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莓种苗用培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90981发布日期:2022-09-30 23:10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草莓种苗用培育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种苗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草莓种苗用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2.育苗即培育幼苗,它是指在苗圃、温床或温室里培育幼苗,以备移植到适宜土壤中进行栽种。目前,现有技术在育苗时通常都会采用集中育苗的方法,集中育苗具有前期方便管理、植株生长整齐、采用基质营养配方合理等优点,同时集中育苗还具有培育的苗生长壮实、根系发达,生长快,花芽分化好等优点。
3.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培养箱进行集中育苗,由于大多种苗为喜光植物(如草莓种苗,其在光照不足时、易造成叶片薄,叶柄、花柄细长,进而导致后续生长的草莓果实小、味道酸、品质差),因此现有技术在培养箱进行育苗过程中还通常采用光源灯进行照射,从而满足种苗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然而,现有技术的光源通常为单色光(如红光或蓝光)、只能进行单色光的照射,但多数种苗在培育过程中需要多种光源照射(如草莓种苗,蓝光对其茎叶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即蓝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红光对于其开花具有促进作用、即红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紫外光对于花果着色具有促进作用、即紫外光能提高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蓝紫光能促进花青素与叶绿素的形成);现有设备的光源切换通常为人为进行,切换效率低、极大的浪费人力物力、增加种苗培育成本,且人为切换对于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高,需要撤下老光源、安装新光源(若设置多种光源,则浪费培养装置的空间),操作繁琐,无法快速、有效进行光源的及时切换,错过种苗最佳的光源照射时机。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草莓种苗用培育装置,该培育装置能够在种苗的不同生长阶段、对培育装置内的光源进行切换,从而避免人为切换光源的不及时、切换效率低及浪费人力物力的问题,确保种苗培育优良、品质好。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草莓种苗用培育装置,包括培育箱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箱本体内间隔设置多个相互平行的培育板且培育箱本体内部两侧分别固定设置隔断板,所述培育板两端分别与两侧的隔断板滑动连接且隔断板远离培育板一侧侧面与对应的培育箱本体内侧侧壁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光源组件;
7.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灯柱、转动支座、滑动柱、复位弹簧、定位柱、连接杆及升降机构;所述灯柱侧面分别设置灯带;所述灯柱底部通过转动支座与培育箱本体底面转动连接,且灯柱顶面中部开设一滑动孔,所述滑动柱与滑动孔滑动连接且滑动柱底面与滑动孔底部之间设置复位弹簧,滑动柱顶面卡入培育箱本体顶面内壁对应(滑动柱)设置的第一定位孔内;所述灯柱顶端外圈且绕其中轴线均匀开设多个滑槽(滑槽的数量与灯柱侧面数量一致),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定位柱且定位柱底部通过连接杆与滑动柱底部外壁固定连接,定位柱顶面贯穿灯柱顶面且卡入培育箱本体顶面内壁对应(定位柱)设置的第二定位孔内;所
述升降机构固定设置在培育箱本体的顶面外壁,通过升降机构控制滑动柱的上、下滑动。
8.优选的,所述培育箱本体背板且位于培育板上侧间隔设置多个喷淋头,用于对培育板进行浇灌;培育箱本体背板且位于喷淋头的两端分别设置进风口与出风口,用于培育箱本体内的通风、达到调节温度与湿度的目的。
9.优选的,所述进风口与出风口靠近培育箱本体内腔的一侧侧面设置过滤网,防止外部颗粒性杂质跟随风循环进入培育箱本体、造成种苗的损坏。
10.优选的,所述培育板上端面且位于培育箱本体内腔的四周设置环形凸棱,从而达到固土培育的目的;所述环形凸棱上设置排水导管,用于对培育板内的多余水分进行排除,防止培育板内积水、造成种苗根部因缺氧而死亡的问题。
11.优选的,所述隔断板位于环形凸棱上侧的部分设置透光玻璃、用于灯柱光照的透过,进而实现对培育板上种苗的照射;所述透光玻璃的宽度与环形凸棱的宽度一致。
12.优选的,所述灯柱同一侧面的灯带对应透光玻璃进行设置。
13.优选的,根据需要照射光源数量的不同,所述灯柱为三棱柱结构、四棱柱结构、五棱柱结构与六棱柱结构中的任一种。
14.优选的,所述灯柱、滑动柱与转动支座的中轴线共线。
15.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板、伸缩杆、驱动电机及驱动轴;所述伸缩杆一端与培育箱本体顶面外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底面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支撑板上端面,且驱动电机输出端贯穿支撑板、固定连接驱动轴;所述滑动柱顶端中部设置卡槽、所述驱动轴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贯穿培育箱本体顶面且卡入卡槽内。
16.优选的,所述卡槽为“十”字形卡槽,对应的驱动轴远离驱动电机的端部设置为“十”字形结构。
17.优选的,所述培育箱本体外侧设置电源,所述第一定位孔顶部且位于驱动轴外圈的部分接电源负极;一个第二定位孔的顶部接电源正极;所述定位柱端部、滑动柱位于卡槽外圈的端部部分设置导电块,所述导电块通过灯柱内部的导线分别与灯带连接。
18.优选的,所述培育箱本体外侧还设置中控装置。
19.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20.本技术通过灯柱、转动支座、滑动柱、复位弹簧、定位柱、连接杆及升降机构的配合,通过升降机构实现滑动柱的下移、带动定位柱的下移,实现灯带断电的同时保证灯柱能够转动,从而通过升降机构控制灯柱的转动、实现照射光源的切换,从而满足种苗不同时间段对于光源的需求;然后,通过升降装置与复位弹簧的配合实现定位柱重新卡入第二定位孔、滑动柱重新卡入第一定位孔,既实现对灯柱转动的硬限位、又实现对应灯带的通电,实现对培养箱本体内部实时、有效的光照。通过培育板与隔断板的设置,既保证多层培育、实现种苗的集中管理,又能有效避免灯柱对于培育板的影响(如灯柱切换时影响培育板、或灯柱产生的热量改变培培育板的内环境等),从而确保种苗的健康生长、保证种苗培育质量。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培育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23.图3为图2的b-b向剖视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培育装置的培育板的剖视图。
25.其中,100、培育箱本体;101、空腔;102、喷淋头;103、进风口;104、出风口;105、第一定位孔;106、第二定位孔;10、培育板;11、环形凸棱;12、排水导管 ;20、隔断板;21、透光玻璃;30、光源组件;31、灯柱;311、灯带;312、滑动孔;313、滑槽;32、转动支座;33、滑动柱;330、卡槽;34、复位弹簧;35、定位柱;36、连接杆;37、升降机构;371、支撑板;372、伸缩杆;373、驱动电机;374、驱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显然,描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27.如图1~4所示,一种草莓种苗用培育装置,包括培育箱本体100,其特征在于:培育箱本体100内间隔设置多个相互平行的培育板10且培育箱本体100内部两侧分别固定设置隔断板20(如图1所示,两块隔断板20之间设置三块相互平行的培育板10,培育板10的数量可根据种苗的高度以及培育箱本体100内部的高度决定),培育板10两端分别与两侧的隔断板20滑动连接且隔断板20远离培育板一侧侧面与对应的培育箱本体10内侧侧壁形成空腔101(如图1所示,),空腔101内设置光源组件30。
28.培育箱本体100背板且位于培育板10上侧间隔设置多个喷淋头102(如图所示,每一块培育板10上侧间隔设置三个喷淋头102,喷淋头102的数量根据喷淋头102喷洒范围及培育板10长度决定),用于对培育板10进行浇灌;培育箱本体100背板且位于喷淋头102的两端分别设置进风口103与出风口104,用于培育箱本体10内的通风、达到调节温度与湿度的目的(若要进行温度与湿度调节,在进风口103外部增设加热芯体即可,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进风口103处设置风扇机构(如图1所示);进风口103与出风口104靠近培育箱本体100内腔的一侧侧面设置过滤网(如图1所示),防止外部颗粒性杂质跟随风循环进入培育箱本体100、造成种苗的损坏。培育板10上端面且位于培育箱本体100内腔的四周设置环形凸棱11,从而达到固土培育的目的;环形凸棱11上设置排水导管12(如图1所示,排水导管12设置在环形凸棱11在竖直方向上的中部),排水导管12可依次通过环形凸棱11、培育板10内部、培育箱本体100与设置在培育箱本体100外部的收集装置连通,也可直接布置在环形凸棱11外侧的培育板10上、经培育箱本体100与外部收集装置连通,用于对培育板10内的多余水分进行排除,防止培育板10内积水、造成种苗根部因缺氧而死亡的问题(如图2所示)。隔断板20位于环形凸棱11上侧的部分设置透光玻璃21(如图1所示)、用于灯柱31光照的透过,进而实现对培育板10上种苗的照射;透光玻璃21的宽度与环形凸棱11的宽度一致。培育箱本体100前端设置箱门。
29.光源组件30包括灯柱31、转动支座32、滑动柱33、复位弹簧34、定位柱35、连接杆36及升降机构37;根据需要照射光源数量的不同,灯柱31为三棱柱结构、四棱柱结构、五棱柱结构与六棱柱结构中的任一种(如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灯柱31为四棱柱结构)。灯柱31侧面分别设置灯带311、灯柱31同一侧面的灯带311对应透光玻璃21进行设置(如图1所示,即灯带311在竖直方向的位置对应透光玻璃21、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灯柱31底部通过转动支座32与培育箱本体100底面转动连接,且灯柱31顶面中部开设一滑动孔312,滑
动柱33与滑动孔312滑动连接且滑动柱33底面与滑动孔312底部之间设置复位弹簧34(如图2所示),灯柱31、滑动柱33与转动支座32的中轴线共线。滑动柱33顶面卡入培育箱本体100顶面内壁对应(滑动柱33)设置的第一定位孔105内(如图2所示);灯柱31顶端外圈且绕其中轴线均匀开设多个滑槽313(滑槽313的数量与灯柱31侧面数量一致,本技术灯柱31为四棱柱结构、则滑槽313的数量为4个),滑槽313内滑动连接定位柱35且定位柱35底部通过连接杆36与滑动柱33底部外壁固定连接(如图2所示,即连接杆36能在灯柱31内滑动),定位柱35顶面贯穿灯柱31顶面且卡入培育箱本体100顶面内壁对应(定位柱35)设置的第二定位孔106内(如图2所示)。
30.升降机构37固定设置在培育箱本体100的顶面外壁,通过升降机构37控制滑动柱33的上、下滑动。升降机构37包括支撑板371、伸缩杆372、驱动电机373及驱动轴374;伸缩杆372一端与培育箱本体100顶面外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371底面固定连接(伸缩杆372采用电动、气动或液压驱动任意一种驱动方式);驱动电机373固定设置在支撑板371上端面,且驱动电机373输出端贯穿支撑板371、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驱动轴374;滑动柱33顶端中部设置卡槽330、驱动轴374远离驱动电机373的一端贯穿培育箱本体100顶面且卡入卡槽330内。卡槽330为“十”字形卡槽,对应的驱动轴374远离驱动电机373的端部设置为“十”字形结构。
31.培育箱本体100外侧设置电源(图中未标示,电源设置位置根据实际情况及电源选型进行具体设置),第一定位孔105顶部且位于驱动轴374外圈的部分接电源负极;一个第二定位孔106的顶部接电源正极(例如图3右上角a定位柱35所对应的第二定位孔106的顶部电源正极、其它定位柱35所对应的第二定位孔106顶部均绝缘,则只有定位柱35与该第二定位孔106连接时、定位柱35对应面的灯带311才会亮起、其余面的灯带311熄灭,从而有效节约能源);定位柱35端部、滑动柱33位于卡槽330外圈的端部部分设置导电块,导电块通过灯柱31内部的导线分别与灯带311连接。
32.培育箱本体100外侧还设置中控装置,中控装置图中未标示,可采用单片机控制装置或plc控制装置,包括中控系统、控制按钮以及显示屏。
33.工作原理:
34.首先,在培育板10位于环形凸棱11的内侧均匀铺设培育土壤,然后将待培育种苗均匀布置在培育板10上,再将培育板10依次划入培育箱本体100的隔断板20之间,如图1所示,之后关闭培育箱本体100的箱门。
35.当需要进行浇灌时,中控装置通过控制喷淋头102对培育板10实现浇灌,多余的水分通过排水导管12排出、避免根部淹没在水中而缺氧;当需要进行温度或湿度调节时,中控装置启动进风口103处的风扇机构进行调节。培育箱本体100内的水分、温度、湿度等参数可通过在培育板10及培育箱本体100内设置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等进行检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技术不做过多论述。
36.同时,未进行光源照射时,电源切断(即总电源切断),所有灯带311均不亮;当需要进行光源照射时,电源接通,最靠近隔断板21一侧面上的灯带311点亮、实现照射。当需要进行光源切换时,中控装置启动伸缩杆372收缩,支撑板371、驱动电机373与驱动轴374下移,驱动轴374顶住滑动柱33使其下移、滑动柱33通过连接杆36带动定位柱35下移,复位弹簧34压缩,滑动柱33脱离第一定位孔105、定位柱脱离第二定位孔106(灯带311断电),从而接触
灯柱31沿自身轴线方向转动的限制;然后,中控装置停止伸缩杆372收缩、启动驱动电机373(可通过设置限位传感器实现),驱动电机373通过驱动轴374带动滑动柱33转动,由于滑动柱33与灯柱31之间被四根连接杆36限位,因此滑动柱33转动实现灯柱31转动,从而实现光源灯带311的切换。然后,停止驱动电机373、启动伸缩杆372伸长(可通过识别驱动电机373的转动圈数实现),滑动柱33重新卡入第一定位孔105中、定位柱重新卡入第二定位孔106中(靠近隔断板21一侧侧面的灯带311通电),灯柱31重新沿自身轴线转动被限制,从而进行光源切换后的照射。
37.可通过在中控装置内设置光照切换时间进行自动化光照切换、从而无需人为操作进行光源的切换;光照切换的时间根据实际种苗培育不同周期所需的光照进行确定、通过拟合大量实验数据获得。
38.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