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照明钓鱼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39171发布日期:2023-03-14 21:59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照明钓鱼竿的制作方法
一种led照明钓鱼竿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钓鱼竿,尤其涉及一种led照明钓鱼竿。


背景技术:

2.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cn201711480172.3公开了一种带led灯的钓鱼竿,包括鱼竿本体、led灯,led灯与鱼竿本体尾部螺接固定在一起。鱼竿尾部设置的led灯能随鱼竿向上抬起自动点亮,对鱼竿尾部周围直接提供灯光照明,当将鱼竿放下垂钓时,led灯自动熄灭,极大地方便了喜欢晚上钓鱼的钓友。
3.此办法虽然可以替代照明灯具,但在实际使用中也存在不少问题,led点亮受限于鱼竿的抬起动作,无法提供持续性的照明,更不能自主调节led的亮度,导致使用场景受限。而且,led灯与鱼竿本体尾部螺接固定在一起,拆装使用操作上也不是很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照明钓鱼竿。
5.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照明钓鱼竿,包括鱼竿本体,其特征在于:鱼竿本体的把手节上插接有照明节,照明节呈圆筒状的灯体,插接后二者通过磁吸结合为一体,并且照明节可在把手节内360度旋转;
6.把手节开设有透光悬窗,照明节上具有遮光罩,遮光罩包括遮光板,照明节旋转时,透光悬窗与遮光板在内外重叠的面积可调。
7.进一步地,遮光罩的上护板内嵌置有第一磁铁,鱼竿本体的把手节腔体内的上端面内嵌置有第二磁铁,插接后,第一磁铁的第二磁铁相互吸引。
8.进一步地,遮光罩包括两个对称的遮光板,两个遮光板的上端通过上护板连接为一体,两个遮光板的下端与灯身的壳体相连接,两个遮光板之间的镂空处形成漏光区。
9.进一步地,每个透光悬窗的面积小于每个遮光板的面积。
10.进一步地,灯体包括灯身和灯头,灯身的壳体内设有电池腔,灯身的壳体下部螺旋连接有尾盖,尾盖的内圈上套装有按钮开关,按钮开关的下部延伸出一杆体,杆体的端部与按钮开关的按钮帽接触,按钮开关的顶面中心引出第一弹簧电极,按钮开关通过周向外圈与铝制作的壳体相接触,灯身的壳体上部内圈上套装有电路板,电路板上导电体与壳体相接触,电路板的下表面中心引出第二弹簧电极。
11.进一步地,灯头包括呈十字状的灯板,灯板的各个外表面贴覆若干个led灯珠,led灯珠串联在灯板上并与电路板连接。
1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ed照明钓鱼竿,通过照明节和把手节插接后利用磁力相接,磁力相接带来的好处主要有两点,一是相比于传统的方式将照明节螺旋连接接入把手节,其拆装过程更加方便快捷;二是实现了照明节在把手节内360度旋转,并在旋转后利用磁力保持旋转位置的保持。旋转照明节位置的目的是通过旋转调节透光悬窗与遮光板内外重叠的面积以此实现透光面积可调,满足了不同的使用情况;当将当透光悬窗与遮光板内
外完全重叠时,可实现遮光作用;当将透光悬窗与遮光板旋转错开位置时,错开位置越大,从漏光区透过透光悬窗的面积越大;当将当透光悬窗与遮光板完全错开时,led灯珠通过漏光区并透过透光悬窗实现最大的透光面积;当然,也可直接卸下照明节实现最大化照明需求,以此满足不同使用场景。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插接前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插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遮光罩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现遮光作用的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现最大的透光面积的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原理框图
19.图中:1、把手节;2、照明节;3、灯身;4、灯头;11、透光悬窗;12、第二磁铁;31、电池腔;32、尾盖;33、按钮开关;34、第一弹簧电极;35、电路板;36、第二弹簧电极;41、灯板;42、led灯珠;43、遮光罩;431、遮光板;432、上护板;433、漏光区;434、第一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1.如图1所示的led照明钓鱼竿,包括鱼竿本体,鱼竿本体的把手节1上插接有照明节2,照明节2呈圆筒状的灯体,灯体包括灯身3和灯头4;其中,灯头3的外圆直径小于灯身3的外圆直径,照明节2的灯头4可插接在把手节1内,插接后,鱼竿本体的把手节1与照明节2的灯身3结合为一体。
22.如图2所示的灯身3的壳体内设有电池腔31,用于安放电池,灯身3的壳体下部螺旋连接有尾盖32,尾盖32的内圈上套装有按钮开关33,按钮开关33的下部延伸出一杆体,杆体的端部与按钮开关33的按钮帽接触,按钮开关33的顶面中心引出第一弹簧电极34,按钮开关33通过周向外圈与灯身3的壳体相接触,壳体采用导电性好的铝制作,灯身3的壳体上部内圈上套装有电路板35,电路板35上导电体与壳体相接触,电路板35的下表面中心引出第二弹簧电极36,电路板35上设置有电源电路、单片机电路以及led驱动电路。
23.如图2所示的灯头包括呈十字状的灯板41,灯板41的各个外表面贴覆若干个led灯珠42,led灯珠42串联在灯板41上并与电路板35连接,灯板41的外围罩置有遮光罩43,如图3所示的遮光罩43包括两个对称的遮光板431,两个遮光板431的上端通过上护板432连接为一体,两个遮光板431的下端与灯身3的壳体相连接,两个遮光板431之间的镂空处形成漏光区433。
24.供电时,将干电池尾端负极与按钮开关33的第一弹簧电极34电接触连接,将干电池的正极导电帽与电路板35的下表面的第二弹簧电极36电接触连接;通过按钮开关33与尾盖32的内孔表面电接触连接,利用铝制的壳体与电路板35电连通,如图6所示的通过电源电路给单片机电路、led驱动电路供电,并通过单片机电路控制led驱动电路为连接在电路板35上的led灯珠42供电。
25.如图3所示的在上护板432的上端面内嵌置有第一磁铁434,鱼竿本体的把手节1腔
体内的上端面内嵌置有第二磁铁12,鱼竿本体的把手节1与照明节2,插接后,如图2所示的第一磁铁434的第二磁铁12相互接近并且相互接近的级为异极,利用异性相吸的原理将把手节1与照明节2结合为一体。
26.把手节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透光悬窗11,优选的,本实施例开设有两个对称的透光悬窗11,插接后,透光悬窗11的位置对应遮光罩43的遮光板431,并且单个透光悬窗的面积小于单个遮光板的面积,当透光悬窗与遮光板内外重叠时,可实现遮光作用。
27.因此,本实用新型照明节和把手节插接后利用磁力相接,磁力相接带来的好处主要有两点,一是相比于传统的方式将照明节螺旋连接接入把手节,其拆装过程更加方便快捷;二是实现了照明节在把手节内360度旋转,并在旋转后利用磁力保持旋转位置的保持。
28.旋转照明节位置的目的是通过旋转调节透光悬窗与遮光板内外重叠的面积以此实现透光面积可调,满足了不同的使用情况;如图4所示,当将透光悬窗11与遮光板431内外完全重叠时,可实现遮光作用;当将透光悬窗与遮光板旋转错开位置时,错开位置越大,从漏光区透过透光悬窗的面积越大;如图5所示,当将当透光悬窗与遮光板完全错开时,led灯珠42通过漏光区433并透过透光悬11窗实现最大的透光面积;当然,也可直接卸下照明节实现最大化照明需求,以此满足不同使用场景。
29.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