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75834发布日期:2022-10-29 02:36阅读:67来源:国知局
驱虫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驱虫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驱虫药剂片的驱虫装置。


背景技术:

2.蟑螂、蚂蚁、蛀虫等害虫能传播疾病且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目前防治蟑螂等害虫的主要手段包括使用杀虫喷雾、杀虫诱饵、诱捕装置等,其中杀虫诱饵含有有毒成分,蟑螂等害虫诱食之后被毒死,该方式杀虫效率较高,但是存在弊端,由于杀虫诱饵包含毒性成分,在接触上述杀虫诱饵后存在误食危险,特别是家里有小孩和宠物的,容易出现误食有毒诱饵的情况,危害生命健康。另外,蟑螂等害虫诱食有毒的杀虫诱饵之后并不会马上毒死,且接触了有毒诱饵之后还会到处爬,将有毒成分带到橱柜、食物储存柜等处,从而影响生命健康。为此,市场上还出现了采用趋避剂来驱赶害虫,对于趋避剂早前多采用包含有毒化学成分,以提高驱赶害虫的效果,但是长期使用有毒趋避剂后,上述有毒成分挥发后会造成神经系统以及皮肤的损伤。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植物提取物类的趋避剂在防治害虫中扮演更重要角色,例如在公开号为cn104255824a的专利文献中提出了花椒精油制备蟑螂驱虫片的方法,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2819423u的专利文献中提出了容置有樟脑丸的驱虫盒,但是上述驱虫成分比较单一,在实际使用时存在驱虫效果不佳、药剂容易受潮以及药剂难以持久有效等问题。
3.在公开号为cn1918982a的专利文献中,其提出了一种害虫驱除装置,其药剂挥发性较好,但是装置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不利于推广使用,且在更换药剂片时,使用者手部需要直接与药剂片接触,使用者手部接触药剂片后需要清洗等处理,给使用带来了麻烦。在专利文献tw522791u中,其提出了一种容置诱饵的容置盒,其在出厂时预先封闭底座与顶盖之间的空间,达到包装诱饵的目的,延长诱饵的保存期限,当消费者使用时,只需旋转顶盖以形成供害虫进出的开放口,使用者不会与诱饵接触,能有效提高使用便利性和安全性。其虽然可以避免消费者直接与诱饵药剂接触,但是该容置盒结构较复杂,且由于没有包装物密封包装,所以其密封性难以保证,存在盒体内的药剂受潮等问题而影响诱饵的性能。
4.另外,现有的驱虫装置中药剂片结构比较单一,都是单层片状或块状结构,在刚开始使用时所挥发的药剂浓度较高,但是使用一段时间后随着药剂的挥发,所挥发产生的药剂浓度越来越低,驱虫效果越来越差,药剂片难以持久具有驱虫效果,导致驱虫装置有效使用时间短等问题。另外,为了使得药剂片具有较好的驱虫效果,药剂片一般浸渍吸附多种驱虫药剂成分,但是当多种药剂成分混合后会产生化学反应,驱虫药剂成分发生变化,反而减弱了驱虫效果,特别是三种以上的液体状药剂成分混合后,药剂成分化学成分会产生较大改变且稳定性差,从而影响驱虫效果。
5.因此,需要一种安全有效、药效持久、使用方便的驱虫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驱虫装置结构复杂,驱虫药剂不健康环保,药
剂片结构单一驱虫效果差,使用过程中需要接触药剂而导致使用不方便等问题,提供一种健康环保、药效持久、驱虫效果好且使用方便的驱虫装置。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驱虫装置,包括壳体和包覆有药剂片的包装物,所述包装物放置在壳体内,壳体表面设置有多个与壳体内部连通的通孔,所述药剂片能够挥发产生驱虫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物具有位于长度方向两端的未包覆药剂片的平坦部以及位于两端平坦部之间的包覆有药剂片的鼓起部,所述壳体相对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长度尺寸大于所述包装物的宽度,所述开口的高度尺寸大于所述平坦部的厚度、且小于所述鼓起部的厚度,所述包装物长度方向两端的平坦部从壳体两端部的开口中延伸出来。
9.本实用新型的药剂片在出厂时被包装物密封包装,所以不会出现药剂片的药剂挥发泄漏,药剂氧化变质等情况,能够保证药效的稳定。将包覆有药剂片的包装物放置在壳体内时,其长度方向两端的平坦部从壳体两端部的开口中延伸出来,将延伸出来的包装物的一端撕开或剪开形成开口,牵拉另外一端,由于开口竖直方向的高度大于所述平坦部的厚度、且小于所述鼓起部的厚度,所以该开口只能让包装物平坦部通过,而不能让所包覆的药剂片通过,所以随着牵拉包装物的另外一端,药剂片从包装物一端撕开或剪开形成的开口中滑出而留在壳体内部。整个过程无需接触药剂片,所以使用方便,健康无污染。
10.壳体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上、下壳体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通过设置上、下壳体以可拆卸结构连接,例如上下壳体采用卡接结构连接,方便生产组装。出厂时,将包覆有药剂片的包装物放置在上下壳体之间,使用者只需要将包装物的一端撕开,牵拉另一端就能将药剂片无接触地放置到壳体内部。当药剂片使用期限到了,可以打开上下壳体,将新的包装物放置其中,做到重复利用壳体,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当采用上、下壳体时,只需要在一个壳体的端部边缘形成凹部,例如只在下壳体的端部边缘设置下凹部,上部壳体端部平整设置,当上下壳体连接在一起时,就能在该端部形成微小开口或间隙。另外,上下壳体也可以以不可拆卸方式固定连接,在固定连接前先将包装物放入其中。当然,也可以将壳体一体形成,通过在壳体上设置开闭盖等方式,这里对于将包装物放入壳体内的方式不做限定,只要能将包装物放入到壳体内部就可以。
11.在包装物长度方向的延伸出壳体的一端平坦部上设置切口或裁剪指示标志,另一端平坦部上设置牵拉指示标志,并在该另一端设置防滑纹。通过在包装物长度方向的延伸出壳体的一端平坦部上设置切口或裁剪指示标志,便于使用者沿着切口撕开包装物形成开口,或者沿裁剪指示标志剪开包装物形成开口。另一端设置牵拉指示标志,例如指示箭头,便于使用者识别牵拉方向。通过设置防滑纹,防止在牵拉包装物时打滑。
12.药剂片具有多层结构,包括:第一吸液层,其吸附有液体状的挥发性驱虫药剂;第二吸液层,其吸附有与第一吸液层相同或不同的液体状的挥发性驱虫药剂;设置在第一吸液层和第二吸液层之间的固体状或半固体状的缓释层,其包含挥发性驱虫药剂。在第一吸液层和第二吸液层之间设置固体状或半固体状的缓释层,由于第一吸液层和第二吸液层吸附有液体状的挥发性药剂,所以固体状或半固体状的缓释层的挥发性药剂能够在液体状的挥发性药剂的浸润下逐渐缓慢溶解形成液体状药剂,并在毛细吸引作用下,向上下两侧的吸液层流动,使得上下两侧的吸液层能够不断补充有效驱虫成分,持久含有有效驱虫药剂,保证驱虫效果的稳定和持久。另外,各个吸液层可以分别吸附不同的药剂成分,分别挥发产
生不同的驱虫气味,能够避免单层药剂片吸附多种驱虫药剂成分而发生化学反应,导致驱虫效果变差的问题。
13.药剂片还包括位于第一吸液层侧或第二吸液层侧的第三吸液层,其吸附有液体状的挥发性驱虫药剂,在第三吸液层与第一吸液层或第二吸液层之间设置固体状或半固体状的缓释层,其包含挥发性驱虫药剂。通过设置多个吸液层和固体状或半固体状的缓释层,使得药剂片含有更多的驱虫药剂,药效更加持久。
14.所述吸液层吸附的液体状的挥发性驱虫药剂包括选自以下组中的一种或多种成分:薄荷精油、香樟精油或香茅精油。采用天然植物驱虫成分作为驱虫剂,使得驱虫效果好且环保健康,另外,采用精油作为主要载体,使得药剂能够稳定地吸附在吸液层上,并能逐渐挥发,保证药剂挥发的持久性。
15.所述固体状或半固体状的缓释层的挥发性驱虫药剂含有樟脑和/或香茅提取物。缓释层的挥发性驱虫药剂可以为固体粉末状,且由吸湿性材料包裹形成固体状或半固体状的缓释层,吸湿性材料具有较好的吸湿性和通透性,由于第一吸液层和第二吸液层吸附有液体状的挥发性药剂,特别是吸附浸渍有植物精油,所以固体粉末能够在植物精油浸润下逐渐溶解形成液体状药剂,并在毛细吸引作用下,向上下两侧的吸液层流动,使得上下两侧的吸液层能够不断补充有效驱虫成分,持久含有有效驱虫药剂,保证驱虫效果的稳定和持久。另外,固体状或半固体状的缓释层还可以包含吸水颗粒,例如氯化钙、氧化铝、硅藻泥,吸水颗粒与挥发性驱虫药剂混合形成固体块状的缓释层,或者类似凝胶的半固体状的缓释层,其也能在植物精油浸润下逐渐溶解形成液体状药剂,并在毛细吸引作用下,向上下两侧的吸液层流动,使得上下两侧的吸液层能够不断补充有效驱虫成分。
16.所述第一吸液层、第二吸液层以及吸湿性材料的材质为化纤、布、棉、纸、海绵或无纺布。对于吸液层的材质也可以采用除上述材质之外的其他材质,只要其具有一定的吸湿性。
17.当第一吸液层和第二吸液层吸附浸渍有相同的挥发性驱虫药剂时,挥发性驱虫药剂包括选自上述组中的至少两种成分。由于多种驱虫成分混合后驱虫效果较单一成分更好,所以优选吸附浸渍两种的驱虫成分。但是当不同的驱虫成分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特别是混合三种以上的驱虫成分时药剂成分发生变化,从而降低驱虫效果,这时不选择浸渍混合驱虫成分,而是将每种成分分别吸附浸渍在每层吸液层,每层吸液层单独分别释放不同的驱虫气味,例如第一吸液层吸附的挥发性驱虫药剂包括选自上述组中的一种成分,第二吸液层和/或第三吸液层吸附的挥发性驱虫药剂包括选自上述组中与前述吸液层不同的至少一种成分。两个吸液层分别吸附不同的驱虫药剂,分别发挥产生不同的驱虫气味,其也能产生较好的综合驱虫效果。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药剂片在出厂时被包装物密封包装,所以不会出现药剂片的药剂挥发泄漏,药剂氧化变质等情况。在将药剂片从包装物脱离过程中,无需接触药剂片,所以使用方便,健康无污染。当药剂片使用期限到了,可以打开上下壳体,将新的包装物放置其中,做到重复利用壳体,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
19.药剂片具有多层结构,包括多层吸液层和设置在吸液层之间的固体状或半固体状的缓释层,由于吸液层吸附有挥发性药剂,所以固体状或半固体状的缓释层的挥发性药剂能够在液体状的挥发性药剂的浸润下逐渐溶解形成液体状药剂,并在毛细吸引作用下,向
上下两侧的吸液层流动,使得上下两侧的吸液层能够不断补充有效驱虫成分,持久含有有效驱虫药剂,保证驱虫效果的稳定和持久。多层吸液层可以分别吸附不同成分的药剂,分别释放产生不同的驱虫气味,驱虫效果更加稳定。采用多种天然植物驱虫成分作为驱虫剂,使得驱虫效果好且环保健康,另外,采用精油作为主要载体,使得药剂能够稳定地吸附在吸液层上,并能逐渐挥发,保证药剂挥发的持久性。
20.该驱虫装置可以用于驱赶蟑螂、蚂蚁、蛀虫等害虫,具有较好的驱虫效果。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壳体闭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使用状态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药剂片放置到壳体内的示意图
26.图6为药剂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2-5中以壳体打开的状态示意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以及使用过程,这只是为了便于理解驱虫装置的结构,实际使用过程中壳体是闭合状态的,例如上下壳体卡接组装在一起的状态。另外,对于包覆有药剂片6的包装物2的形态以及药剂片6的形态都只是一种示意图,并不是实际状态。
28.如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驱虫装置包括壳体1和包覆有药剂片6的包装物2,壳体表面设置有多个与壳体内部连通的通孔3,所述药剂片从包装物脱离后放置在壳体1内且能够挥发产生驱虫气体,所述包装物2具有位于长度方向两端的未包覆药剂片的平坦部4以及位于两端平坦部4之间的包覆有药剂片的鼓起部5。该包装物的材质可以为塑料膜或铝膜等具有阻水性的材质,包装物可以为透明状或非透明状,在包装物的端部热封形成密封包装物,由于药剂片被密封包装,所以在包覆药剂片6的部位会鼓起,从而形成鼓起部5,附图中的鼓起部5只是示意性地表示包装物在该处形成鼓起部5,并不是包装物实际包覆药剂片6的状态。在包装物2长度方向两端的未包覆药剂片的位置形成平坦部,该平坦部的端部一般也是热封的部位,在该平坦部4的端部内侧撕开或剪开包装物后形成开口,药剂片6能够从该开口处脱离包装物2。
29.所述壳体1相对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开口(未示出),所述开口的长度尺寸略大于所述包装物2的宽度,所述开口的高度尺寸大于所述平坦部4的厚度、且小于所述鼓起部5的厚度,在将所述包装物2放置到壳体1内时所述包装物2长度方向两端的平坦部4从壳体1两端部的开口中延伸出来。
30.本实用新型的药剂片在出厂时被包装物2密封包装,所以不会出现药剂片6的药剂挥发泄漏,药剂氧化变质等情况,能够保证药效的稳定。在出厂时,可以将包装物2放置到壳体1内,也可以放置到壳体1外,在使用时由使用者将包装物2放置到壳体1内,优选地在出厂时就将包装物2放置到壳体1内,这样方便使用者操作,使用友好性更好。将包覆有药剂片6的包装物2放置在壳体1内时,其长度方向两端的平坦部4从壳体1两端部的开口中延伸出
来,将延伸出来的包装物2的一端撕开或剪开形成开口,牵拉另外一端,由于开口竖直方向的高度大于所述平坦部4的厚度、且小于所述鼓起部5的厚度,所以该开口只能让包装物平坦部4通过,而不能让所包覆的药剂片6通过,所以随着牵拉包装物2的另外一端,药剂片6在开口的阻挡下相对于往包装物的开口侧移动,最终从包装物一端撕开或剪开形成的开口中滑出而留在壳体1内部。整个过程无需接触药剂片,所以使用方便,健康无污染。
31.附图1-5中壳体1由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组成,上、下壳体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例如上、下壳体采用卡接结构实现可拆卸连接,方便生产组装。另外,上下壳体也可以在一侧通过铰接部件实现转动连接,这样也能打开壳体来放置包装物。另外,壳体也可以采用一体形成的壳体结构,通过在壳体上设置开口用于放入包装物,这里对于将包装物放入壳体内的方式不做限定,只要能将包装物放入到壳体内部就可以。优选地采用上、下壳体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这样便于组装生产,也方便使用者打开壳体放置药剂片。出厂时,将包覆有药剂片的包装物放置在上下壳体之间,使用者只需要将包装物2的一端撕开,牵拉另一端就能将药剂片6无接触地放置到壳体内部。当药剂片6使用期限到了,可以打开上下壳体,将新的包装物2放置其中,做到重复利用壳体1,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对于壳体端部开口形成方式,当采用上、下壳体时,只需要在一个壳体的端部边缘形成凹部,例如只在下壳体的端部边缘设置下凹部,上部壳体端部平整设置,当上下壳体连接在一起时,就能在该端部形成微小开口或间隙。另外,上下壳体也可以以不可拆卸方式固定连接,在固定连接前先将包装物放入其中。
32.在包装物2长度方向的延伸出壳体的一端平坦部4上设置切口或裁剪指示标志,另一端平坦部4上设置牵拉指示标志,例如设置指示箭头,并在该另一端设置防滑纹。通过在包装物2长度方向的延伸出壳体的一端平坦部设置切口7或裁剪指示标志(未示出),便于使用者沿着切口撕开包装物形成开口,或者沿裁剪指示标志剪开包装物形成开口。另一端设置牵拉指示标志8,例如指示箭头,便于使用者识别牵拉方向。通过设置防滑纹,防止在牵拉包装物时打滑。
33.参见附图6,药剂片6具有多层结构,包括第一吸液层6-1,其吸附有液体状的挥发性驱虫药剂;第二吸液层6-2,其吸附有与第一吸液层相同或不同的液体状的挥发性驱虫药剂;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吸液层和第二吸液层之间的固体状或半固体状的缓释层6-3,其包含挥发性驱虫药剂。在第一吸液层6-1和第二吸液层6-2之间设置固体状或半固体状的缓释层6-3,由于第一吸液层6-1和第二吸液层6-2吸附有液体状的挥发性药剂,所以固体状或半固体状的缓释层6-3的挥发性驱虫药剂能够在液体挥发性药剂的浸润下逐渐缓慢溶解形成液体状药剂,并在毛细吸引作用下,向上下两侧的吸液层流动,使得上下两侧的吸液层能够不断补充有效驱虫成分,持久含有有效驱虫药剂,保证驱虫效果的稳定和持久。
34.药剂片6还包括位于第一吸液层侧或第二吸液层侧的第三吸液层(未示出),其吸附有挥发性驱虫药剂,在第三吸液层与第一吸液层或第二吸液层之间设置固体状或半固体状的缓释层6-3,其包含挥发性驱虫药剂。另外,还可以设置第四、第五吸液层(未示出),并在吸液层之间设置固体状或半固体状的缓释层。
35.通过设置多个吸液层和固体状或半固体状的缓释层,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单层结构的药剂片,多个吸液层使得药剂片6含有更多的驱虫药剂,另外,通过吸液层之间设置包括挥发性驱虫药剂的固体状或半固体状的缓释层,使得上下两侧的吸液层能够不断补充有
效驱虫成分,使得驱虫药剂片挥发的驱虫气味在刚开始使用与使用一段时间后保持前后基本一致,使得药剂片的整个使用周期内所挥发的驱虫气体浓度前后变化差异小,从而使得药效持久,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36.参见下表1,以现有技术中的单层药剂片作为对照药剂片,本实施例采用三层结构的药剂片,两者体积大小一致,采用密闭测试箱,以刚拆封的药剂片在密闭测试箱内静置1小时后的气体浓度作为原始浓度100%,之后从密闭测试箱中取出外置正常使用,每间隔5天,重新记录放置到密闭测试箱内静置1小时后的浓度与原始浓度的比值,测试完后取出外置正常使用。从表1中可以得出,本实施例中的多层药剂片挥发气体的浓度下降速率要明显慢于现有技术中相同体积的单层驱虫药剂片的下降速率。
[0037][0038]
表1
[0039]
另外,各个吸液层可以分别吸附不同的药剂成分,分别挥发产生不同的驱虫气味,从而多种驱虫药剂挥发而产生较好的综合驱虫效果。这样能够避免单层药剂片吸附多种驱虫药剂成分、特别是吸附三种以上的驱虫成分而发生化学反应,驱虫药剂成分发生变化,使得混合药剂稳定性差,导致驱虫效果变差的问题。
[0040]
通过驱虫模型试验发现,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分组实验,两组实验选取同样模型条件的蟑螂,在第一组实验中,蟑螂对于本实施例中的多层药剂片的反应更加强烈,所有的蟑螂都能快速地远离多层药剂片。而另一组实验中,蟑螂对于现有技术中组分单一或者多种药剂混合使用的药剂片的反应不如第一组的强烈,所有的蟑螂都远离药剂片所经历的时间要比第一组的长。所以,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驱虫药剂片,本实施例中的多层药剂片的驱虫效果显著提升。驱虫模型试验如下表2:
[0041]
实施例1为三层结构,第一、第二吸液层均吸附香樟精油,缓释层包含樟脑;实施例2为三层结构,第一、第二吸液层分别吸附香樟精油和薄荷精油,缓释层包含香茅提取物;实施例3为五层结构,三层吸液层分别吸附香樟精油、薄荷精油和香茅精油,两个缓释层分别包含樟脑和香茅提取物。比较例1为同体积大小的单层、单组份(浸渍有香樟精油)药剂片;比较例2为同体积大小的单层、多组分(浸渍有香樟精油和薄荷精油)药剂片。测试条件包括半封闭箱体,在箱体的中间位置设置分隔板,分隔板下端设有多个可以开闭的开口,以供蟑螂爬行通过,分隔板将箱体分隔为两个部分。实验开始时,将一定数量的蟑螂放置在箱体的第一部分内,并将开口关闭,之后在该第一部分箱体内放入药剂片,并同时打开开口,计时
从此刻开始到全部蟑螂都逃离第一部分至第二部分箱体所需要的时间,单位为秒。从表2可知,蟑螂对于本实施例中的多层结构、且吸附不同药剂成分的药剂片的反应最强烈。即使是三层结构,吸附同样的精油,其驱虫效果也比比较例中的好。
[0042][0043]
表2
[0044]
所述吸液层吸附的挥发性驱虫药剂包括选自以下组中的一种或多种成分:薄荷精油、香樟精油或香茅精油。采用天然植物驱虫成分作为驱虫剂,使得驱虫效果好且环保健康,另外,采用精油作为药剂的主要载体使得药剂能够稳定地吸附在吸液层上,并能逐渐缓慢挥发,保证药剂挥发的持久性。
[0045]
所述固体状或半固体状的缓释层的挥发性驱虫药剂含有樟脑和/或香茅提取物(萃取物)。固体状或半固体状的缓释层的挥发性驱虫药剂可以为固体粉末状,且由吸湿性材料包裹形成固体状或半固体状的缓释层,吸湿性材料具有较好的吸湿性和通透性,由于第一吸液层和第二吸液层吸附有液体状的挥发性药剂,特别是吸附浸渍有植物精油,所以固体粉末能够在植物精油浸润下逐渐溶解形成液体状药剂,并在毛细吸引作用下,向上下两侧的吸液层流动,使得上下两侧的吸液层能够不断补充有效驱虫成分,持久含有有效驱虫药剂,保证驱虫效果的稳定和持久。另外,固体状或半固体状的缓释层还可以包含吸水颗粒,例如氯化钙、氧化铝、硅藻泥,吸水颗粒与挥发性驱虫药剂混合形成固体块状的缓释层,或者类似凝胶的半固体状的缓释层,其也能在植物精油浸润下逐渐溶解形成液体状药剂,并在毛细吸引作用下,向上下两侧的吸液层流动,使得上下两侧的吸液层能够不断补充有效驱虫成分。
[0046]
所述吸液层以及吸湿性材料的材质为化纤、布、棉、纸、海绵或无纺布。也可以采用除上述材质之外的其他材质,只要其具有一定的吸湿性。
[0047]
当第一吸液层6-1和第二吸液层6-2吸附浸渍有相同的挥发性驱虫药剂时,挥发性驱虫药剂可以包括选自上述组中的两种成分。由于两种驱虫成分混合后驱虫效果较单一成分更好,所以优选吸附浸渍两种驱虫成分的混合物。但是当不同的驱虫成分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特别是混合三种以上的驱虫成分时,驱虫药剂成分发生变化,使得混合药剂稳定性差,导致驱虫效果变差,这时不选择浸渍混合驱虫成分,而是将每种成分分别吸附浸渍在每层吸液层,每层吸液层单独分别释放不同的驱虫气味,例如第一吸液层吸附的挥发性驱虫药剂包括选自上述组中的一种成分,第二吸液层和/或第三吸液层吸附的挥发性驱虫药剂包括选自上述组中与前述吸液层不同的至少一种成分。两个吸液层分别吸附不同的驱虫药剂,分别发挥产生不同的驱虫气味,其也能产生较好的综合驱虫效果。
[0048]
驱虫装置的使用方式如下:首先将包覆有药剂片6的包装物2放置在壳体内,包装物2长度方向两端的平坦部4从壳体1两端部的开口中延伸出来,将延伸出来的包装物2的一端撕开或剪开形成开口,牵拉另外一端,由于开口竖直方向的高度大于所述平坦部4的厚度、且小于所述鼓起部5的厚度,所以该开口只能让包装物平坦部4通过,而不能让所包覆的药剂片6通过,所以随着牵拉包装物2的另外一端,将包装物逐渐拉出壳体,药剂片6在开口
的阻挡下相对于往包装物的开口侧移动,最终从包装物一端撕开或剪开形成的开口中滑出而留在壳体1内部。整个过程无需接触药剂片,所以使用方便,健康无污染。药剂片从包装物脱离后,发挥产生驱虫气体,从壳体的通孔中散发出去,从而在一定空间内形成驱虫效果。
[0049]
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施方式仅为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所进行等效变化与改动,都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