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丘陵区旋耕起垄机构

文档序号:34552826发布日期:2023-06-28 04:09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丘陵区旋耕起垄机构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特别涉及丘陵区种植,具体是一种丘陵区旋耕起垄机构。


背景技术:

1、农作物在种植时,很多都需要进行开沟起垄,即将土地挖出一条沟槽,并在沟槽内的土向两侧堆积,让土壤呈现出高低不同的情况,以便不同的农作物根据生长需要在沟内或在垄上种植,开沟起垄后能具有增温、保水、保肥和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开沟起垄适宜在土壤蓬松的环境实行,因此通畅都需要对土壤先进行翻土,一般都是在整地之后,通过对称布置的旋转式耕刀高速切割、抛掷土壤,并利用整形板完成起垄作业。

2、目前的实践操作中,一般都是采用旋耕起垄一体化机械的方式,但这些旋耕起垄设备,往往只适用于平原地区,用拖拉机带动进行旋耕起垄,可以一次性挖沟两条或更多,但这种方式,对于山地丘陵地区的小块农田不适用,而山地丘陵地段又特别需要深耕起垄,以应对雨水冲刷带走肥力等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目前有丘陵地区适用的旋耕起垄机是采用手扶带动的小旋耕起垄机具,这种机具劳动量大,操作不便且操作时间长,效率低,人必须全程跟在后面手扶着推送机器,不仅劳累,还容易受伤或摔倒,脚踩过的地方也可能让土壤再次蓬松,导致起垄的形状不稳定,而且需要采用油料驱动,经济成本较高,实用性大打折扣;转弯的过程需要人全程带动,给使用带来不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丘陵区旋耕起垄机构,通过对结构的全新设计,使其能够应对丘陵地形的特点自由的施工和转动,并且能适应地形的变化避免损坏旋耕机构,节约人力并保持土壤形态。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丘陵区旋耕起垄机构,包括主机箱、履带机构、电控箱、松土机构、侧翼箱、压轮、分土板,所述履带机构包括四个履带轮和包裹在履带轮上的履带,从前到后分别为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且前面的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之间通过前主支架连接,后面的第三轮、第四轮之间通过后主支架连接,且在前主支架与第三轮的连接处设有旋转电机,可带动前主支架整体向上旋转;所述主机箱通过机架连接到前主支架上,不与后主支架连接,且主机箱的底部为开口结构,整体罩在履带机构上方;在主机箱内设有驱动履带运动的机构,在主机箱的前侧设有松土机构,在主机箱的上侧设有电控箱,且电控箱可以沿着主机箱前后运动;在履带机构的侧面连接有侧翼箱和压轮。

4、进一步的,所述主机箱的上部后侧设有一条电控箱滑道,所述电控箱的下部设有适配电控箱滑道的电控箱滑块,且电控箱滑块通过设置于电控箱滑道内的电控箱丝杆固定并实现前后移动;所述电控箱丝杆的端部设有电控箱丝杆电机来带动运转;所述电控箱内部设有控制系统和电池;当电控箱位于主机箱的前侧的时候,前主支架无法抬起,但当电控箱移动到整个主机箱尾端的时候,可以保证前主支架抬起后整个丘陵区旋耕起垄机构的稳定,不会发生前翻或后翻。

5、进一步的,所述主机箱的外表面及电控箱的外表面均设有太阳能板,并将电能通过电线储存到电控箱的电池内。

6、进一步的,在后主支架的侧面设有压轮,所述压轮包括两个相互套设的内压轮和外压轮,构成哑铃形状,所述内压轮通过转轴连接到轴套内保持固定和转动,再通过轴套连接在后主支架上,且内压轮和外压轮之间可以相互轴向运动,以改变内压轮和外压轮之间的间距;所述内压轮的端部设有花键结构,所述外压轮的内部为空心筒体结构,且空心筒体内设有多个键槽条组成的花键槽结构,与内压轮的花键结构相匹配,确保内压轮可以沿着键槽条运动,同时也能让内压轮转动的时候带动外压轮转动。

7、进一步的,所述侧翼箱设有支撑框,支撑框连接到轴套上,支撑起整个侧翼箱,在侧翼箱内设有链条和带动链条转动的链条电机,所述链条连接到内压轮的转轴上并带动其转动;在侧翼箱的另一端设有伸缩杆滑槽,伸缩杆滑槽内安装有旋转插杆,所述旋转插杆包括可以伸长缩短的伸缩杆,伸缩杆的上端插入伸缩杆滑槽内,并通过伸缩杆电线连接到固定于侧翼箱内的伸缩杆电源上,伸缩杆电源带动伸缩杆实现左右运动,进而带动与伸缩杆接触的外压轮向靠近内压轮的方向运动;在伸缩杆的外侧通过轴承套设有一圈摩擦转轮,确保外压轮转动顺畅;

8、在伸缩杆的下方设有插杆连接板,插杆连接板的底部设有插杆本体,所述插杆本体为圆柱体结构,底部为尖头,在伸缩杆的带动下插入土壤固定,结合单侧转动的压轮和第三轮、第四轮,实现整个丘陵区旋耕起垄机构的自动转向。

9、进一步的,所述外压轮的大端端部设有一块贴合的防磨板,用于与伸缩杆上的摩擦转轮接触;在外压轮的中空筒体内设有一个复位弹簧,在开口端设有封堵片,复位弹簧在伸缩杆向内侧运动的时候被封堵片压缩,当伸缩杆向外运动,外压轮失去压力后,复位弹簧带动外压轮复位,通过伸缩杆的运动实现对外压轮和内压轮间距的调节;

10、所述内压轮的内侧为空心结构,作为内压轮空腔,在其大端侧面设有多个带塞子的进出液口,通过进出液口可以实现对内压轮空腔内部加注液体。

11、进一步的,所述松土机构包括上旋转支架、四边形支架,在四边形支架的前端连接有碎土机构,在后端连接有旋耕机构,且旋耕机构和主机箱之间设有挡土板,四边形支架和上旋转支架都连接到主机箱,且四边形支架带有转轴固定在主机箱上,在主机箱的内部上侧设有旋转丝杆,旋转丝杆上套设有旋转滑块,上旋转支架连接到旋转滑块上,在旋转滑块的另一端设有旋转直齿轮,旋转直齿轮通过旋转电机带动旋转,实现整个松土机构的上下转动,以便调节重心,同时适应地形的微小起伏变化。

12、进一步的,所述电控箱的下侧设有一条卡入旋转直齿轮上侧齿间的直齿轮限位条,当电控箱位于常规初始位置的时候,能卡入并限制旋转直齿轮的运动,确保整个松土机构在不需要上下转动的时候因受外力而发生转动,当需要让其上下转动的时候,调节电控箱的前后位置让直齿轮限位条脱出旋转直齿轮。

13、进一步的,在主机箱的内部前侧设有升降模块,升降模块上连接有升降挂架,且升降挂架用于连接分土板本体,分土板本体为两块连接为人字形结构的板体组成,分土板本体上部向前倾斜,在分土板本体的后侧连接有两块将第一轮的侧部包围并与履带机构平行的后护板组成,分土板用于将松土机构旋耕后的土壤分开,确保履带机构不会被黏住导致无法前进,并通过小范围调节高度,适应不同阻力的土堆。

14、进一步的,所述主机箱内还设有辅助轮支架,辅助轮支架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连接有弹性辅助轮和固定辅助轮,弹性辅助轮通过带有弹性机构的弹性筒连接在辅助轮支架上,固定辅助轮固定连接在辅助轮支架上,在主机箱的侧面还设有位于弹性辅助轮和固定辅助轮之间的卡位辅助轮,卡位辅助轮、弹性辅助轮和固定辅助轮用于限定第三轮上侧区域的履带的位置,当前主支架上转的时候,不会发生履带从履带轮上脱落的情况。

15、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16、本发明能够适应丘陵地区的起伏地形,且全程无需人工操作,可以方便的实现运动,当发生方向偏移的时候可以通过单独调节一个压轮的方式实现方向修正,并且结合旋转插杆实现方向的转动掉头。

17、本发明通过对内压轮和外压轮的结构设计,使其能够调节间距,实现对起垄形状的调整,调节方法简单方便,并且结构的设计可以实现对温度的调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