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形棚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94796发布日期:2022-11-23 02:41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弧形棚舍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动物养殖用棚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弧形棚舍。


背景技术:

2.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养殖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其中棚舍作为养殖场地对养殖效益具有重大影响。现有的棚舍具有以下缺陷:1、不方便拆装和转运。2、保温效果不佳,在高寒地区棚舍内温度低致使冬季育肥效率底下。3、棚舍为保温采取封闭式结构进行搭建,致使空气质量不佳,不利于舍内养殖动物的生长。4、舍内结构简单,饮用水在冬季水温低,动物饮用后破坏胃内环境,进而使得饲养动物不能对饲料进行良好消化,不利于饲养动物的生长。5、太阳利用率不高,不能利用太阳光对棚舍进行增温。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棚舍对动物进行养殖。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弧形棚舍,方便拆装和转运,有效提高太阳光利用率,保温效果和通风效果好,具有蓄热式水箱以保证饮用水的水温维持在适宜温度进而促进动物生长。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弧形棚舍,包括舍体,所述舍体包括棚顶、位于棚顶两端的端面墙和位于所述棚顶两侧的侧面墙,两个所述端面墙上设有相对设置的风机,所述侧面墙的顶部和所述棚顶的底部之间设有放风口,所述棚顶包括弧形骨架,所述弧形骨架的背阳坡面的跨度小于所述弧形骨架的向阳坡面的跨度,所述背阳坡面的外侧面与防水保温被固定连接,所述向阳坡面的外侧面与棚膜固定连接,所述向阳坡面的内侧面设有保温被卷放装置,与所述防水保温被相邻设置的所述放风口内设有第一卷帘组件,与所述棚膜相邻设置的所述放风口内设有第二卷帘组件;
5.所述舍体内的中部设有饲喂车通道,所述饲喂车通道的两侧设有饲喂槽,两个所述饲喂槽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有通过围栏围成饲养区,所述饲养区内设有蓄热式水箱,所述蓄热式水箱通过水路管道与饮水槽连接,所述舍体内设有空气质量检测组件,所述空气质量检测组件包括控制器和空气质量传感器,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卷帘组件和所述第二卷帘组件中的收卷电机电连接。
6.优选的,所述端面墙的顶部设有高于所述棚顶的肩墙。
7.优选的,所述端面墙和所述侧面墙均包括与所述弧形骨架连接的立面骨架,所述立面骨架的外侧面与墙体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端面墙上设有第一进出口,另外一个所述端面墙上设有第二进出口、第一除粪口和第二除粪口,所述第一除粪口和所述第二除粪口位于所述第二进出口的两侧。
8.优选的,所述第一卷帘组件和所述第二卷帘组件均包括卷帘,所述卷帘的顶端与所述弧形骨架固定连接,所述卷帘的底端与卷轴连接,所述卷轴的一端与收卷电机连接,所述收卷电机通过导向筒与第一导向杆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杆的底端与所述放风口的底端固
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杆的顶端与所述放风口的顶端连接。
9.优选的,保温被卷放装置包括内保温被和位于所述内保温被下方的限位网,所述内保温被的顶端与所述弧形骨架固定连接,所述内保温被的底端卷绕在卷放轴上,所述卷放轴的一端与卷放电机连接,所述卷放电机通过滑套与第二导向杆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杆的两端均与所述弧形骨架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网的两端均与所述弧形骨架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卷帘组件的卷帘为防水保温被,所述第二卷帘组件的卷帘为棚膜。
11.优选的,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氨气浓度传感器、硫化氢浓度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12.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弧形棚舍,方便拆装和转运,有效提高太阳光利用率,保温效果和通风效果好,具有蓄热式水箱以保证饮用水的水温维持在适宜温度进而促进动物生长。
13.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弧形棚舍实施例的剖面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弧形棚舍中一端面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弧形棚舍中空气质量检测组件实施例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
18.1、端面墙;2、墙体;3、弧形骨架;4、防水保温被;5、棚膜;6、内保温被;7、限位网;8、卷放电机;9、风机;10、立面骨架;11、第二进出口;12、第一除粪口;13、第二除粪口;14、放风口;15、卷帘;16、收卷电机;17、饲喂车通道;18、饲喂槽;19、围栏;20、蓄热式水箱;21、饮水槽;22、控制器;23、空气质量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20.如图所示,一种弧形棚舍,包括舍体,舍体包括棚顶、位于棚顶两端的端面墙1和位于棚顶两侧的侧面墙。棚顶包括弧形骨架3,弧形骨架3的背阳坡面的跨度小于弧形骨架3的向阳坡面的跨度,有效增加棚顶的光照面积,进而提高太阳光利用率,更加适用于日照时间较短的高寒地区使用。背阳坡面的外侧面与防水保温被4固定连接,防水保温被4能够降低舍内与外接的热量传导,进而能够增加棚顶的保温性能。向阳坡面的外侧面与棚膜5固定连接,向阳坡面的内侧面设有保温被卷放装置,棚膜5和保温被卷放装置之间能够形成空气隔热层,有效降低热量传递,提高保温效果。保温被卷放装置包括内保温被6和位于内保温被6下方的限位网7,内保温被6的顶端与弧形骨架固定连接,内保温被6的底端卷绕在卷放轴上,卷放轴的一端与卷放电机8连接,卷放电机8能够带动卷放轴旋转,进而实现内保温被6的收卷或展开。卷放电机8通过滑套与第二导向杆连接,第二导向杆的两端均与弧形骨架固定连接,第二导向杆用于对卷放电机8进行导向,使卷放电机8能够随着内保温被6的收卷或展开沿着第二导向杆移动。限位网7的两端均与弧形骨架固定连接,限位网7的材质可以是托幕线,限位网7能够对内保温被6进行支撑限位,防止保温被发生褶皱和变形。
21.端面墙1的顶部设有高于棚顶的肩墙,肩墙能够对防水保温被4起到防风作用,增加防水保温被4的稳定性。两个端面墙1上设有相对设置的风机9,风机9能够对舍内进行通风换气。端面墙1和侧面墙均包括与弧形骨架3连接的立面骨架10,立面骨架10的外侧面与墙体2连接,墙体2可以是彩钢夹心板,能够增加棚舍的保温性和稳定性。其中一个端面墙1上设有第一进出口,另外一个端面墙1上设有第二进出口11、第一除粪口12和第二除粪口13,第一除粪口12和第二除粪口13位于第二进出口11的两侧。
22.侧面墙的顶部和棚顶的底部之间设有放风口14,与防水保温被4相邻设置的放风口14内设有第一卷帘组件,与棚膜5相邻设置的放风口14内设有第二卷帘组件。第一卷帘组件和第二卷帘组件均包括卷帘15,卷帘15的顶端与弧形骨架固定连接,卷帘15的底端与卷轴连接,卷轴的一端与收卷电机16连接,收卷电机16通过导向筒与第一导向杆连接,第一导向杆的底端与放风口14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一导向杆的顶端与放风口14的顶端连接。第一卷帘组件的卷帘15为防水保温被4,第二卷帘组件的卷帘15为棚膜5。收卷电机16能够带动卷轴旋转,进而实现卷帘15的收卷或者展开,收卷电机16能够随着卷帘15的收卷或者展开沿着第一导向杆移动,卷帘15收卷起来后放风口14开启,能够增加棚舍的通风换气效果,卷帘15展开放下后放风口14关闭,能够实现防风防雨保温的作用。
23.舍体内的中部设有饲喂车通道17,饲喂车通道17的两侧设有饲喂槽18,两个饲喂槽18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有通过围栏19围成饲养区。饲养区内设有蓄热式水箱20,蓄热式水箱20通过水路管道与饮水槽21连接,蓄热式水箱20能够对饲养动物的饮用水加温,防止动物引用冰水后对其胃部环境造成破坏,进而影响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舍体内设有空气质量检测组件,空气质量检测组件包括控制器22和空气质量传感器23,空气质量传感器23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氨气浓度传感器、硫化氢浓度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空气质量传感器23与控制器22电连接,控制器22与第一卷帘组件和第二卷帘组件中收卷电机16电连接。空气质量传感器23能够对空气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氨气浓度、硫化氢浓度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检测,当检测值高于设定值或低于设定值后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22,控制器22能够控制收卷电机16启动,实现卷帘15的收卷或展开。
24.使用时,只需将弧形骨架3、立面骨架10、墙体2、防水保温被4、棚膜5、保温被卷放装置、第一卷帘组件和第二卷帘组件进行拆卸和安装即可完成棚舍的拆装,方便拆装和转运。其中,弧形骨架3、立面骨架10和墙体2保证了棚舍的强度和稳定性;墙体2、防水保温被4、棚膜5、保温被卷放装置组成了保温系统,提高了棚舍的保温效果;风机9、第一卷帘组件、第二卷帘组件、空气质量传感器23与控制器22形成了放风系统,有利于提高舍内的空气质量;蓄热式水箱20能保证饮用水的水温维持在适宜温度,避免饲养动物引用冷水后影响胃内环境,保证饲养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进而促进动物生长。另外,在冬季的晴朗天气,可以利用卷放电机8将内保温被6收卷起来,使阳光透过棚膜5进入棚舍,以提高棚舍内的温度,达到冬暖室的效果,弧形骨架3的背阳坡面的跨度小于弧形骨架3的向阳坡面的跨度,有效增加棚顶的光照面积,进而提高太阳光利用率,更加适用于日照时间较短的高寒地区使用。在夏季可以利用卷放电机8将内保温被6展开,利用内保温被6对棚舍进行遮阳,以达到夏凉棚的效果。
25.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弧形棚舍,方便拆装和转运,有效提高太阳光利用率,保温效果和通风效果好,具有蓄热式水箱以保证饮用水的水温维持在适宜温度进而
促进动物生长。
2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