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入式捕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66651发布日期:2023-01-25 09:26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入式捕虫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仓库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吸入式捕虫器。


背景技术:

2.仓库不仅需要管控温度、湿度等,还需要对害虫进行防控,尤其是存放食物的仓库,害虫防控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对于食品仓库,使用药物毒杀害虫,药物捕杀会给人体和环境带来危害,且容易在食物上残留,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药物长期使用也会致使害虫具有一定的抗药性,增加捕杀成本。而通过电网杀灭害虫,用电功率较高,长时间使用则容易造成火灾。而小功率带风扇的吸入式捕虫器,其功率小,且无需使用有毒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仓库除虫工作中。目前的诱捕器,一般都只能针对一种害虫,无法根据环境调整适用不同的害虫种类,通用性不够好。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捕虫器无法根据害虫特点进行适应性调整、通用性不好的问题,提供一种吸入式捕虫器。
4.一种吸入式捕虫器,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诱捕箱、电路板和风扇,所述诱捕箱内设有气味诱芯;所述外壳上设有便于有翅害虫进入的通孔;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控制所述风扇转速大小的控制电路。
5.进一步地,所述诱捕箱内还设有led灯,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与所述led灯电连接的led驱动电路;所述诱捕箱为透明材料制成,且所述led灯的光可通过所述外壳上的孔洞透出。
6.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上设有mcu芯片电路,所述led驱动电路及所述控制电路分别所述mcu芯片电路的不同控制端通信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设有可拆卸替换的上盖,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上盖的侧壁上。
8.进一步地,所述诱捕箱下方设有与之导通的收集盒,所述收集盒通过旋转卡扣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外壳内。
9.进一步地,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诱捕箱内,所述风扇的进风口设置于所述诱捕箱的上端,所述风扇的出风口上朝向所述收集盒。
10.进一步地,所述风扇与所述收集盒之间设有四边形的格栅。
11.进一步地,所述气味诱芯包括针对有翅害虫的性诱剂。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捕虫器内设置气味诱芯,通过气味将害虫吸引到附近,再通过风扇将害虫吸入捕虫器内,实现害虫消灭工作,无毒无害、用电功率小,较为安全。此外,其还设置了可以控制风扇转速的控制电路,针对不同害虫的特点,可以设置不同的转速,对不同的有翅膀害虫设置对应的风速,更好的对害虫进行诱捕工作,通用性好。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吸入式捕虫器一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14.图2为图1所示中吸入式捕虫器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吸入式捕虫器一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吸入式捕虫器一实施例的控制电路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吸入式捕虫器一实施例的驱动电路图。
1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9.1、外壳;11、上盖;12、通孔;2、诱捕箱;3、气味诱芯;4、收集盒;5、栅格;6、mcu芯片电路;7、控制电路;8、风扇;9、驱动电路;10、led灯。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以下描述的具体细节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实施例来实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3.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吸入式捕虫器,包括外壳1、设置于外壳1内的诱捕箱2、电路板和风扇8,诱捕箱2内设有气味诱芯3;外壳1上设有便于有翅害虫进入的通孔12,以便于吸入有翅害虫;电路板上设有控制风扇8转速大小的控制电路7,使用时针对使用地点附近常见的害虫,设置目标害虫合适的风速转速档位,使得灭虫工作更加高效、有针对性。例如,对于移速较快、灵活的有翅膀害虫,则需要将风力调大一些。
2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捕虫器内设置气味诱芯3,通过气味将害虫吸引到附近,再通过风扇8将害虫吸入捕虫器内,实现害虫消灭工作,无毒无害、用电功率小,较为安全。此外,其还设置了可以控制风扇8转速的控制电路7,针对不同害虫的特点,可以设置不同的转速,对不同的有翅膀害虫设置对应的风速,更好的对害虫进行诱捕工作,通用性好。
2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诱捕箱2内还设有led灯10,电路板上设有与led灯10电连接的led驱动电路9;诱捕箱2为透明材料制成,且led灯10的光可通过外壳1上的孔洞透出。其中,电路板上设有mcu芯片电路6,led驱动电路9及控制电路7分别mcu芯片电路6的不同控制端通信连接。mcu电路使用市面上常用的单片机电路即可,此为常规技术方案,此处不进行详述。mcu芯片电路6用于控制led灯10的亮度或颜色信息、以及发送控制信号间接控制风扇8风速。其中,图4及图5分别为实施例中的控制电路7及驱动电路9,当然电路还可以为其
他,其不以本实施例中描述为限制。
26.可以理解的是,将led发光源置于一个四周带有孔洞的捕虫器中,利用有翅害虫喜光的原理,诱之进入孔洞后落入容器中,达到捕杀的目的。
27.现有捕虫器,当外壳1上的孔洞预留的过小时,会使一些形体过大的有翅害虫不能进入;当外壳1上的孔洞预留的过大时,又会使一些形体过小的有翅害虫进出自如,达不到捕杀的目的。在一实施例中,针对以上问题,外壳1上设有可拆卸替换的上盖11,通孔12设置于上盖11的侧壁上,针对不同体积大小的害虫,可以替换使用不同通孔12大小的上盖11,以达到更好的捕虫效果。
28.具体地,诱捕箱2下方设有与之导通的收集盒4,收集盒4通过旋转卡扣可拆卸地安装于外壳1内。当收集盒4内的有翅害虫收集到一定数量后,风扇8吸力装置停止工作,打开收集盒4即可对收集的有翅害虫进行处理。
29.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风扇8设置于诱捕箱2内,风扇8的进风口设置于诱捕箱2的上端,风扇8的出风口上朝向收集盒4,以便于吸入、收集害虫。
30.本实施例中,风扇8与收集盒4之间设有四边形的格栅5,该结构设置可以防止诱捕进入收集盒4内的有翅害虫再次飞出收集盒4。
31.本实施例中,气味诱芯3使用的是针对有翅害虫的性诱剂。性诱剂是一种生物诱捕剂,绿色环保,无污染。主要用于诱捕害虫,属于生物防治的一种。当然,气味诱芯3还可以使用其他诱芯,其不以本实施例中描述为限制。
32.本实用新型的吸入式捕虫器,包括诱捕箱2和吸入式风扇8,诱捕箱2下部安装有收集盒4,诱捕箱2由透明材料制成,在诱捕箱2的侧壁及下壁上设有若干方便有翅害虫进入的通孔12,在诱捕箱2内还设有lde灯和气味诱芯3放置装置,诱捕箱2设置可拆卸旋转卡扣,收集盒4由塑料材料制成;诱捕箱2内设有风扇8吸力装置,其进风口位于诱捕箱2的上端,其出风口上设在收集盒4的格网上,在收集盒4上设置可拆卸旋转卡扣。 使用时,接通电源,诱捕的led灯10开始发光,气味诱芯3和led灯10同时吸引有翅害虫进入诱捕箱2内,此时风扇8吸力装置开始转动,通过风力将有翅害虫经吸筒吸入收集盒4中,将有翅的害虫捕杀。针对不同害虫的特点,可以设置不同的风扇8转速、通孔12大小、led灯10亮度,对不同的有翅膀害虫设置对应的风速,更好的对害虫进行诱捕工作,通用性好。
33.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34.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替换及改进,这些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