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观光大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农旅观光玻璃大棚。
背景技术:2.温室又称暖房,如玻璃温室、塑料温室;单栋温室、连栋温室;单屋面温室、双屋面温室;加温温室、不加温温室等;温室结构应密封保温,但又应便于通风降温;现代化温室中具有控制温湿度、光照等条件的设备,用电脑自动控制创造植物所需的最佳环境条件。大棚温室是现代农业生产中改善作物生长的一种基本种植设施,已经大量普及,属于运用较好的农业设施之一。基于大棚温室衍生出了观光大棚,观光大棚的作用是展示大棚温室培育的产品。
3.传统的观光大棚若是需要修建到具有一定倾斜度的山坡地位置时,则需要先将山坡整成一块平地才能建棚,工作量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传统的观光大棚若是需要修建到具有一定倾斜度的山坡地位置时,则需要先将山坡整成一块平地才能建棚,工作量较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农旅观光玻璃大棚。
5.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农旅观光玻璃大棚,包括若干大棚,若干所述大棚呈阶梯状分布,所述大棚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侧墙和与两个侧墙的顶部连接的顶墙,所述侧墙包括侧框架和设置在侧框架之间的玻璃,所述顶墙包括顶框架和设置在顶框架之间的玻璃,相邻的两组大棚的侧墙相互连接,相邻的两组大棚的顶墙间设置有边框和设置在边框之间的玻璃。
7.进一步地,位于首端和尾端的两个大棚的两个侧墙之间设置有前框架,所述前框架之间设置有玻璃,所述前框架上铰接有门体。
8.进一步地,所述大棚均设置在对应的水平的基台上,若干个基台呈阶梯状分布。
9.进一步地,位于首端和尾端的基台长度大于大棚的长度,且基台横向设置有内凹的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上设置有带排水孔的排水盖。
10.进一步地,所述顶框架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顶杆,所述第一框架的一侧与一个对应的侧墙连接、另一侧与顶杆连接,所述第二框架的一侧与一个对应的侧墙连接、另一侧与顶杆连接,所述顶杆的水平位置高于侧墙的水平位置。
11.进一步地,所述大棚的两个侧墙之间设置有加强杆。
12.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杆通过支撑杆与分别与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顶杆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玻璃为透明玻璃。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5.1.本实用新型一种农旅观光玻璃大棚,大棚沿地势由上而下建造,若干个大棚呈阶梯状分布设置,只需要对山坡平整为阶梯状即可,无需将山坡整成一块平地,工作量相对
较小,相邻大棚的侧墙相互连接,保证了结构的稳定,侧墙包括侧框架和设置在侧框架之间的玻璃,顶墙包括顶框架和设置在顶框架之间的玻璃,相邻的两组大棚的顶墙间设置有边框和设置在边框之间的玻璃,从而保证透光度。
16.2.本实用新型一种农旅观光玻璃大棚,在位于首端和尾端的两个大棚的两个侧墙之间设置有前框架,所述前框架之间设置有玻璃,便于进行封闭,通过前框架上铰接的门体用于开启、关闭。
17.3.本实用新型一种农旅观光玻璃大棚,大棚均设置在对应的水平的基台上,若干个基台呈阶梯状分布,一方面保证大棚水平设置,另一方面保证大棚内部的平整。
18.4.本实用新型一种农旅观光玻璃大棚,位于首端和尾端的基台长度大于大棚的长度,且基台横向设置有内凹的排水槽,排水槽上设置有带排水孔的排水盖,便于下雨时将雨水通过排水盖上的排水孔引入到排水槽中,雨水通过排水槽从基台的两侧排出。
19.5.本实用新型一种农旅观光玻璃大棚,顶框架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顶杆,所述第一框架的一侧与一个对应的侧墙连接、另一侧与顶杆连接,第二框架的一侧与一个对应的侧墙连接、另一侧与顶杆连接,顶杆的水平位置高于侧墙的水平位置,便于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处于倾斜状态,便于雨水滑落,防止顶墙积水。
20.6.本实用新型一种农旅观光玻璃大棚,大棚的两个侧墙之间设置有加强杆,便于通过加强杆进一步提高大棚的稳定性。
21.7.本实用新型一种农旅观光玻璃大棚,加强杆通过支撑杆与分别与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顶杆连接,便于通过支撑杆进一步加强大棚的稳定性。
22.8.本实用新型一种农旅观光玻璃大棚,玻璃为透明玻璃,便于保证大棚的透光性。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基台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实用的局部示意图;
26.附图标记:
27.1-侧框架、2-玻璃、3-顶框架、4-边框、5-前框架、6-门体、7-基台、8-排水槽、9-排水盖、10-第一框架、11-第二框架、12-顶杆、13-加强杆、14-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9.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实施例1
3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农旅观光玻璃大棚,包括若干大棚,若干所述大棚呈阶梯状分布,所述大棚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侧墙和与两个侧墙的顶部连接的顶墙,所述侧墙包括侧框架1和设置在侧框架1之间的玻璃2,所述顶墙包括顶框架3和设置在顶框架3之间的玻璃2,相邻的两组大棚的侧墙相互连接,相邻的两组大棚的顶墙间设置有边框4和设置在边框4之间的玻璃2。
32.本实施例中,大棚沿地势由上而下建造,若干个大棚呈阶梯状分布设置,只需要对山坡平整为阶梯状即可,无需将山坡整成一块平地,工作量相对较小,相邻大棚的侧墙相互连接,保证了结构的稳定,侧墙包括侧框架1和设置在侧框架1之间的玻璃2,顶墙包括顶框架3和设置在顶框架3之间的玻璃2,相邻的两组大棚的顶墙间设置有边框4和设置在边框4之间的玻璃2,从而保证透光度。
33.实施例2
34.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2所示,位于首端和尾端的两个大棚的两个侧墙之间设置有前框架5,所述前框架5之间设置有玻璃2,所述前框架5上铰接有门体6。
35.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位于首端和尾端的两个大棚的两个侧墙之间设置有前框架5,所述前框架5之间设置有玻璃2,便于对大棚进行封闭,通过前框架5上铰接的门体6用于开启、关闭大棚。
36.实施例3
37.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2所示,所述大棚均设置在对应的水平的基台7上,若干个基台7呈阶梯状分布。
38.本实施例中,大棚均设置在对一个的水平的基台7上,一方面保证大棚水平设置,另一方面保证大棚内部的平整。
39.实施例4
40.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2所示,位于首端和尾端的基台7长度大于大棚的长度,且基台7横向设置有内凹的排水槽8,所述排水槽8上设置有带排水孔的排水盖9。
41.本实施例中,由于若干个大棚成阶梯式分布设置,大棚间存在高度落差,为了避免造成下雨天雨水汇集冲击大棚,因此通过在位于首端和尾端的基台7上设置排水槽8,在排水槽8上设置有带排水孔的排水盖9,便于下雨时将雨水通过排水盖9上的排水孔引入到排水槽8中,雨水通过排水槽8从基台7的两侧排出。
42.实施例5
43.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3所示,所述顶框架3包括第一框架10、第二框架11和顶杆12,所述第一框架10的一侧与一个对应的侧墙连接、另一侧与顶杆12连接,所述第二框架11的一侧与一个对应的侧墙连接、另一侧与顶杆12连接,所述顶杆12的水平位置高于侧墙的水平位置。
44.本实施例中,顶框架3包括第一框架10、第二框架11和顶杆12,所述第一框架10的一侧与一个对应的侧墙连接、另一侧与顶杆12连接,第二框架11的一侧与一个对应的侧墙连接、另一侧与顶杆12连接,顶杆12的水平位置高于侧墙的水平位置,便于第一框架10和第二框架11处于倾斜状态,便于雨水滑落,防止顶墙积水。
45.实施例6
46.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3所示,所述大棚的两个侧墙之间设置有加强杆13。
47.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大棚的两个侧墙之间设置加强杆13,便于进一步加强大棚的稳定性。
48.实施例7
49.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3所示,所述加强杆13通过支撑杆14与分别与第一框架10、第二框架11和顶杆12连接。
50.本实施例中,加强杆13通过支撑杆14分别与与第一框架10、第二框架11和顶杆12连接,便于通过支撑杆14支撑第一框架10、第二框架11和顶杆12,便于进一步加强大棚的稳定性。
51.实施例8
5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所述玻璃2为透明玻璃。
53.本实施例中,玻璃2为透明玻璃,便于保证大棚的透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