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大棚用遮阳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68181发布日期:2022-11-22 20:5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羊肚菌大棚用遮阳网装置,包括大棚(1),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1)的两侧设置有移动机构(2),所述移动机构(2)包括有底座(201),所述底座(2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02),所述电机(20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203),所述蜗杆(203)的表面啮合连接有蜗轮(204),所述蜗轮(204)设置于蜗杆(203)的上方,所述蜗轮(20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杆(206),所述转动杆(206)的两端表面转动连接有固定板(205),所述固定板(205)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底座(201)的顶部,所述转动杆(206)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07),所述固定杆(207)的另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固定连接于大棚(1)两侧的固定杆(207)之间,所述连接杆(3)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夹紧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肚菌大棚用遮阳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203)与转动杆(206)之间连接呈十字形状,所述转动杆(206)贯穿于固定板(205)的中部,所述底座(201)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蜗杆(20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支撑柱的中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肚菌大棚用遮阳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07)的长度大于大棚(1)宽度的二分之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肚菌大棚用遮阳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件是夹紧机构(4),所述夹紧机构(4)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夹紧机构(4)包括有上夹板(401),所述上夹板(40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下夹板(402),所述上夹板(401)的底部与下夹板(402)的顶部相适配,所述上夹板(401)和下夹板(402)的相连接的一端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固定连接有弹簧(40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羊肚菌大棚用遮阳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板(401)的一端顶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凹字形的固定架(404)和l型的支撑块,所述固定架(404)中部铰接有长方形的限位板(405),所述限位板(405)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支撑块的顶部,所述限位板(405)的另一端表面开设有圆孔,且限位板(405)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移动板(406),所述移动板(406)的一端表面开设有方形孔,所述方形孔正对的限位板(405)表面也开设有相同的方形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羊肚菌大棚用遮阳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405)的方形孔内铰接有弧形的定位板(407),所述定位板(407)的侧面开设有椭圆形孔,所述椭圆形孔与限位板(405)的方形孔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椭圆形孔内设置有固定短杆,所述固定短杆的两端固定连接于限位板(405)的方形孔内壁。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羊肚菌大棚用遮阳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板(402)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柱(408),所述上夹板(401)的一端开设有与圆孔半径相同的圆柱孔,所述定位柱(408)、圆柱孔和限位板(405)开设的圆孔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定位柱(408)与限位板(405)开设的圆孔相适配,所述定位柱(408)的表面开设有方形的限位孔(409),所述限位孔(409)与移动板(406)位于同一平面内,且限位孔(409)与移动板(406)相适配,所述定位柱(408)的顶部开设有方形槽,所述方形槽与定位板(407)相适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羊肚菌大棚用遮阳网装置,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包括大棚,所述大棚的两侧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表面啮合连接有蜗轮。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机构和连接杆的设置,当人为的将遮阳网的一端通过夹紧机构固定于连接杆的表面后,两侧的电机同时启动,蜗杆的转动带动蜗轮做圆周运动,蜗轮的转动带动转动杆做相应的旋转,转动杆206的转动带动固定杆和连接杆做以转动杆为圆心的圆弧运动,连接杆的移动可将遮阳网自动的覆盖于大棚的表面,且遮阳网的移动过程中减小与大棚之间的摩擦,该摩擦程度不会破坏遮阳网的完整性。该摩擦程度不会破坏遮阳网的完整性。该摩擦程度不会破坏遮阳网的完整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定斌 李兴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兰彬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12
技术公布日:2022/11/2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