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育秧苗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50967发布日期:2022-09-17 08:51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育秧苗床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育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育秧苗床。


背景技术:

2.自动化育秧苗床能根据秧苗的生产需求,按照秧苗适宜的生长环境自动调节秧苗受光角度,自动喷雾或浇水、补肥,大量降低人工成本,但是在对秧苗进行浇水时,难以对苗床表面的秧苗进行均匀浇水,从而影响部分秧苗生长,造成部分秧苗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浇水时,难以对苗床表面的秧苗进行均匀浇水,从而影响部分秧苗生长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自动化育秧苗床。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育秧苗床,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表面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套,所述第一滑套滑动安装在支撑杆的表面,所述第一滑套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苗床主体,所述支撑杆远离苗床主体的表面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滑动安装在支撑杆的表面,所述第二滑套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一螺杆,两个连接板的其中一个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与第一螺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表面螺纹安装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自由端固定安装有长板,所述长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喷头,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滑动安装有第三滑套,所述第三滑套与螺纹套固定连接。
5.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首先将苗床主体通过第一滑套固定安装在支撑杆的表面,然后将第二滑套安装在第一滑套的上表面,当需要定时对苗床主体表面的幼苗进行浇水时,此时可以通过启动电机,电机带动第一螺杆转动,通过与螺纹套固定连接的第三滑套滑动安装在滑杆的表面,从而可以对螺纹套进行限位,此时第一螺杆转动会带动螺纹套移动,螺纹套带动连接管移动,连接管带动长板移动,长板带动喷头移动,然后对连接管进行注水,通过喷头喷出,此时可以对苗床主体表面的幼苗进行均匀浇水,使得幼苗都能够均匀生长,减少幼苗浇水不均匀导致幼苗参差不齐的情况发生。
6.优选的,所述长板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喷头,所述喷头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滑块通过第一螺钉与长板安装。
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将若干个喷头通过滑块滑动安装在长板下表面的滑槽中,然后通过第一螺钉对滑块进行限位,从而可以调节滑块的位置,使得长板下表面的喷头能够对均匀对幼苗进行浇水。
8.优选的,所述长板的两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通过第二螺钉与长板安装。
9.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限位板可以对长板下表面的滑块进行限位,通过第二螺钉将限位板与长板固定,便于对限位板进行安装和拆卸。
10.优选的,所述长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设置有两个。
11.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挡板可以对喷头喷出的水进行遮挡,避免面水流飞溅,从而污染环境。
12.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上表面设置有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包括水泵,所述水泵固定安装在水箱的内部,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自由端与连接管连通,所述水箱的上表面设置有过滤盒,所述过滤盒的表面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过滤盒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活性炭,所述过滤盒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防尘网。
13.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首先通过水泵,从而将水箱内部的水通过排水管导入至连接管的内部,连接管将水从喷头导出,从而对苗床主体表面的幼苗进行浇水,浇水结束时,苗床主体内部对于的水会不断渗漏处苗床主体下表面,然后通过过滤盒表面的活性炭进行过滤吸收,使得过滤后的水通过过滤盒表面的通孔重新进入水箱的内部,使得水流能够被循环使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通过过滤盒上表面的防尘网可以对环境中的杂质或者落叶进行遮挡,避免杂质或者落叶进入水箱的内部,从而造成水箱内部的水源污染。
14.优选的,所述水箱的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外表面螺纹安装有第三螺钉,所述第三螺钉与水箱螺纹连接。
15.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第三螺钉将两个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水箱的外表面,安装板能够对过滤盒进行定位,使得过滤盒能够准确安装在水箱的上表面。
16.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垫板,所述垫板的表面螺纹安装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靠近过滤盒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橡胶垫。
1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转动第二螺杆,通过两个第二螺杆可以对过滤盒进行限位,通过橡胶垫可以减少第二螺杆对过滤盒表面造成的损伤。
18.综上所述,
19.本技术中,首先将苗床主体通过第一滑套固定安装在支撑杆的表面,然后将第二滑套安装在第一滑套的上表面,当需要定时对苗床主体表面的幼苗进行浇水时,此时可以通过启动电机,电机带动第一螺杆转动,通过与螺纹套固定连接的第三滑套滑动安装在滑杆的表面,从而可以对螺纹套进行限位,此时第一螺杆转动会带动螺纹套移动,螺纹套带动连接管移动,连接管带动长板移动,长板带动喷头移动,然后对连接管进行注水,通过喷头喷出,此时可以对苗床主体表面的幼苗进行均匀浇水,使得幼苗都能够均匀生长,减少幼苗浇水不均匀导致幼苗参差不齐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技术的限位装置放大图;
22.图3为本技术图2中的部分放大图;
23.图4为本技术辅助装置放大图。
24.图例说明:1、水箱;2、固定板;3、支撑杆;4、第一滑套;5、苗床主体;6、限位装置;601、第二滑套;602、滑杆;603、连接板;604、第一螺杆;605、第三滑套;606、螺纹套;607、连接管;608、电机;609、长板;610、挡板;611、滑槽;612、滑块;613、喷头;614、限位板;7、辅助装置;71、水泵;72、排水管;73、过滤盒;74、第三螺钉;75、安装板;76、第二螺杆;77、垫板;
78、防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25.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育秧苗床,包括支撑杆3,支撑杆3的表面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套4,第一滑套4滑动安装在支撑杆3的表面,第一滑套4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苗床主体5,支撑杆3远离苗床主体5的表面设置有限位装置6,长板609带动喷头613移动,通过喷头613喷出,此时可以对苗床主体5表面的幼苗进行均匀浇水,支撑杆3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板75,安装板75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水箱1,水箱1的上表面设置有辅助装置7,通过过滤盒73表面的活性炭进行过滤吸收,使得过滤后的水通过过滤盒73表面的通孔重新进入水箱1的内部,使得水流能够被循环使用。
26.下面具体说一下其限位装置6和辅助装置7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27.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案中:限位装置6包括第二滑套601,第二滑套601滑动安装在支撑杆3的表面,第二滑套60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板603,连接板603设置有两个,两个连接板603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一螺杆604,两个连接板603的其中一个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608,电机608与第一螺杆604固定连接,第一螺杆604的表面螺纹安装有螺纹套606,螺纹套606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管607,连接管607的自由端固定安装有长板609,长板609的下表面设置有喷头613,通过启动电机608,电机608带动第一螺杆604转动,此时第一螺杆604转动会带动螺纹套606移动,螺纹套606带动连接管607移动,连接管607带动长板609移动,长板609带动喷头613移动,然后对连接管607进行注水,通过喷头613喷出,此时可以对苗床主体5表面的幼苗进行均匀浇水,使得幼苗都能够均匀生长,减少幼苗浇水不均匀导致幼苗参差不齐的情况发生。两个连接板603之间固定安装有滑杆602,滑杆602的表面滑动安装有第三滑套605,第三滑套605与螺纹套606固定连接,通过与螺纹套606固定连接的第三滑套605滑动安装在滑杆602的表面,从而可以对螺纹套606进行限位。
28.参照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方案中:长板609的内部开设有滑槽611,滑槽611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块612,滑块612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喷头613,喷头613设置有若干个,滑块612通过第一螺钉与长板609安装,将若干个喷头613通过滑块612滑动安装在长板609下表面的滑槽611中,然后通过第一螺钉对滑块612进行限位,从而可以调节滑块612的位置,使得长板609下表面的喷头613能够对均匀对幼苗进行浇水,长板609的两端设置有限位板614,通过限位板614可以对长板609下表面的滑块612进行限位,限位板614通过第二螺钉与长板609安装,通过第二螺钉将限位板614与长板609固定,便于对限位板614进行安装和拆卸,长板609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挡板610,挡板610设置有两个,通过挡板610可以对喷头613喷出的水进行遮挡,避免面水流飞溅,从而污染环境。
29.参照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方案中:辅助装置7包括水泵71,水泵71固定安装在水箱1的内部,水泵7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排水管72,排水管72的自由端与连接管607连通,通过水泵71,从而将水箱1内部的水通过排水管72导入至连接管607的内部,连接管607将水从喷头613导出,从而对苗床主体5表面的幼苗进行浇水,水箱1的上表面设置有过滤盒73,过滤盒73的表面开设有若干通孔,过滤盒73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活性炭,通过过滤盒73表面的活性炭进行过滤吸收,使得过滤后的水通过过滤盒73表面的通孔重新进入水箱1的内部,使得水流能够被循环使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过滤盒73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防尘网78,通过
过滤盒73上表面的防尘网78可以对环境中的杂质或者落叶进行遮挡,避免杂质或者落叶进入水箱1的内部,从而造成水箱1内部的水源污染和堵塞水泵71。
30.参照图4所示,本实施方案中:水箱1的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板75,安装板75的外表面螺纹安装有第三螺钉74,第三螺钉74与水箱1螺纹连接,通过第三螺钉74将两个安装板75固定安装在水箱1的外表面,安装板75能够对过滤盒73进行定位,使得过滤盒73能够准确安装在水箱1的上表面,固定板2的上表面垫板77,垫板77的表面螺纹安装有第二螺杆76,第二螺杆76靠近过滤盒73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橡胶垫,转动第二螺杆76,通过两个第二螺杆76可以对过滤盒73进行限位,通过橡胶垫可以减少第二螺杆76对过滤盒73表面造成的损伤。
31.工作原理,首先将苗床主体5通过第一滑套4固定安装在支撑杆3的表面,然后将第二滑套601安装在第一滑套4的上表面,当需要定时对苗床主体5表面的幼苗进行浇水时,此时可以通过启动电机608,电机608带动第一螺杆604转动,通过与螺纹套606固定连接的第三滑套605滑动安装在滑杆602的表面,从而可以对螺纹套606进行限位,此时第一螺杆604转动会带动螺纹套606移动,螺纹套606带动连接管607移动,连接管607带动长板609移动,长板609带动喷头613移动,然后对连接管607进行注水,通过喷头613喷出,此时可以对苗床主体5表面的幼苗进行均匀浇水,使得幼苗都能够均匀生长,减少幼苗浇水不均匀导致幼苗参差不齐的情况发生。
32.通过首先通过水泵71,从而将水箱1内部的水通过排水管72导入至连接管607的内部,连接管607将水从喷头613导出,从而对苗床主体5表面的幼苗进行浇水,浇水结束时,苗床主体5内部对于的水会不断渗漏处苗床主体5下表面,然后通过过滤盒73表面的活性炭进行过滤吸收,使得过滤后的水通过过滤盒73表面的通孔重新进入水箱1的内部,使得水流能够被循环使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通过过滤盒73上表面的防尘网78可以对环境中的杂质或者落叶进行遮挡,避免杂质或者落叶进入水箱1的内部,从而造成水箱1内部的水源污染和堵塞水泵7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