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除虫功能的自动化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30092发布日期:2022-11-18 19:24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除虫功能的自动化大棚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除虫功能的自动化大棚。


背景技术:

2.蔬菜大棚是一种具有出色的保温性能的框架覆膜结构,它出现使得人们可以吃到反季节蔬菜,一般蔬菜大棚使用竹结构或者钢结构的骨架,上面覆上一层或多层保温塑料膜,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温室空间,而现有的温室大鹏在诱虫和杀虫的功能性较差,容易造成农作物的减产,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除虫功能的自动化大棚。
3.经检索,专利公告号为cn207369723u公开了一种大棚,包括支架和棚膜,所述棚膜覆盖于所述支架,所述支架之间形成用于进出的门洞,所述大棚还包括安装于所述门洞的多扇大棚门,每两扇所述大棚门之间通过合页形成铰接以使多扇所述大棚门实现折叠或打开,现有的技术中cn207369723u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大棚内部害虫容易对蔬菜幼苗造成影响,大棚不具有对害虫进行诱杀的结构,并且在长时间使用时,大棚膜容易受紫外线照射出现老化,使用寿命一般,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除虫功能的自动化大棚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除虫功能的自动化大棚,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除虫功能的自动化大棚,包括棚体、骨架和控制箱,所述棚体的外部两侧等距固定安装有通风扇,所述棚体的顶部贴覆有防紫外线外膜,所述防紫外线外膜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太阳能光伏板,所述棚体的正面活动安装有卷帘门,所述棚体内部的顶部焊接有骨架,所述骨架的顶部螺栓安装有光照传感器,所述骨架的底部两侧吊装有两组诱虫粘桶,所述骨架的底部通过支架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内部卡接有物联网关,所述棚体的内部两侧螺栓安装有土壤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棚体的内部两侧螺纹安装有电磁阀喷头,所述棚体的内部一侧螺栓连接有加热器,且棚体的内部另一侧螺栓安装有加湿器。
6.使用时利用太阳能光伏板的设置可将光能转换为热能,可为大棚内部电气元件进行供电,利用光照传感器可对光照度进行监测,利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的通电运行可对土壤的温湿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传输至物联网关,利用物联网关可上传至农业物联网云平台,以便工作人员通过移动端对农业生产进行管理,同时可便于装置根据环境数据分别对电磁阀喷头、加热器、加湿器以及通风扇发出操作指令,以调控大棚内部环境,实现自动化调整,提高装置的数控性能,而棚体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利用防紫外线外膜可提高棚体的抗紫外线性能,避免大棚出现快速老化,优化大棚使用寿命较低等问题,提升大棚在使用中的稳定性,因诱虫粘桶表面涂有化学诱虫黏胶,利用诱虫粘桶表面的黏胶,可将飞向诱虫粘桶表面的飞虫进行吸附,同时诱虫粘桶可采用不同颜色,利用蔬菜害虫的趋光性,诱杀
效果好,保证蔬菜幼苗的正常生长。
7.优选的,所述电磁阀喷头通过水管与外部水源连接,且电磁阀喷头通过导线与物联网关电性连接。利用物联网关与电磁阀喷头的电性连接可便于工作人员对电磁阀喷头进行控制,以便电磁阀喷头喷洒水源。
8.优选的,所述控制箱内部的顶部螺栓安装有处理器,且控制箱内部的底部螺栓安装有蓄电池。利用处理器与蓄电池的配合可为装置运行供电,同时对太阳能光伏板转化的电能进行储存。
9.优选的,所述骨架的顶部一侧螺栓安装有二氧化碳传感器,且骨架的顶部另一侧螺栓连接有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利用二氧化碳传感器可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进行检测。
10.优选的,所述卷帘门的正面内嵌安装有视窗,且卷帘门的正面下方固定安装有把手。利用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可对空气中的温湿度进行检测,利用把手可便于工作人员将卷帘门打开,卷帘门采用织物制成。
11.优选的,所述棚体的底部等距焊接有限位圈,且限位圈的底部焊接有地插。利用视窗可便于工作人员对装置内部进行查看,利用限位圈与地插的配合可便于将装置稳定的安装在指定位置。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骨架的底部两侧吊装有两组诱虫粘桶,利用诱虫粘桶表面的黏胶,可将飞向诱虫粘桶表面的飞虫进行吸附,同时诱虫粘桶可采用不同颜色,利用蔬菜害虫的趋光性,诱杀效果好,保证蔬菜幼苗的正常生长。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棚体的顶部贴覆有防紫外线外膜,棚体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利用防紫外线外膜可提高棚体的抗紫外线性能,避免大棚出现快速老化,优化大棚使用寿命较低等问题,提升大棚在使用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箱局部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棚体;101、通风扇;102、防紫外线外膜;103、太阳能光伏板;104、限位圈;105、地插;2、卷帘门;201、视窗;202、把手;3、骨架;301、二氧化碳传感器;302、光照传感器;303、空气温湿度传感器;4、诱虫粘桶;5、控制箱;501、处理器;502、物联网关;503、蓄电池;6、土壤温湿度传感器;7、电磁阀喷头;8、加热器;9、加湿器。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21.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除虫功能的自动化大棚,包括棚体1、骨架3和控制箱5,棚体1的外部两侧等距固定安装有通风扇101,棚体1的顶部贴覆有防紫外线外膜102,防紫外线外膜10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太阳能光伏板103,棚体1的正
面活动安装有卷帘门2,棚体1内部的顶部焊接有骨架3,骨架3的顶部螺栓安装有光照传感器302,骨架3的底部两侧吊装有两组诱虫粘桶4,骨架3的底部通过支架安装有控制箱5,控制箱5的内部卡接有物联网关502,棚体1的内部两侧螺栓安装有土壤温湿度传感器6,棚体1的内部两侧螺纹安装有电磁阀喷头7,棚体1的内部一侧螺栓连接有加热器8,且棚体1的内部另一侧螺栓安装有加湿器9。
22.如图1、图3和图4所示,使用时利用太阳能光伏板103的设置可将光能转换为热能,可为大棚内部电气元件进行供电,利用光照传感器302可对光照度进行监测,利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6的通电运行可对土壤的温湿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传输至物联网关502,利用物联网关502可上传至农业物联网云平台,以便工作人员通过移动端对农业生产进行管理,同时可便于装置根据环境数据分别对电磁阀喷头7、加热器8、加湿器9以及通风扇101发出操作指令,以调控大棚内部环境,实现自动化调整,提高装置的数控性能,而棚体1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利用防紫外线外膜102可提高棚体1的抗紫外线性能,避免大棚出现快速老化,优化大棚使用寿命较低等问题,提升大棚在使用中的稳定性,因诱虫粘桶4表面涂有化学诱虫黏胶,利用诱虫粘桶4表面的黏胶,可将飞向诱虫粘桶4表面的飞虫进行吸附,同时诱虫粘桶4可采用不同颜色,利用蔬菜害虫的趋光性,诱杀效果好,保证蔬菜幼苗的正常生长,其中太阳能光伏板103的型号可采用
23.140w型,二氧化碳传感器301的型号可采用t6713-5k型,光照传感器302的型号可采用wx-wqx4b型,空气温湿度传感器303的型号可采用z38-114型,加湿器9的型号可采用zs-30型,均为现有公知技术。
24.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除虫功能的自动化大棚,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包括:电磁阀喷头7通过水管与外部水源连接,且电磁阀喷头7通过导线与物联网关502电性连接,控制箱5内部的顶部螺栓安装有处理器501,且控制箱5内部的底部螺栓安装有蓄电池503,骨架3的顶部一侧螺栓安装有二氧化碳传感器301,且骨架3的顶部另一侧螺栓连接有空气温湿度传感器303,卷帘门2的正面内嵌安装有视窗201,且卷帘门2的正面下方固定安装有把手202,棚体1的底部等距焊接有限位圈104,且限位圈104的底部焊接有地插105。
25.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利用物联网关502与电磁阀喷头7的电性连接可便于工作人员对电磁阀喷头7进行控制,以便电磁阀喷头7喷洒水源,利用处理器501与蓄电池503的配合可为装置运行供电,同时对太阳能光伏板103转化的电能进行储存;
26.如图3所示,利用二氧化碳传感器301可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进行检测,利用空气温湿度传感器303可对空气中的温湿度进行检测;
27.如图1所示,利用把手202可便于工作人员将卷帘门2打开,卷帘门2采用织物制成,利用视窗201可便于工作人员对装置内部进行查看,利用限位圈104与地插105的配合可便于将装置稳定的安装在指定位置。
28.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几种优选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上述实施例的相关启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替代性的改进和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