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苹果用幼苗树形固定装置

文档序号:32590861发布日期:2022-12-17 12:33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苹果用幼苗树形固定装置

1.本实用新型属于苹果幼苗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苹果用幼苗树形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苹果用幼苗树形固定装置是一种用于扶持刚刚栽种的苹果树幼苗的固定装置,其能够有效避免苹果树幼苗在生长的过程中发生歪斜现象的问题,公开号为cn212184294u的一种幼苗树形固定装置,包括主干固定杆,所述主干固定杆的下端连接一用于插入地面以固定幼形树苗固定装置的插入尖端,所述主干固定杆的上端连接至少一个主枝固定杆。
3.现有的幼苗树形固定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
4.1、不便于固定多种高度的苹果树幼苗;
5.2、不便于实现节能灌溉的功能;
6.3、灌溉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7.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苹果用幼苗树形固定装置,其中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8.一种新型的苹果用幼苗树形固定装置,包括安装底座,树形固定套管,伸缩调节杆,快拆螺栓,日字型系带框,幼苗树形束缚带,第一魔术贴,第二魔术贴,连接软管,卡箍,可灌溉可锤击固定插管结构和可过滤节能灌溉桶结构,所述的安装底座上部右侧纵向螺栓连接有树形固定套管;所述的树形固定套管内部插接有伸缩调节杆,并通过快拆螺栓紧固连接设置;所述的日字型系带框设置有四个,其中两个内侧分别与树形固定套管前后两侧中间部位一体化连接设置,另两个内侧分别与伸缩调节杆前后两侧中上部一体化连接设置;所述的日字型系带框内侧均系接有幼苗树形束缚带,其中前侧所述的幼苗树形束缚带前侧中右部均缝接有第一魔术贴,后侧所述的幼苗树形束缚带前侧中右部均缝接有第二魔术贴;所述的可灌溉可锤击固定插管结构与安装底座相连接;所述的可过滤节能灌溉桶结构与树形固定套管相连接;所述的可灌溉可锤击固定插管结构设置有两个,分别包括固定插管,破土头,锤击块,灌溉孔,环形挡板和进水管,所述的固定插管下端一体化连接有破土头;所述的固定插管上端与锤击块下端中间部位一体化连接设置;所述的固定插管内部右下侧从上到下依次开设有灌溉孔;所述的固定插管外壁上侧中间部位一体化连接有环形挡板;所述的固定插管左侧上部开口处一体化连接有进水管。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0.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插管,破土头,锤击块,灌溉孔,环形挡板和进水管的设置,有利于提高灌溉效果。
11.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可过滤节能灌溉桶结构的设置,有利于实现节能灌溉的功能。
12.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树形固定套管,伸缩调节杆,快拆螺栓,日字型系带框,幼苗树形束缚带,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的设置,有利于实现便于固定多种高度的苹果树幼苗的功能。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灌溉可锤击固定插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过滤节能灌溉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
17.1、安装底座;2、树形固定套管;3、伸缩调节杆;4、快拆螺栓;5、日字型系带框;6、幼苗树形束缚带;7、第一魔术贴;8、第二魔术贴;9、连接软管;10、卡箍;11、可灌溉可锤击固定插管结构;111、固定插管;112、破土头;113、锤击块;114、灌溉孔;115、环形挡板;116、进水管;12、可过滤节能灌溉桶结构;121、节能灌溉桶;122、过滤网;123、排水阀;124、三通管;125、环形安装座;126、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新型的苹果用幼苗树形固定装置,包括安装底座1,树形固定套管2,伸缩调节杆3,快拆螺栓4,日字型系带框5,幼苗树形束缚带6,第一魔术贴7,第二魔术贴8,连接软管9和卡箍10,所述的安装底座1上部右侧纵向螺栓连接有树形固定套管2;所述的树形固定套管2内部插接有伸缩调节杆3,并通过快拆螺栓4紧固连接设置,起到便于调节伸缩调节杆3的长度的作用;所述的日字型系带框5设置有四个,其中两个内侧分别与树形固定套管2前后两侧中间部位一体化连接设置,另两个内侧分别与伸缩调节杆3前后两侧中上部一体化连接设置;所述的日字型系带框5内侧均系接有幼苗树形束缚带6,其中前侧所述的幼苗树形束缚带6前侧中右部均缝接有第一魔术贴7,后侧所述的幼苗树形束缚带6前侧中右部均缝接有第二魔术贴8,通过第一魔术贴7和第二魔术贴8,起到便于粘接前侧所述的幼苗树形束缚带6和后侧所述的幼苗树形束缚带6的作用。
19.其中一种新型的苹果用幼苗树形固定装置,还包括可灌溉可锤击固定插管结构11和可过滤节能灌溉桶结构12,并且所述的可灌溉可锤击固定插管结构11与安装底座1相连接,有利于提高灌溉效果;所述的可过滤节能灌溉桶结构12与树形固定套管2相连接,有利于实现节能灌溉的功能。
20.其中,所述的可灌溉可锤击固定插管结构11设置有两个,分别包括固定插管111,破土头112,锤击块113,灌溉孔114,环形挡板115和进水管116,所述的固定插管111下端一体化连接有破土头112;所述的固定插管111上端与锤击块113下端中间部位一体化连接设置;所述的固定插管111内部右下侧从上到下依次开设有灌溉孔114;所述的固定插管111外壁上侧中间部位一体化连接有环形挡板115;所述的固定插管111左侧上部开口处一体化连接有进水管116,当通过装置对外置的苹果树幼苗进行固定后,固定插管111是插在外置的土地内部的,并且固定插管111是靠近苹果树幼苗的根部的,当外置的灌溉水通过进水管116进入固定插管111内部时,灌溉水会直接通过灌溉孔114渗入苹果树幼苗根部附近的土
地内部,从而更好的使苹果树幼苗吸收水分,同时还可避免苹果树幼苗的根部向土地上部生长的问题,因灌溉水可直接灌溉到苹果树幼苗根部附近的土地内部,从而可提高灌溉效果,还可有效减少用水量。
21.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可过滤节能灌溉桶结构12包括节能灌溉桶121,过滤网122,排水阀123,三通管124,环形安装座125和连接杆126,所述的节能灌溉桶121内部上侧螺栓连接有过滤网122;所述的节能灌溉桶121下部中间部位开口处螺纹连接有排水阀123;所述的排水阀123下端螺纹连接有三通管124,当操作人员对苹果树幼苗进行灌溉时,操作人员可直接将外置的灌溉水倒入节能灌溉桶121内部,随后开启排水阀123即可,此时节能灌溉桶121内部的灌溉水则会通过排水阀123进入三通管124内部,随后又通过三通管124进入连接软管9内部,最后灌溉水通过进水管116进入固定插管111内部对土地进行灌溉,因节能灌溉桶121可限制灌溉水的用量,从而便于操作人员掌握用水量,避免灌溉水的浪费,进而可实现节能用水的功能;所述的节能灌溉桶121外壁中间部位螺栓连接有环形安装座125;所述的环形安装座125右侧中间部位螺栓连接有连接杆126。
22.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固定插管111分别插接在安装底座1内部中间部位前后两侧分别开设的插孔内部,且安装底座1上部中间部位前后两侧分别与环形挡板115下部螺栓连接设置。
23.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连接杆126右端与树形固定套管2左侧中间部位偏上侧一体化连接设置。
24.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连接软管9设置有两个,其一端分别套接在三通管124的前后两端,并通过卡箍10紧固连接设置,另一端分别套接在进水管116的左端,并通过卡箍10紧固连接设置。
25.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快拆螺栓4螺纹连接在树形固定套管2左侧上部开口处。
26.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树形固定套管2位于固定插管111之间右侧。
27.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固定插管111采用两个不锈钢管,起到固定安装底座1的作用,固定安装底座1时,只需将固定插管111插入外置的土地内部即可。
28.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破土头112采用两个锥形不锈钢头,起到便于将固定插管111插入外置的土地内部的作用。
29.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锤击块113采用两个横截面为圆形的不锈钢块,起到便于操作人员通过外置的铁锤对固定插管111进行锤击的作用。
30.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节能灌溉桶121采用横截面为圆形的不锈钢桶,起到储存水的作用。
31.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过滤网122采用不锈钢网,起到过滤水的作用,还可起到避免外界的杂质进入水中的作用。
32.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幼苗树形束缚带6采用聚酯纤维带。
33.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一魔术贴7采用子魔术贴。
34.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二魔术贴8采用母魔术贴,通过第一魔术贴7和第二魔术贴8的配合,便于前侧所述的幼苗树形束缚带6和后侧所述的幼苗树形束缚带6进行连接。
35.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卡箍10设置有四个。
36.工作原理
37.本实用新型中,当对苹果树幼苗的树形进行固定时,操作人员可将树形固定套管2放置到外置的苹果树幼苗的一侧,并使树形固定套管2与苹果树幼苗接触,随后操作人员可对安装底座1进行踩踏或通过外置的铁锤对锤击块113进行锤击,使固定插管111通过破土头112插入外置的土地内部,随后通过幼苗树形束缚带6对苹果树幼苗进行捆绑,此时苹果树幼苗则会固定在树形固定套管2的右侧,从而可避免苹果树幼苗在生长的过程中发生歪斜现象的问题,实现固定幼苗树形的功能;捆绑苹果树幼苗时,可先将前侧设置的幼苗树形束缚带6绕接在苹果树幼苗的外壁,然后将后侧设置的幼苗树形束缚带6绕接在苹果树幼苗的外壁,并使第一魔术贴7与第二魔术贴8粘接,此时苹果树幼苗固定完成,实现便于固定苹果树幼苗的功能。
38.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