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打破山桐子种子休眠和组培萌发的方法

文档序号:33633211发布日期:2023-03-28 23:42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打破山桐子种子休眠和组培萌发的方法

1.本发明属于种子萌发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快速打破山桐子种子休眠和组培萌发的方法。


背景技术:

2.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 maxim)是大风子科山桐子属木本油料树种,雌雄异株,其树型优美、花繁叶茂、果似珍珠;耐土壤贫瘠,适应性强,管护成本低等特点。果实和种子含油率高,油酸、亚油酸含量高于橄榄油,具有预防心脑血管、高血压等疾病的功效。被誉为“树上油库”的山桐子还是一种优质的生物能源树种兼园林绿化观赏的多用途树种。
3.目前山桐子的繁殖方式主要是以种子繁殖为主,由于山桐子种子种皮蜡质化且种子内部含有脂肪酸等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导致其自然发芽率仅有15%左右,快速打破山桐子种子休眠和组培萌发的方法对于山桐子种子繁育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4.发明目的: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打破山桐子种子休眠和组培萌发的方法。
5.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打破山桐子种子休眠和组培萌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种和种子预处理:将剥离后的山桐子种子置于洗衣粉溶液中用细沙不间断揉搓种子,去除种子表面蜡质和油脂,用流水清洗干净;步骤2:浸种:将步骤1预处理后的种子用赤霉素ga7溶液在30~40℃下避光浸种24~48小时,用流水清洗干净;步骤3: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配制含有赤霉素ga
4+7 和ms培养基的培养基,调ph值至5.8-6.0之间,灭菌后待用;步骤4:种子消毒与接种:消毒步骤1得到的种子并接种于含步骤3制备的培养基的组培瓶中;步骤5:统计发芽率:将组培瓶转放置培养室暗培养待其发芽。
6.其中,步骤1中所述山桐子种子为挑选的生长健壮无病虫害5年生雌株树上果实里饱满健壮的种子。
7.其中,步骤1中揉搓种子时间为20-30min。
8.其中,步骤2中赤霉素ga
7 浓度为100-200mg/l。
9.其中,步骤3 的培养基为ms培养基+5~11mg/l赤霉素ga
4+7
+蔗糖20-30g/l+琼脂6-7g/l。
10.其中,步骤3的灭菌步骤为:在121℃高压灭菌锅灭菌20min。
11.其中,步骤4的消毒种子的步骤在超净工作台中进行,先用75%的酒精消毒2分钟,无菌水冲洗3次,再用0.1%的氯化汞消毒10分钟,无菌水冲洗3-5次,然后将消毒后的种子放
置在灭菌滤纸上吸干种子表面水分。
12.其中,步骤4的种子的接种量20-40粒/9π~35平方厘米,此处9π~35平方厘米指的是组培瓶的底面积。
13.步骤5的培养温度25
±
2℃,湿度50-70%,培养7-14天。
14.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以下优点:本发明方法可以快速打破山桐子种子休眠和提高山桐子种子的萌发率,具有无需进行种子层积处理、培养周期短只需7天就可以发芽、发芽率达89%、组培苗移栽成活率高达95%等特点。本发明将山桐子种子在ms+5~11mg/l赤霉素ga
4+7
(需要过滤灭菌)+蔗糖30g/l+琼脂6.5g/l培养基培养,可快速高效的破除山桐子种子休眠,并使其在7天内的发芽率达89%,且发芽整齐,大大节省了山桐子种子育苗的时间。
附图说明
15.图1 为对比例的山桐子在暗培养7天后发芽情况;图2为11mg/l赤霉素ga
4+7
处理的山桐子在暗培养7天后发芽情况;图3为山桐子组培苗移栽后成活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16.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的药芯组分配比、工艺条件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17.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组培瓶底面为圆形,其半径为3cm,底面积为9π。
18.实施例1一种快速打破山桐子种子休眠和组培萌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种和种子预处理:11月中旬挑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5年生雌株树上果实里饱满健壮的种子、将剥离后的山桐子种子置于洗衣粉溶液中用细沙不间断揉搓种子30分钟,去除种子表面蜡质和油脂,用流水清洗干净;步骤2:浸种:将步骤1预处理后的种子用200mg/l赤霉素ga7溶液在30℃下避光浸种24小时,用流水清洗干净;步骤3: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ms培养基+5mg/l赤霉素ga
4+7
(过滤灭菌)+蔗糖30g/l+琼脂6.5g/l,调ph值至5.8-6.0之间,放置在121℃高压灭菌锅灭菌20min后待用。
19.步骤4:种子消毒与接种:该步骤在超净工作台中进行,先用75%的酒精消毒2分钟,无菌水冲洗3次,再用0.1%的氯化汞消毒10分钟,无菌水冲洗3-5次,将消毒后的种子放置在灭菌滤纸上吸干种子表面水分接种于ms培养基组培瓶中,每瓶接种20粒种子,三次重复。
20.步骤5:统计发芽率:将组培瓶转放置在温度25
±
2℃,湿度50-70%培养室暗培养7天时统计发芽率为15%。
21.实施例2一种快速打破山桐子种子休眠和组培萌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种和种子预处理:11月中旬挑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5年生雌株树上果实里饱满健壮的种子、将剥离后的山桐子种子置于洗衣粉溶液中用细沙不间断揉搓种子30分
钟,去除种子表面蜡质和油脂,用流水清洗干净;步骤2:浸种:将步骤1预处理后的种子用200mg/l赤霉素ga7溶液在30℃温度下避光浸种24小时,用流水清洗干净;步骤3: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ms培养基+7mg/l赤霉素ga
4+7
(需要过滤灭菌)+蔗糖30g/l+琼脂6.5g/l,调ph值至5.8-6.0之间,放置在121℃高压灭菌锅灭菌20min后待用。
22.步骤4:种子消毒与接种:该步骤在超净工作台中进行,先用75%的酒精消毒2分钟,无菌水冲洗3次,再用0.1%的氯化汞消毒10分钟,无菌水冲洗3-5次,将消毒后的种子放置在灭菌滤纸上吸干种子表面水分接种于ms培养基组培瓶中,每瓶接种20粒种子,三次重复。
23.步骤5:统计发芽率:将组培瓶转放置在温度25
±
2℃,湿度50-70%培养室暗培养7天时统计发芽率为23%。
24.实施例3一种快速打破山桐子种子休眠和组培萌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种和种子预处理:11月中旬挑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5年生雌株树上果实里饱满健壮的种子、将剥离后的山桐子种子置于洗衣粉溶液中用细沙不间断揉搓种子30分钟,去除种子表面蜡质和油脂,用流水清洗干净;步骤2:浸种:将步骤1预处理后的种子用200mg/l赤霉素ga7溶液在30℃温度下避光浸种24小时,用流水清洗干净;步骤3: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ms培养基+9mg/l赤霉素ga
4+7
(需要过滤灭菌)+蔗糖30g/l+琼脂6.5g/l,调ph值至5.8-6.0之间,放置在121℃高压灭菌锅灭菌20min后待用。
25.步骤4:种子消毒与接种:该步骤在超净工作台中进行,先用75%的酒精消毒2分钟,无菌水冲洗3次,再用0.1%的氯化汞消毒10分钟,无菌水冲洗3-5次,将消毒后的种子放置在灭菌滤纸上吸干种子表面水分接种于ms培养基组培瓶中,每瓶接种20粒种子,三次重复。
26.步骤5:统计发芽率:将组培瓶转放置在温度25
±
2℃,湿度50-70%培养室暗培养7天时统计发芽率为56%。
27.实施例4一种快速打破山桐子种子休眠和组培萌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种和种子预处理:11月中旬挑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5年生雌株树上果实里饱满健壮的种子、将剥离后的山桐子种子置于洗衣粉溶液中用细沙不间断揉搓种子30分钟,去除种子表面蜡质和油脂,用流水清洗干净;步骤2:浸种:将步骤1预处理后的种子用200mg/l赤霉素ga7溶液在30℃温度下避光浸种24小时,用流水清洗干净;步骤3: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ms培养基+11mg/l赤霉素ga
4+7
(需要过滤灭菌)+蔗糖30g/l+琼脂6.5g/l,调ph值至5.8-6.0之间,放置在121℃高压灭菌锅灭菌20min后待用。
28.步骤4:种子消毒与接种:该步骤在超净工作台中进行,先用75%的酒精消毒2分钟,无菌水冲洗3次,再用0.1%的氯化汞消毒10分钟,无菌水冲洗3-5次,将消毒后的种子放置在灭菌滤纸上吸干种子表面水分接种于ms培养基组培瓶中,每瓶接种20粒种子,三次重复。
29.步骤5:统计发芽率:将组培瓶放置在温度25
±
2℃,湿度50-70%培养室暗培养7天时统计发芽率为89%。
30.对比例1
一种快速打破山桐子种子休眠和组培萌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种和种子预处理:11月中旬挑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5年生雌株树上果实里饱满健壮的种子、将剥离后的山桐子种子置于洗衣粉溶液中用细沙不间断揉搓种子30分钟,去除种子表面蜡质和油脂,用流水清洗干净;步骤2:浸种:将步骤1预处理后的种子用200mg/l赤霉素ga7溶液在30℃温度下避光浸种24小时,用流水清洗干净;步骤3: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ms培养基+蔗糖30g/l+琼脂6.5g/l,调ph值至5.8-6.0之间,放置在121℃高压灭菌锅灭菌20min后待用。
31.步骤4:种子消毒与接种:该步骤在超净工作台中进行,先用75%的酒精消毒2分钟,无菌水冲洗3次,再用0.1%的氯化汞消毒10分钟,无菌水冲洗3-5次,将消毒后的种子放置在灭菌滤纸上吸干种子表面水分接种于ms培养基组培瓶中,每瓶接种20粒种子,三次重复。
32.步骤5:统计发芽率:将组培瓶转放置在温度25
±
2℃,湿度50-70%培养室暗培养7天时发芽率为0%。
33.对比例2一种快速打破山桐子种子休眠和组培萌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种和种子预处理:11月中旬挑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5年生雌株树上果实里饱满健壮的种子、将剥离后的山桐子种子置于洗衣粉溶液中用细沙不间断揉搓种子30分钟,去除种子表面蜡质和油脂,用流水清洗干净;步骤2:浸种:将步骤1预处理后的种子用200mg/l赤霉素ga7溶液在30℃温度下避光浸种24小时,用流水清洗干净;步骤3: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ms培养基+13mg/l赤霉素ga
4+7
(需要过滤灭菌)+蔗糖30g/l+琼脂6.5g/l,调ph值至5.8-6.0之间,放置在121℃高压灭菌锅灭菌20min后待用。
34.步骤4:种子消毒与接种:该步骤在超净工作台中进行,先用75%的酒精消毒2分钟,无菌水冲洗3次,再用0.1%的氯化汞消毒10分钟,无菌水冲洗3-5次,将消毒后的种子放置在灭菌滤纸上吸干种子表面水分接种于ms培养基组培瓶中,每瓶接种20粒种子,三次重复。
35.步骤5:统计发芽率:将组培瓶转放置在温度25
±
2℃,湿度50-70%培养室暗培养7天时发芽率为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