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钓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30331发布日期:2024-03-18 17:03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钓鱼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钓鱼工具,具体涉及一种自动钓鱼装置。


背景技术:

1、传统的垂钓过程中,垂钓者需要长时间聚精会神地观察鱼漂的状态,即使在鱼漂动作时,垂钓者也无法精确地掌握拉竿时机。如果遇上有风浪,对鱼漂的观察、判断也具有大的干扰性。

2、针对这一问题,市面上出现了很多自动钓鱼器,使垂钓者从聚精会神地观察鱼漂却无法精确起竿的懊恼情绪中解放出来,但是,现有的自动钓鱼器鱼上钩后,不能实现鱼在水里挣扎意图逃窜而钓鱼器能始终牵牢鱼溜着,通过不断损耗鱼的体力直至鱼鳃漏出水面,而这个过程钓鱼人称之为溜鱼。现有自动钓鱼器容易出现脱钩跑鱼的情况,从而大大降低垂钓者的体验。

3、或是采用遥控船自动钓鱼,通过遥控船装备自动钓鱼设备(如带自动起杆和收放线功能的钓竿,此类技术存在以下的弊端:1)成本问题,让遥控船参与遛鱼卸力,为了避免遥控船沉没或者侧翻,势必要将遥控船船体做大;电机动力和电池容量等规格要求增高,因此导致了生产成本和使用者的使用成本增高。2)效率问题,由于遥控船和钓鱼装置的绑定,导致无法在遥控船上设置多根钓竿来执行同时互不干扰钓鱼,因此,钓鱼效率不高。

4、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能自动刺鱼、自动遛鱼卸力和自动让鱼呛水的简易独立装置,可让无人设备充当投放、收回、探鱼和打窝等辅助作用,可极大地降低了无人设备的规格要求,从而降低无人设备进入自动钓鱼领域的技术门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动钓鱼装置,机关巧妙、灵敏度可控,且方便使用,鱼咬钩时自动触发机关,鱼不容易吐钩逃跑,能够在鱼挣扎过程中增大阻力,进而实现快速消耗鱼的体力,即鱼上钩后能自动遛鱼,鱼不容易脱钩,且实现既可钓浮又可钓底的一种装置。

2、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钓鱼装置,包括浮体、第一触发机关、第二触发机关和支架,设置在浮体中心孔中相配合的第一触发机关、第二触发机关,且所述第一触发机关、第二触发机关上下设置,所述第一触发机关、第二触发机关均为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浮体中心孔内固定有弹簧,所述浮体外壁上还设置支架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架上设有动支架和挡条,同侧的第一触发机关、第二触发机关通过拉绳相连接,且拉绳穿过同侧支架上的动支架,弹簧套在穿过浮体中心孔的钓线外,钓线的一端固定有鱼钩,钓线的另一端固定有配重块,配重块与支架可活动连接,鱼咬钩前拉绳为张紧状态,张紧的拉绳使支架保持稳定从而确保配重块悬挂于支架上,拉绳张紧力抵消第一触发机关受到的弹簧弹力,鱼咬钩后第二触发机关被触发,拉绳松弛,支架转动,配重块掉落,拉绳带动第一触发机关抵住失效,弹簧因弹性惯性弹出,由于配重块的重力起到钓鱼提杆的作用迅速钩住鱼,浮体从直立状态变成横卧状态,在浮体浮力和配重块重力作用下,出现溜鱼过程直至鱼体力耗尽。

3、优选的,所述中心孔为浮体中心内部上下贯穿形成的管结构,且该管结构上下端均露出浮体外。

4、优选的,所述第一触发机关包括触发杆,触发杆与浮体通过转轴铰接且包括上下设置的两个,形成跷跷板结构,上下杆臂部分重叠,设置在下的触发杆的外端部与拉绳固定,拉绳给予的张紧力使左右两侧杆臂平衡并将弹簧抵住。

5、优选的,钓线上还固定有限位珠,限位珠的大小小于通孔的大小,且大于弹簧的孔径,用于配合左右两侧杆臂平衡时将弹簧抵住。

6、优选的,所述钓线包括第一钓线、第二钓线,第一钓线具有闭环,闭环上设有限位珠和触发球,第一钓线的两个自由端固定配重块,第二钓线一端固定在触发球内,另一端穿过闭环后固定有鱼钩。

7、优选的,所述第二触发机关通过转轴铰接在浮体壁的沟槽内,第二触发机关下端与拉绳的另一端固定,且下端的内侧固定镶嵌磁铁,与固定在浮体壁的沟槽内的磁铁相对应,可通过对磁铁的选择来控制触发的灵敏度,左右第二触发机关通过磁铁吸合且底部闭合,底部闭合处设置触发球,将固定在钓线上的触发球进行抵挡并将其限制在闭合位置处,拉绳与转轴的垂线位置重合,当吸合的第二触发机关对拉绳形成张紧力,此时张紧的拉绳固定在第二触发机关的端点到第二触发机关转动轴线的垂线和拉绳之间的角度为零,从而导致拉绳的张力无法使得第二触发机关转动,来达到拉绳的张力几乎不会影响鱼咬钩破机关所需拉力数值的效果,鱼咬钩时,钓线从通孔底部拉出,带动固定连接在第二钓线上的触发球向鱼钩侧移动,从而挤压第二触发机关克服磁铁的吸力来向外侧转动,导致拉绳固定在第二触发机关的端点到转动轴的轴线的垂线和拉绳之间形成了细微的角度,从而拉绳的张力瞬间将第二触发机关完全拉开。

8、优选的,所述支架固定设置在浮体的外壁,动支架通过销轴与支架铰接,动支架一侧设置钩部,配重块的上部设有卡槽可与钩部卡合,动支架另一侧设置穿线孔,用于穿拉绳,支架上正对钩部的位置处还设置有挡条来限制配重块向水平方向的外侧活动,张紧时的拉绳限制了支架向下转动,从而限制配重块掉落,当鱼咬钩时,第二触发机关向外张开拉绳松弛,动支架一侧不受力而转动,使挂在其上的配重块掉落。

9、优选的,浮体呈中间大两端小的扁状结构。

10、优选的,管结构的两端伸出浮体外,且上端伸出的长度长于下端伸出的长度。

11、优选的,浮体的上部设置与通孔连通的槽,触发杆转动设置在槽内。

12、优选的,浮体的上部设置圆孔且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该圆孔连通槽,且正对上面的杆臂设置,用于第一触发机关的复位。

13、优选的,自动钓鱼装置还包括复位杆,可设计成三脚叉,中间为第一复位杆、两侧对称固定的两根第二复位杆,三脚叉形与中心孔、两侧圆孔配合设置,第一复位杆用于从通孔上部进入将限位珠和弹簧压缩,同时第二复位杆穿过圆孔将设置在上面的杠杆保持水平。

14、优选的,所述管结构的下端设有镂空部,浮体上容纳触发机关臂的沟槽与其贯通。

15、优选的,自动钓鱼装置还包括配重板,配重板的两端与配重块线连接,用于钓底。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实用新型自动钓鱼装置,各机构的设置,能有效保证装置下水后触发机关未被触发前的竖直性和稳定性,采用跷跷板原理设置触发机关,且多个触发机关配合联动,结构简单,在自动钓鱼器入水前不会因为机关太灵敏而误击发,自动钓鱼器入水后使浮体直立,机关处于待击发状态;将跷跷板原理引入到机关中增加自动钓鱼装置的可靠性及灵敏度,磁铁的设置来改变杠杆力矩的大小,从而实现不同击发力击发机关,并通过浮体的浮力和弹簧的弹力同时刺鱼,刺鱼效果极佳。在中鱼后,流线型的浮体、管内的弹簧和巧妙的钓线和拉绳闭环间的穿线设计达到的动滑轮的原理,在给鱼制造游动负载的同时,增加了缓冲行程来保护钓线、鱼钩和鱼嘴不受损坏。在鱼不抵抗时,配重块向下的重力、浮体向上的浮力和鱼对鱼钩向下的拉力同时作用在拉绳和钓线上形成的跷跷板原理,迫使鱼鳃被拉出水面,来干扰鱼的正常呼吸,完成钓鱼运动中的呛水动作。多个这款能完成刺鱼,给鱼卸力和干扰鱼正常呼吸功能的独立装置和无人设备的配合,极大的降低了无人设备的规格要求,并增加了钓鱼的效率,是一款使用简单,安全,方便,实用性强的新型钓鱼工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