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距麦类作物种绳播种机

文档序号:30868868发布日期:2022-07-23 10:05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小行距麦类作物种绳播种机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小行距麦类作物种绳播种机。


背景技术:

2.对于小麦等大田作物而言,行距、株距配置显著影响植株田间的分布均匀程度,进而影响其个体发育、群体通风透光条件和产量形成。不同产量水平、不同生态区,其适宜的行株距配置均需要研究与探索。如何实现不同行距、株距的小麦播种,对于提高小麦产量和开展相关科研工作,至关重要。
3.目前小麦不同行距、株距配置的实现,多是采用人工点播和播种机播种两种方式。人工点播,需要开沟、播种、覆土,费时费力,劳动量大、人工成本极高且播种效率低,同时由于人为因素容易出现行距、株距的偏移,导致出苗不匀。通过播种设备进行播种,虽然播种效率较高,但是现有播种机结构复杂,体型较大,一是行距都比较大,多数都在15cm以上,小行距(如窄行、全幅等播种要求)播种难以实现。二是机械偏大导致下种和出苗不匀,难免会造成漏播的现象,无法满足均匀度要求。
4.因此需要小行距种绳播种机,一是可以通过种子编织机将麦种编为种子等距的种绳,可以根据要求实现等株距播种,二是通过小型种绳播种机进行播种,可以根据要求实现不同行距播种,确保植株的均匀分布。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将支撑装置安装在拖拉机上,将种绳卷装在原料轴上,再将种绳的一端穿过导向管,通过导向管对种绳进行导向,同时通过两组支撑轮对种绳进行支撑,减少种绳与导向管的刮蹭,之后将种绳的一端伸至沟轮的底端,通过拖拉机驱动支撑装置移动,使开沟装置在地面上开沟,同时通过喷洒装置将营养液喷至种绳上,之后通过沟轮将种绳压入至沟中,再通过覆土装置将土壤碾压回至沟中,对种绳进行覆盖,从而提高播种效率和设备的实用性的小行距麦类作物种绳播种机。
6.本实用新型的小行距麦类作物种绳播种机,包括支撑装置、多组播种装置、喷洒装置、升降装置和沟轮,升降装置安装于支撑装置底部,多组播种装置安装于支撑装置和升降装置上,沟轮安装于升降装置底端,喷洒装置安装于沟轮的顶端,所述支撑装置对多组播种装置进行移动,播种装置进行播种,喷洒装置对种绳喷洒营养液,升降装置对沟轮进行升降;
7.所述播种装置包括原料轴、导向管、两组支撑轮、开沟装置和覆土装置,原料轴安装于支撑装置的顶端,导向管安装于升降装置上,两组支撑轮分别安装于导向管的顶部和底部,开沟装置安装于支撑装置的底部,并且开沟装置分别位于导向管的左侧,覆土装置安装于沟轮的底部,并且覆土装置位于沟轮的右侧;
8.将支撑装置安装在拖拉机上,将种绳卷装在原料轴上,再将种绳的一端穿过导向
管,通过导向管对种绳进行导向,同时通过两组支撑轮对种绳进行支撑,减少种绳与导向管的刮蹭,之后将种绳的一端伸至沟轮的底端,通过拖拉机驱动支撑装置移动,使开沟装置在地面上开沟,同时通过喷洒装置将营养液喷至种绳上,之后通过沟轮将种绳压入至沟中,再通过覆土装置将土壤碾压回至沟中,对种绳进行覆盖,从而提高播种效率和设备的实用性。
9.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机架、牵引杆、两组连接板和两组地轮,牵引杆的右端与机架的左端相连接,两组连接板的顶端均与机架的底端相连接,两组地轮分别转动安装于连接板上;将牵引杆安装于拖拉机上,通过拖拉机拉动牵引杆,使两组地轮转动,对设备进行移动,从而提高设备移动的便捷性。
10.优选的,所述喷洒装置包括水箱、排水泵和喷头,水箱的底端与机架的顶端相连接,并且水箱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排水泵的左端与水箱的右端相连接,并且排水泵的左端设置有吸水口,排水泵的右端设置有排水口,排水泵的吸水口与水箱的内部相通,喷头的左端与排水泵的排水口相连接;将营养液倒入至水箱的内部,通过排水泵将水箱内的营养液吸出,并通过喷头将营养液喷至种绳上,为种子提供生长营养,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11.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多组第一液压缸和升降板,第一液压缸的顶端与机架的底端相连接,多组第一液压缸的底端均与升降板的顶端相连接,升降板的底端与沟轮的顶端相连接;通过第一液压缸伸展或收缩,对升降板进行升降,调整多组导向管和沟轮的位置,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12.优选的,所述开沟装置包括固定板和开沟刀具,固定板的顶端与机架的底端相连接,并且固定板上设置有多组第一固定孔,开沟刀具滑动安装于固定板上,并且开沟刀具上设置有多组第二固定孔;通过向上或向下滑动开沟刀具,对开沟刀具的高度进行调整,之后将销柱穿过开沟刀具上的第二固定孔和固定板上的第一固定孔,对开沟刀具的高度进行固定,从而提高设备的便捷性。
13.优选的,所述覆土装置包括两组第二液压缸、两组弹簧、框架、两组震动电机和第一辊轴,两组第二液压缸的顶端均与机架的底端相连接,两组弹簧的顶端分别与两组第二液压缸的底端相连接,两组弹簧的底端均与框架的顶端相连接,两组震动电机均固定安装于框架的顶端,第一辊轴转动安装于框架上;通过两组第二液压缸伸展,使第一辊轴下压在地面上,通过打开两组震动电机,使第一辊轴震动,之后支撑装置移动时,通过震动的第一辊轴滚压地上的土壤,将土壤滚压回至沟中,对种绳进行覆盖,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14.优选的,还包括第二辊轴、两组连接杆和两组第三液压缸,两组第二辊轴的前端和右端分别转动安装于两组连接杆上,两组连接杆的顶端均与机架的底端转动连接,两组第三液压缸的顶端均与机架的底端转动连接,两组第三液压缸的底端分别与两组连接杆的右端转动连接;通过两组第三液压缸伸展,使第二辊轴下压在地面上,对地面上土壤进行二次滚压,从而提高设备的覆土效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支撑装置安装在拖拉机上,将种绳卷装在原料轴上,再将种绳的一端穿过导向管,通过导向管对种绳进行导向,同时通过两组支撑轮对种绳进行支撑,减少种绳与导向管的刮蹭,之后将种绳的一端伸至沟轮的底端,通过拖拉机驱动支撑装置移动,使开沟装置在地面上开沟,同时通过喷洒装置将营养液喷至种绳上,之后通过沟轮将种绳压入至沟中,再通过覆土装置将土壤碾压回至沟中,对种绳进行覆盖,从而提高播种效率和设备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覆土装置的轴测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沟轮的左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19.附图中标记:1、沟轮;2、原料轴;3、导向管;4、支撑轮;5、机架;6、牵引杆;7、连接板;8、地轮;9、水箱;10、排水泵;11、喷头;12、第一液压缸;13、升降板;14、固定板;15、开沟刀具;16、第二液压缸;17、弹簧;18、框架;19、震动电机;20、第一辊轴;21、第二辊轴;22、连接杆;23、第三液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1.实施例1
22.升降装置安装于支撑装置底部,多组播种装置安装于支撑装置和升降装置上,并且播种装置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加或减少,沟轮1安装于升降装置底端,喷洒装置安装于沟轮1的顶端,所述支撑装置对多组播种装置进行移动,播种装置进行播种,喷洒装置对种绳喷洒营养液,升降装置对沟轮1进行升降;
23.所述播种装置包括原料轴2、导向管3、两组支撑轮4、开沟装置和覆土装置,原料轴2安装于支撑装置的顶端,导向管3安装于升降装置上,两组支撑轮4分别安装于导向管3的顶部和底部,开沟装置安装于支撑装置的底部,并且开沟装置分别位于导向管3的左侧,覆土装置安装于沟轮1的底部,并且覆土装置位于沟轮1的右侧;
24.所述喷洒装置包括水箱9、排水泵10和喷头11,水箱9的底端与机架5的顶端相连接,并且水箱9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排水泵10的左端与水箱9的右端相连接,并且排水泵10的左端设置有吸水口,排水泵10的右端设置有排水口,排水泵10的吸水口与水箱9的内部相通,喷头11的左端与排水泵10的排水口相连接;
25.将支撑装置安装在拖拉机上,将种绳卷装在原料轴2上,再将种绳的一端穿过导向管3,通过导向管3对种绳进行导向,同时通过两组支撑轮4对种绳进行支撑,减少种绳与导向管3的刮蹭,之后将种绳的一端伸至沟轮1的底端,通过拖拉机驱动支撑装置移动,使开沟装置在地面上开沟,同时将营养液倒入至水箱9的内部,通过排水泵10将水箱9内的营养液吸出,并通过喷头11将营养液喷至种绳上,为种子提供生长营养,之后通过沟轮1将种绳压入至沟中,再通过覆土装置将土壤碾压回至沟中,对种绳进行覆盖,从而提高播种效率和设备的实用性。
26.实施例2
27.升降装置安装于支撑装置底部,多组播种装置安装于支撑装置和升降装置上,沟轮1安装于升降装置底端,喷洒装置安装于沟轮1的顶端,所述支撑装置对多组播种装置进行移动,播种装置进行播种,喷洒装置对种绳喷洒营养液,升降装置对沟轮1进行升降;
28.所述播种装置包括原料轴2、导向管3、两组支撑轮4、开沟装置和覆土装置,原料轴2安装于支撑装置的顶端,导向管3安装于升降装置上,两组支撑轮4分别安装于导向管3的
顶部和底部,开沟装置安装于支撑装置的底部,并且开沟装置分别位于导向管3的左侧,覆土装置安装于沟轮1的底部,并且覆土装置位于沟轮1的右侧;
29.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机架5、牵引杆6、两组连接板7和两组地轮8,牵引杆6的右端与机架5的左端相连接,两组连接板7的顶端均与机架5的底端相连接,两组地轮8分别转动安装于连接板7上;
30.所述开沟装置包括固定板14和开沟刀具15,固定板14的顶端与机架5的底端相连接,并且固定板14上设置有多组第一固定孔,开沟刀具15滑动安装于固定板14上,并且开沟刀具15上设置有多组第二固定孔;
31.所述覆土装置包括两组第二液压缸16、两组弹簧17、框架18、两组震动电机19和第一辊轴20,两组第二液压缸16的顶端均与机架5的底端相连接,两组弹簧17的顶端分别与两组第二液压缸16的底端相连接,两组弹簧17的底端均与框架18的顶端相连接,两组震动电机19均固定安装于框架18的顶端,第一辊轴20转动安装于框架18上;
32.两组第二辊轴21的前端和右端分别转动安装于两组连接杆22上,两组连接杆22的顶端均与机架5的底端转动连接,两组第三液压缸23的顶端均与机架5的底端转动连接,两组第三液压缸23的底端分别与两组连接杆22的右端转动连接;
33.将牵引杆6安装于拖拉机上,将种绳卷装在原料轴2上,再将种绳的一端穿过导向管3,通过导向管3对种绳进行导向,同时通过两组支撑轮4对种绳进行支撑,减少种绳与导向管3的刮蹭,之后将种绳的一端伸至沟轮1的底端,通过向上或向下滑动开沟刀具15,对开沟刀具15的高度进行调整,之后将销柱穿过开沟刀具15上的第二固定孔和固定板14上的第一固定孔,对开沟刀具15的高度进行固定,通过拖拉机驱动支撑装置移动,使开沟装置在地面上开出5mm的沟,同时通过喷洒装置将营养液喷至种绳上,之后通过沟轮1将种绳压入至沟中,再通过两组第二液压缸16伸展,使第一辊轴20下压在地面上,通过打开两组震动电机19,使第一辊轴20震动,之后支撑装置移动时,通过震动的第一辊轴20滚压地上的土壤,将土壤滚压回至沟中,对种绳进行覆盖,然后通过两组第三液压缸23伸展,使第二辊轴21下压在地面上,对地面上土壤进行二次滚压,从而提高播种效率和设备的实用性。
34.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小行距麦类作物种绳播种机,其在工作时,首先将牵引杆6安装于拖拉机上,将种绳卷装在原料轴2上,再将种绳的一端穿过导向管3,通过导向管3对种绳进行导向,同时通过两组支撑轮4对种绳进行支撑,减少种绳与导向管3的刮蹭,再通过第一液压缸12伸展或收缩,对升降板13进行升降,调整多组导向管3和沟轮1的位置,之后将种绳的一端伸至沟轮1的底端,通过向上或向下滑动开沟刀具15,对开沟刀具15的高度进行调整,之后将销柱穿过开沟刀具15上的第二固定孔和固定板14上的第一固定孔,对开沟刀具15的高度进行固定,通过拖拉机驱动支撑装置移动,使开沟装置在地面上开沟,同时将营养液倒入至水箱9的内部,通过排水泵10将水箱9内的营养液吸出,并通过喷头11将营养液喷至种绳上,为种子提供生长营养,之后通过沟轮1将种绳压入至沟中,再通过两组第二液压缸16伸展,使第一辊轴20下压在地面上,通过打开两组震动电机19,使第一辊轴20震动,之后支撑装置移动时,通过震动的第一辊轴20滚压地上的土壤,将土壤滚压回至沟中,对种绳进行覆盖,然后通过两组第三液压缸23伸展,使第二辊轴21下压在地面上,对地面上土壤进行二次滚压即可。
35.本实用新型所实现的主要功能为:结构简单、体型较小并且进行自动播种。
36.本实用新型的小行距麦类作物种绳播种机,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小行距麦类作物种绳播种机的排水泵10、第一液压缸12、第二液压缸16、震动电机19和第三液压缸23为市面上采购,本行业内技术人员只需按照其附带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和操作即可,而无需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付出创造性劳动。
37.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