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端夹持式鲜食玉米收获秸秆粉碎灭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78113发布日期:2022-09-21 00:03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端夹持式鲜食玉米收获秸秆粉碎灭茬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鲜食玉米装置,具体为一种双端夹持式鲜食玉米收获秸秆粉碎灭茬装置。


背景技术:

2.鲜食玉米是在乳熟期采摘果穗用于加工或直接食用的玉米类型,是我国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鲜食玉米包括甜玉米、糯玉米、笋玉米等。鲜食玉米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属高蛋白低脂肪食品,深受市场欢迎,具有极大的市场商机。鲜食玉米产出效益是普通玉米的2~3倍,采摘后的青秸粗蛋白含量是普通玉米的1~2倍,是奶牛理想的饲料。鲜食玉米生长期短,农药化肥施用量少,只要按照绿色食品规程生产,是理想的绿色食品。国内市场对鲜食玉米的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市场空间巨大。
3.与普通玉米相比较,鲜食玉米具有成本低、收益高、见效快等优点。鲜食玉米收获后要求在4h内将新采摘的玉米剥皮、清洗、分拣、消毒、包装、冷藏等,这样才能更好地起到锁鲜作用。如果不及时加工,甜玉米可溶性糖下降,导致味道变淡渣子增多,糯玉米品质下降。鲜食玉米收获期处于玉米乳熟期,果穗含水量较高,要求低损失,低破碎的特点。由于鲜食玉米的收获期以及自身的特性,茎秆脆易断,采用粮食玉米机械收割的时候,易造成果穗底部断裂以及子粒受损,影响贮藏与加工,直接导致经济价值下降,因此不适合用于鲜食玉米收获。现阶段鲜食玉米的采摘工作大部分都是靠人工掰棒、装车、扒皮的形式,所需劳动力多而且劳动强度大。
4.因此,针对这些问题,而提供一种双端夹持式鲜食玉米收获秸秆粉碎灭茬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双端夹持式鲜食玉米收获秸秆粉碎灭茬装置。
6.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双端夹持式鲜食玉米收获秸秆粉碎灭茬装置,包括植株切断装置、双端夹持装置、斜杆摘穗装置和秸秆粉碎灭茬装置,所述双端夹持装置由液压马达ⅰ、夹持皮带ⅰ、夹持皮带ⅱ、加持皮带ⅲ、加持皮带ⅳ和传动轮组成,所述双端夹持装置装配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机架的侧面设置有中部分禾板,所述中部分禾板的两侧设置有侧边分禾板,所述双端夹持装置的下面设置有植株切断装置,所述植株切断装置由两个圆盘齿形切割刀和传动轴组成,所述植株切断装置的后面设置有斜杆摘穗装置;
7.所述斜杆摘穗装置由液压马达ⅱ和两个斜杆摘穗辊轴组成,所述斜杆摘穗辊轴由五根摘穗杆组成,所述斜杆摘穗装置的后面设置有秸秆粉碎灭茬装置,所述秸秆粉碎灭茬装置由粉碎灭茬刀轴、传动轮ⅱ和四块挡板组成,所述粉碎灭茬刀轴设置在机架的后下方,所述粉碎灭茬刀轴上设置有粉碎灭茬刀,所述粉碎灭茬刀正反交错装配在粉碎灭茬刀轴圆周上,所述双端夹持装置顶部传动轮的下方设置有前部挡板。
8.优选的,所述机架尾部与拖拉机连接,拖拉机可通过机架尾部的连接孔调节整个装置的作业高度。
9.优选的,所述传动轮由液压马达ⅰ驱动,所述相邻传动轮转向相反。
10.优选的,所述前部挡板最高处位于双端夹持装置顶部传动轮的下方,两所述侧挡板的高度从前部挡板至后侧挡板逐渐降低。
11.优选的,所述中部分禾板焊接在所述机架上,中部分禾板前部为圆弧形,所述侧边分禾板和中部分禾板装配形成缺口从机架最前端至斜杆摘穗辊轴逐渐减小。
12.优选的,所述双端夹持装置由四个皮带完成夹持作业,两个传送带系统同步转动,所述圆盘齿形切割刀与传动轮同轴转动。
13.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该双端夹持式鲜食玉米收获秸秆粉碎灭茬装置,鲜食玉米植株在被切断进行摘穗过程中植株夹持稳定,采用圆盘切割刀与双端夹持装置的传动轮同轴转动,优化传统机械的传动结构,提高装置的收获效果。
15.2.该双端夹持式鲜食玉米收获秸秆粉碎灭茬装置,采用双端夹持装置采用斜杆摘穗辊轴,摘穗辊轴中的摘穗杆倾斜布置将增大捕捉鲜食玉米植株与果穗之间夹角的几率,斜杆摘穗杆的设计可增加摘穗辊在摘穗是的力,提高摘穗率。
16.3.该双端夹持式鲜食玉米收获秸秆粉碎灭茬装置,采用双端夹持装置采用果穗采摘与秸秆粉碎灭茬一体式设计,减少鲜食玉米收获过程中机械作业的次数。
附图说明
17.图1为一种双端夹持式鲜食玉米收获秸秆粉碎灭茬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18.图2为一种双端夹持式鲜食玉米收获秸秆粉碎灭茬装置俯视图;
19.图3为一种双端夹持式鲜食玉米收获秸秆粉碎灭茬装置正视图;
20.图4为双端夹持装置装配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机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粉碎灭茬刀轴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斜杆摘穗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圆盘齿形切割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植株切断装置;2、双端夹持装置;3、中部分禾板;4、侧边分禾板;5、斜杆摘穗装置;6、液压马达ⅰ;7、液压马达ⅱ;8、秸秆粉碎灭茬装置;9、连接孔;10、侧挡板;11、前部挡板;12、机架;13、传动轮ⅱ;101、圆盘齿形切割刀;201、传动轮;202、传送带ⅰ;203、传送带ⅱ; 204、传送带ⅲ;205、传送带ⅳ;501、斜杆摘穗辊轴;502、摘穗杆;801、粉碎灭茬刀;802、粉碎灭茬刀轴。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实施例一
28.请参阅图1~8,一种双端夹持式鲜食玉米收获秸秆粉碎灭茬装置,包括植株切断装置1、双端夹持装置2、斜杆摘穗装置5和秸秆粉碎灭茬装置8,所述双端夹持装置2由液压马达ⅰ6,所述机架12尾部与拖拉机连接,拖拉机可通过机架12尾部的连接孔9调节整个装置的作业高度,夹持皮带ⅰ202,夹持皮带ⅱ203,加持皮带ⅲ204,加持皮带ⅳ205和传动轮201组成,所述双端夹持装置2装配在所述机架12上,所述传动轮201由液压马达ⅰ6驱动,所述相邻传动轮201转向相反,所述机架12的侧面设置有中部分禾板3,所述中部分禾板3的两侧设置有侧边分禾板4,所述双端夹持装置2的下面设置有植株切断装置1,所述植株切断装置1由两个圆盘齿形切割刀101和传动轴组成,所述植株切断装置1的后面设置有斜杆摘穗装置5,所述前部挡板11 最高处位于双端夹持装置2顶部传动轮201的下方,两所述侧挡板10的高度从前部挡板11至后侧挡板逐渐降低,所述斜杆摘穗装置5由液压马达ⅱ7和两个斜杆摘穗辊轴501组成,所述中部分禾板3焊接在所述机架12上,中部分禾板3前部为圆弧形,所述侧边分禾板4和中部分禾板3装配形成缺口从机架12最前端至斜杆摘穗辊轴501逐渐减小,所述斜杆摘穗辊轴501由五根摘穗杆502组成,所述斜杆摘穗装置5的后面设置有秸秆粉碎灭茬装置8,所述秸秆粉碎灭茬装置8由粉碎灭茬刀轴,传动轮ⅱ13和四块挡板组成,所述粉碎灭茬刀轴设置在机架12的后下方,所述双端夹持装置2由四个皮带完成夹持作业,两个传送带系统同步转动,所述圆盘齿形切割刀101与传动轮201 同轴转动,所述粉碎灭茬刀轴上设置有粉碎灭茬刀801,所述粉碎灭茬刀801 正反交错装配在粉碎灭茬刀轴802圆周上,所述双端夹持装置2顶部传动轮的下方设置有前部挡板11。
29.实施例二
30.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双端夹持式鲜食玉米收获秸秆粉碎灭茬装置,包括植株切断装置1、双端夹持装置2、斜杆摘穗装置5和秸秆粉碎灭茬装置 8,所述双端夹持装置2由液压马达ⅰ6、夹持皮带ⅰ202、夹持皮带ⅱ203、加持皮带ⅲ204、加持皮带ⅳ205和传动轮201组成,所述双端夹持装置2装配在所述机架12上,所述机架12的侧面设置有中部分禾板3,所述中部分禾板3的两侧设置有侧边分禾板4,所述双端夹持装置2的下面设置有植株切断装置1,所述植株切断装置1由两个圆盘齿形切割刀101和传动轴组成,所述植株切断装置1的后面设置有斜杆摘穗装置5;
31.所述斜杆摘穗装置5由液压马达ⅱ7和两个斜杆摘穗辊轴501组成,所述斜杆摘穗辊轴501由五根摘穗杆502组成,所述斜杆摘穗装置5的后面设置有秸秆粉碎灭茬装置8,所述秸秆粉碎灭茬装置8由粉碎灭茬刀轴、传动轮
ⅱꢀ
13和四块挡板组成,所述粉碎灭茬刀轴设置在机架12的后下方,所述粉碎灭茬刀轴上设置有粉碎灭茬刀801,所述粉碎灭茬刀801正反交错装配在粉碎灭茬刀轴802圆周上,所述双端夹持装置2顶部传动轮的下方设置有前部挡板 11。
32.工作原理:当使用该双端夹持式鲜食玉米收获秸秆粉碎灭茬装置时,首先机架12尾部与拖拉机连接,拖拉机可通过机架12尾部的连接孔9调节整个装置的作业高度,通过拖拉机调节高度,鲜食玉米果穗从所述双端夹持装置2与分禾板3之间的位置进入装置,被切断的鲜食玉米植株被所述双端夹持装置2夹持向上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所述双端夹持装置2与斜杆摘穗辊轴5 竖直方向的距离逐渐减小,果穗会渐渐接触斜杆摘穗辊5,进而被摘下来。
33.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4.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