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年两熟青贮玉米与牧草-绿肥双能苜蓿间套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65282发布日期:2023-06-15 10:30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年两熟青贮玉米与牧草-绿肥双能苜蓿间套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种植间套作,具体是一种一年两熟青贮玉米与牧草-绿肥双能苜蓿间套作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近年来国家在畜牧产业及种植结构调整上的政策支持,国内对优质饲料的需求日益增加,国内包括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农科院畜牧所、内蒙古农科院、宁夏农科院、河北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兰州大学等多家机构对青贮玉米和苜蓿进行了研究。国内学者针对青贮玉米与苜蓿轮作、间作的种植效应,从产量、品质、土壤肥力及理化性质的变化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苜蓿作为豆科绿肥使用时,可以保蓄土壤水分,降低土壤ph和ec,提升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特别是氮素含量,进而提高轮作青贮玉米鲜草产量与蛋白质含量。国内学者从青贮玉米和苜蓿混合后的品质、青贮性质等方面对玉米和苜蓿混合青贮的效果进行了评估,发现当苜蓿和整株玉米一起青贮时,青贮发酵会得到改善,当苜蓿与至少20-40%的新鲜玉米混合青贮时,青贮发酵的整体质量更好。在不同生态地区,青贮玉米和苜蓿的播种及收获时间、种植密度、水肥管理等高效生产技术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2、为了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青贮玉米产量,中国学者基于青贮玉米生育期较短的特点,在华北、西北等不同生态区对一年一年两熟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第一茬玉米在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进行播种,一般为4月上旬,播种时覆膜保温保墒,在7月初玉米乳熟期和蜡熟期之间收获;第二茬玉米在第一茬玉米收获后及时播种,在9月底10月初收获。一年一年两熟青贮玉米采用中早熟品种,根据品种特性等因素的不同播种密度在4000-9000株/亩之间,适宜密度为5000-6000株/亩,同时根据各区气候、土壤等特点制定了相应的灌溉和施肥策略。

3、苜蓿作为多年生豆科作物,具有适应性广、品质优良、高效固氮等特性,在我国广泛种植,一般在秋季或早春种植,一年收获3-5次。海河平原是苜蓿传统优势产区,但是该地区7-9月的雨季会造成机械收获困难;高温高湿会导致苜蓿生长缓慢,出现夏眠现象;加之此时病虫害严重,导致苜蓿产量品质的下降。而此时正是该地区光温热资源最丰富的时期,苜蓿无法充分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苜蓿与玉米间作可增加土壤肥力和经济产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基于上述情况,河北省农科院旱作所研发了单作苜蓿田夏季套作青贮玉米种植技术:单作苜蓿田采用20-40cm宽窄行秋播种植,于第2年前2茬苜蓿收获后,在宽行中间套作青贮玉米,9月底将套作的青贮玉米与苜蓿一起收获,之后苜蓿田苜蓿正常越冬,下一年再重复种植青贮玉米。

4、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对青贮玉米和苜蓿单作、轮作、间作等生产技术、生态效应、相互作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同时开展了特色一年两熟青贮玉米以及苜蓿和青贮玉米套作技术的研究,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但是目前还没有种植技术可以同时发挥苜蓿作为绿肥改良土壤的优势、苜蓿作为豆科作物促进玉米生长的优势、苜蓿和玉米同时青贮提高饲料品质的优势、青贮玉米一年两熟提高产量的优势。而本发明一年两熟青贮玉米与牧草-绿肥双能苜蓿间套作方法,可以兼顾这四种优势,为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年两熟青贮玉米与牧草-绿肥双能苜蓿间套作方法,以提高土壤质量、青贮饲料品质以及产量等。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一年两熟青贮玉米与牧草-绿肥双能苜蓿间套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步骤1,整地

5、第一茬播前旋耕,同时施足底肥,直至土壤细碎,将地面整平;用草铵膦进行喷雾处理,实施土壤封闭;

6、步骤2,播种

7、准备早熟、抗倒且抗病的玉米品种,玉米品种适应当地区域种植;准备高产优质、抗寒、抗旱、耐盐碱、抗病虫且再生能力强的苜蓿品种;

8、第一茬玉米和苜蓿在3月底4月初同时播种,第二茬玉米在第一茬收获后在7月中旬前后及时播种;

9、步骤3,田间管理

10、播种后、玉米大喇叭口期、抽穗期遇旱灌溉,亩灌水量为30m3~35m3,雨季注意及时排涝,并且进行杂草防除和病虫防治;

11、步骤4,收获

12、玉米籽粒乳线位置在1/3~1/2阶段,或苜蓿开花前期同时机械青贮收获,第一茬在7月上旬收获,第二茬在10月中旬霜前收获;

13、步骤5,收获后管理

14、第二茬收获后清除玉米带地膜,入冬前灌溉一次,亩灌水量为30m3~35m3;

15、步骤6,绿肥翻耕

16、第二年3月底结合播前深翻,将苜蓿作为绿肥翻入土中。

17、进一步,步骤1中,第一茬时,亩施底肥,底肥包括有机肥1000kg~1500kg、质量比值为n:p2o5:k2o=17:17:17的缓释性复合肥40kg;第二茬时,亩施底肥,底肥包括质量比值为n:p2o5:k2o=17:17:17的缓释性复合肥40kg。

18、进一步,步骤2中,玉米种子需要满足生育期在105d之内经审定的品种,玉米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的规定;苜蓿种子已通过国家或升级审定的品种,秋眠指数3-5级,苜蓿种子质量符合gb 6141的规定。

19、进一步,步骤1中,第二茬玉米种肥同播,苜蓿不施肥。

20、进一步,步骤2中,采用玉米2-4行:苜蓿4-6行比例播种,或视牧草定制比例确定种植比例;玉米带和苜蓿带每年轮换种植,玉米覆膜播种,苜蓿条播,播后镇压。

21、进一步,玉米行距60cm,株距10-14cm,每亩播4500粒;玉米带与苜蓿带间距30-60cm;苜蓿行距15-20cm,播量1kg/亩。

22、进一步,步骤3中,杂草防除时,采用芽前封闭与苗后定向除草相结合的方式;播后芽前,喷施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或33%二甲戊灵乳油;

23、阔叶草较多可混加20%草胺磷水剂或80%唑嘧磺草胺水分散粒剂;

24、玉米苗后3~5叶,每亩用5%硝磺草酮+20%莠去津125~150ml,兑水15~30kg定向喷雾除草;

25、苜蓿茎叶定向喷雾除草与玉米同时进行,每亩施25%氟磺胺草醚水剂80~100g,或10%精喹禾灵乳油20ml+25%氟磺胺草醚20g。

26、进一步,步骤3中,病虫防治时,适时防治病虫害,参照db13/t 2492-2017和db13/t945-2008执行,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t 8321、ny/t 1276的规定。

27、采用上述方案后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1)提高土壤质量:苜蓿作为固氮豆科植物,作为绿肥翻耕到土壤中,第一年0-20cm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与无绿肥对照相比分别可提高0.50g/kg,0.11g/kg,9.70mg/kg,1.22mg/kg,5.45mg/kg,构建肥沃耕层。

28、(2)提高青贮饲料品质:苜蓿蛋白含量高,是优质饲料,但由于苜蓿干物质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低、缓冲能力强,且不易萎蔫,因此很难青贮。而玉米具有相反的特点,是一种高能饲料,但是蛋白含量低,因此玉米和苜蓿混合青贮可补充两种作物的积极特性。青贮玉米与苜蓿混合收获的青贮饲料,比纯苜蓿青贮饲料缓冲性降低12meq g/kg,发酵系数提高13.9;发酵35天后,比纯苜蓿青贮饲料的ph降低0.7,干物质损失减少2g/kg,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增加10.5g/kg,比纯玉米青贮饲料粗蛋白含量提高60.5g/kg。

29、(3)提高青贮饲料产量:一年两熟青贮玉米可以充分利用积温,比青贮玉米一年一作产量提高2.4t/hm2;同时与苜蓿间作、轮作,可充分发挥边行优势和固氮优势,进一步提高产量0.7t/hm2。

30、(4)减少肥料使用,提高肥料利用率:苜蓿作为豆科植物,可以进行生物固氮,同时分泌有机酸,活化土壤磷素,与玉米间作可充分发挥固氮活磷的功能,促进两种作物高效生长,每公顷可减少氮、磷、钾的施用分别为24.3kg、3.1kg、13.6kg。

31、(5)减少冬季土壤侵蚀和春季沙尘天气。苜蓿作为冬季绿肥,可提供地面覆盖,防止土壤侵蚀,减少春季沙尘天气。

32、(6)玉米带和苜蓿带每年轮换种植,防止连茬病害,充分改善土壤质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