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人工湿地的菌草种植工具

文档序号:31493165发布日期:2022-09-10 09:56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人工湿地的菌草种植工具

1.本实用新型涉及菌草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人工湿地的菌草种植工具。


背景技术:

2.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底面,将污水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再沿一定方向流的过程中,利用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由于人工湿地本身运行维护费用低,出水水质一般较好,可以满足灌溉、浇花、洗车、洗地等对水质要求不高的用水项目,所以近年来得到很广泛的应用。目前主流的人工湿地多以菌草种植及过滤系统对污水进行过滤处理,过滤系统多为简单的构造,对污水的处理效果较低,对长时间使用后的过滤层材质及生长过密或死亡的菌草不便管理和更换,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便于管理用于人工湿地的菌草种植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人工湿地的菌草种植工具,设置层次分明的种植池,使人工湿地内的水从外向内依次进行过滤,利用种植架种植菌草及对经该种植空间的污水进行过滤的过滤层,种植架可拆卸安装,能够更换菌草及过滤层,便于管理。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用于人工湿地的菌草种植工具,包括多个从外到内依次呈阶梯结构设置的种植池,所述种植池包括底板、外板及内板,所述底板为环形结构,所述外板沿底板外周密封设置,所述内板沿底板内周密封设置,所述外板与内板之间形成种植空间,所述外板设有一进水口,所述内板底部开设有一出水口,各所述种植池的进水口从外向内依次与下一种植池的出水口相连通,内侧所述种植池在其出水口下方连接有一排水管;所述种植空间内可拆卸地安装有用于种植菌草的种植架,所述种植架包括架体、卡勾部、种植基质、过滤层及过滤网,所述架体设置在种植空间并紧贴外板及内板,所述卡勾部沿架体的两侧顶部外周设置并与外板及内板相卡接,所述种植基质与过滤层分别上下设置在架体内,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架体底部,所述架体底部与种植空间底部设有一定间距。
6.进一步地,所述种植池包括第一池体、第二池体、第三池体、第四池体及第五池体,所述第一池体、第二池体、第三池体、第四池体及第五池体从外向内的水平高度逐渐下降,并在其底部设置有与下一种植池相连用于支撑的支撑架。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池体的进水口连接有一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人工湿地的水源相连通,所述第一池体的出水口与第二池体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池体的出水口与第三池体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三池体的出水口与第四池体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四池体的出水口与第五池体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五池体的出水口与排水管相连通。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池体的过滤层为砾石层,所述第二池体的过滤层为细砂砾层,所述第三池体的过滤层为海绵层,所述第四池体的过滤层为活性炭层,所述第五池体的过
滤层为单向透水无纺布层;所述种植基质为种植土壤。
9.进一步地,所述种植空间在其外板及内板均设置有用于支撑种植架的限位凸起部,所述底板在种植架下方设置有一用于将过滤后的水导向出水口的导流部。
10.进一步地,所述种植架还包括一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具有两个设置在种植基质上并与架体的两内侧壁相固接。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2.本实用新型各种植池从外向内呈阶梯结构布置,人工湿地的水从进水口从上往下浇在种植空间内,使得人工湿地的污水经过各种植池内的菌草及过滤层进行过滤,最后通过最内侧的种植池的排水管进行输出,利用种植架放置过滤层及种植基质,种植架的架体通过卡勾部卡接在外板与内板之间,拆卸种植架只需抬起卡勾部及架体,无需拆卸所有的种植池,便于管理,对应更换该种植架上的菌草及过滤层。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俯视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具体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种植池具体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说明:
17.种植池.1、排水管.2、种植架.3、底板.11、外板.12、内板.13、种植空间.14、进水口.15、出水口.16、支撑架.17、限位凸起部.18、导流部.19、架体.31、卡勾部.32、种植基质.33、过滤层.34、过滤网.35、导流板.36。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9.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0.实施例
21.配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人工湿地的菌草种植工具,包括多个从外到内依次呈阶梯结构设置的种植池1,种植池1包括底板11、外板12及内板13,底板11为环形结构,该环形结构可以是圆形环,方形环,也可以是三角环,外板12沿底板11外周密封设置,内板13沿底板11内周密封设置,外板12与内板13之间形成种植空间14,外板12设有一进水口15,内板13底部开设有一出水口16,各种植池1的进水口15从外向内依次与下一种植池1的出水口16相连通,内侧种植池1在其出水口16下方连接有一排水管2;种植空间14内可拆卸地安装有用于种植菌草的种植架3,种植架3包括架体31、卡勾部32、种植基质33、过滤层34及过滤网35,架体31设置在种植空间14并紧贴外板12及内板13,卡勾部32沿架体31的两侧顶部外周设置并与外板12及内板13相卡接,种植基质33与过滤层34分别上下设置
在架体31内,过滤网35设置在架体31底部,架体31底部与种植空间底部设有一定间距,架体31底部开设有开口用于排水。
22.种植池1的内板13与下一个种植池的外板12相固接,可以是焊接也可以还是通过其他紧固件进行安装,如螺栓。
23.架体31的结构与种植空间的结构相适配,使其两侧能够紧贴外板12及内板13。
24.各种植池1可以是方形结构、圆形结构或三角形结构,本实施例优选为圆形结构,各种植池1组成的种植工具可以是漂浮在人工湿地的浮岛,也可以是设置在人工湿地的地面。
25.外板12、内板13及底板11的材质本实施例不作限定,可以是金属、合金。木质或水泥浇筑而成。
26.本实施例设置层次分明的种植池1,使人工湿地内的水从外向内依次进行过滤,利用种植架3种植菌草及对经该种植空间的污水进行过滤的过滤层34,种植架3可拆卸安装,能够更换菌草及过滤层34,便于管理。
27.种植池1包括第一池体、第二池体、第三池体、第四池体及第五池体,第一池体、第二池体、第三池体、第四池体及第五池体从外向内的水平高度逐渐下降,并在其底部设置有与下一种植池相连用于支撑的支撑架17。
28.第一池体的进水口15连接有一进水管,进水管与人工湿地的水源相连通,第一池体的出水口与第二池体的进水口相连通,第二池体的出水口与第三池体的进水口相连通,第三池体的出水口与第四池体的进水口相连通,第四池体的出水口与第五池体的进水口相连通,第五池体的出水口与排水管相连通。
29.进水管可以连接有用于从人工湿地抽水的水泵,也可以是将第一池体的进水口15低于水面高度,但其外板12高于水面高度,使水自动沿进水口15流入种植池1,并依次经过各种植池1。
30.第一池体的过滤层34为砾石层,第二池体的过滤层34为细砂砾层,第三池体的过滤层34为海绵层,第四池体的过滤层34为活性炭层,第五池体的过滤层34为单向透水无纺布层;种植基质33为种植土壤。
31.种植空间14在其外板12及内板13均设置有用于支撑种植架3的限位凸起部18,底板11在种植架3下方设置有一用于将过滤后的水导向出水口16的导流部19。
32.种植架3还包括一导流板36,导流板36具有两个设置在种植基质34上并与架体31的两内侧壁相固接。
33.本实施例的各种植池1从外向内呈阶梯结构布置,人工湿地的水从进水口15从上往下浇在种植空间14内,使得人工湿地的污水经过各种植池1内的菌草及过滤层34进行过滤,培育菌草并过滤污水,最后通过最内侧的种植池1的排水管2进行输出,利用种植架3放置过滤层34及种植基质33,种植架3的架体31通过卡勾部32卡接在外板12与内板13之间,拆卸种植架3只需抬起卡勾部32及架体31,无需拆卸所有的种植池1,便于管理,对应更换该种植架3上的菌草及过滤层。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
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