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蚯蚓养殖架

文档序号:30571477发布日期:2022-06-29 06:04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蚯蚓养殖架

1.本实用新型属于养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蚯蚓养殖架。


背景技术:

2.蚯蚓养殖作为一种新型产业,近年来赢得了迅速的发展和良好的市场前景。蚯蚓可以入药,具有解热、镇挛、降压、利尿、通经络的作用,同时蚯蚓还是一种优良的蛋白质提供源,可以作为鱼饵、饲料等,价格低廉、营养丰富,蚯蚓的粪便还可作为有机肥料使用,富含多种氨基酸。家庭是蚯蚓养殖是蚯蚓养殖的其中一种方式,其能将尾菜、果皮、厨余等有机废弃物有效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
3.现有技术中,在家庭式养殖时,采用将蚯蚓养殖在养殖箱内,同时将多个养殖箱重叠堆放在养殖架上,当下层的蚯蚓移动到上层时,需要将上层的养殖箱移动后,才能取出下层养殖箱,此种方法不仅费时费力,并且在多层养殖时还容易中间层放置混乱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拟提供一种蚯蚓养殖架,能减少家庭蚯蚓养殖时投料及出料的劳力投入,从而提高养殖效率。
5.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蚯蚓养殖架,包括外框架,所述外框架底面放置有一层养殖箱,所述外框架的后侧面上成对设置有向前延伸且用于支撑养殖箱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有n层p列,且n≥1,p≥1,养殖箱的箱口放置在成对设置的两个支撑架之间,且位于上层的养殖箱能叠放在位于下层的养殖箱上,所有支撑架通过设置在外框架上的提升装置控制整体上下移动,当支撑架位于最低位置处时,最下端的一层支撑架上的养殖箱能叠放在外框架底面上的养殖箱上。
6.作为上述方案中的优选,所述提升装置包括n块前后设置的提升板,且所有提升板均位于外框架的后侧,每层支撑架从上到下对应设置在从前到后的每块提升板上,前侧提升板上对应后侧每块提升板上支撑架的位置处均设置有竖直的提升限位槽,后侧的支撑架从前侧的对应的提升限位槽伸出,提升板上提升限位槽的高度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最前侧的提升板在提升驱动装置的作用下能上下移动,当每层的支撑架均位于对应提升限位槽的最上端时,每层养殖箱重叠放置。
7.进一步优选,所述支撑架设置有三层四列,所述提升板对应设置有后侧提升板、中间提升板和前侧提升板三块,所述后侧提升板上靠近下端的位置处左右间隔设置有四对支撑架,所述中间提升板上对应后侧提升板上支撑架的位置处对应设置有四对提升限位槽,所述中间提升板上中部且位于提升限位槽正上方位置处设置有四对支撑架;所述前侧提升板上对应中间提升板的提升限位槽和支撑架的位置处均设置提升限位槽,位于下侧的提升限位槽的高度大于上侧提升限位槽的高度,所述前侧提升板上靠近上端位置处且位于提升限位槽正上方位置处设置有四对支撑架。
8.进一步优选,所述前侧提升板上位于下侧的提升限位槽高度刚好是上侧提升限位
槽高度的两倍。
9.进一步优选,还包括提升罩板,所述提升罩板能将所有提升板从上到下罩住,所述提升罩板上对应每列支撑架均设置有移动通槽。
10.进一步优选,所述提升驱动装置采用千斤顶,且千斤顶通过钢绳与最前侧的提升板连接。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支撑架将养殖箱的箱口支撑,在出料时,提升装置将上层的养殖箱向上提升,就可取出下层的养殖箱,待下层养殖箱取出后,将剩下的养殖箱回位,从而保证蚯蚓能顺利的从下层往上层移动;投料时,只需将带饲料的养殖箱放置在已有养殖箱的上层即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叠放养殖,整个出料和投料均不需要搬动每层的养殖箱,从而减少家庭蚯蚓养殖时投料及出料的劳力投入,提高养殖效率;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多层养殖,能实现蚯蚓从下层养殖箱向上层养殖箱移动。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外框架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提升装置的仰视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提升装置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7.如图1-4所示,一种蚯蚓养殖架,主要由外框架1、支撑架2和提升装置组成,在外框架1底面放置有一层养殖箱,外框架1的后侧面上成对设置有向前延伸且用于支撑养殖箱的支撑架2,支撑架2设置有n层p列,且n≥1,p≥1,养殖箱的箱口放置在成对设置的两个支撑架2之间,且位于上层的养殖箱能叠放在位于下层的养殖箱上,所有支撑架2通过设置在外框架1上的提升装置控制整体上下移动,当支撑架2位于最低位置处时,最下端的一层支撑架2上的养殖箱能叠放在外框架1底面上的养殖箱上,此时,每列上的养殖箱叠放在一起,当下层养殖箱内饲料吃尽后,由于蚯蚓具有向食型性,因此蚯蚓能自主地向上层移动。
18.提升装置的具体结构包括n块前后设置的提升板3,且所有提升板3均位于外框架1的后侧,每层支撑架2从上到下对应设置在从前到后的每块提升板3上,在每个前侧提升板3上对应后侧每块提升板3上支撑架2的位置处均设置有竖直的提升限位槽a,即最前侧的提升板3上设置有n-1个提升限位槽a,在最后侧的提升板3上未设置有提升限位槽a。为方便每层提升声板能一块接着一块的带动后侧的提升板3向上移动,提升板3上提升限位槽a的高度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最前侧的提升板3通过提升驱动装置的作用下能上下移动,当每层的支撑架2均位于对应提升限位槽a的最上端时,每层养殖箱重叠放置。最好是,后侧提升板上提升限位槽a的高度与前侧提升板上上一层位置处的提升限位槽a高度相等,即后侧的提升板3上的提升限位槽a的数量比其前侧的数量少一个,且提升限位槽a的位置和高度与其前侧的提升板3相比向下错一位设置。
19.支撑架2设置有三层四列,提升板3对应设置有后侧提升板3a、中间提升板3b和前侧提升板3c三块。在后侧提升板3a上靠近下端的位置处左右间隔设置有四对支撑架2。在中
间提升板3b上对应后侧提升板3a上支撑架2的位置处对应设置有四对提升限位槽a,中间提升板3b上中部且位于提升限位槽a正上方位置处设置有四对支撑架2。前侧提升板3c上对应中间提升板3b的提升限位槽a和支撑架2的位置处均设置提升限位槽a,位于下侧的提升限位槽a的高度大于上侧提升限位槽a的高度,前侧提升板3c上靠近上端位置处且位于提升限位槽a正上方位置处设置有四对支撑架2。
20.在移动时,前侧提升板在提升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待移动一定距离(该距离与前侧提升板上上层的提升限位槽的高度相等)后带动中间提升板向上移动,再移动一定距离(该距离为前侧提升板上两层提升限位槽之间的差值与中间提升板上提升限位槽的高度中数值小的那个)后带动后侧提升板向上移动。
21.养殖时,先将蚯蚓养殖在外框架上的养殖箱内,等该养殖箱内饲料吃尽后,在第三层的支撑架上放置装满饲料的养殖箱,由蚯蚓的向食性自主由最下层爬到第二层中,同理蚯蚓可持续往上爬至最上层。待最上层有较多蚯蚓时,开始将最下层出料,以保证蚯蚓及新繁殖蚯蚓能爬至第二层,尽量避免蚯蚓在出料过程中被除走,保证蚯蚓的繁殖,此后根据一定时间依次将设置提升,然后从下向上进行出料,至蚯蚓全部到达最上层的养殖箱内后,开始新的一轮养殖。
22.最好是,前侧提升板3c上位于下侧的提升限位槽a高度刚好是上侧提升限位槽a高度的两倍。
23.为防止杂质或灰尘进入提升板3内,还设置有能将所有提升板3从上到下罩住的提升罩板4,为方便支撑架2的上下移动,在提升罩板4上对应每列支撑架2均设置有移动通槽4a。
24.为减少成本,提升驱动装置采用机械式千斤顶5,且千斤顶5通过钢绳与最前侧的提升板3连接。当启用千斤顶5将所有的支撑架移动到位后使用插销插入千斤顶内,防止出现掉落。
25.在本实施例中,外框架1由12根方形不锈钢条焊接而成的长方体框体,且底面的四根离4根立柱的底面有一定距离,同时在长度方向上均匀设置有具有加强作用且位于前侧面和上下侧面上的不锈钢条,为方便在底面上放置养殖箱,在底面上焊接有前后间隔设置的两根不锈钢条。支撑架采用l型钢条,且成对的支撑架的水平段相背设置。为方便支撑架的焊接在提升板上,每块提升板对应养殖箱宽度位置处向前设置有凸起,同时为方便三块提升板叠放,在提升板的左右两端相对设置有直角折弯,为方便支撑架卡在提升限位槽上,将提升限位槽的上端设置为与对应支撑架相同的l型。为方便提升罩板4一起移动,在外框架的后侧左右两端均焊接有用于支撑和导向提升框架6。提升罩板与导向提升框架之间的距离为90mm,其使得前侧提升板移动的距离为90mm,前侧提升板上上层的提升限位槽的高度均为30mm,使得中间提升板提升的高度为60mm(因为提升限位槽的高度为30mm,因此中间提升板有30mm不动)。前侧提升板上下层的提升限位槽的高度为60mm,中间提升板上提升限位槽的高度为30mm,使得后侧提升板提升的高度为30mm(因为提升限位槽的高度为60mm,因此后侧提升板有60mm不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