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陡岩质边坡植被修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29899发布日期:2023-03-04 00:13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陡岩质边坡植被修复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生态修复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陡岩质边坡植被修复结构。


背景技术:

2.矿山开采后易形成陡峭的岩质边坡、大量采坑及随意堆放的渣堆,遗留了大量的地质及生态环境问题。针对开采形成的较陡的岩质边坡,由于边坡表面缺少植被生长所需要的土壤、水分及有机质等基本条件,自然条件下植被恢复极为困难。
3.目前常见的边坡植被修复是在待修复区域上面进行削坡放坡,将坡面修复平整之后覆盖上一层生长土壤,再在生长土壤上方种植植物并铺设防护网。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植被修复的过程当中削坡放坡施工精度要求较高,需要清理大量的边坡石料,施工工程量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5.在植被修复的过程当中无需进行削坡放坡,从而降低施工精度要求,减少需要清理的边坡石料,减少施工工程量,本技术提供一种高陡岩质边坡植被修复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陡岩质边坡植被修复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高陡岩质边坡植被修复结构,包括开设在边坡的坡面上的多个种植槽,多个所述种植槽在坡面上横纵排列,所述种植槽的顶端与坡面相连通,所述种植槽内设置有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基;
8.所述种植基包括保水剂、营养土以及生态棒,所述保水剂位于所述种植槽的底端,所述生态棒位于所述种植槽的靠近槽口的一端,所述营养土位于所述保水剂和所述生态棒之间,所述生态棒顶端端面低于所述种植槽的槽口。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岩质边坡的坡面上钻取种植槽,并在种植槽中放置种植基,可以利用种植基进行植物的种植,保水剂可以将雨水保存起来,从而在无法保存水的岩质边坡中也可以持续为植物提供水分,营养土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需要的养分,增加植物存活率以及存活时间,生态棒可以为植物的根部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岩质边坡修复的效果,利用钻取的种植槽,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种植基中的水土和养分的流失,同时利用种植槽进行,只需对种植槽进行定位,在植被修复的过程当中无需进行削坡放坡,从而降低施工精度要求,减少需要清理的边坡石料,减少施工工程量。
10.可选的,所述种植基的外侧包覆有土工布,所述土工布朝向所述槽口的端面上开设有种植孔。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土工布可以将种植基内部的保水剂、营养土和生态棒保护在内部,减少因雨水冲刷造成的种植基的流失,延长种植基的使用寿命。
12.可选的,所述土工布的外面还包覆有网笼,所述网笼的内侧侧壁与所述土工布贴合在一起。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网笼可以减少种植槽的侧壁和土工布之间的接触,减少
对土工布造成的腐蚀,同时也可以提高种植基的强度,使得种植基在放置和取出的过程中更加方便。
14.可选的,坡面上还开设有用于收集雨水的渠槽,所述渠槽的内部与坡面相连通,所述渠槽包括横槽体和纵槽体,纵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种植槽通过所述纵槽体相连通,横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种植槽通过所述横槽体相连通,所述横槽体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纵槽体相连通。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槽体和纵槽体形成一个网状的水路,从而使渠槽将每个种植槽连通到一起,使得每个种植槽的浇灌更加均匀,同时也增强了整体的排水效果,使得过量雨水可以更加及时地排出。
16.可选的,横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种植槽之间的所述横槽体呈向上凸起的弧形。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上凸起的弧形的横槽体,可以使进入到横槽体中的雨水更加方便地向横槽体的两端流动,减少横槽体中雨水的淤积,提高了渠槽的排水效果。
18.可选的,所述种植槽与所述纵槽体之间开设有防涝孔,所述防涝孔的一端与所述种植槽的内部相连通,所述防涝孔的另一端与所述纵槽体的内部相连通。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涝孔可以将种植槽内过量的雨水排出置纵槽体中,并通过纵槽体进行排放,从而减少种植槽中的积水量,减少植物发生涝害,从而提高植物存活率。
20.可选的,所述防涝孔靠近所述种植槽的一端位于所述生态棒靠近所述营养土的一端,所述防涝孔靠近所述种植槽的一端高于所述防涝孔靠近所述纵槽体的一端。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涝孔的一端高于营养土,可以减少营养土中的养分通过雨水流失,延长营养土的使用时间,同时倾斜设置的防涝孔,可以防止与水自纵槽体通过防涝孔流入到种植槽中,减少防涝孔雨水倒灌的现象,从而种植槽的提高防涝效果。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通过在岩质边坡的坡面上钻取种植槽,并在种植槽中放置种植基,可以利用种植基进行植物的种植,利用钻取的种植槽,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种植基中的水土和养分的流失,同时利用种植槽进行,只需对种植槽进行定位,在植被修复的过程当中无需进行削坡放坡,从而降低施工精度要求,减少需要清理的边坡石料,减少施工工程量;
24.2.横槽体和纵槽体形成一个网状的水路,从而使渠槽将每个种植槽连通到一起,使得每个种植槽的浇灌更加均匀,同时也增强了整体的排水效果,使得过量雨水可以更加及时地排出;
25.3.防涝孔可以将种植槽内过量的雨水排出置纵槽体中,并通过纵槽体进行排放,从而减少种植槽中的积水量,减少植物发生涝害,从而提高植物存活率。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高陡岩质边坡植被修复结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种植基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土工布与网笼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种植槽;2、种植基;21、保水剂;22、营养土;23、生态棒;24、土工布;25、网笼;3、渠槽;31、横槽体;32、纵槽体;4、防涝孔。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高陡岩质边坡植被修复结构。参照图1,高陡岩质边坡植被修复结构包括多个开设在坡体上的种植槽1以及渠槽3。种植槽1在坡体上横纵排列且种植槽1的顶端与坡体的坡面相连通。每个种植槽1的内部均固定有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基2。
32.参考图2,种植基2包括呈固态的保水剂21、营养土22以及用于种植植物的生态棒23。保水剂21、营养土22以及生态棒23自种植槽1的底端向种植槽1的开口的方向依次设置。保水剂21位于种植槽1的槽底,生态棒23位于种植槽1靠近槽口处,营养土22位于保水剂21与生态棒23之间。
33.参考图2、图3,种植基2的外部包裹有土工布24从而形成将种植基2包裹在内部的保护层。土工布24靠近种植槽1的槽口侧壁上开设有种植孔241,土工布24的内部通过种植孔241与外界相连通。
34.参考图2、图3,土工布24与种植槽1的侧壁之间还固定有pvc材质的网笼25,网笼25内侧侧壁与土工布24的外侧侧壁贴合在一起。种植基2、土工布24和网笼25可自种植槽1的槽口插入至种植槽1中。
35.参考图1,渠槽3包括横槽体31和纵槽体32,横槽体31和纵槽体32的槽底均低于种植基2的顶端端面。横槽体31呈向上凸起的弧形且位于横向相邻的两个种植槽1之间。横槽体31的两端分别与相对的种植槽1的内部相连通。
36.纵槽体32的长度方向沿坡面的倾斜方向开设并位于纵向相邻的两个种植槽1之间。纵槽体32的两端分别与相对的种植槽1的内部相连通。横槽体31的两端与种植槽1相连通的同时与纵槽体32的内部相连通,横槽体31与纵槽体32使得渠槽3形成网状的槽结构,多个种植槽1的内部通过渠槽3均相互连通在一起。
37.当雨水沿坡面流入渠槽3中时,雨水可以沿相互连通的横槽体31与纵槽体32流至每一个种植槽1中,从而对种植槽1进行浇灌;多余的雨水可以通过相互连通的横槽体31与纵槽体32导流并排至坡底,从而减少雨水对坡体的冲刷。
38.参考图1,种植槽1与纵槽体32之间开设有防涝孔4,防涝孔4的一端与种植槽1的内部相连通,防涝孔4的另一端与纵槽体32的内部相连通。防涝孔4靠近种植槽1的一端位于生态棒23靠近营养土22的一端。防涝孔4自种植槽1向纵槽体32的方向倾斜设置,且防涝孔4靠近种植槽1的一端的高度高于防涝孔4靠近纵槽体32的一端。雨水进入到种植槽1中后,可以通过防涝孔4将过量的雨水排出从种植槽1中排出。
3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高陡岩质边坡植被修复结构的实施原理为:施工人员先在边坡上开设种植槽1、渠槽3以及防涝孔4,然后将种植基2自种植槽1的开口插入到种植槽1内,并在种植基2中的生态棒23的顶端种植绿植,从而对岩质边坡进行修复。
4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