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类育苗自动均匀投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10363发布日期:2023-03-01 00:47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类育苗自动均匀投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鱼类育苗自动均匀投料装置。


背景技术:

2.鱼苗培育常采用高密度养殖,对水体要求高,早期个体活动范围有限,容易出现群体死亡现象,定时、定量、均匀、多餐投料是保障鱼苗存活率的关键。若投料不及时、投料量偏少或均匀性较差等,大量鱼苗容易因饥饿而死亡;若投料局部或整体过量,容易出现鱼苗大小和活性差异大、水体氨氮超标等现象,使得鱼苗存活率低、畸形率高、活性差,从而造成巨大损失。
3.目前鱼苗培育多采用人工投喂,投喂时的投喂量一般依靠经验进行确定,导致规模化育苗的人工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容易出现漏喂,难以保证各个养殖池不同深度、不同位置鱼苗摄食量基本一致。
4.在公开号为cn208273899u、专利名称为“一种工厂化大黄鱼育苗投饵机械”的专利中,投饵机械采用气送式进行饵料输送,该方式只能用于颗粒饵料的输送,难以满足不同类型饲料的投喂。在公开号为cn203233892u、专利名称为“育苗池自动投饵装置”的专利中,投饵装置采用轨道方式实现多个育苗池的轮巡投喂,该方式只能保证育苗池水面的均匀投料,无法实现育苗池任意位置的均匀投料。
5.鱼苗培育阶段需要使用液态丰卵虫开口饵料投喂,要实现规模化、高质量、高成活率鱼苗培育,现在亟需研发一种自动化液态饵料的均匀投料装置,用来实现液态饵料的均匀投料。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类育苗自动均匀投料装置,该均匀投料装置不仅能够实现液态饵料的投料,还能够实现均匀投料。
7.其技术方案如下:
8.一种鱼类育苗自动均匀投料装置,包括育苗桶、饵料输送机构及出料机构,所述饵料输送机构固定于所述育苗桶的上方,所述出料机构置于所述育苗桶内,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出料外管、置于出料外管内部的出料内管及投料驱动组件,所述出料外管上设有多个出料口,所述出料内管上设有多个交错的饵料输出口,所述投料驱动组件与所述出料内管相连并带动其旋转,在投料驱动组件带动出料内管旋转后,至少一个饵料输出口与出料口相通,饵料输送机构与出料内管相连。
9.优选地,饵料输送机构包括饵料桶及送料管,饵料桶上设有入料口,所述送料管上开设有饵料入口,所述出料内管的圆周方向开设有多个饵料输入口,所述送料管的顶部凸出于饵料桶的上方,送料管的底部穿过饵料桶后固定于出料外管上,送料管的底部与饵料输入口相通。
10.优选地,均匀投料装置还包括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与所述送料管相连,所述旋转机构驱动送料管旋转。
11.优选地,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驱动件及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固定于所述育苗桶上,所述旋转驱动件固定于固定支架上,所述旋转驱动件与所述送料管的顶部相连。
12.优选地,均匀投料装置还包括上下推动机构,所述上下推动机构固定于所述育苗桶上,所述上下推动机构与所述饵料输送机构相连,所述上下推动机构带动所述饵料输送机构向上或向下移动。
13.优选地,所述上下推动机构包括推动驱动件及连接组件,所述推动驱动件固定于所述育苗桶上,所述推动驱动件与所述连接组件相连,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固定支架及饵料输送机构相连。
14.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呈l型结构,所述固定支架的底部固定于所述连接管上;所述饵料桶上固定有圆箍,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圆箍焊接连接。
15.优选地,所述上下推动机构还包括固定夹,所述固定夹夹持于所述育苗桶上,所述推动驱动件固定于所述固定夹上。
16.优选地,均匀投料装置还包括机器视觉摄像头,机器视觉摄像头固定于所述送料管上,所述机器视觉摄像头位于饵料桶的下方。
17.优选地,所述饵料桶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两个密封轴承,送料管通过两个密封轴承与饵料桶相连,两个密封轴承上分别安装有卡簧。
18.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19.1、均匀投料装置在进行投料操作时,饵料输送机构上的饵料输送至出料内管中,接着通过出料内管上的饵料输出口及出料外管上的出料口出料。由于出料内管上的饵料输出口交错分布,通过投料驱动组件驱动出料内管旋转,从而可通过出料内管上的不同饵料输出口出饵,实现饵料的均匀投料。
20.2、当饵料为液态饵料时,饵料桶内的液态饵料在重力作用下输送至出料内管内,液态饵料在出料内管内流动后即可通过饵料输出口投料,从而实现液态饵料的投料,满足液态饵料的投料需求。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施例的均匀投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施例的均匀投料装置的剖视图;
23.图3是本实施例的均匀投料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24.图4是本实施例的均匀投料装置的另一剖视图;
25.图5是本实施例的出料机构与送料管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本实施例的出料内管的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说明:
28.20、育苗桶;30、饵料输送机构;40、送料管;50、出料机构;51、出料外管;52、出料内管;53、投料驱动组件;54、出料口;55、饵料输出口;31、入料口;32、饵料桶;33、送料管;56、饵料输入口;60、密封轴承;61、卡簧;70、旋转机构;71、旋转驱动件;72、固定支架;80、上下推动机构;81、推动驱动件;82、连接组件;83、圆箍;90、机器视觉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中”、“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31.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鱼类育苗自动均匀投料装置,为了实现饵料的投喂,该均匀投料装置包括育苗桶20、饵料输送机构30及出料机构50。其中,所述饵料输送机构30固定于所述育苗桶20的上方,所述出料机构50置于所述育苗桶20内。为了实现饵料的均匀投料,所述出料机构50包括出料外管51、置于出料外管51内部的出料内管52及投料驱动组件53。所述出料外管51上设有多个出料口54,所述出料内管52上设有多个交错的饵料输出口55,所述投料驱动组件53与所述出料内管52相连并带动其旋转。在投料驱动组件53带动出料内管52旋转后,至少一个饵料输出口55与出料口54相通,饵料输送机构30与出料外管51相连。优选地,投料驱动组件53为步进电机。
32.为了实现饵料的投料,本实施例的饵料输送机构30包括饵料桶32及送料管33,在饵料桶32上设有入料口31,饵料通过入料口31进入饵料桶32内部。所述送料管33上开设有饵料入口,所述出料内管52上开设有多个饵料输入口56,所述送料管33的顶部凸出于饵料桶32的上方,送料管33的底部穿过饵料桶32后固定于出料外管51上。饵料桶32内的饵料通过送料管33上的饵料入口进入送料管33,然后通过送料管33输送至出料内管52。优选地,多个所述出料口54分别在出料外管51的横向方向上分布,多个饵料输出口55分别在出料内管52的横向方向上分布。
33.为了实现送料管33与饵料桶32的连接,在饵料桶32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两个密封轴承60,两个密封轴承60通过螺钉固定于饵料桶32上。送料管33通过两个密封轴承60与饵料桶32相连,两个密封轴承上分别安装有卡簧61。
34.在一实施例中,可在出料外管51上开设有十六个出料口54,十六个出料口54分布于饵料输入口56的两侧。如图4所示,十六个出料口54从左到右依次为出料口1、2、3、4、5、6、7、8、9、10、11、12、13、14、15、16。同时在出料内管52的0
°
、90
°
、180
°
、270
°
方向上各开设有四个饵料输出口55,出料内管52初始位置为0
°
,90
°
、180
°
、270
°
指投料驱动组件53带动出料内管52旋转90
°
、180
°
、270
°
。当出料内管52位于初始位置0
°
时,出料内管52上的四个饵料输出口55与出料口7、8、9、10对应;当出料内管52旋转90
°
后,出料内管52上的四个饵料输出口55
与出料口5、6、11、12对应;当出料内管52旋转180
°
后,出料内管52上四个饵料输出口55与出料口3、4、13、14对应;当出料内管52旋转270
°
时,出料内管52的四个饵料输出口55与出料口1、2、15、16对应。
35.本实施例的均匀投料装置在进行投料操作时,饵料桶32内的饵料通过送料管33输送至出料内管52中,接着通过出料内管52上的饵料输出口55及出料外管51上的出料口54出料。由于出料内管52上的饵料输出口55交错分布,通过投料驱动组件53驱动出料内管52旋转,令相应的饵料输出口55对应到对应的出料口54,实现在不同水平方向距离上的定量均匀投料。
36.当饵料为液态饵料时,饵料桶32内的液态饵料在重力作用下通过送料管33输送至出料内管52内,液态饵料在出料内管52内流动后即可通过饵料输出口55投料,从而实现液态饵料的投料,满足液态饵料的投料需求。
37.均匀投料装置还包括旋转机构70,所述旋转机构70与所述送料管33相连,所述旋转机构70驱动送料管33旋转。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机构70包括旋转驱动件71及固定支架72,所述固定支架72固定于所述育苗桶20上,所述旋转驱动件71固定于固定支架72上,所述旋转驱动件71与所述送料管33的顶部相连。优选地,旋转驱动件71为步进电机。旋转驱动件71启动后带动送料管33旋转,送料管33带动出料机构50旋转,在出料机构50旋转的过程中实现饵料的投料。
38.为了实现不同高度饵料的投料,该均匀投料装置还包括上下推动机构80,所述上下推动机构80固定于所述育苗桶20上,所述上下推动机构80与所述饵料桶32相连,所述上下推动机构80带动所述饵料桶32向上或向下移动。进一步地,所述上下推动机构80包括推动驱动件81及连接组件82,所述推动驱动件81固定于所述育苗桶20上,所述推动驱动件81与所述连接组件82相连,所述连接组件82与所述固定支架72及饵料桶32相连。优选地,推动驱动件81为步进电机。
39.连接组件82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呈l型结构,所述固定支架72的底部固定于所述连接管上。为了实现连接管与饵料桶32的连接,所述饵料桶32上固定有圆箍83,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圆箍83焊接连接。上下推动机构80还包括固定夹83,固定夹83夹持于育苗桶20上,推动驱动件81固定于固定夹上。
40.推动驱动件81启动后,推动驱动件81驱动连接组件82向上或向下移动,连接组件82带动饵料桶32、送料管33、出料机构50、旋转机构70向上或向下移动,从而实现在不同高度的投料。
41.本实施例的均匀投料装置通过上下推动机构80及旋转机构70可实现在任意高度及任意圆周位置的投料,通过出料机构50可实现在不同水平距离上的投料。本实施例通过上下推动机构80、旋转机构70及出料机构50最终实现在育苗桶20中任意位置的定量投料,实现均匀投料的需求。
42.本实施例的均匀投料装置还包括机器视觉摄像头90,机器视觉摄像头90固定于送料管33上,机器视觉摄像头90位于饵料桶32的下方。上述机器视觉摄像头90为现有市面上使用的摄像头。
43.均匀投料装置的工作流程如下:
44.首先通过机器视觉摄像头90在水面上对育苗桶20内的鱼苗进行探测,获取鱼苗的
图像,通过图像分析获取鱼苗的平均体长,根据鱼苗的体长、品种等,并根据体长与体重的对应数据,自动获取鱼苗的平均体重。
45.接着,将出料机构50下降至水面以下一定的高度,通过机器视觉摄像头90识别该区域的鱼苗分布密度,并根据鱼苗分布密度计算投料量。
46.然后根据投料量下料,并将已定量的饵料从入料口31送入饵料桶32,并通过送料管33将饵料输送至出料内管52内。接着通过投料驱动组件53驱动入料内管52进行360度旋转并投料。
47.投料完成后由上下推动机构80带动出料机构30再向下移动,然后重复上述步骤进行饵料的投递,实现在任意高度、圆周方向及水平方向的精准定量投料。
48.本实施例支持液态丰卵虫开口饵料的定时、定量、均匀、多餐投喂,可用于鲈鱼、罗非鱼、皖鱼、对虾等其他水产苗种的培育。
49.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利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组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