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丝燕雏鸟用安全定量饲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24912发布日期:2022-07-29 23:35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丝燕雏鸟用安全定量饲喂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金丝燕饲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丝燕雏鸟用安全定量饲喂装置。


背景技术:

2.金丝燕为为数不多可产燕窝的鸟类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养生越来越注重,而燕窝做为上等的滋补佳品,使得燕窝成为养生首选产品。然而,随着燕窝需求量的增加,大量的天然燕窝被猎取,严重影响到了金丝燕的繁衍,使自然生态受到破坏。为保护金丝燕的种群并合理地获取燕窝,金丝燕的人工饲养势在必行。金丝燕需从雏鸟开始饲养,而金丝燕雏鸟不同于其它鸟类,其雏鸟并不能进行自主进食,需要饲养员代替母燕进行饲喂,且在饲喂雏鸟时需注意其喂食量,避免喂食量过大导致其消化不良,及喂食量过小导致发育不良的问题。因此当前急需一种饲喂装置,方便于饲养员使用的同时,能对金丝燕雏鸟进行定量饲喂,以提高饲养的安全性,进而提高金丝燕雏鸟的存活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丝燕雏鸟用安全定量饲喂装置,实现方便于饲养员使用的同时,能对金丝燕雏鸟进行定量饲喂,以提高金丝燕雏鸟饲养的存活率。
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5.一种金丝燕雏鸟用安全定量饲喂装置,包括手柄、料筒和复位机构,所述手柄上设有框体,所述框体下侧铰接有扳机,所述扳机上部设有长条孔,所述框体上侧设有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连接有第一单向摩擦轮,所述框体下侧设有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上滑动设有滑杆,所述滑杆一端设有限位环,其另一端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二单向摩擦轮,所述第一转轴活动设于长条孔内,所述料筒设于框体前侧,所述料筒前端设有软管和扬声器,所述料筒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上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贯穿于框体并与第一单向摩擦轮和第二单向摩擦轮相配合,所述复位机构连接于第一转轴和第二调节机构。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螺纹穿设于框体侧壁上的第一调节螺栓,所述第一调节螺栓端部转动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单向摩擦轮设于第二转轴上。
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螺纹穿设于框体下侧壁的第二调节螺栓,所述第二调节螺栓端部上转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滑杆滑动穿设于连接块上。
8.进一步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框架和第一弹簧,所述框架设于滑杆端部上,所述第一转轴设于框架上,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滑杆上,且所述第一弹簧套抵接于连接块和框架间。
9.进一步的,所述滑杆上设有多个锁槽,所述限位环上插设有与锁槽相匹配的锁杆,所述锁杆上端部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限位环间连接有第二弹簧。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利用第一单向摩擦轮和第一单向摩擦轮的配合设置,使得扳机每完成一个完整行程,其带动活塞杆的移动量相同,实现定量饲养,有效避免了由于饲养量不定导致雏鸟消化不良和发育不良的问题,提高饲养的安全性,进而提高了金丝燕雏鸟的存活率。
12.2、利用手柄和扳机的配合设计,使得本装置符人机工程学设计,方便于饲养员手部持握,大大提高饲养效率。
13.3、利用锁杆、锁槽和限位环的配合设计,方便调节扳机的行程,进而调节单次活塞杆移动量,使本装置适用于不同阶段的雏鸟饲喂,适用范围广、适用性高。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扳机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单向摩擦轮和框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图a处放大图;
18.图5为图4中b处放大图;
19.图中:1、软管;2、扬声器;3、料筒;4、活塞;5、第二转轴;6、支架; 7、第一调节螺栓;8、第一单向摩擦轮;9、框体;10、活塞杆;11、长条孔; 12、框架;13、第一转轴;14、手柄;15、第二单向摩擦轮;16、扳机;17、滑杆;18、限位环;19、连接块;20、第一弹簧;21、第二调节螺栓;22、锁槽;23、锁杆;24、第二弹簧;25、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更好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21.参见图1至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丝燕雏鸟用安全定量饲喂装置,包括手柄14、料筒3和复位机构,手柄14顶部上设有框体9,框体9下侧壁上铰接有扳机16,扳机16为拨叉状结构,扳机16中部与框体9铰接,扳机16上部的两侧壁上相对设有长条孔11,框体9上侧壁上设有第一调节机构,第一调节机构上连接有第一单向摩擦轮8,第一单向摩擦轮8只能单向旋转,具体的是通过在摩擦轮内安装单向轴承实现,框体9下侧设有第二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上滑动设有滑杆17,滑杆17一端设有限位环18,且滑杆17另一端设有第一转轴13,第一转轴13上设有第二单向摩擦轮15,第二单向摩擦轮15只能在第一转轴13上单向旋转,具体的是摩擦轮通过单向轴承与第一转轴13连接,第一转轴13两侧活动设于长条孔11内,料筒3设于框体9前侧壁上,料筒3前端设有软管1和扬声器2,饲喂时利用扬声器2模拟出母鸟喂食声,料筒3内设有活塞4,活塞4上设有活塞杆10,活塞杆10滑动贯穿于框体9,活塞杆10设于第一单向摩擦轮8和第二单向摩擦轮15间,且活塞杆10端部设有拉环,在饲喂时第一单向摩擦轮8和第二单向摩擦轮15分别抵压于活塞杆10的相对侧上,复位机构分别连接于第一转轴13和第二调节机构上,在松开扳机16后,利用复位机构带动滑杆17在第二调节机构上滑动,进而带动扳机16复位。在饲喂时,通过扣动扳机16使得扳机16在框体9上摆动,扳机16通过长条孔11和第一转轴13的配合作用带动滑杆17在第二调节机构上滑动,使得第一转轴13 带动第二单向摩擦轮15处于保持与活塞杆10抵压状态下移动,此时由于第二单向
摩擦轮15不能绕着第一转轴13旋转,而第一单向摩擦轮8能在第一调节机构上旋转,使得第二单向摩擦轮15带动活塞杆10向前移动,活塞杆10带动活塞4在料筒3内移动,将料筒3内的糊状饲料经软管1推出,直至完成单次完整的扳机16行程,以完成一次定量饲喂;当松开扳机16时,由于第二单向摩擦轮15能进行反方向旋转,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复位机构带动滑杆17在第二调节机构上反向滑动,滑杆17通过第一转轴13带动第二单向摩擦轮15反方向移动并旋转,同时第一转轴13带动扳机16反方向摆动并复位,直至限位环18抵于第二调节机构并完成复位,在此过程中由于第一单向摩擦轮8不能在第一调节机构上旋转,使得第一单向摩擦轮8限制活塞杆10跟随着第二单向摩擦轮15沿反方向滑动,使活塞杆10保持于上次饲喂完成后位置,可实现多次连续饲喂;需要复位活塞杆10时,通过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带动第一单向摩擦轮8和第二单向摩擦轮15离开活塞杆10表面,通过拉环拉动活塞杆 10反向滑动并使之复位,使得本装置使用方便,且实现定量饲喂。
22.具体的,第一调节机构包括螺纹穿设于框体9上侧壁的第一调节螺栓7,第一调节螺栓7端部转动连接有支架6,具体的,第一调节螺栓7通过轴承与支架 6连接,支架6为u形结构,支架6上固定穿设有设有第二转轴5,第一单向摩擦轮8通过单向轴承设于第二转轴5上,使得第一单向摩擦轮8只能在第二转轴5上单向旋转。通过转动第一调节螺栓7在框体9上侧壁上旋入或旋出,第一调节螺栓7通过支架6和第二转轴5带动第一单向摩擦轮8离开或抵压于活塞杆10带动,且第一单向摩擦轮8外表面上设有多个凹痕以增加对活塞杆10 的摩擦力。
23.具体的,第二调节机构包括螺纹穿设于框体9下侧壁的第二调节螺栓21,第二调节螺栓21端部上转动连接有连接块19,具体的,第二调节螺栓21通过轴承与连接块19连接,滑杆17滑动穿设于连接块19上。通过转动第二调节螺栓21在框体9下侧壁上旋入或旋出,第二调节螺栓21通过连接块19带动滑杆17升降,滑杆17通过第一转轴13带动第二单向摩擦轮15离开或抵压于活塞杆10带动,且第二单向摩擦轮15外表面上亦设有多个凹痕以增加对活塞杆 10的摩擦力,有利于第二单向摩擦轮15带动活塞杆10滑动。
24.具体的,复位机构包括框架12和第一弹簧20,框架12设于滑杆17端部上,第一转轴13固定穿设于框架12上,第一弹簧20套设于滑杆17上,第一弹簧 20抵接于连接块19和框架12间。在扳机16复位时,利用第一弹簧20作用于框架12,框架12带动滑杆17使限位环18低于连接块19上以完成复位。
25.具体的,滑杆17上设有多个锁槽22,限位环18上插设有与锁槽22相匹配的锁杆23,锁杆23上端部设有限位块25,限位块25与限位环18间连接有第二弹簧24,第二弹簧24套设于锁杆23上。通过拉动锁杆23使之离开锁槽22,使限位环18与滑杆17间的锁定解除,在滑杆17上滑动限位环18后,第二弹簧24通过限位块25拉动锁杆17插入锁槽22内,使限位环18锁定于滑杆17 上,可快速对调节扳机16行程进行调节,改变单次活塞杆10移动量,进而改变单次饲喂量,使得本装置适用于不同阶段雏鸟的饲喂,适用性高。
2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