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牡丹栽培,具体涉及一种促使牡丹春季二次萌发的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1、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2、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 andrews.)为芍药科芍药属,落叶丛生状灌木。
3、独杆牡丹,是指在培养牡丹苗木时,只保留一个独立主杆,在主杆顶端形成树冠的一种新型栽培方式。近年来,独杆牡丹因其株形优美、花团锦簇备受人们青睐,单株价格是丛生状牡丹的5倍以上,市场潜力巨大。独杆牡丹的主杆高度通常在60cm以上,一般需要连续培养3年才能达到高度要求。独杆牡丹的树冠,至少需要5个侧枝,一般需要培养2年才能成型。因此,一棵独杆牡丹至少需要5年才能作为商品出售,这是限制独杆牡丹发展及进一步提高其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
4、牡丹一般为丛生状灌木,枝条具有“长一尺缩八寸”的生长习性,牡丹枝条每年的高生长量很小,这就造成牡丹植株普遍低矮,所以,市场对高大型牡丹植株的需求量非常大,高大型牡丹种苗的市场价格也显著高于一般牡丹种苗。
5、牡丹一般于春季萌发开花一次,也有少部分品种在夏秋季或者初冬二次萌发开花,但开花质量较差,没有观赏价值和其它利用价值,形不成经济效益。
6、技术文件“袁涛.大花黄牡丹枝条二次发育特点的观察.园艺学报,2021,48(1)117-126”中,只观察记录了野生大花黄牡丹枝条春季二次自然萌发的现象与特点,没有对二次萌发进一步的有效利用。并且,野生大黄花牡丹与栽培品种有区别,牡丹栽培品种不具有春季二次萌发的特点。除此以外,没有促使牡丹春季二次萌发的记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促使牡丹春季二次萌发的方法及应用,通过人工调控促使牡丹春季二次萌发,本发明在生产上可以应用在三个方面:使独杆牡丹快速成型、促进牡丹枝条的高生长、延后花期等,也为后续的进一步改良应用奠定基础。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3、第一方面,一种促使牡丹春季二次萌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春季3月上旬,当牡丹枝条上的花芽初次萌发出一次枝,新枝幼叶未展开时,将新枝上端幼叶连同幼蕾一起剪掉,同时,把下方的幼叶的叶片剪掉,保留叶柄;
5、s2、修剪后,立即用14-羟基芸苔素甾醇和赤霉素ga3混合溶液点涂剩余枝条的叶腋处,每天1次,连续2-4天;
6、s3、大约20天后,在一次枝上,二次萌发出5-8个新侧枝,为春季二次萌发出的二次枝。
7、所述s1中,新枝高度3-5cm并且幼叶未展开时,将新枝最上端1-3个幼叶连同幼蕾一起剪掉,剪口距离下方最近的叶腋约1cm,同时,把下方的幼叶的叶片剪掉,保留叶柄约1cm;
8、所述s3中,根据需要剪除多余侧枝或剪除多余花蕾。
9、第二方面,上述的一种促使牡丹春季二次萌发的方法的应用,包括:独杆牡丹快速成型;促进牡丹枝条的高生长;使牡丹延迟开花;
10、一、促使牡丹春季二次萌发的方法在独杆牡丹快速成型的应用:
11、(1)主杆成型:
12、1)第一年3月上旬,牡丹破土萌发出新枝,只保留1个强壮主枝作为主杆,其余侧枝剪除;当保留的主杆幼叶未展开时,将主杆最上端幼叶连同幼蕾一起剪掉,同时,把下方的幼叶的叶片剪掉,保留叶柄;
13、2)修剪后,立即用14-羟基芸苔素甾醇和赤霉素ga3混合溶液点涂剩余枝条的叶腋处,每天1次,连续4天;
14、3)大约20天后,主杆二次萌发出5-8个新侧枝,为春季二次萌发出的二次枝;只保留1个最强壮的新枝作为主杆,其余新枝剪除;
15、4)第一年11月上旬落叶后正常养护;
16、5)第二年3月上旬,牡丹主杆初次萌发出新枝,只保留1个强壮主枝作为主杆,其余侧枝剪除;当保留的主杆幼叶未展开时,将主杆最上端幼叶连同幼蕾一起剪掉,同时,把下方的幼叶的叶片剪掉,保留叶柄;
17、6)修剪后,立即用14-羟基芸苔素甾醇和赤霉素ga3混合溶液点涂剩余枝条的叶腋处,每天1次,连续4天;
18、7)大约20天后,主杆二次萌发出5-8个新侧枝,为春季二次萌发出的二次枝;只保留1个最强壮的新枝作为主杆,其余新枝剪除;
19、8)第二年11月上旬落叶后,正常养护;
20、所述步骤1)中,当保留的主杆高度3-5cm并且幼叶未展开时,将主杆最上端第3个幼叶起,连同幼蕾一起剪掉,剪口距离下方最近的叶腋约1cm,同时,把下方的幼叶的叶片剪掉,保留叶柄约1cm;
21、所述步骤5)中,当保留的主杆高度3-5cm并且幼叶未展开时,将主杆最上端第3个幼叶起,连同幼蕾一起剪掉,剪口距离下方最近的叶腋约1cm,同时,把下方的幼叶的叶片剪掉,保留叶柄约1cm;
22、(2)树冠成型:
23、1)第三年3月上旬,牡丹主杆初次萌发出新枝,只保留1个强壮主枝作为主杆,其余侧枝剪除;当保留的主杆幼叶未展开时,将主杆最上端幼叶连同幼蕾一起剪掉,同时,把下方的幼叶的叶片剪掉,保留叶柄;
24、2)修剪后,立即用14-羟基芸苔素甾醇和赤霉素ga3混合溶液点涂剩余枝条的叶腋处,每天1次,连续4天;
25、3)大约20天后,主杆二次萌发出5-8个新侧枝,为春季二次萌发出的二次枝;
26、4)第三年秋天,经过一个生长季,新发出的二次枝完全木质化,达到市场要求,整株独杆牡丹即可作为商品销售;
27、所述步骤1)中,当保留的主杆高度3-5cm并且幼叶未展开时,将主杆最上端第3个幼叶起,连同幼蕾一起剪掉,剪口距离下方最近的叶腋约1cm,同时,把下方的幼叶的叶片剪掉,保留叶柄约1cm。
28、二、促使牡丹春季二次萌发的方法在促进牡丹枝条的高生长的应用
29、(1)当年3月上旬,当牡丹枝条上的花芽初次萌发出一次枝,只保留1个强壮枝条,其余侧枝剪除;当保留的新枝幼叶未展开时,将新枝最上端幼叶连同幼蕾一起剪掉,同时,把下方的幼叶的叶片剪掉,保留叶柄;
30、(2)修剪后,立即用14-羟基芸苔素甾醇和赤霉素ga3混合溶液点涂剩余枝条的叶腋处,每天1次,连续3天
31、(3)大约20天后,在一次枝上,二次萌发出5-8个新侧枝,为春季二次萌发出的二次枝,每个一次枝上只保留1个强壮二次枝,其余二次枝剪除;
32、所述步骤(1)中,新枝高度3-5cm并且幼叶未展开时,将新枝最上端第2个幼叶起连同幼蕾一起剪掉,剪口距离下方最近的叶腋约1cm,同时,把下方的幼叶的叶片剪掉,保留叶柄约1cm。
33、三、促使牡丹春季二次萌发的方法在使牡丹延迟开花的应用:
34、(1)当年3月上旬,当牡丹枝条上的花芽初次萌发出一次枝,只保留1个强壮枝条,其余侧枝剪除;当保留的新枝幼叶未展开时,将新枝最上端幼叶连同幼蕾一起剪掉,同时,把下方的幼叶的叶片剪掉,保留叶柄;
35、(2)修剪后,立即用14-羟基芸苔素甾醇和赤霉素ga3混合溶液点涂剩余枝条的叶腋处,每天1次,连续2天
36、(3)大约20天后,在一次枝上,二次萌发出5-8个新侧枝,为春季二次萌发出的二次枝,每个一次枝上只保留1个枝顶着生正常花蕾的强壮二次枝,其余二次枝剪除;
37、(4)当年5月,二次枝条的花朵盛开,同一个牡丹品种经过二次萌发的花期,比春季自然花期延迟30-40天。
38、所述步骤(1)中,新枝高度3-5cm并且幼叶未展开时,将新枝最上端第1个幼叶起连同幼蕾一起剪掉,剪口距离下方最近的叶腋约1cm,同时,把下方的幼叶的叶片剪掉,保留叶柄约1cm。
3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40、1.对牡丹花芽分化萌发理论的创新。牡丹花芽分化,一般是在花期过后40—60天开始,10月中下旬基本分化完成,次年春季萌发开花。也有少部分品种在花期过后,花芽很快完成分化,并于当年夏秋季或者初冬二次萌发开花。本发明是春季牡丹芽萌发后、展叶前,通过技术措施,使花芽快速分化,并于春季二次萌发、抽枝,花期比春季自然花期延迟30—40天,突破了现有理论对牡丹花芽分化萌发的认知,是对牡丹花芽分化萌发理论的一次创新。
41、2.利用本发明,可以缩短独杆牡丹培养时间,减少生产成本,快速出圃销售;可以促进牡丹枝条的高生长以培养高大型牡丹;可以比春季自然花期延迟30-40天,以增加观赏期。本发明丰富了牡丹栽培管理方式,提高了牡丹产品的经济效益。
42、3.本发明的操作方法简单、成本低,易于规模化生产,具有广泛的用途。