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水稻秧苗培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81855发布日期:2023-01-12 20:45阅读:67来源:国知局
新型水稻秧苗培育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秧苗培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水稻秧苗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专利(公告号:cn213368986u)提出了一种节能环保型水稻秧苗恒温培育装置,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内侧设置有用于培养秧苗的培养皿,所述支撑机构内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培养皿上进行洒水的水循环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端设置有用于对内部环境进行空气流动的空气循环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一侧设置有触摸显示屏。本实用新型通过水循环机构、空气循环机构的设置,使培养空间满足秧苗的培养环境需求,提高了秧苗培养的质量和效率。然而该培养皿为一体结构,在使用时无法根据水稻秧苗的生长情况单独将某株水稻苗取出观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育苗槽与育苗培育板设置成可拆分的结构,在水稻育苗使用时可随时单独将某个育苗槽取出对其内的水稻种子的培育发芽情况进行观测的新型水稻秧苗培育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5.一种新型水稻秧苗培育装置,包括育苗培育板、u型支撑腿、辅助支撑腿、育苗槽、矩形底板、竖直支撑柱、条形支撑板、限位插板,所述竖直支撑柱下部连接条形支撑板,多个竖直支撑柱在育苗培育板上分布,条形支撑板连接竖直支撑柱,多个条形支撑板上下均匀分布,竖直支撑柱在条形支撑板一侧对称设置,条形连杆前后两端连接竖直支撑柱,多个条形连杆上下均匀分布,育苗培育板具有育苗槽孔,多个育苗槽孔在育苗培育板上均匀分布,育苗槽孔上部具有育苗槽上沿槽,育苗槽与育苗槽孔相适应,育苗槽插入育苗槽孔,育苗槽上部具有育苗槽上沿,育苗槽上沿与育苗槽上沿槽相适应,育苗槽上沿插入育苗槽上沿槽,育苗槽上沿与育苗培育板上表面对齐,多个育苗槽在育苗培育板上均匀分布,育苗槽底部具有育苗槽透气孔。
6.所述u型支撑腿上部连接育苗培育板,一组u型支撑腿在育苗培育板下部分布,辅助支撑腿下部连接u型支撑腿,辅助支撑腿上部连接育苗培育板,u型支撑腿下表面与条形支撑板相贴合,u型支撑腿置于条形支撑板中间位置。
7.所述限位插板上部具有限位插板上板,限位插板下部具有防脱卡板让位槽,防脱卡板让位槽在限位插板两侧对称设置,限位插板具有防脱卡板,防脱卡板在限位插板两侧对称设置,防脱卡板下部插入防脱卡板让位槽。
8.所述条形支撑板具有限位插板槽,限位插板下部与限位插板槽相适应,限位插板下部插入限位插板槽,限位插板槽具有防脱卡板槽,防脱卡板槽在限位插板槽两侧对称设置,防脱卡板与防脱卡板槽相适应,防脱卡板插入防脱卡板槽。
9.所述限位插板侧面与u型支撑腿相贴合,限位插板上板下表面与u型支撑腿相贴
合,限位插板在u型支撑腿两侧独对称设置。
10.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竖直支撑柱下部连接矩形底板,条形连杆两端连接竖直支撑柱,条形支撑板侧面连接竖直支撑柱,矩形底板、竖直支撑柱、条形支撑板、条形连杆组成一个水稻秧苗培育架,该水稻秧苗培育架放置在地面上,育苗槽穿过育苗槽孔,育苗槽上沿插入育苗槽上沿槽,使育苗槽放置在育苗培育板上,育苗培育板对育苗槽承托,使多个育苗槽在育苗培育板上分布排列,育苗槽上沿槽在水稻秧苗培育时防止在育苗槽及其内部的土壤的重力下使育苗槽从育苗槽孔内滑落,育苗槽内装有土壤及水稻种子进行育苗,育苗槽与育苗培育板设置成可拆分的结构,在水稻育苗使用时可随时单独将某个育苗槽取出对其内的水稻种子的培育发芽情况进行观测,一组u型支撑腿在育苗培育板下部对育苗培育板进行支撑,辅助支撑腿在u型支撑腿的中间位置对育苗培育板进行辅助支撑。
12.2、本实用新型将u型支撑腿放置在条形支撑板上,将限位插板插入限位插板槽,防脱卡板的结构存在弹性形变,在限位插板插入限位插板槽的过程中防脱卡板可缩入防脱卡板让位槽内,直至防脱卡板插入防脱卡板槽,防脱卡板在水稻秧苗培育时防止限位插板向上从限位插板槽内滑出,限位插板槽对限位插板横向定位,限位插板侧面与u型支撑腿相贴合,对称的限位插板对u型支撑腿限位,在水稻秧苗培育时防止u型支撑腿从条形支撑板上落下,使u型支撑腿置于条形支撑板上部中间位置,限位插板上板下表面与u型支撑腿相贴合,限位插板上板对u型支撑腿施加向下的压力,在水稻秧苗培育时防止在拉动u型支撑腿使u型支撑腿从条形支撑板上翘起,通过对称的限位插板将育苗培育板放置在水稻秧苗培育架上,可向上拉动u型支撑腿,将育苗培育板拉出一定距离对育苗培育板内的育苗槽进行取放或者对育苗培育板上的育苗槽内的秧苗进行观察,此装置在使用时方便操作,单株培育,可根据需要调换每个育苗槽的具体位置,使用灵活。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水稻秧苗培育装置俯视轴侧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水稻秧苗培育装置仰视轴侧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育苗培育板、育苗槽俯视轴侧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育苗培育板、育苗槽仰视轴侧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限位插板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育苗槽俯视轴侧图。
19.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育苗槽仰视轴侧图。
20.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水稻秧苗培育装置主视图。
21.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水稻秧苗培育装置侧视图。
22.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水稻秧苗培育装置俯视图。
23.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u型支撑腿、条形支撑板、限位插板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5.实施例1:
26.一种新型水稻秧苗培育装置,包括育苗培育板01、u型支撑腿04、辅助支撑腿05、育苗槽06、矩形底板08、竖直支撑柱09、条形支撑板10、限位插板11,所述竖直支撑柱09下部连接条形支撑板10,多个竖直支撑柱09在育苗培育板01上分布,条形支撑板10连接竖直支撑柱09,多个条形支撑板10上下均匀分布,竖直支撑柱09在条形支撑板10一侧对称设置,条形连杆17前后两端连接竖直支撑柱09,多个条形连杆17上下均匀分布,矩形底板08、竖直支撑柱09、条形支撑板10、条形连杆17组成一个水稻秧苗培育架,该水稻秧苗培育架放置在地面上,育苗培育板01具有育苗槽孔18,多个育苗槽孔18在育苗培育板01上均匀分布,育苗槽孔18上部具有育苗槽上沿槽02,育苗槽06与育苗槽孔18相适应,育苗槽06插入育苗槽孔18,育苗槽06上部具有育苗槽上沿03,育苗槽上沿03与育苗槽上沿槽02相适应,育苗槽上沿03插入育苗槽上沿槽02,育苗槽上沿03与育苗培育板01上表面对齐,多个育苗槽06在育苗培育板01上均匀分布,使育苗槽06放置在育苗培育板01上,育苗培育板01对育苗槽06承托,使多个育苗槽06在育苗培育板01上分布排列,育苗槽上沿槽02在水稻秧苗培育时防止在育苗槽06及其内部的土壤的重力下使育苗槽06从育苗槽孔18内滑落,育苗槽06内装有土壤及水稻种子进行育苗,育苗槽06与育苗培育板01设置成可拆分的结构,在水稻育苗使用时可随时单独将某个育苗槽06取出对其内的水稻种子的培育发芽情况进行观测,育苗槽06底部具有育苗槽透气孔07。
27.实施例2:
28.本实用新型所述u型支撑腿04上部连接育苗培育板01,一组u型支撑腿04在育苗培育板01下部分布,一组u型支撑腿04在育苗培育板01下部对育苗培育板01进行支撑,辅助支撑腿05下部连接u型支撑腿04,辅助支撑腿05上部连接育苗培育板01,辅助支撑腿05在u型支撑腿04的中间位置对育苗培育板01进行辅助支撑,u型支撑腿04下表面与条形支撑板10相贴合,将u型支撑腿04放置在条形支撑板10上,u型支撑腿04置于条形支撑板10中间位置。
29.实施例3:
30.本实用新型所述限位插板11上部具有限位插板上板12,限位插板11下部具有防脱卡板让位槽13,防脱卡板让位槽13在限位插板11两侧对称设置,限位插板11具有防脱卡板14,防脱卡板14在限位插板11两侧对称设置,防脱卡板14下部插入防脱卡板让位槽13。本实用新型所述条形支撑板10具有限位插板槽15,限位插板11下部与限位插板槽15相适应,限位插板11下部插入限位插板槽15,限位插板槽15具有防脱卡板槽16,防脱卡板槽16在限位插板槽15两侧对称设置,防脱卡板14与防脱卡板槽16相适应,防脱卡板14插入防脱卡板槽16,防脱卡板14的结构存在弹性形变,在限位插板11插入限位插板槽15的过程中防脱卡板14可缩入防脱卡板让位槽13内,直至防脱卡板14插入防脱卡板槽16,防脱卡板14在水稻秧苗培育时防止限位插板11向上从限位插板槽15内滑出,限位插板槽15对限位插板11横向定位。
31.实施例4:
32.本实用新型所述限位插板11侧面与u型支撑腿04相贴合,对称的限位插板11对u型支撑腿04限位,在水稻秧苗培育时防止u型支撑腿04从条形支撑板10上落下,使u型支撑腿04置于条形支撑板10上部中间位置,限位插板上板12下表面与u型支撑腿04相贴合,限位插板11在u型支撑腿04两侧独对称设置,限位插板上板12对u型支撑腿04施加向下的压力,在水稻秧苗培育时防止在拉动u型支撑腿04使u型支撑腿04从条形支撑板10上翘起,通过对称
的限位插板11将育苗培育板01放置在水稻秧苗培育架上,可向上拉动u型支撑腿04,将育苗培育板01拉出一定距离对育苗培育板01内的育苗槽06进行取放或者对育苗培育板01上的育苗槽06内的秧苗进行观察,此装置在使用时方便操作,单株培育,可根据需要调换每个育苗槽06的具体位置,使用灵活。
33.安装步骤:先将竖直支撑柱09下部连接矩形底板08,将条形支撑板10两端连接竖直支撑柱09,将条形连杆17前后两端连接竖直支撑柱09,u型支撑腿04上部连接育苗培育板01,将辅助支撑腿05上下两端连接育苗培育板01、u型支撑腿04,将u型支撑腿04放置在条形支撑板10上,将限位插板11下部插入限位插板槽15,使防脱卡板14插入防脱卡板槽16,使限位插板上板12下表面与u型支撑腿04相贴合,将育苗槽06穿过育苗槽孔18,使育苗槽上沿03插入育苗槽上沿槽02。
3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