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鱼箱及集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52324发布日期:2022-09-17 09:12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鱼箱及集鱼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集鱼过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鱼箱及集鱼装置。


背景技术:

2.为减小水电站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水电站需要从江中捕捞部分鱼类进行人工繁殖,然后再放回江中;在鱼类洄游时,也需要捕捞大坝下游的鱼类,再放到上游,以使其能够跨过大坝正常洄游繁殖。
3.目前,鱼类捕捞过坝主要以集鱼平台为主,但集鱼平台内部集鱼通道进鱼量小,进入的鱼儿容易从原路逃逸,造成集鱼效果不佳。针对集鱼平台暴露出的不足,急需探寻有效的措施辅助提高诱鱼集鱼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人提供了一种集鱼箱及集鱼装置,能够改善集鱼平台的集鱼效果。
5.根据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鱼箱,包括:
6.诱鱼笼,其上设有多个呈束口状的入口;
7.诱鱼网道,位于所述诱鱼笼中部,其顶部设有开口;
8.诱鱼模块,设置在所述诱鱼网道内;
9.集鱼笼,与所述诱鱼笼连通;
10.活动门,可拆卸设置在所述集鱼笼远离所述诱鱼笼的一端,所述集鱼笼设有活动门的一端与集鱼平台的集鱼通道入口对接;
11.束口通道,位于所述集鱼笼内,其入口端与所述诱鱼笼连通,且配置成“入口大出口小”的束口状。
12.进一步地,所述诱鱼模块包括:
13.浮球;
14.装食仓,与所述浮球通过牵引绳连接,并配置成多个装食仓首尾相连。
15.进一步地,所述装食仓的首尾两端均设有连接环,相邻两个装食仓通过所述连接环连接。
16.进一步地,所述诱鱼笼呈四棱柱状,其一个侧面与束口通道连通,另外三个侧面均配置成束口状。
17.进一步地,所述集鱼笼侧壁上设有多个倒须口。
18.根据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集鱼装置,包括:多个如上所述的集鱼箱,相邻两个所述集鱼箱可拆卸连接,所述诱鱼网道底部可拆卸设置有挡网。
19.进一步地,所述诱鱼笼和集鱼笼的顶部均设有卡接块,所述诱鱼笼和集鱼笼的底部均设有与所述卡接块相适配的卡接槽。
20.进一步地,所述诱鱼笼和集鱼笼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多个扣环,所述扣环用于连接
另一个所述集鱼装置。
2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22.将集鱼箱下放到水中后,将诱鱼模块放于诱鱼网道中,借助诱鱼模块进行多方位诱鱼,使鱼类从诱鱼笼四周的入口进入到诱鱼笼,由于束口设计,鱼类无法跑出,随着诱鱼笼内的鱼类的增多,鱼类就会从束口通道进入到集鱼笼内。需要将鱼从集鱼笼中取出时,打开集鱼笼尾端的活动门即可。
23.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4.本技术提供的集鱼箱及集鱼装置,将诱鱼和集鱼分开,利用诱鱼模块进行多方位诱鱼,有助于提高诱鱼效果;并且诱鱼笼入口呈束口状,并利用束口通道来连通诱鱼笼和集鱼笼,能够有效防止鱼类逃逸,提升集鱼效果。
附图说明
25.图1为实施例1中的集鱼箱的左侧立体图;
26.图2为实施例1中的集鱼箱的右侧立体图;
27.图3为实施例1中的集鱼箱的剖视图;
28.图4为实施例1中的诱鱼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实施例1中的集鱼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30.图6为实施例2中的集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1.图7为实施例2中的诱鱼网道的结构示意图;
32.图8为实施例2中的诱鱼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33.图9为实施例3中集鱼装置的主视图。
34.附图标记:
35.1-诱鱼笼;11-入口;12-扣环;13-卡接块;14-卡接槽;2-集鱼笼;21-活动门;22-倒须口;3-诱鱼网道;31-卡槽;32-挡网;4-诱鱼模块;41-浮球;42-装食仓;43-连接环;44-牵引绳;5-束口通道;6-集鱼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7.实施例1
38.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鱼箱,包括:诱鱼笼1和集鱼笼2,诱鱼笼1呈四棱柱状,其一个侧面通过“入口大出口小”的束口通道5与集鱼笼2连通,另外三个侧面均作为鱼的入口11,入口11配置成束口状,用于防止鱼进入诱鱼笼1后出逃。诱鱼笼1中部设有贯穿诱鱼笼1的诱鱼网道3,诱鱼网道3内设置诱鱼模块4。该集鱼箱配置多个入口11,并采用中部的诱鱼模块4进行诱鱼,鱼类在饵料气味的引诱下,可以从多个方向进入,束口的入口11可使进入诱鱼笼1内的鱼很难从原路逃逸,有效提高诱鱼集鱼效果。同时,采用诱鱼、集鱼分开的结构,为集鱼提供更大的空间,即满足了大量捕获鱼类的要求,又能为鱼类活动提供充足的空间,降低对鱼类的损伤。
39.具体地,诱鱼模块4包括:浮球41和装食仓42,装食仓42首尾两端均设有连接环43,相邻两个装食仓42通过连接环43连接,最顶部的装食仓42通过牵引绳44与浮球41连接。该
诱鱼模块4用浮球41提供浮力,进而使装食仓42悬浮于诱鱼网道3内。需要补充饵料时,利用工具钩住浮球即可将整个诱鱼模块4快速取出,无需再将整个捕鱼笼从水中捞出,大大降低了补料的难度和工作强度。
40.集鱼笼2侧壁上设有多个倒须口22,倒须口22作为拓展入口,便于鱼类直接进入集鱼笼2,集鱼笼2其远离诱鱼笼1的一端插接有活动门21。如图5所示,在与集鱼平台6联用时,将活动门21取下,使集鱼笼2设有活动门21的一端与集鱼平台6的集鱼通道入口对接,使集鱼笼2的鱼能够进入到集鱼通道,以降低集鱼平台鱼儿逃逸的概率,提高集鱼效果。不与集鱼平台6联用时,可将活动门21插上,作为集鱼平台6的补充,与集鱼平台6同时进行集鱼诱鱼,通过将鱼集中在集鱼笼2后,再集体运送到坝上游,从而帮助鱼类洄游繁殖。
41.实施例2
42.如图6-8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集鱼装置,包括:多个实施例1中的集鱼箱,每个集鱼箱的诱鱼笼1和集鱼笼2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多个扣环12,上层集鱼箱的扣环12与下层集鱼箱的扣环12连接在一起,即可将两个集鱼箱进行固定,在实际使用时,可根据水面情况和实际需要,自由配置集鱼箱的数量,组装后的集鱼装置的活动门21一端可通过网道与集鱼通道入口进行对接,使鱼儿能够进入集鱼通道,多个集鱼箱进行组装后,可有效增加鱼类的入口,有助于提高集鱼效率。
43.诱鱼网道3底部设有卡槽31,挡网32与卡槽31相卡接,当两个集鱼箱需组合使用时,可将上层的挡网32取下,通过增加装食仓42的数量,可使诱鱼模块4顺利进入到下层的诱鱼网道3中,以提高组合使用时,补充的饵料的便捷度。
44.实施例3
45.如图9所示,上下两个集鱼箱还可通过卡接进行固定,即在诱鱼笼1和集鱼笼2的顶部均设置卡接块13,诱鱼笼1和集鱼笼2的底部均设置与卡接块13相适配的卡接槽14。组合时,将下层集鱼箱的卡接块13卡入上层集鱼箱卡接槽14内即可,能有效提高组合的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46.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