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投饵机装置

文档序号:33292053发布日期:2023-02-28 20:08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投饵机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辅助设备,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投饵机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传统水产养殖业,大多采用人工投喂,由于养殖人员的水平和经验不同,投喂差异明显,不仅饲料浪费严重,而且容易造成水质恶化、环境污染、养殖对象品质下降等多方面问题。因此利用自动投饵装置代替水产养殖中的人力劳作,已经成为国内外渔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3.自动投饵技术是水产养殖机械化作业的一个重要促成部分,其设备性能指标、工作可靠性及自动化程度代表了一个国家和地区渔业装备的技术水平,也影响养殖效率和养殖成本。伴随的颗粒饵料的产生与普及应用,利用机械化作业替代传统的人工投饵成为水产养殖从业者的迫切需求,特别是工厂化养殖中小型、智能投饵机已成为水产养殖业的迫切需求。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主要采用人工投饵,国内工厂化养殖中使用的小型的滑道式自动投饵机一般应用于室内养殖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及一种投饵机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替代传统的手工喂养,减少传统人工劳动强度,设备持续工作,减少人工喂养的不便和危险性。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6.一种投饵机装置,包括:
7.机体;
8.料箱,所述料箱设置在机体上方,与位于机体上的下料口对接,所述下料口内部具有饵料计量装置,所述饵料计量装置基于第一电机驱动翻转;
9.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第一端至于所述下料口的正下方,第二端连接抛洒盘,所述导流槽为直流槽,且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的位置被设定为第一端高于第二端;
10.抛洒盘,所述抛洒盘基于第二电机驱动旋转,使抛洒盘上的饵料获得离心加速度,最终沿抛洒盘径向甩出。
11.进一步地,所述饵料计量装置为下料拨轮,所述下料拨轮承接自下料口流出的饵料;
12.下料拨轮的任意两个叶片之间能够盛载的饵料体积固定,从而使得当下料拨轮受第一电机驱动旋转一周时,投下的饵料体积固定。
13.进一步地,所述下料拨轮的拨轮叶片的截面边缘均为弧线。
14.进一步地,所述下料拨轮通过转轴连接第一电机,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偏心轮,用以在下料拨轮转动过程中产生振动效应,使下料流畅。
15.进一步地,所述抛洒盘上设置有若干弧形沟槽结构,通过抛洒盘的旋转,使饵料在弧形沟槽结构中获得离心加速度,最终沿抛洒盘径向甩出。
16.进一步地,所述抛洒盘的一侧设置有挡板。
17.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精准投饵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投饵机装置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投饵量数据控制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圈数,进而控制所述饵料计量装置的翻转次数实现饵料的定量投放,所述投饵量数据为预先设置或者由外部运算获得。
18.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9.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工程技术与控制技术在渔业装备机械上的应用,结合水产养殖、机械设计、自动化控制等技术方法与手段,属于交叉学科间的技术融合,科技含量高,有具有很强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20.2、本发明通过自动精准投饵可实现按需投饵,减少饵料成本,防止残余饵料对养殖水体造成的污染,实现生态养殖。
21.3、本发明的推广应用将极大的推进辽宁省乃至我国在自动投饵装置研究的进展,切实将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对水产养殖行业的机械化、智能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投饵机装置结构正面剖视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投饵机装置结构左视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投饵机装置结构左侧剖视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投饵机装置偏心轮安装位置示意图。
27.图中:1、机体;2、料箱;3、下料口;4、第一电机;5、导流槽;6、抛洒盘;7、第二电机;8、下料拨轮;9、偏心轮;10、挡板;11、电机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2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29.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
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31.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32.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投饵机装置,主要由机体1、料箱 2、饵料计量装置、第一电机4、抛洒盘6等部分组成。其中料箱2设置在机体1上方,与位于机体1上的下料口3对接,下料口3内部具有饵料计量装置,所述饵料计量装置基于第一电机4驱动翻转。导流槽5安装在机体1内部的下方,导流槽5的第一端至于所述下料口3的正下方,第二端连接抛洒盘6,所述导流槽5为直流槽,且第一端和第二端的位置被设定为第一端高于第二端。抛洒盘6基于第二电机7驱动旋转,使抛洒盘6上的饵料获得离心加速度,最终沿抛洒盘6径向甩出。优选地,抛洒盘6上设置有若干弧形沟槽结构,通过抛洒盘6的旋转,使饵料在弧形沟槽结构中获得离心加速度,最终沿抛洒盘6径向甩出。进一步优选地,抛洒盘6的一侧设置有挡板10。
33.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饵料计量装置为下料拨轮 8,所述下料拨轮8承接自下料口流出的饵料。下料拨轮8的任意两个叶片之间能够盛载的饵料体积固定,从而使得当下料拨轮8受第一电机4驱动旋转一周时,投下的饵料体积固定。优选地,下料拨轮8通过转轴连接第一电机 4,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偏心轮9,用以在下料拨轮8转动过程中产生振动效应,使下料流畅。进一步优选地,下料拨轮8的拨轮叶片的截面边缘均为弧线。
3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精准投饵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投饵机装置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投饵量数据控制所述第一电机4的转动圈数,进而控制所述饵料计量装置的翻转次数实现饵料的定量投放,所述投饵量数据为预先设置。
35.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饲养人员依据观察到的鱼的体长、体重和水花程度,判断是否需要投喂,确定投喂时间;投饵量的多少则根据预先获得的鱼体状态与投喂量实验数据来决定。其中,实验主要用于获取投喂数据与鱼体状态信息的对应关系,由此可以改变以往定时定量投喂的方式,做到按需投喂,实现精准投饵。
36.具体来说,本系统将整体固定在养殖平台上,结构紧凑、智能化程度高、实现根据养殖对象对饵料的需求自动定量投饵。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系统工作时通过摄像头采集养殖对象在水中的图像及视频信息,上传至上位机供饲养人员观察养殖对象的体长、体重及行为特点,从而分析养殖对象是否需要饵料,以及对饵料的需求量。当需要进行投喂时,电机启动驱动下料拨轮进行下料,颗粒饵料在拨轮的上方,饵料受重力作用从料箱下方流出充满拨轮槽,由于轮槽体积是确定的,因此,拨轮旋转一周的下料量也将是确定值,因此每次投喂的量可以通过拨轮转动圈数控制。另外,为减少下料过程中拨轮叶片与料箱口之间相对运动导致饵料破碎,设计拨轮径向方向上为曲线结构,同时,为防止下料口饵料堆积、板结造成的壅塞,在拨轮轴端部按照一偏心轮,拨轮转动过程中产生振动效应,有助于下料流畅。饵料从拨料盘下料后,落到导流槽上,并受重力作用顺着导流槽落入抛洒盘上,抛洒盘上设计有弧形沟槽,通过抛洒盘的旋转,饵料在沟槽中获得离心加速度,最终沿抛洒盘径向甩出,并在导向口的作用下向一个方向抛洒。当达到既定的投喂量后,关闭电机,播
撒结束,工作人员定期给料箱添加饵料,系统就可以实现自动持续工作。
3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