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药茎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58035发布日期:2023-01-07 00:16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施药茎链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施药茎链,尤其涉及一种对植物无伤的施药茎链。


背景技术:

2.农药剂型不同,种类不同,防治对象不同,施药方法也不尽相同。在烟草生产上会用牙签带毒法将一些具有内吸性的药剂浸泡牙签,使牙签带毒,然后将带毒的牙签插入烟杆茎内,药剂可在烟株体内传导,对于蚜虫和一些病害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牙签会对一些幼嫩的烟茎造成伤害,并且在烟茎表面造成伤口,使得cmv(黄瓜花叶病毒)等自伤口侵入烟株,造成烟田发病时间早,受害较重。
3.cn113815863a公开了一种烟草病虫害智能喷洒防治装置及其防治方法,包括:无人机、以及设置在无人机上储药组件,无人机包括机身与机臂,机身外侧设置有多个机臂,任一机臂一端设置有增压机构,增加机构一侧连接有搅拌器,搅拌器顶部铰接有桨叶,搅拌器底部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上设置有第一喷头与第二喷头;储药组件包括第一储药箱与第二储药箱,第一储药箱内设置有第一药剂,第二储药箱内设置有第二药剂,第一储药箱与第一储药箱连接有混合箱,混合箱一侧设置有配比机构,无人机底部设置有识别机构,通过智能识别烟草病虫害的忠烈以及病情程度进行不同药剂之间的不同配比,并配合无人机进行喷洒防治,防治效果较好,智能化程度较高。但其整体装置复杂且成本较高。
4.cn212813824u公开了一种用于烟草育苗大棚病害防治的立摇式手动喷粉器,包括药桶和喷粉管,所述喷粉管固定连接在药桶的侧壁上,所述喷粉管远离药桶的一端设置有伸缩机构,所述药桶内设置有与喷粉管连通的储粉腔,所述储粉腔上侧的药桶内设置有混料腔,且混料腔与储粉腔之间由竖直的管道连通,所述管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电磁阀,所述药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盖,且顶盖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与混料腔连通的进料管,所述顶盖的上端中央转动连接有竖直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该实用新型能够同时实现对药粉的混料和输送操作,相对提高了使用的效率,进一步的可以对喷粉管的延长,增加使用的范围,提高装置的适用性。然而其设备复杂,且须接通电力,不方便室外使用。
5.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经济简便对植物无伤的施药方法或装置,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药茎链,尤其提供一种对植物无伤的施药茎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施药茎链结构简单,对植株不造成伤害,且能随着植株的生长自动调节施药环大小,实现药物的精准释放,可满足不同时期防治对象不同。
7.为达到此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施药茎链,所述施药茎链包括若干装药珠和空心弹性球,所述空心弹性球两端开口,所述装药珠依次连接形成装药珠环或装药珠线,并穿过空心弹
性球的开口,使得空心弹性球将部分装药珠环或装药珠线围成环,即为施药环。
9.所述装药珠内部装有内吸传导特性药剂缓释片或内吸传导特性药剂颗粒。
10.所述装药珠上半部分存在开口。
11.上述施药茎链通过将施药环套在植物外侧紧贴植物茎基部,当采用喷灌等形式对植物进行浇水时,水通过装药珠上半部分的开口进入装药珠内部,溶解药剂形成药液,随着水的不断进入导致药液溢出,流至植物茎部表面,被植物吸收,从而实现病虫害的防治,避免了牙签带毒法中对植株的破坏;并随着植株的生长,植株茎增粗向施药环施力,空心弹性球远离施药环一侧的装药珠由此穿过空心弹性球构成施药环的一部分,扩大施药环直径,防止植株受到束缚,并实现装药珠的补充,实现自动给药;并且可根据需要在不同装药珠内装入不同的药剂,对不同病虫害实现同时防治。
12.优选地,所述装药珠在施药环内侧的形状为平面。
13.优选地,所述空心弹性球为硅胶球、塑料球或橡胶球中任意一种。
14.优选地,所述装药珠的直径为1.2-6mm,例如1.2mm、1.5mm、2mm、2.5mm、3mm、3.5mm、4mm、4.5mm、5mm、5.5mm或6mm等,但不限于以上所列举的数值,上述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15.优选地,所述空心弹性球的靠近施药环侧开口的孔径不低于装药珠的直径,不高于装药珠直径的两倍;远离施药环侧开口的孔径不低于装药珠直径的两倍。
16.优选地,所述装药珠由可拆卸拼接的上部和下部构成。
17.上述特定装药珠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拆卸,对药物进行补充和替换,满足植株不同生长时期对病虫害防治的不同需求,实现药物的精准释放。
18.优选地,所述施药环上设置有搭扣。
1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施药茎链,通过将施药环套在植物外侧紧贴植物茎基部,当采用喷灌等形式对植物进行浇水时,水通过装药珠上半部分的开口进入装药珠内部,溶解药剂形成药液,随着水的不断进入导致药液溢出,流至植物茎部表面,被植物吸收,从而实现病虫害的防治,避免了牙签带毒法中对植株的破坏;并随着植株的生长空心弹性球远离施药环一侧的装药珠自动穿过空心弹性球构成施药环的一部分,实现自动给药;并且可根据需要在不同装药珠内装入不同的药剂,对不同病虫害实现同时防治。
附图说明
21.图1是实施例1、3提供的施药茎链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空心弹性球,2-装药珠;
22.图2是实施例1中装药珠的结构示意图,其中4-上部,5-下部;
23.图3是实施例2提供的施药茎链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空心弹性球,2-装药珠,3-搭扣;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25.以下示例中噻虫嗪购自于保定顺农植保有限公司,剂型为片剂,噻虫嗪含量25%。
26.实施例1
2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施药茎链,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中1为空心弹性球,2为装药珠,其中装药珠由可拆卸拼接的上部和下部(见图2,其中4为上部,5为下部,上部表面存在透气网格)构成,其中空心弹性球为空心硅胶球,装药珠的直径为3mm,空心硅胶球两端开口,靠近施药环侧开口的孔径为4.5mm,远离施药环侧开口的孔径为6mm;空心硅胶球与上半部装药珠环围成施药环,装药珠上部存在透气网格,将一片噻虫嗪片剂粉碎,平均装入各装药珠中。
28.实施例2
2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施药茎链,其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中1为空心弹性球,2为装药珠,3为搭扣,其中空心弹性球为空心橡胶球,装药珠的直径为1.2mm,空心橡胶球两端开口,靠近施药环侧开口的孔径为1.2mm,远离施药环侧开口的孔径为2.4mm;空心橡胶球与上半部装药珠环围成施药环,装药珠上部存在透气网格,将一片噻虫嗪片剂粉碎,平均装入各装药珠中。
30.实施例3
3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施药茎链,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中1为空心弹性球,2为装药珠,其中空心弹性球为空心硅胶球,装药珠的直径为6mm,空心硅胶球两端开口,靠近施药环侧开口的孔径为9mm,远离施药环侧开口的孔径为12mm;空心硅胶球与上半部装药珠环围成施药环,装药珠上部存在透气网格,将一片噻虫嗪片剂粉碎,平均装入各装药珠中。
32.效果测试:
33.将实施例1-3提供的施药茎链进行系于移栽后的烟草茎基部,同时采用牙签带毒法(将浸泡在25%噻虫嗪2000倍液后的木质牙签刺穿烟草茎部)作为对照组进行测试,空白组不使用上述药剂,期间正常施水施肥,实验3个月,每组实验20株烟草,从烟草生长初期开始计时,分别于伸根期(还苗后到团棵这一时期)的第30天、旺长期(团棵到烟株现蕾这一时期)的第30天、成熟期(现蕾到烟叶收集完毕)的第60天测试;计算每时期的校正防治效果(%),具体公式如下:
34.虫口减退率=(药前活虫数-药后活虫数)/药前活虫数
×
100%;
35.校正防治效果=(药剂区虫口减退率-空白区虫口减退率)/(100%-空白区虫口减退率)
×
100%。
36.结果如下:
[0037][0038]
以上数据可以发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产品能够有效防治烟草的蚜虫,并且相比常规牙签带毒法能够显著降低对植株的损害,减少患病虫害情况,提高了防治效果。
[0039]
申请人声明,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施药茎链,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即不意味着本实用新型必须依赖上述实施例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改进,对本实用新型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0040]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41]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