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料还田撒粪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62982发布日期:2022-12-31 10:17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料还田撒粪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撒粪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料还田撒粪一体机。


背景技术:

2.由于田地里具有秸秆,由于目前很多地区已经出台相应法规禁止焚烧秸秆,那么对秸秆的处理或回收提出新的要求,但是很多农田的地理位置导致不便回收秸秆,或秸秆量较大导致回收成本高,因此还田机应运而生。
3.目前,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生产设备的效率日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生产过程中的上料和取料过程,更是追求机械的工作效率,现有的上料方式有多种形式,大多数是采用人工投料或者利用上料装置的方式将物料投放至料仓,其中肥料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做出了重要贡献,农村目前大多使用牲畜粪便作为肥料,以替代化学肥料,但是现有的装置,不便于将肥料或者粪便进行上料。
4.现有装置随着使用,也逐渐的暴露出了该技术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5.第一,现有的还田机在田地里对秸秆旋耕完成后,抛粪车在入田进行撒粪,无法进行衔接,降低了工作效率。
6.第二,现有的撒粪装置不便于将肥料或者粪便进行上料,且无法保证肥料抛撒的均匀性。
7.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8.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的还田机在田地里对秸秆旋耕完成后,抛粪车在入田进行撒粪,无法进行衔接,降低了工作效率;以及现有的撒粪装置不便于将肥料或者粪便进行上料,且无法保证肥料抛撒的均匀性的问题。
9.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0.一种上料还田撒粪一体机,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前端部设有上料机构,所述车架的上端部固接有料仓,所述上料机构与所述料仓之间设有输料机构,所述车架下方水平并列转动设有两个撒粪甩盘,所述料仓的底部设有出粪口,两个所述撒粪甩盘位于所述出粪口的下方,所述车架下端部处于所述上料机构与所述料仓之间的区域还设有还田机主体。
11.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导料台,所述导料台的上表面倾斜设有导料斜面,所述导料斜面靠近上端部的位置设有进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内水平设有水平转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并列固接有两段旋向相反的绞龙叶片,两个所述绞龙叶片的输料方向相向设置,所述导料斜面上还转动设有与其表面摩擦接触的两个拨板轮,两个所述拨板轮朝向所述进料通道的一侧之间相反转动设置。
12.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进料通道包括开设于所述导料台上由上到下呈渐缩式设置的下料通道,所述下料通道的下方还设有与所述绞龙叶片相匹配的弧形输料通道,所述绞龙叶片转动设置于所述弧形输料通道内。
13.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导料台为内部中空的壳体,所述弧形输料通道处于两个所述绞龙叶片相对端部之间的下表面上设有出料筒。
14.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输料机构包括倾斜设置的螺旋输送机,所述螺旋输送机的进料端与所述出料筒相连接,所述螺旋输送机的出料端延伸至所述料仓的上方。
15.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拨板轮包括四个呈中心对称设置的拨料板,所述拨料板的下表面与所述导料斜面摩擦接触。
16.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四个所述拨料板处于内侧的一端共同固接于转动盘上。
17.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导料台的外壁上固接有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侧部液压马达。
18.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导料台的内部固接有驱动所述拨板轮转动的上部液压马达。
19.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转动盘固接于所述上部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上。
20.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出粪口上水平转动设有若干个刮板,两个所述撒粪甩盘位于所述车架处于所述刮板运行方向末端的下方。
21.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车架处于刮板运行方向两端的位置并列转动安装有两个转轴,每个所述转轴上并列固接有两个链轮,处于同侧的两个所述链轮之间设有环链条,所述刮板的两端对应固接于两个所述环链条的相对内壁上。
22.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出粪口处还水平固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位于所述刮板的下方,所述刮板与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摩擦接触。
23.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车架上还固接有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输送液压马达。
24.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撒粪甩盘的上表面沿中心固接有若干个抛粪叶片。
25.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车架靠近前后两端的位置分别转动设有移动轮。
26.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车架上还固接有驱动所述撒粪甩盘转动的抛粪液压马达。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8.通过将还田、上料、撒粪相结合,实现了将还田、上料、撒粪集于一体,实现了车体入田后,先对秸秆进行还田,通过上料机构将肥料或者粪便利用输料机构输送至料仓内,然后利用两个撒粪甩盘实现将物料或者肥料对土壤进行抛撒,实现了同步工作,克服了传统技术中需要两个机械先后入田的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并且降低了结构的繁琐性;
29.通过设置两个绞龙叶片,且两个绞龙叶片的旋向相反设置,实现了对物料朝中间进行聚拢,并通过出料筒进行导出,提高对物料的导出效率;
30.通过在绞龙叶片上方并列设置两个拨板轮实现了将物料朝中间聚拢,并将物料沿着导料斜面导入至下料通道内,通过下料通道导入至弧形输料通道内,并利用绞龙叶片,将物料拨入至出料筒内,保证物料进入的均匀性,大大的提高了物料的输送效率;
31.通过设置抛粪液压马达和输送液压马达,目的让转轴和撒粪甩盘的转速稳定,从而更有限的控制出料量的大小和撒粪的宽窄度的范围;
32.部件少,工序简便,且故障率低;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操作控制简便,易于大规模制造与安装,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3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35.图2为本实用绞龙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36.图3为本实用新型料仓的结构示意图。
37.图中:1-导料台;2-导料斜面;3-拨料板;4-下料通道;5-弧形输料通道; 6-转轴;7-绞龙叶片;8-出料筒;9-螺旋输送机;10-转动盘;11-上部液压马达;12-侧部液压马达;13-撒粪甩盘;14-车架;15-输送液压马达;16-料仓; 17-承载板;18-环链条;19-刮板;20-链轮;21-抛粪叶片;22-出粪口;23
‑ꢀ
抛粪液压马达;24-还田机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9.如图1至图3所示,上料还田撒粪一体机,包括车架14,车架的前端部设有上料机构,车架14的上端部固接有料仓16,上料机构与料仓16之间设有输料机构,车架14的下方水平并列转动设有两个撒粪甩盘13,料仓16的底部设有出粪口22,两个撒粪甩盘13位于出粪口22的下方,车架14下端部处于上料机构与料仓之间的区域还设有还田机主体24。
40.车架14的驱动方式可以是四轮式或者履带式。
41.上料机构包括导料台1,导料台1的上表面倾斜设有导料斜面2,导料斜面2靠近上端部的位置设有进料通道,进料通道内水平设有水平转动设有转轴 6,转轴6上并列固接有两段旋向相反的绞龙叶片7,两个绞龙叶片7的输料方向相向设置,导料斜面2上还转动设有与其表面摩擦接触的两个拨板轮,两个拨板轮朝向进料通道的一侧之间相反转动设置。
42.进料通道包括开设于导料台1上由上到下呈渐缩式设置的下料通道4,下料通道4的下方还设有与绞龙叶片7相匹配的弧形输料通道5,绞龙叶片7转动设置于弧形输料通道5内。
43.导料台1为内部中空的壳体,弧形输料通道5处于两个绞龙叶片7相对端部之间的下表面上设有出料筒8。
44.输料机构包括倾斜设置的螺旋输送机9,螺旋输送机9的进料端与出料筒 8相连接,螺旋输送机9的出料端延伸至料仓16的上方。
45.拨板轮包括四个呈中心对称设置的拨料板3,拨料板3的下表面与导料斜面2摩擦接触。
46.四个拨料板3处于内侧的一端共同固接于转动盘10上。
47.导料台1的外壁上固接有驱动转轴6转动的侧部液压马达12。
48.导料台1的内部固接有驱动拨板轮转动的上部液压马达11。
49.转动盘10固接于上部液压马达11的输出轴上。
50.出粪口22上水平转动设有若干个刮板19,两个撒粪甩盘13位于车架14 处于刮板19运行方向末端的下方。
51.车架14处于刮板19运行方向两端的位置并列转动安装有两个转轴6,每个转轴6上并列固接有两个链轮20,处于同侧的两个链轮20之间设有环链条 18,刮板19的两端对应固接于两个环链条18的相对内壁上。
52.出粪口22处还水平固接有承载板17,承载板17位于刮板19的下方,刮板19与承载板17的上表面摩擦接触。
53.车架14上还固接有驱动转轴6转动的输送液压马达15。
54.撒粪甩盘13的上表面沿中心固接有若干个抛粪叶片21。
55.车架14靠近前后两端的位置分别转动设有移动轮。
56.车架14上还固接有驱动撒粪甩盘13转动的抛粪液压马达23。
57.导料台1和还田机主体24分别通过举升机构连接于车体上,可以实现控制升降,举升机构可参考铲车的铲斗的举升结构,因不属于本方案的创新之处,所以在此不多做赘述。
58.输料机构还可以是拨板式输送皮带,拨板式输送皮带或螺旋输送机9固定于车架14上,螺旋输送机9的进口端与出料筒8之间可以利用软筒连接。
59.还田机主体24的结构及驱动方式属于日常所常见的,因不属于本方案的创新之处,所以在此不多做赘述。
60.本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61.通过将还田、上料、撒粪相结合,实现了将还田、上料、撒粪集于一体,实现了车体入田后,先对秸秆进行还田,通过上料机构将肥料或者粪便利用输料机构输送至料仓内,然后利用两个撒粪甩盘实现将物料或者肥料对土壤进行抛撒,实现了同步工作,克服了传统技术中需要两个机械先后入田的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并且降低了结构的繁琐性;
62.通过设置两个绞龙叶片7,且两个绞龙叶片7的旋向相反设置,实现了对物料朝中间进行聚拢,并通过出料筒8进行导出,提高对物料的导出效率;
63.通过在绞龙叶片7上方并列设置两个拨板轮实现了将物料朝中间聚拢,并将物料沿着导料斜面2导入至下料通道4内,通过下料通道4导入至弧形输料通道5内,并利用绞龙叶片7,将物料拨入至出料筒8内,保证物料进入的均匀性,大大的提高了物料的输送效率;
64.通过设置抛粪液压马达23和输送液压马达15,目的让转轴6和撒粪甩盘 13的转速稳定,从而更有限的控制出料量的大小和撒粪的宽窄度的范围。
6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