
数据统计与分析:处理后48h检查试虫的死亡情况,分别记录总虫数和死虫数。
[0088]
根据调查数据,计算各处理的校正死亡率。按公式(1)和(2)计算,计算结果均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0089][0090]
式中:
[0091]
p——死亡率,单位为百分数(%);
[0092]
k——表示死亡虫数,单位为头;
[0093]
n——表示处理总虫数,单位为头。
[0094][0095]
式中:
[0096]
p1——校正死亡率,单位为百分数(%);
[0097]
p
t
——处理死亡率,单位为百分数(%);
[0098]
p0——空白对照死亡率,单位为百分数(%)。
[0099]
若对照死亡率<5%,无需校正;对照死亡率在5%~20%之间,应按照公式(2)进行校正;对照死亡率>20%,试验需重做。
[0100]
采用几率值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用dps统计分析系统分析,求出毒力回归方程、lc
50
值及相关系数,评价供试药剂对生物试材的活性。
[0101]
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按式(3)、式(4)、式(5)计算:
[0102][0103]
式中:
[0104]
ati——混剂实测毒力指数;
[0105]
s——标准杀虫剂的lc
50
,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0106]
m——混剂的lc
50
,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0107]
tti=tia×
pa+tib×
pb·······
(4)
[0108]
式中:
[0109]
t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
[0110]
tia——a药剂毒力指数;
[0111]
pa——a药剂在混剂中的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
[0112]
tib——b药剂毒力指数;
[0113]
pb——b药剂在混剂中的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
[0114][0115]
式中:
[0116]
ctc——共毒系数;
[0117]
ati——混剂实测毒力指数;
[0118]
t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
[0119]
复配的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
[0120]
室内联合作用试验结果见下表:
[0121]
表1式i化合物和式ii化合物混配对烟粉虱室内联合作用试验
[0122]
供试药剂毒力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lc
50
(95%置信区间)mg
·
l-1
共毒系数(ctc)式i化合物(a)y=3.1746+1.7459x0.988911.1063(9.5820-12.8731)/式ii化合物(b)y=4.4442+1.4725x0.99912.3850(2.2751-2.5003)/a:b=50:1y=3.5757+1.6369x0.99967.4149(7.1788-7.6587)139.762a:b=35:1y=3.6414+1.7044x0.99656.2680(5.6914-6.9030)160.852a:b=15:1y=3.8908+1.5670x0.99975.1031(4.9640-5.2460)177.151a:b=5:1y=4.3161+1.3570x0.99863.1915(3.0059-3.3886)216.220a:b=2:1y=4.4154+1.3300x0.99622.7516(2.4813-3.0513)181.905a:b=1:1y=4.4364+1.5003x0.99782.3707(2.1828-2.5748)165.637a:b=1:2y=4.5794+1.3326x0.99602.0683(1.8728-2.2843)156.197a:b=1:5y=4.6634+1.2613x0.99301.8488(1.6200-2.1098)148.428a:b=1:15y=4.5880+1.3706x0.99951.9978(1.9310-2.0669)125.543a:b=1:35y=4.6097+1.3496x0.99891.9461(1.8456-2.0521)125.286a:b=1:50y=4.6004+1.2018x0.99612.1504(1.9479-2.3738)112.644
[0123]
由上表室内活性试验可以看出,式ii化合物对烟粉虱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lc
50
为2.3850mg
·
l-1
。将式i化合物和式ii化合物进行复配对烟粉虱表现出良好的控制作用,其中式i化合物和式ii化合物的质量比在50:1~1:35的范围内,共毒系数均大于120,室内联合作用表现为增效作用;式i化合物和式ii化合物的质量比在35:1~1:5的范围内,共毒系数大于140,增效作用显著。
[0124]
田间药效试验:
[0125]
实施例2:式i化合物和式ii化合物混配对烟粉虱田间药效试验
[0126]
试验依据:试验参照ny/t 1464.43-2012《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第43部分:杀虫剂防治蔬菜烟粉虱》。
[0127]
试验地点:安徽省萧县圣泉乡穆集村番茄田中进行,试验地地势平坦肥力中等,田间管理措施与当地农业实践相一致。
[0128]
试验作物:番茄。
[0129]
试验靶标:烟粉虱(bemisia tabaci),试验时番茄处幼果期。
[0130]
小区安排:每小区面积20m2,每个处理重复4次。
[0131]
施药方法及施药时间:试验于2019年9月3日进行施药1次,使用利农hd-400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常规喷雾,空白对照喷施等量的清水。施药后3d、7d调查活虫数。
[0132]
调查方法:每小区标定20株作物,在早晨成虫不活跃时调查全株成虫,调查在上午
9:00前进行,主要调查叶片背面,在尽量不惊动虫子的情况下,调查并记录活虫数。
[0133]
药效计算方法:
[0134][0135][0136]
试验期间进行田间观察,各药剂处理区内番茄生长正常,与空白对照区基本一致,所有试验药剂对番茄无生长受阻、失绿、畸形等药害情况及不利影响出现。与空白对照相比,未见各处理药剂对其他靶标生物有任何影响。
[0137]
田间药效试验见下表:
[0138]
表2式i化合物和式ii化合物混配对烟粉虱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0139][0140]
由上表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式i化合物和式ii化合物混配对烟粉虱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药后3d,各复配制剂处理组的总体防效为77.83%~87.88%,药后7d,各复配制剂处理组的总体防效为84.15%~95.36%。
[0141]
通过室内联合作用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对烟粉虱等半翅目害虫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起到明显的增效作用,并且在试验过程中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对作物安全,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对环境友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