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树清腐装置

文档序号:33031856发布日期:2023-01-20 21:01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古树清腐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古树维护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古树清腐装置。


背景技术:

2.古树一般指在人类历史过程中保存下来的年代久远或具有重要科研、历史、文化价值的树木。古树名木经过这些多年生长在树上会有寄生性真菌,这些病菌引起古树名木干部或根部发生病害。由于病害的蔓延,水分和矿物质进入干部通道受到阻碍,树木生长受阻,树木的木质部变质,造成树木腐朽,它不是偶然性的,而是多年连续发展的。树木发生腐朽的过程比较缓慢,有的可达50多年,甚至上百年,树木腐朽与树龄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同样条件下,树龄越大腐朽率越高。
3.古树名木由于自然条件或病虫害的侵入,造成枝干折断,伤口溃疡,这些裸露的木质腐烂而形成树洞,原因有以下几种:机械损伤、修剪不当、病菌的侵染、大枝或主枝死亡、害虫的侵袭、日灼、台风、雪压、冻害、雷击等这些原因造成的伤口,在树木表面受伤后,又未能及时处理,长期外露的木质部由于受雨水浸渍,病菌侵染而逐渐腐烂,形成树洞。树木如若形成树洞后,树洞内的腐朽仍不进行清除的话,严重时造成树干中空,降低树干的坚固性,缩短了古树名木的寿命。
4.为了保证树木能够正常生长,需要对古树腐烂的部分进行清腐作业,目前进行清腐作业时,通常是使用如榔头、刮刀、凿子、刷子、铲刀等对腐烂的木质部进行清除,要求尽可能的将古树腐烂的和已变色的木质全部清除,直到露出硬木,采用上述工具进行清腐时,虽然能够将古树外侧或树洞内腐烂的部分切除,但是由于树洞内部的表面凹凸不平,当对腐朽部分进行切除的时候容易切到完好的硬木,此时木质再次受到机械损伤形成新的伤口,容易再次发生腐坏,达不到真正对树洞修复的目的,因为仍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古树清腐装置。
6.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古树清腐装置,包括操作杆、壳体和清腐组件,所述壳体设置于操作杆的顶端;
8.所述清腐组件包括定子、转子、清理单元、吸尘头和驱动机构,所述定子、转子和驱动机构均设置于壳体内,所述定子固定于壳体内部,所述转子设置于定子的外侧,所述壳体的前端设置有开口,所述清理单元设置于转子的前端且位于开口内,所述转子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带动转子和清理单元旋转;
9.所述操作杆为空心管体,所述操作杆内设置有吸尘管,所述吸尘头设置于定子内部,所述吸尘头的前端贯穿定子和清理单元,且后端贯穿定子和壳体后与吸尘管连接,所述吸尘管路的另一端外接吸尘器的输入端。
10.进一步的,所述定子为水平设置的圆柱体,定子的中部开设有贯穿前端面和后端
面的水平通孔,所述吸尘头设置于通孔内,所述定子的后端设置于壳体的内侧壁上,所述定子的外侧前端设置有第一限位环,定子的外侧后端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和第一限位环之间的间隙内设置有轴承;
11.所述转子为水平设置的圆筒,所述转子套设于轴承外侧,所述转子的前端设置有第二限位环,所述转子的后端可拆卸设置有第三限位环,所述清理单元设置于第三限位环的前端面,所述轴承位于第二限位环和第三限位环的间隙内,所述转子的外侧位于第二限位环和第三限位环的间隙内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齿轮旋转以带动转子旋转。
12.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和第二齿轮,所述伺服电机设置于壳体内部,所述第二齿轮设置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且与第一齿轮啮合。
13.进一步的,所述吸尘头为中空的喇叭状。
14.进一步的,清理单元包括圆环形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可拆卸设置于转子的前端,所述安装板的前端面均匀设置有多根毛刷。
15.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6.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时采用手持操作方式,便于选择和调节清腐的位置,可以将清理单元伸至古树上腐朽的部分,便于清理古树外壁或树洞内腐烂的部分,并通过吸尘头收集清理下来的废料,通过吸尘头吸收被毛刷刷下来的腐朽的部分,并通过吸尘管吸入吸尘器内进行收集,便于后续集中处理,且吸尘头位于安装板的中部,便于及时收集刷下来的物质,毛刷质地柔软不易损伤其他完好的硬木部分。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为剖视状态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21.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2.1、操作杆;11、吸尘管;2、壳体;21、开口;31、定子;311、通孔;312、第一限位环;313、套筒;32、转子;321、第二限位环;322、第三限位环;33、清理单元;331、安装板;332、毛刷;34、吸尘头;4、轴承;5、第一齿轮;61、伺服电机;62、第二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古树清腐装置,包括操作杆1、壳体2和清腐组件,所述
壳体2设置于操作杆1的顶端;
26.所述清腐组件包括定子31、转子32、清理单元33、吸尘头34和驱动机构,所述定子31、转子32和驱动机构均设置于壳体2内,所述定子31固定于壳体2内部,所述转子32设置于定子31的外侧,所述壳体2的前端设置有开口21,所述清理单元33设置于转子32的前端且位于开口21内,所述转子32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带动转子32和清理单元33旋转;
27.所述操作杆1为空心管体,所述操作杆1内设置有吸尘管11,所述吸尘头34设置于定子31内部,所述吸尘头34的前端贯穿定子31和清理单元33,且后端贯穿定子31和壳体2后与吸尘管11连接,所述吸尘管11路的另一端外接吸尘器的输入端。
28.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定子31为水平设置的圆柱体,定子31的中部开设有贯穿前端面和后端面的水平通孔311,所述吸尘头34设置于通孔311内,所述定子31的后端设置于壳体2的内侧壁上,所述定子31的外侧前端设置有第一限位环312,定子31的外侧后端设置有套筒313,所述套筒313和第一限位环312之间的间隙内设置有轴承4;
29.所述转子32为水平设置的圆筒,所述转子32套设于轴承4外侧,所述转子32的前端设置有第二限位环321,所述转子32的后端可拆卸设置有第三限位环322,所述清理单元33设置于第三限位环322的前端面,所述轴承4位于第二限位环321和第三限位环322的间隙内,所述转子32的外侧位于第二限位环321和第三限位环322的间隙内设置有第一齿轮5,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齿轮5旋转以带动转子32旋转;
30.具体的,转子32通过轴承4与定子31之间发生相对旋转,且转子32与定子31的轴线相互重合,转子32的外侧中部开设有凸起,第一齿轮5的内侧开设有与凸起配合的凹槽,第一齿轮5通过凸起和凹槽的配合带动转子32一同旋转,安装板331设置于第二限位环321的前端面,转子32旋转时带动安装板331一同旋转,以带动毛刷332旋转,通过旋转的毛刷332以将古树上腐朽的部分刷下。
31.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61和第二齿轮62,所述伺服电机61设置于壳体2内部,所述第二齿轮62设置于伺服电机61的输出端且与第一齿轮5啮合。
32.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吸尘头34为中空的喇叭状。
33.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清理单元33包括圆环形的安装板331,所述安装板331可拆卸设置于转子32的前端,所述安装板331的前端面均匀设置有多根毛刷332;
34.具体的,安装板331通过螺丝固定于第二限位环321的前端面,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软硬程度的毛刷332,硬度越高的毛刷332清理效率越快,但更容易损伤古树,当腐朽部分的腐朽程度和面积较大时,可以选择硬度高的毛刷332。
3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36.伺服电机61通过导线外接供电设备(例如电源或插线板),作业时,伺服电机61驱动第二齿轮62旋转,第二齿轮62带动第一齿轮5旋转,第一齿轮5带动转子32绕定子31旋转,使得安装板311和转子32一同旋转,安装板311上的毛刷332通过旋转可将古树的侧壁或树洞内腐朽的部分刷下,且安装板331的转速适中,不会对古树造成伤害即可;
37.吸尘头34通过吸尘管11外接吸尘器,作业时,吸尘器形成负压,通过吸尘头34将毛刷332刷下的物质吸入吸尘管11内,并顺着吸尘管11吸入吸尘器内进行收集。
38.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
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